顾临渊站在看台看着战舰下水后,直至远去,最后再次夸赞了一番造船厂里的工匠们,并允诺奖金翻倍。
之后便离开了船厂,回到研究院继续研究灯泡问题。
拉丝模已经开始制作了,剩下就是将钨条反复捶打至到最细的钨杆,这个顾临渊把钨条让兵工厂自己想办法把钨杆锻造成最细,这样方便拉丝。
在等待兵工厂造出拉丝模出来之前,顾临渊还要搞定一项,那就是红磷,这样可以隔绝空气,在钨丝经过电流加热的时候,红磷会氧化其内部空气,可以有效的保护钨丝。
磷矿石这个药商就有,甚至可以从医院中直接拿取,医用名字叫夜明砂,杂质略多一些,但是对于实验来说并无影响。
其余备件就是木炭和石英砂,石英砂就是制作琉璃的材料更加容易,之后经过高温密闭后得到白磷。
之后按照已知的比例2份磷矿: 1.5份石英砂: 3份木炭,混合密闭,蒸发的气体冷却后可得到白磷,由于白磷有剧毒,顾临渊也早早的做好了防护措施,放在通风的环境中制作。
再之后将白磷放入密闭黏土罐,埋入沙中缓慢加热至 260c,用木炭加热的温度就可以,持续数个小时,白磷会转化为红磷。
这样得出的红磷中会掺杂白磷,需要用温水洗涤,白磷溶于水,红磷不溶于水,即可得到红磷。
就在顾临渊制作红磷期间,远在盛京(沈阳)的多尔衮正在和皇太极沟通。
“皇兄,这次宁远破城我们得到了多少火炮?”多尔衮问道。
多尔衮和皇太极之间只有在外人在的时候会称呼陛下,单独相处的时候会叫皇兄。
顾临渊在邹县的火炮让多尔衮还有豪格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那漫天的炮弹如雨点般砸落的场景,多尔衮是再也不想经历了。
在多尔衮和豪格回到草原后,第一时间就和皇太极说明了此事,见过了火炮的威力,他们也需要如此犀利的武器,哪怕是攻城也好,也都有极大的威慑力。
皇太极听了多尔衮和豪格的描述后,也对火炮上心,能让这南征北战的多尔衮如此忌惮,说明了火炮威力确实强大,而且大明军队看守长城的军队也有红夷大炮。
虽然说射速有些慢,但是这些也极大的震慑了他们,经过此次两人事件,皇太极也决定了加紧火炮的建设,而远在海州的顾临渊还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出现,导致清军开始研究火炮。
“根据宁远传回来的消息,此次缴获火炮三十六门,但是其太过庞大,难以搬运,运到盛京需要一个月之久。”皇太极坐在龙椅上说道。
多尔衮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皇兄,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人研发火炮。”
多尔衮只想到了火炮,没有想到燧发枪,毕竟当时战场,所有人都被火炮吸引了,燧发枪发射的时候距离他们有百步之远,他们以为是火绳枪,只不过是人多一起发射的而已。
“你说的没问题,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铜,哪怕是每次入关劫掠,也仅仅只是抢了金银珠宝和粮食人口。”皇太极开口道。
“而且,我们也没有人熟悉这火炮,你也知道我们纵横草原,对这些火炮研究是一点也没有。”
多尔衮听后也是眉头一皱,旋即想到了什么。
“皇兄,我们不是从大明的土地掠夺了不少汉人吗?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研究,而且汉人本身没有什么战力,都是靠着这些才挡住了我们。”
“你说的没错,这样,你和豪格两人一起从汉人中找出工匠,然后就开始研究火炮。”黄太极最终说道。
“另外,派人暗中去海州那边,看看能否窃取他们的技术,哪怕是绑架工匠也可以,两手准备。”
“是,皇兄,我这就去。”得到确认的多尔衮走出房间,这一次他也要研究顾临渊的火炮技术,等到下次再面对顾临渊的时候,他会用鞑靼做的火炮对付顾临渊。
至于派人去绑架顾临渊的工匠,这个让多尔衮犯难,海州城根据他在汉人中传出的情报,得知工匠都是得到最重要的保护,他们那里的进入审核比皇宫也不差。
两步一岗三步一哨,有不少人栽了。
多尔衮不再多想,现在是研究出自己的火炮,于是通知了豪格,两人分兵行动,针对所有的汉人进行筛选,但凡是是有一丝能力的统统筛选出来。
得益于这些年来抓捕的汉人太多,硬是让多尔衮他们找到了两千余不同行业的人,多尔衮将这些人整合起来,然后待遇也提高了不少,虽然还是奴隶,但是也算是获得了一些保障。
随后,多尔衮推出一门红夷大炮到众人面前,然后高声说道:“今日把你们聚集到此,目的就是一个,给我制造火炮,半年内,我要看到一门崭新的火炮。
这半年你们需要什么材料都可以和我说,但是,半年之后,如果没有,那么你们今日所有人都要死,包括你们的家人。
当然,做的好了,你们可以脱离奴隶之身,甚至可以入汉旗,成为我大清的人。”
刚开始下面的人听到制作火炮的时候,眼神麻木,毕竟已经被鞑靼掳掠至此,已经是最绝望的人生了,听到后面说可以入汉旗后,有不少人的眼中冒出了光。
一部分人的眼中却浮现了仇恨的目光,鞑靼人入侵关内,杀了他的家人朋友,现在想要让他们为鞑靼制作火炮,这不可能。
多尔衮也知道有人肯定不愿意,于是随手抓到最近的一个人,一刀砍死,然后看着众人说道:“你们没的选择,只有做,不成的话,就是死。”
有了尸体的震慑,暂时压下了部分人的仇恨。
多尔衮随后从里面挑出了几个人,把这群人分成多个队伍,谁先研究出来,谁有奖励,没有成功的那队自然要受到惩罚。
他多尔衮不要过程,只要结果。
之后便离开了船厂,回到研究院继续研究灯泡问题。
拉丝模已经开始制作了,剩下就是将钨条反复捶打至到最细的钨杆,这个顾临渊把钨条让兵工厂自己想办法把钨杆锻造成最细,这样方便拉丝。
在等待兵工厂造出拉丝模出来之前,顾临渊还要搞定一项,那就是红磷,这样可以隔绝空气,在钨丝经过电流加热的时候,红磷会氧化其内部空气,可以有效的保护钨丝。
磷矿石这个药商就有,甚至可以从医院中直接拿取,医用名字叫夜明砂,杂质略多一些,但是对于实验来说并无影响。
其余备件就是木炭和石英砂,石英砂就是制作琉璃的材料更加容易,之后经过高温密闭后得到白磷。
之后按照已知的比例2份磷矿: 1.5份石英砂: 3份木炭,混合密闭,蒸发的气体冷却后可得到白磷,由于白磷有剧毒,顾临渊也早早的做好了防护措施,放在通风的环境中制作。
再之后将白磷放入密闭黏土罐,埋入沙中缓慢加热至 260c,用木炭加热的温度就可以,持续数个小时,白磷会转化为红磷。
这样得出的红磷中会掺杂白磷,需要用温水洗涤,白磷溶于水,红磷不溶于水,即可得到红磷。
就在顾临渊制作红磷期间,远在盛京(沈阳)的多尔衮正在和皇太极沟通。
“皇兄,这次宁远破城我们得到了多少火炮?”多尔衮问道。
多尔衮和皇太极之间只有在外人在的时候会称呼陛下,单独相处的时候会叫皇兄。
顾临渊在邹县的火炮让多尔衮还有豪格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那漫天的炮弹如雨点般砸落的场景,多尔衮是再也不想经历了。
在多尔衮和豪格回到草原后,第一时间就和皇太极说明了此事,见过了火炮的威力,他们也需要如此犀利的武器,哪怕是攻城也好,也都有极大的威慑力。
皇太极听了多尔衮和豪格的描述后,也对火炮上心,能让这南征北战的多尔衮如此忌惮,说明了火炮威力确实强大,而且大明军队看守长城的军队也有红夷大炮。
虽然说射速有些慢,但是这些也极大的震慑了他们,经过此次两人事件,皇太极也决定了加紧火炮的建设,而远在海州的顾临渊还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出现,导致清军开始研究火炮。
“根据宁远传回来的消息,此次缴获火炮三十六门,但是其太过庞大,难以搬运,运到盛京需要一个月之久。”皇太极坐在龙椅上说道。
多尔衮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皇兄,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人研发火炮。”
多尔衮只想到了火炮,没有想到燧发枪,毕竟当时战场,所有人都被火炮吸引了,燧发枪发射的时候距离他们有百步之远,他们以为是火绳枪,只不过是人多一起发射的而已。
“你说的没问题,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铜,哪怕是每次入关劫掠,也仅仅只是抢了金银珠宝和粮食人口。”皇太极开口道。
“而且,我们也没有人熟悉这火炮,你也知道我们纵横草原,对这些火炮研究是一点也没有。”
多尔衮听后也是眉头一皱,旋即想到了什么。
“皇兄,我们不是从大明的土地掠夺了不少汉人吗?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研究,而且汉人本身没有什么战力,都是靠着这些才挡住了我们。”
“你说的没错,这样,你和豪格两人一起从汉人中找出工匠,然后就开始研究火炮。”黄太极最终说道。
“另外,派人暗中去海州那边,看看能否窃取他们的技术,哪怕是绑架工匠也可以,两手准备。”
“是,皇兄,我这就去。”得到确认的多尔衮走出房间,这一次他也要研究顾临渊的火炮技术,等到下次再面对顾临渊的时候,他会用鞑靼做的火炮对付顾临渊。
至于派人去绑架顾临渊的工匠,这个让多尔衮犯难,海州城根据他在汉人中传出的情报,得知工匠都是得到最重要的保护,他们那里的进入审核比皇宫也不差。
两步一岗三步一哨,有不少人栽了。
多尔衮不再多想,现在是研究出自己的火炮,于是通知了豪格,两人分兵行动,针对所有的汉人进行筛选,但凡是是有一丝能力的统统筛选出来。
得益于这些年来抓捕的汉人太多,硬是让多尔衮他们找到了两千余不同行业的人,多尔衮将这些人整合起来,然后待遇也提高了不少,虽然还是奴隶,但是也算是获得了一些保障。
随后,多尔衮推出一门红夷大炮到众人面前,然后高声说道:“今日把你们聚集到此,目的就是一个,给我制造火炮,半年内,我要看到一门崭新的火炮。
这半年你们需要什么材料都可以和我说,但是,半年之后,如果没有,那么你们今日所有人都要死,包括你们的家人。
当然,做的好了,你们可以脱离奴隶之身,甚至可以入汉旗,成为我大清的人。”
刚开始下面的人听到制作火炮的时候,眼神麻木,毕竟已经被鞑靼掳掠至此,已经是最绝望的人生了,听到后面说可以入汉旗后,有不少人的眼中冒出了光。
一部分人的眼中却浮现了仇恨的目光,鞑靼人入侵关内,杀了他的家人朋友,现在想要让他们为鞑靼制作火炮,这不可能。
多尔衮也知道有人肯定不愿意,于是随手抓到最近的一个人,一刀砍死,然后看着众人说道:“你们没的选择,只有做,不成的话,就是死。”
有了尸体的震慑,暂时压下了部分人的仇恨。
多尔衮随后从里面挑出了几个人,把这群人分成多个队伍,谁先研究出来,谁有奖励,没有成功的那队自然要受到惩罚。
他多尔衮不要过程,只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