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东最终还是回去,他要回去上报此次沟通的条件。
顾临渊则是要把食盐做出来,没办法,能大量且快速赚钱的方式只有精盐。
好在海州是淮安府抗倭重镇,靠近海边,缺点就是海水泛黄,唯一清澈的地方靠近云台山附近的海水算是蓝色。
靠近海边的最好获取盐的方式就是晒盐法,晒盐可得到大量的粗盐,就是需要担心的是天气问题,但是可以混合处理,煮盐和晒盐同步操作。
剩下的就是要朝廷把海州的管辖权交给自己,这样才能更快的实现精盐制作。
商行的利益,顾临渊也没打算中断,每月上交的银两还是十万两白银,这些也是崇祯为何愿意交谈的原因,每月十万两,一年百万两,等于是白白得到,如果真要强制顾临渊,那么就会少了内帑的收入。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顾临渊也接待了许多人,不止各方势力,还有叛军的人。
“顾大人和鞑靼一战,可谓是名传天下,今日一见果然不凡。”李过开口道。
李过和李岩见到顾临渊的第一眼,惊叹此人年纪如此之轻,以为打听到的消息是假的,但是见到真人之后才发现,原来都是真的。
“不知两位找我何事?”顾临渊揣着明白装糊涂。
“顾大人,我们来此就是想见见您,其次就是想问问大人是否愿意加入我们,哪怕不加入也不无关系,只希望能和顾大人交好。”李岩笑着说道。
“两位可是抬举我了,我不过一小卒,暂时参合不到贵军,况且做叛军远没有做生意赚钱快,两位的好意我心领了。”顾临渊回道。
此时两人想骂娘,还做生意,谁家做生意有军队,还都是精锐。
“无妨,顾大人以后有什么需求,我等也会尽力满足。”
顾临渊也不想双方闹得太难看,毕竟后续商品也可以在叛军地区售卖,现在十分缺钱。
“两位,确实有事相商,你们也知道,我是做生意的,现在所有的产品只能在淮安府售卖,这样,我以低于市场售价的两成,卖给诸位,至于你们在其他地方售卖的价格所赚取的利益都给你们如何?”顾临渊说道。
此时两人是真的要骂娘了,心里不停的问候顾临渊,明知道他们连一个基础地盘也没有,到处被官军追的逃亡各地,要不是卢象升被叫去勤王,现在他们能否见到顾临渊还是两说。
“既然顾大人有心卖东西,那我等自然支持,这样,后续我将派人过来购买,希望顾大人多有照顾。”李过说道。
最后两人急忙选择告辞,但是把消息带回去,是否做生意要看李自成的意思。
半个月后,陈宇东从京师回来,带了旨意,但是前提是顾临渊愿意接受,在这半个月里,顾临渊和众家族接洽,光是产品就出售了近百万两,当然淮安府除外,其他地方,顾临渊以低于市场价让他们采购,卖出的钱都归他们。
“小顾,陛下同意你之前的方案,但是每月要上交朝廷十五万两白银,另外商行可以暂时还由你代管。”陈宇东说道。
“但是,朝廷在面临危难之时,需要你这边全力相助,并封你为镇安伯。”陈宇东接着说道。
“好,如果要与鞑靼交战,我愿意帮忙。”至此,顾临渊也算是心安了不少,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加速明朝的灭亡,他需要的是时间。
至此海州城彻底归入顾临渊的管辖。
接下来顾临渊封镇安伯的消息传遍天下,朝廷得到了面子,顾临渊得到了实惠,双方各取所需。
接下来的一个月,顾临渊又是招募人手,人员足足达到了三万人。
骑兵碍于战马的原因,只组建了两千三百多人,其中有一半是重骑兵,经过永清县城外一战,对于步兵,顾临渊觉得缺少重骑兵,现在虽然是燧发枪时代,但是重骑兵还是扮演了重要决策。
如果当时有千人的重骑兵,一波冲锋就能弄死大量的鞑靼士兵。
精盐的制作,顾临渊也建设了工坊,而且对工人实行高额工价,明朝的灶户可以说是最底层的存在,顾临渊却给了他们大量的工钱。
至于精盐的制作,最主要的就是卤水,顾临渊让人投黄豆入卤:浮起则浓度达标(>20%),沉底需再浓缩;卤水加少量石灰(氧化钙)沉淀镁离子,或煎煮时撒一把黄豆吸附杂质,这样可以减少苦涩。
最终的成品精盐用油纸包覆,存于陶罐并埋石灰防潮板结。
至此海州城开始逐渐贩卖精盐,以达到快速敛财的目的。
有了钱,就可以装备士兵,就可以扩大需求,海州的县令也得到上面的命令,名义上海州还在刘学文的管辖,但是实际的掌控人是顾临渊。
刘学文也十分识趣,整日除了处理政务,就在县衙里闲逛,并不出门。
顾临渊见此也没有做什么,只是把所有的城防军全部换成了自己训练的士兵,才撤掉所有的老弱病残,仗势欺人的城卫军也全部下狱。
就连县衙的捕快,也被顾临渊换了大半,上任的都是伤残的老兵。
至此,整个海州城是顾临渊的一言堂。
海州城也在按照顾临渊的规划开始发展。
备倭军因为顾临渊刚开始的时候有过合作,现在的备倭军也被顾临渊收拢。
在此期间,兵部尚书张凤翼,梁廷栋死亡的消息也传出,天下震动,两个高管都死亡,一时间流言四起,有说自杀身亡的,有说病死,朝堂上倒是对此闭口不谈。
杨嗣昌则是顺理成章的于十月份正式上任兵部尚书,朝堂现在波谲云诡,一时间都沉寂下来。
而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以陕西、河南、湖广、凤阳为“四正”,六省巡抚分区域围剿。
至此崇祯九年也算是在这诡异的氛围中悄然过去。
顾临渊则是要把食盐做出来,没办法,能大量且快速赚钱的方式只有精盐。
好在海州是淮安府抗倭重镇,靠近海边,缺点就是海水泛黄,唯一清澈的地方靠近云台山附近的海水算是蓝色。
靠近海边的最好获取盐的方式就是晒盐法,晒盐可得到大量的粗盐,就是需要担心的是天气问题,但是可以混合处理,煮盐和晒盐同步操作。
剩下的就是要朝廷把海州的管辖权交给自己,这样才能更快的实现精盐制作。
商行的利益,顾临渊也没打算中断,每月上交的银两还是十万两白银,这些也是崇祯为何愿意交谈的原因,每月十万两,一年百万两,等于是白白得到,如果真要强制顾临渊,那么就会少了内帑的收入。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顾临渊也接待了许多人,不止各方势力,还有叛军的人。
“顾大人和鞑靼一战,可谓是名传天下,今日一见果然不凡。”李过开口道。
李过和李岩见到顾临渊的第一眼,惊叹此人年纪如此之轻,以为打听到的消息是假的,但是见到真人之后才发现,原来都是真的。
“不知两位找我何事?”顾临渊揣着明白装糊涂。
“顾大人,我们来此就是想见见您,其次就是想问问大人是否愿意加入我们,哪怕不加入也不无关系,只希望能和顾大人交好。”李岩笑着说道。
“两位可是抬举我了,我不过一小卒,暂时参合不到贵军,况且做叛军远没有做生意赚钱快,两位的好意我心领了。”顾临渊回道。
此时两人想骂娘,还做生意,谁家做生意有军队,还都是精锐。
“无妨,顾大人以后有什么需求,我等也会尽力满足。”
顾临渊也不想双方闹得太难看,毕竟后续商品也可以在叛军地区售卖,现在十分缺钱。
“两位,确实有事相商,你们也知道,我是做生意的,现在所有的产品只能在淮安府售卖,这样,我以低于市场售价的两成,卖给诸位,至于你们在其他地方售卖的价格所赚取的利益都给你们如何?”顾临渊说道。
此时两人是真的要骂娘了,心里不停的问候顾临渊,明知道他们连一个基础地盘也没有,到处被官军追的逃亡各地,要不是卢象升被叫去勤王,现在他们能否见到顾临渊还是两说。
“既然顾大人有心卖东西,那我等自然支持,这样,后续我将派人过来购买,希望顾大人多有照顾。”李过说道。
最后两人急忙选择告辞,但是把消息带回去,是否做生意要看李自成的意思。
半个月后,陈宇东从京师回来,带了旨意,但是前提是顾临渊愿意接受,在这半个月里,顾临渊和众家族接洽,光是产品就出售了近百万两,当然淮安府除外,其他地方,顾临渊以低于市场价让他们采购,卖出的钱都归他们。
“小顾,陛下同意你之前的方案,但是每月要上交朝廷十五万两白银,另外商行可以暂时还由你代管。”陈宇东说道。
“但是,朝廷在面临危难之时,需要你这边全力相助,并封你为镇安伯。”陈宇东接着说道。
“好,如果要与鞑靼交战,我愿意帮忙。”至此,顾临渊也算是心安了不少,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加速明朝的灭亡,他需要的是时间。
至此海州城彻底归入顾临渊的管辖。
接下来顾临渊封镇安伯的消息传遍天下,朝廷得到了面子,顾临渊得到了实惠,双方各取所需。
接下来的一个月,顾临渊又是招募人手,人员足足达到了三万人。
骑兵碍于战马的原因,只组建了两千三百多人,其中有一半是重骑兵,经过永清县城外一战,对于步兵,顾临渊觉得缺少重骑兵,现在虽然是燧发枪时代,但是重骑兵还是扮演了重要决策。
如果当时有千人的重骑兵,一波冲锋就能弄死大量的鞑靼士兵。
精盐的制作,顾临渊也建设了工坊,而且对工人实行高额工价,明朝的灶户可以说是最底层的存在,顾临渊却给了他们大量的工钱。
至于精盐的制作,最主要的就是卤水,顾临渊让人投黄豆入卤:浮起则浓度达标(>20%),沉底需再浓缩;卤水加少量石灰(氧化钙)沉淀镁离子,或煎煮时撒一把黄豆吸附杂质,这样可以减少苦涩。
最终的成品精盐用油纸包覆,存于陶罐并埋石灰防潮板结。
至此海州城开始逐渐贩卖精盐,以达到快速敛财的目的。
有了钱,就可以装备士兵,就可以扩大需求,海州的县令也得到上面的命令,名义上海州还在刘学文的管辖,但是实际的掌控人是顾临渊。
刘学文也十分识趣,整日除了处理政务,就在县衙里闲逛,并不出门。
顾临渊见此也没有做什么,只是把所有的城防军全部换成了自己训练的士兵,才撤掉所有的老弱病残,仗势欺人的城卫军也全部下狱。
就连县衙的捕快,也被顾临渊换了大半,上任的都是伤残的老兵。
至此,整个海州城是顾临渊的一言堂。
海州城也在按照顾临渊的规划开始发展。
备倭军因为顾临渊刚开始的时候有过合作,现在的备倭军也被顾临渊收拢。
在此期间,兵部尚书张凤翼,梁廷栋死亡的消息也传出,天下震动,两个高管都死亡,一时间流言四起,有说自杀身亡的,有说病死,朝堂上倒是对此闭口不谈。
杨嗣昌则是顺理成章的于十月份正式上任兵部尚书,朝堂现在波谲云诡,一时间都沉寂下来。
而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以陕西、河南、湖广、凤阳为“四正”,六省巡抚分区域围剿。
至此崇祯九年也算是在这诡异的氛围中悄然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