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顾临渊回到海州城的第三日,接替郭行端的新任县令就已经到达。
这次县令上任不像郭行端低调处置,而是有二十多人的跟班一起来到的海州县城。
新任县令的名字锦衣卫已经给到顾临渊,刘学文,温体仁的学生,江南世家子弟,属东林党成员。
刘学文今年三十五岁,之前一直都在翰林院,现在文官集团胜利后,调任海州城任县令一职。
并且和福苏商行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城外的难民看到县令,想要上来讨一口吃的,都被家丁驱赶离去。
或许是顾及人多影响大,并没有下狠手。
顾临渊本来不想去,但是顾及影响,还是到了城门口观察起来。
至于去迎接,哪怕面子上的迎接,顾临渊也不想给。
都已经表明来意,打算针对安河村的高额利益,与其虚与委蛇,直接明牌也没甚。
新任县令已经到了城门口,交给了城卫军一份文书后放行。
刘学文并没有下马车,而是坐在马车里,一切都由其管家代劳。
顾临渊笑了笑,没想到文官集团办事还有这么多幺蛾子,也是,江南世家出身的刘学文,学的又是那一套。
至于从洪武年间传下来的礼仪倒是没了,明政府规定官员到达后应按规定,在到任祭祀仪式之前需在城外停留三日,进行斋戒。
这刘学文直接把马车开进了县衙。
县衙内的礼节刘学文倒是做的通透,“至本衙门月台上望阙,设香案”,由礼生引领到任官员行至香案前,行五拜三叩头礼,即向皇帝行谢恩礼。
随后接受皂吏、次吏典、属官、首领官、佐二官的两拜礼后回礼。
也许刘学文会变更县衙的人员,但是现在的县衙的这些人大部分都属于顾临渊,算是郭行端给到的馈赠。
县令第一天上任就这么结束,顾临渊也就当看了一个热闹。
接下来的两天都没有什么,直至第三天,同样的套路,县衙邀请了所有海州有头有脸的人物到县衙一聚。
因为李家集体搬迁,现在不知所踪,王家、齐家成了主力。
顾临渊所在的诚隆商行则是管家亲自带了一队人过来递上了请柬。
顾临渊接过请柬后,对着坐在旁边的周明问道:“周大哥,有什么想法没?”
周明看到顾临渊询问,猜测出顾临渊想问问自己对县令这次邀请众人的看法,于是沉思片刻说道:“不外乎拉拢,确认是否为敌人,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
周明的话言简意赅,但是也是说明县令做事情的必要性,搞清对手,确认盟友。
“周大哥,你说我这次是展现实力为好,还是低调处事为好?”顾临渊现在也没把握新任县令的态度。
如果真是为了安河村的利益来,那么就要真枪实战去干,不怕明面的动作,就怕暗地里的小动作。
如果是为了拉拢顾临渊,哪怕顾临渊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都会有所应允,但是会划分出利益给对方。
“大人,现在想这个暂时不管用,还是要看这新任的刘县令的态度。”周明提醒道。
顾临渊想了想也对,现在也是看这刘学文的态度,那就等今晚的晚宴再确定方针。
晚宴到了,王家大公子王修和齐家家主齐胜言已经到了诚隆商行,要和顾临渊一起去往县城。
王家和齐家现在都和商行有着联系,现在是三方一体。
其他一些小势力也都在不远处,等着三家一起过去。
顾临渊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众人现在以商行为首,也就是说站队了。
顾临渊也是无奈的笑了笑,这等于是给新任县令上眼药水啊。
如果新任县令大气还好说,搞不好,明天就要各种开战了,顾临渊在卢山还有很多事情没做。
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如果这时候不管他们,等于把盟友拱手让人,齐家可是掌握香皂的碱矿供应。
“大家一起走吧,也不能让县令大人久等了。”顾临渊发话后,众人齐刷刷的往县令内衙走去。
此时管家站在县衙门口,看到众人一起过来的时候脸色微变,但是又马上露出了笑脸。
热情的招呼着众人往内院走去,待到顾临渊落座后,其余众人也纷纷坐下。
管家不动声色的吩咐下人招呼众人斟茶,自己则进入房间去叫县令。
没过一会儿,刘学文穿着普通服饰到了院内。
顾临渊也是起身,表示对县令到来的欢迎。
“大家都坐,今日本官邀请各位一是想见见海州的众人,其次就是希望诸位能协同本官管理海州城。”刘学文走到主桌位置,然后对着众人笑着说道。
“刘大人,大家都相信海州在刘大人的治理下会愈发安顺,也在此多谢大人的夸赞了。”顾临渊知道自己要开口,索性先夸赞一番,笑脸相对总归是没错。
“多谢顾掌柜的吉言了,大家都坐。”刘学文也是笑意盈盈的招呼着众人。
此时坐在顾临渊对面的福苏商行掌柜吕福的突然开口道:“今日县令特此设宴,我福苏商行一定为县令所用,今日借此宴会也恭贺刘县令掌管海州城。”
顾临渊诧异的看着福苏商行的掌柜,这时候表忠心,是不是不分时间了。
其余人也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吕福。
吕福倒是没有在意众人的眼光,他本就是江南士族,现在公开支持同为江南一脉的县令刘学文,这并没有什么。
刘学文也是高兴的接过吕福的敬酒。
顾临渊虽然知道这是表态,但是这明目张胆的表态还真是第一次见,要说没有县令示意,打死顾临渊都不信。
顾临渊就这么坐着看着两人的表演,其余人看着顾临渊不动,也都坐着不言,静静的吃着饭菜。
刘学文倒是不在意,笑着和众人吃饭,仿佛刚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顾掌柜,你可是在海州出了名,年纪轻轻支撑诚隆商行这么大的基业,京师里也流传着你的传说,你商行所售出的物资更是引人追捧。”刘学文对着坐在身边的顾临渊夸赞道。
顾临渊则是细细的斟酌刘学文的话,有些无厘头,但是又没有品出其他的意思。
这次县令上任不像郭行端低调处置,而是有二十多人的跟班一起来到的海州县城。
新任县令的名字锦衣卫已经给到顾临渊,刘学文,温体仁的学生,江南世家子弟,属东林党成员。
刘学文今年三十五岁,之前一直都在翰林院,现在文官集团胜利后,调任海州城任县令一职。
并且和福苏商行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城外的难民看到县令,想要上来讨一口吃的,都被家丁驱赶离去。
或许是顾及人多影响大,并没有下狠手。
顾临渊本来不想去,但是顾及影响,还是到了城门口观察起来。
至于去迎接,哪怕面子上的迎接,顾临渊也不想给。
都已经表明来意,打算针对安河村的高额利益,与其虚与委蛇,直接明牌也没甚。
新任县令已经到了城门口,交给了城卫军一份文书后放行。
刘学文并没有下马车,而是坐在马车里,一切都由其管家代劳。
顾临渊笑了笑,没想到文官集团办事还有这么多幺蛾子,也是,江南世家出身的刘学文,学的又是那一套。
至于从洪武年间传下来的礼仪倒是没了,明政府规定官员到达后应按规定,在到任祭祀仪式之前需在城外停留三日,进行斋戒。
这刘学文直接把马车开进了县衙。
县衙内的礼节刘学文倒是做的通透,“至本衙门月台上望阙,设香案”,由礼生引领到任官员行至香案前,行五拜三叩头礼,即向皇帝行谢恩礼。
随后接受皂吏、次吏典、属官、首领官、佐二官的两拜礼后回礼。
也许刘学文会变更县衙的人员,但是现在的县衙的这些人大部分都属于顾临渊,算是郭行端给到的馈赠。
县令第一天上任就这么结束,顾临渊也就当看了一个热闹。
接下来的两天都没有什么,直至第三天,同样的套路,县衙邀请了所有海州有头有脸的人物到县衙一聚。
因为李家集体搬迁,现在不知所踪,王家、齐家成了主力。
顾临渊所在的诚隆商行则是管家亲自带了一队人过来递上了请柬。
顾临渊接过请柬后,对着坐在旁边的周明问道:“周大哥,有什么想法没?”
周明看到顾临渊询问,猜测出顾临渊想问问自己对县令这次邀请众人的看法,于是沉思片刻说道:“不外乎拉拢,确认是否为敌人,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
周明的话言简意赅,但是也是说明县令做事情的必要性,搞清对手,确认盟友。
“周大哥,你说我这次是展现实力为好,还是低调处事为好?”顾临渊现在也没把握新任县令的态度。
如果真是为了安河村的利益来,那么就要真枪实战去干,不怕明面的动作,就怕暗地里的小动作。
如果是为了拉拢顾临渊,哪怕顾临渊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都会有所应允,但是会划分出利益给对方。
“大人,现在想这个暂时不管用,还是要看这新任的刘县令的态度。”周明提醒道。
顾临渊想了想也对,现在也是看这刘学文的态度,那就等今晚的晚宴再确定方针。
晚宴到了,王家大公子王修和齐家家主齐胜言已经到了诚隆商行,要和顾临渊一起去往县城。
王家和齐家现在都和商行有着联系,现在是三方一体。
其他一些小势力也都在不远处,等着三家一起过去。
顾临渊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众人现在以商行为首,也就是说站队了。
顾临渊也是无奈的笑了笑,这等于是给新任县令上眼药水啊。
如果新任县令大气还好说,搞不好,明天就要各种开战了,顾临渊在卢山还有很多事情没做。
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如果这时候不管他们,等于把盟友拱手让人,齐家可是掌握香皂的碱矿供应。
“大家一起走吧,也不能让县令大人久等了。”顾临渊发话后,众人齐刷刷的往县令内衙走去。
此时管家站在县衙门口,看到众人一起过来的时候脸色微变,但是又马上露出了笑脸。
热情的招呼着众人往内院走去,待到顾临渊落座后,其余众人也纷纷坐下。
管家不动声色的吩咐下人招呼众人斟茶,自己则进入房间去叫县令。
没过一会儿,刘学文穿着普通服饰到了院内。
顾临渊也是起身,表示对县令到来的欢迎。
“大家都坐,今日本官邀请各位一是想见见海州的众人,其次就是希望诸位能协同本官管理海州城。”刘学文走到主桌位置,然后对着众人笑着说道。
“刘大人,大家都相信海州在刘大人的治理下会愈发安顺,也在此多谢大人的夸赞了。”顾临渊知道自己要开口,索性先夸赞一番,笑脸相对总归是没错。
“多谢顾掌柜的吉言了,大家都坐。”刘学文也是笑意盈盈的招呼着众人。
此时坐在顾临渊对面的福苏商行掌柜吕福的突然开口道:“今日县令特此设宴,我福苏商行一定为县令所用,今日借此宴会也恭贺刘县令掌管海州城。”
顾临渊诧异的看着福苏商行的掌柜,这时候表忠心,是不是不分时间了。
其余人也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吕福。
吕福倒是没有在意众人的眼光,他本就是江南士族,现在公开支持同为江南一脉的县令刘学文,这并没有什么。
刘学文也是高兴的接过吕福的敬酒。
顾临渊虽然知道这是表态,但是这明目张胆的表态还真是第一次见,要说没有县令示意,打死顾临渊都不信。
顾临渊就这么坐着看着两人的表演,其余人看着顾临渊不动,也都坐着不言,静静的吃着饭菜。
刘学文倒是不在意,笑着和众人吃饭,仿佛刚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顾掌柜,你可是在海州出了名,年纪轻轻支撑诚隆商行这么大的基业,京师里也流传着你的传说,你商行所售出的物资更是引人追捧。”刘学文对着坐在身边的顾临渊夸赞道。
顾临渊则是细细的斟酌刘学文的话,有些无厘头,但是又没有品出其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