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林,我们一起整理一下这次的实验方案,到时候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底火。”顾临渊说道。
“好的,老师。”刘成林回道,成功后两人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这些实验可都是在爆炸的危险中成功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确认,李成林觉得自己可以死,但是自己的老师可是不能出事,所以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对照之后再确认,防止出现差错。
又过了三天,两人才算整理好这一份文件,可以说针对每个标准的动作,都有规范。
“成林,终于好了,可以好好休息几天,制作计划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靠培养专业的工人了。”顾临渊在和刘成林两人完成制作规范指南后,伸了伸懒腰,然后说道。
“好的,老师。”
随后顾临渊让人把这些整理好的文档看管好,这些可以说是研究院最大的成果之一,远比欧洲提前了一百多年出现,也可以算是改变战争形势的利器。
随后又喊来马三和龚杰,让他们对兵工厂所有的工匠师傅进行暗中调查,顾临渊要筛选出最合格的一批人做底火。
底火冲压机的方向,顾临渊也安排给了兵工厂苦厂长,让其进行研发,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询问研究院。
现在是研究院和兵工厂进行联动,至于子弹,顾临渊打算临时先用铜,明朝的火炮大部分用的是铜,之前海州的岸防炮用的就是铜制作。
顾临渊让人把岸防炮送到了兵工厂,等待后续重新熔炼。
交代完所有事情后,顾临渊就开始巡查其余四县,首先去的自然是最近的赣榆县,那里离得近,而且顺便也看看铁路是否铺设是否达标。
也许是之前的大整改,现在其余四县已经算是步入正轨,虽然比起海州那繁华的世道有所不如,但是也是展现出了良好的风貌。
巡视了四县差不多花费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转眼间已到了崇祯十三年三月。
在二月的时候,马三发给顾临渊一份情报,玛瑙山发生大战,左良玉、郑崇俭率明军大败张献忠于陕西太平县,斩首义军将领16人,俘张献忠妻妾及军师。
张献忠被迫逃亡,残部逃入兴山、归州山区,后收拢散兵复振。
张献忠甚至还给顾临渊写了一封信,希望双方可以合作。
看到信件的那一刻,顾临渊当时有些傻了,张献忠为何会觉得自己会和他一样造反?哪怕是造反,自己的根基在海州,也不至于和他一起谋划起义啊。
其实在外界所有人的眼中,顾临渊早就有了反叛的实力,但是只要崇祯不把顾临渊定义为叛逆,双方就有握手言和的可能。
就像郑芝龙,朝廷忍着性子也要给郑芝龙封官,不为别的,其率领的水师在当前大明来说,就是无敌的。
现在顾临渊和郑芝龙的处境很像,但是不完全一样,顾临渊占据着大明腹地,而且手握七万精兵,自给自足,这实力远超所有军阀。
说一句占山为王不为过,甚至有些贬低顾临渊了,五座县城,其中海州城被其发展壮大成了百万人口的巨型城市,而且商业极其发达。
推陈出新,新行政治模式让所有人都侧目,但是赞赏归赞赏,顾临渊的举动就是在从他们面前抢夺食物,这也是为何崇祯愿意忍受顾临渊的原因之一。
所有人都明白天下的基础是百姓,但是当成为上层的既得利益者,便不会轻易的放下手中的权力,为了维持住,只能拼命的压榨底层,屠龙者终成恶龙。
张献忠后来在四川称帝,但是属下叛变降清后,中箭身亡。
可以说张献忠也算是辉煌过,但是顾临渊和其道路不同,顾临渊有着前世的救国的经验,所以他会打造属于他的根据地,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逃亡。
所以顾临渊拒绝了张献忠的要求,而且顾临渊也不会是大明的埋葬者,时间他还有好多好多,现在的他也就不到二十岁,还差一年。
感慨完成后,顾临渊就收到一条糟心的事情,那就是为了支援其余四县,还有大规模铺设铁路,资金已经达到收支平衡了,再有什么大动作,剩余的一百万两将不够使用了。
顾临渊这才想起来,最近花费的费用是有些大了,要不是年前此刻一事抄家抄出了五十多万两,顾临渊现在账面上估计也就剩下六十万两白银了。
顾临渊这时候真是应了那一句话,钱难赚,屎难吃,真是要命了。
任何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基于融资或借贷,唯有顾临渊是靠海州政府的支撑,而且还是拿着工坊的盈利进行的支撑,可以说顾临渊是独一个。
这也是为何顾临渊账面上的银两总是不足的原因之一。
那么大的建设量,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沟渠开掘,铁轨铺设,哪一个不是耗资甚广,顾临渊是一次性全做了。
这时候海州还能达到收支平衡还是因为顾临渊的工坊造钱能力太强了,尤其是现在的琉璃工坊,占地面积不比钢铁厂逊色多少。
现在海州城市建设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开始安装玻璃,门窗上都有,而这些都是琉璃工坊供应。
虽然对于海州来说,价格低廉,但是运送到京师或者南方,那就是高价,海州的一小部分关税也都出自这外售的玻璃。
顾临渊毕竟是理科出身,财务的事情,顾临渊虽然也懂一些,但是也只是基本的了解,所以顾临渊的一开始操作就十分魔幻。
“怀之,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剩余的钱还能坚持多久?”顾临渊问道。
“东家,如果按照当前研究院多方向研究,最多半年,这一百万两将会花光。”奚怀之说道。
顾临渊这才想起,为了促进研究院的科学研究,里面项目审批顾临渊按照后世的眼光查看后,有可行性的都追加了资金。
这就导致奚怀之掌官的海州账目上的银两逐渐变少,这也是奚怀之要找顾临渊的原因。
再这么肆无忌惮的花下去,海州城就要负债了。
“好的,老师。”刘成林回道,成功后两人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这些实验可都是在爆炸的危险中成功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确认,李成林觉得自己可以死,但是自己的老师可是不能出事,所以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对照之后再确认,防止出现差错。
又过了三天,两人才算整理好这一份文件,可以说针对每个标准的动作,都有规范。
“成林,终于好了,可以好好休息几天,制作计划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靠培养专业的工人了。”顾临渊在和刘成林两人完成制作规范指南后,伸了伸懒腰,然后说道。
“好的,老师。”
随后顾临渊让人把这些整理好的文档看管好,这些可以说是研究院最大的成果之一,远比欧洲提前了一百多年出现,也可以算是改变战争形势的利器。
随后又喊来马三和龚杰,让他们对兵工厂所有的工匠师傅进行暗中调查,顾临渊要筛选出最合格的一批人做底火。
底火冲压机的方向,顾临渊也安排给了兵工厂苦厂长,让其进行研发,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询问研究院。
现在是研究院和兵工厂进行联动,至于子弹,顾临渊打算临时先用铜,明朝的火炮大部分用的是铜,之前海州的岸防炮用的就是铜制作。
顾临渊让人把岸防炮送到了兵工厂,等待后续重新熔炼。
交代完所有事情后,顾临渊就开始巡查其余四县,首先去的自然是最近的赣榆县,那里离得近,而且顺便也看看铁路是否铺设是否达标。
也许是之前的大整改,现在其余四县已经算是步入正轨,虽然比起海州那繁华的世道有所不如,但是也是展现出了良好的风貌。
巡视了四县差不多花费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转眼间已到了崇祯十三年三月。
在二月的时候,马三发给顾临渊一份情报,玛瑙山发生大战,左良玉、郑崇俭率明军大败张献忠于陕西太平县,斩首义军将领16人,俘张献忠妻妾及军师。
张献忠被迫逃亡,残部逃入兴山、归州山区,后收拢散兵复振。
张献忠甚至还给顾临渊写了一封信,希望双方可以合作。
看到信件的那一刻,顾临渊当时有些傻了,张献忠为何会觉得自己会和他一样造反?哪怕是造反,自己的根基在海州,也不至于和他一起谋划起义啊。
其实在外界所有人的眼中,顾临渊早就有了反叛的实力,但是只要崇祯不把顾临渊定义为叛逆,双方就有握手言和的可能。
就像郑芝龙,朝廷忍着性子也要给郑芝龙封官,不为别的,其率领的水师在当前大明来说,就是无敌的。
现在顾临渊和郑芝龙的处境很像,但是不完全一样,顾临渊占据着大明腹地,而且手握七万精兵,自给自足,这实力远超所有军阀。
说一句占山为王不为过,甚至有些贬低顾临渊了,五座县城,其中海州城被其发展壮大成了百万人口的巨型城市,而且商业极其发达。
推陈出新,新行政治模式让所有人都侧目,但是赞赏归赞赏,顾临渊的举动就是在从他们面前抢夺食物,这也是为何崇祯愿意忍受顾临渊的原因之一。
所有人都明白天下的基础是百姓,但是当成为上层的既得利益者,便不会轻易的放下手中的权力,为了维持住,只能拼命的压榨底层,屠龙者终成恶龙。
张献忠后来在四川称帝,但是属下叛变降清后,中箭身亡。
可以说张献忠也算是辉煌过,但是顾临渊和其道路不同,顾临渊有着前世的救国的经验,所以他会打造属于他的根据地,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逃亡。
所以顾临渊拒绝了张献忠的要求,而且顾临渊也不会是大明的埋葬者,时间他还有好多好多,现在的他也就不到二十岁,还差一年。
感慨完成后,顾临渊就收到一条糟心的事情,那就是为了支援其余四县,还有大规模铺设铁路,资金已经达到收支平衡了,再有什么大动作,剩余的一百万两将不够使用了。
顾临渊这才想起来,最近花费的费用是有些大了,要不是年前此刻一事抄家抄出了五十多万两,顾临渊现在账面上估计也就剩下六十万两白银了。
顾临渊这时候真是应了那一句话,钱难赚,屎难吃,真是要命了。
任何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基于融资或借贷,唯有顾临渊是靠海州政府的支撑,而且还是拿着工坊的盈利进行的支撑,可以说顾临渊是独一个。
这也是为何顾临渊账面上的银两总是不足的原因之一。
那么大的建设量,城市规划,道路建设,沟渠开掘,铁轨铺设,哪一个不是耗资甚广,顾临渊是一次性全做了。
这时候海州还能达到收支平衡还是因为顾临渊的工坊造钱能力太强了,尤其是现在的琉璃工坊,占地面积不比钢铁厂逊色多少。
现在海州城市建设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开始安装玻璃,门窗上都有,而这些都是琉璃工坊供应。
虽然对于海州来说,价格低廉,但是运送到京师或者南方,那就是高价,海州的一小部分关税也都出自这外售的玻璃。
顾临渊毕竟是理科出身,财务的事情,顾临渊虽然也懂一些,但是也只是基本的了解,所以顾临渊的一开始操作就十分魔幻。
“怀之,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剩余的钱还能坚持多久?”顾临渊问道。
“东家,如果按照当前研究院多方向研究,最多半年,这一百万两将会花光。”奚怀之说道。
顾临渊这才想起,为了促进研究院的科学研究,里面项目审批顾临渊按照后世的眼光查看后,有可行性的都追加了资金。
这就导致奚怀之掌官的海州账目上的银两逐渐变少,这也是奚怀之要找顾临渊的原因。
再这么肆无忌惮的花下去,海州城就要负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