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郑芝龙的势力太过庞大,而且有部分心思在明朝,希望在明朝能封公。
现在还不是最适合的时机,先行以郑家为首,壮大自己的船队再说,等到后期研发一些威力更强的火炮上船,再武装水师。
就是不知道郑芝龙会不会按照预案走下去,哪怕不成,暂时也不能去树敌。
顾临渊想了想,便打算先解决最近的需求,那就是硝石。
安排好卢山的众人,顾临渊便赶往了海州城。
到了海州城已是第二天的上午,顾临渊到了齐家门到,说明了来意。
“齐家主,我这边有事情需要你这边帮忙。”顾临渊见到齐胜言之后直接点明了来意。
现在齐家和商行也算是有着大部分的利益瓜葛,索性就不再试探。
“顾掌柜请说,我齐家能帮的一定帮忙。”齐胜言出声道。
可以说齐家借着顾临渊的商行香皂的分红赚了不少银两,另外还收购了大量的齐家堆积的铁矿,可谓是救了齐家一命。
“齐家主,我想要硝石矿。”顾临渊说道。
听到顾临渊说话后,两人之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齐胜言知道硝石的作用,是制作火药的材料,但是火药是朝廷严格管控,顾临渊这时候要硝石,正说明了顾临渊已经开始制造火药。
齐胜言这时候需要考虑的就是这能做否,是否会把齐家推上绝路,火药可是杀头的大罪。
顾临渊也不多言,而是静静的看着齐家主。
沉默了良久,齐胜言最终还是问道:“不知顾掌柜要硝石矿用在何处?”
“商行有些东西制作需要硝石,具体需要哪些,暂时还不能告知,请齐家主恕罪。”
良久,齐胜言道:“顾掌柜,如果是其他的矿石我这边可以提供,但是硝石矿实在是事关重大,烦请我考虑考虑。”
顾临渊知道这是变相的拒绝了,也就不再叨扰,而是转身离开了。
这次可以说和齐家的关系已经出现了裂痕,顾临渊也是理解,毕竟家族传承如果因为一次决策而陷入万劫不复,任谁都不会轻易答应。
既然如此,那么顾临渊就要另想办法得到硝石。
现在最容易得到的就是土法生产(熬硝),好在安河村外围成员众多,可以发动流民熬硝石,就是可能会引起官府的注意,但是少量多次采购,不限于一地,而是整个淮安府还是可行的。
商行肯定不能出面,只能暗中采购,医馆中也有硝石,但是量太少。
对了,找郑家船队,让他们从东南亚采购硝石矿,或者和葡萄牙人购买,可以算上是解决方式。
顾临渊快马加鞭的回到卢山,找到马三,让他把信件用最快的速度交给在湛江的李家,让他们联系郑家船队,购买硝石。
郑芝龙本就是靠海贸发家,这硝石的采购数量巨大,郑芝龙不会放弃。
二十多天后,顾临渊收到李家的来信,说郑家船队已经同意,并且付了定金,顾临渊也是放心了,没想到东边不亮西边亮。
顾临渊想到了丙子之变到时候鞑靼会在京畿之地肆虐,顾临渊也不会放任鞑靼在汉人的土地肆意屠杀,免不了会和他们对上。
既然如此不妨在他们要去的地方埋伏一波,只要马三的消息够准确,顾临渊就知道埋伏的地点在哪。
至于是否会被朝廷惦记上,民族大义面前,朝廷只能先放一边了。
现在是八月,丙子之变是七月至次年四月,也就是说最长时间也就剩下六个月准备。
此次入关的鞑靼统帅是阿济格,按照军报中提及的路线,清军避开明军重兵防守的山海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从独石口、喜峰口等处突破长城防线,大举入侵明朝腹地。
现在已经在关中肆虐,想到此处,顾临渊找到了兵工厂的厂长苦师傅和其他管理人员。
“苦师傅,甲胄能否再快速生产?”顾临渊问道。
“东家,现在甲胄两天可以编织一套,再快需要加人。”苦师傅说道。
“好,人我给你,但是能否给我一天一套甲胄?我需要尽快武装所有人员。”顾临渊继续追问道。
“只要人够多,没问题,得益于东家您创造的贴片制作甲胄,大大加快了甲胄的进度,只要人手足够,一天一副甲胄没有问题。”苦师傅正色道。
“好,我会安排,你这边注意接收,最快两天,最慢五天,人手我给你凑齐。”顾临渊回应道。
随后又询问吴锤:“吴师傅,燧发枪的制作一天能否达到一杆?而且还有质量有所保证?”
“东家,不行,如果要有质量保证,最快也要有一天半的时间才能制作出一根枪管,另外还不算残次品,枪管的残次品有两成。”吴锤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没法满足顾临渊的需求。
顾临渊知道是自己太急切了,但是时间不等人,卢山所有人将会面临一场大战,和异族之间的战争,顾临渊也只能尽快的武装好每一个人。
“好,按你的步骤来,但是质量一定要保证,火药方面不用担心,硝石已经采购,最慢一个月就能到了,我会让人收购一些土硝。”
“另外,现在野火一型的火炮现在有多少门了?”顾临渊看向苦厂长。
“东家,现在有十八门火炮,而且由于技术成熟,大约四天可以造出一门合格的火炮。”苦厂长说道。
顾临渊算了算,也就是说一个月最多可以造出八门火炮,远超之前一个月五门,虽然鞑靼到来之日达不到百炮齐射,但是五十门炮还是可以的。
“好,火炮的制作任务同样繁重,我在此声明一点,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还有一定要保证质量,责任追究制你们也都看过了,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大家下去吧。”顾临渊吩咐众人开始行动起来。
随后顾临渊按照他们的需求开始配给人手,加人的加人,需要什么,顾临渊都会提供。
兵工厂的事情忙完后,顾临渊又让马三时刻观察鞑靼入关的动向,顾临渊需要早做准备。
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发,所有人都忙碌起来。
现在还不是最适合的时机,先行以郑家为首,壮大自己的船队再说,等到后期研发一些威力更强的火炮上船,再武装水师。
就是不知道郑芝龙会不会按照预案走下去,哪怕不成,暂时也不能去树敌。
顾临渊想了想,便打算先解决最近的需求,那就是硝石。
安排好卢山的众人,顾临渊便赶往了海州城。
到了海州城已是第二天的上午,顾临渊到了齐家门到,说明了来意。
“齐家主,我这边有事情需要你这边帮忙。”顾临渊见到齐胜言之后直接点明了来意。
现在齐家和商行也算是有着大部分的利益瓜葛,索性就不再试探。
“顾掌柜请说,我齐家能帮的一定帮忙。”齐胜言出声道。
可以说齐家借着顾临渊的商行香皂的分红赚了不少银两,另外还收购了大量的齐家堆积的铁矿,可谓是救了齐家一命。
“齐家主,我想要硝石矿。”顾临渊说道。
听到顾临渊说话后,两人之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齐胜言知道硝石的作用,是制作火药的材料,但是火药是朝廷严格管控,顾临渊这时候要硝石,正说明了顾临渊已经开始制造火药。
齐胜言这时候需要考虑的就是这能做否,是否会把齐家推上绝路,火药可是杀头的大罪。
顾临渊也不多言,而是静静的看着齐家主。
沉默了良久,齐胜言最终还是问道:“不知顾掌柜要硝石矿用在何处?”
“商行有些东西制作需要硝石,具体需要哪些,暂时还不能告知,请齐家主恕罪。”
良久,齐胜言道:“顾掌柜,如果是其他的矿石我这边可以提供,但是硝石矿实在是事关重大,烦请我考虑考虑。”
顾临渊知道这是变相的拒绝了,也就不再叨扰,而是转身离开了。
这次可以说和齐家的关系已经出现了裂痕,顾临渊也是理解,毕竟家族传承如果因为一次决策而陷入万劫不复,任谁都不会轻易答应。
既然如此,那么顾临渊就要另想办法得到硝石。
现在最容易得到的就是土法生产(熬硝),好在安河村外围成员众多,可以发动流民熬硝石,就是可能会引起官府的注意,但是少量多次采购,不限于一地,而是整个淮安府还是可行的。
商行肯定不能出面,只能暗中采购,医馆中也有硝石,但是量太少。
对了,找郑家船队,让他们从东南亚采购硝石矿,或者和葡萄牙人购买,可以算上是解决方式。
顾临渊快马加鞭的回到卢山,找到马三,让他把信件用最快的速度交给在湛江的李家,让他们联系郑家船队,购买硝石。
郑芝龙本就是靠海贸发家,这硝石的采购数量巨大,郑芝龙不会放弃。
二十多天后,顾临渊收到李家的来信,说郑家船队已经同意,并且付了定金,顾临渊也是放心了,没想到东边不亮西边亮。
顾临渊想到了丙子之变到时候鞑靼会在京畿之地肆虐,顾临渊也不会放任鞑靼在汉人的土地肆意屠杀,免不了会和他们对上。
既然如此不妨在他们要去的地方埋伏一波,只要马三的消息够准确,顾临渊就知道埋伏的地点在哪。
至于是否会被朝廷惦记上,民族大义面前,朝廷只能先放一边了。
现在是八月,丙子之变是七月至次年四月,也就是说最长时间也就剩下六个月准备。
此次入关的鞑靼统帅是阿济格,按照军报中提及的路线,清军避开明军重兵防守的山海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从独石口、喜峰口等处突破长城防线,大举入侵明朝腹地。
现在已经在关中肆虐,想到此处,顾临渊找到了兵工厂的厂长苦师傅和其他管理人员。
“苦师傅,甲胄能否再快速生产?”顾临渊问道。
“东家,现在甲胄两天可以编织一套,再快需要加人。”苦师傅说道。
“好,人我给你,但是能否给我一天一套甲胄?我需要尽快武装所有人员。”顾临渊继续追问道。
“只要人够多,没问题,得益于东家您创造的贴片制作甲胄,大大加快了甲胄的进度,只要人手足够,一天一副甲胄没有问题。”苦师傅正色道。
“好,我会安排,你这边注意接收,最快两天,最慢五天,人手我给你凑齐。”顾临渊回应道。
随后又询问吴锤:“吴师傅,燧发枪的制作一天能否达到一杆?而且还有质量有所保证?”
“东家,不行,如果要有质量保证,最快也要有一天半的时间才能制作出一根枪管,另外还不算残次品,枪管的残次品有两成。”吴锤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没法满足顾临渊的需求。
顾临渊知道是自己太急切了,但是时间不等人,卢山所有人将会面临一场大战,和异族之间的战争,顾临渊也只能尽快的武装好每一个人。
“好,按你的步骤来,但是质量一定要保证,火药方面不用担心,硝石已经采购,最慢一个月就能到了,我会让人收购一些土硝。”
“另外,现在野火一型的火炮现在有多少门了?”顾临渊看向苦厂长。
“东家,现在有十八门火炮,而且由于技术成熟,大约四天可以造出一门合格的火炮。”苦厂长说道。
顾临渊算了算,也就是说一个月最多可以造出八门火炮,远超之前一个月五门,虽然鞑靼到来之日达不到百炮齐射,但是五十门炮还是可以的。
“好,火炮的制作任务同样繁重,我在此声明一点,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还有一定要保证质量,责任追究制你们也都看过了,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大家下去吧。”顾临渊吩咐众人开始行动起来。
随后顾临渊按照他们的需求开始配给人手,加人的加人,需要什么,顾临渊都会提供。
兵工厂的事情忙完后,顾临渊又让马三时刻观察鞑靼入关的动向,顾临渊需要早做准备。
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发,所有人都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