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藤摸瓜的马三又找到了不少线索,但是也仅仅只是一部分,顾临渊对此则是吩咐马三不必太过着急,慢慢来,总会抓住。
一个月后,即崇祯十三年一月,为了避免海州再次发生这种情况,顾临渊成立了国土安全局,负责探查任何叛国的份子,只有抓捕权,审判在军事法庭,可以避免安全局的权力过大。
正式成立的安全局局长暂时由龚杰兼任,另配备了两个副局长,龚杰是最新安河村军事学院优秀学员。
龚杰这人是海州本地土着,在第二次针对鞑靼的对战中,属重骑兵团,战场上奋勇杀敌,战后荣获一等功,经军部批准,在安河村军事学院进修。
顾临渊当时正在为新成立的安全局人员头疼不已时,奚怀之来报说安河村军事学院九十七名学员已经顺利毕业。
这简直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找到最优秀的几名学员,让他们入职国土安全局。
现在的军事学院学习制度不再是三个月就可以毕业了,而是已经逐渐扩展时间,最少都要半年时间才可以,后续还会再增加学习时间。
刚开始的顾临渊确实出现人才缺口,现在仅是安河村军事学院每半年就可以给出一百多人的军事管理人才。
安河村小学和海州城小学,每年可供毕业生也有六百多人。
主要是现在入学基础更大,学生更多,海州城的小学已经有了两所,还有安河村小学,算是全年无休,考核失败三次不得继续再学习。
现在的海州城,谁不把孩子送到顾临渊开设的学校学习,尤其是那些毕业后的学生,有了工作,他们的一个月的薪水足以让一个成年人码头扛包三个月。
这就使得海州城小学还有安河村的小学人满为患,这也让顾临渊有了更好的选择条件。
比起刚建立工坊的时候,人员知识水平匮乏,现在的毕业的学生都有上一世的初中生水平,更高的知识只有进入研究院才可以获得。
而进入研究院的条件甚是苛刻,不是顾临渊不想放开限制,而是现在不能,这里面可是有着底火的研究,还有硝化棉,这些可是未来火器的进阶版。
而且知识太容易获取,会让别人觉得廉价,现在还不到开放更高知识的时候。
而且现在研究院分类已经开始齐全,不再像以前一样全都抓,而是进行分门别类,有研究材料的,有研究电磁学的,有研究化学的。
研究院也已经开始走正规化的路线,大部分的课题均由顾临渊最早一批的学生领导,也有些十分聪明的学生发现了其他的想法,顾临渊也让他们进行实验。
实验审核报告,顾临渊也是认真阅读后,觉得按照当前科技水平,进行审核批阅。
现在的研究院和兵工厂已然是灯火通明,自从蒸汽机和发电机顺利研究出来后,再加上顾临渊研究出的钨丝,虽然只能提供最基础的照明,但也让这两个地方都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医院那边也逐渐铺设电线,重要的基础民生设施要建设好,以至于现在顾临渊的侯府还是用油灯。
但是发电机的功率还是太低了,为了这两个地方的电力供应,发电机就造了五台,兵工厂三台,研究院两台,每个地方各有一个粗糙的变压器。
可以说顾临渊是一己之力带动了电力的发展,正常都是以百年为单位,进行工业跨进,现在的顾临渊是工业与电力一起发展,顾临渊也不知道这样对还是错,但是自己学到的知识不提供出来,发展必然受限。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崇祯十三年的新年已然来到,这一年天气也是格外的寒冷,天空此刻也是飘起了雪花。
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顾临渊知道,现在可不是瑞雪,等到新年过后,大明的天灾更加厉害。
新年,侯府里热热闹闹的,村里的人还有各地的县城管理都来到侯府拜年,而这时候一个顾临渊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海叔,你怎么来了。”看到方海的那一刻,顾临渊欣喜的走上前去。
“你小子,受伤了这么大的事情,我如何能不来,要不是当时手头上有些事情,早就过来了。”方海对着顾临渊说道。
顾临渊把方海拉到了一边,然后说道:“海叔,你们在广东那边如何?有什么困难吗?李家是否安稳?”
方海看了看周边,其他人听不到讲话,方海说道:“这个先不说,你的伤好了没?另外这次是谁动的手?”
“海叔,伤已经好了很多了,就是目前还不能提刀干重活,还要两三个月差不多,这次参与的人大部分都是士绅,但是这些都是明面上的。
暗中的势力,我已经让马三继续探查,总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个不急,总有一天事情会水落石出的。
海叔,你那边情况如何?”
方海听到顾临渊说没什么问题后,才安心的说道:
“目前广东那边只能偏安一隅,主要是那边势力复杂,水匪、盗贼、山匪、还有官府的势力,错综复杂,我们虽然说士兵精锐,但是也仅仅只能互助县城周边。
也曾想过按照海州这边的实施政策,但是遭到了当地所有人的反对,李家也遭遇了多次暗杀,李老头也都身受重伤,对此只能放弃了改革方案,按照大明朝的制度实施。
这样一来,我们靠白糖的利润仅仅只能维持军队的开销,无法对外扩展,要不是军队强势,早就被人赶走了。”
顾临渊听后,也知道李家那边压不住当地的势力,但是湛江距离海州足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走水路也要半个月,消息传达的时间太慢。
而且广东那边的宗族势力非常庞大,除非强力镇压,不服者斩。
当初海州实行新式法律的时候也是遭到了周边村落的抵抗,顾临渊下令斩杀带头之人,重新安排里长,家族势力彻底打散。
再有不服者,一律挖矿和修路,这也是为何顾临渊辖区的豪绅跑的比谁都快的原因,实在是顾临渊太强势,七万大军的压迫,谁能抵挡?
一个月后,即崇祯十三年一月,为了避免海州再次发生这种情况,顾临渊成立了国土安全局,负责探查任何叛国的份子,只有抓捕权,审判在军事法庭,可以避免安全局的权力过大。
正式成立的安全局局长暂时由龚杰兼任,另配备了两个副局长,龚杰是最新安河村军事学院优秀学员。
龚杰这人是海州本地土着,在第二次针对鞑靼的对战中,属重骑兵团,战场上奋勇杀敌,战后荣获一等功,经军部批准,在安河村军事学院进修。
顾临渊当时正在为新成立的安全局人员头疼不已时,奚怀之来报说安河村军事学院九十七名学员已经顺利毕业。
这简直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找到最优秀的几名学员,让他们入职国土安全局。
现在的军事学院学习制度不再是三个月就可以毕业了,而是已经逐渐扩展时间,最少都要半年时间才可以,后续还会再增加学习时间。
刚开始的顾临渊确实出现人才缺口,现在仅是安河村军事学院每半年就可以给出一百多人的军事管理人才。
安河村小学和海州城小学,每年可供毕业生也有六百多人。
主要是现在入学基础更大,学生更多,海州城的小学已经有了两所,还有安河村小学,算是全年无休,考核失败三次不得继续再学习。
现在的海州城,谁不把孩子送到顾临渊开设的学校学习,尤其是那些毕业后的学生,有了工作,他们的一个月的薪水足以让一个成年人码头扛包三个月。
这就使得海州城小学还有安河村的小学人满为患,这也让顾临渊有了更好的选择条件。
比起刚建立工坊的时候,人员知识水平匮乏,现在的毕业的学生都有上一世的初中生水平,更高的知识只有进入研究院才可以获得。
而进入研究院的条件甚是苛刻,不是顾临渊不想放开限制,而是现在不能,这里面可是有着底火的研究,还有硝化棉,这些可是未来火器的进阶版。
而且知识太容易获取,会让别人觉得廉价,现在还不到开放更高知识的时候。
而且现在研究院分类已经开始齐全,不再像以前一样全都抓,而是进行分门别类,有研究材料的,有研究电磁学的,有研究化学的。
研究院也已经开始走正规化的路线,大部分的课题均由顾临渊最早一批的学生领导,也有些十分聪明的学生发现了其他的想法,顾临渊也让他们进行实验。
实验审核报告,顾临渊也是认真阅读后,觉得按照当前科技水平,进行审核批阅。
现在的研究院和兵工厂已然是灯火通明,自从蒸汽机和发电机顺利研究出来后,再加上顾临渊研究出的钨丝,虽然只能提供最基础的照明,但也让这两个地方都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医院那边也逐渐铺设电线,重要的基础民生设施要建设好,以至于现在顾临渊的侯府还是用油灯。
但是发电机的功率还是太低了,为了这两个地方的电力供应,发电机就造了五台,兵工厂三台,研究院两台,每个地方各有一个粗糙的变压器。
可以说顾临渊是一己之力带动了电力的发展,正常都是以百年为单位,进行工业跨进,现在的顾临渊是工业与电力一起发展,顾临渊也不知道这样对还是错,但是自己学到的知识不提供出来,发展必然受限。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崇祯十三年的新年已然来到,这一年天气也是格外的寒冷,天空此刻也是飘起了雪花。
都说瑞雪兆丰年,但是顾临渊知道,现在可不是瑞雪,等到新年过后,大明的天灾更加厉害。
新年,侯府里热热闹闹的,村里的人还有各地的县城管理都来到侯府拜年,而这时候一个顾临渊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海叔,你怎么来了。”看到方海的那一刻,顾临渊欣喜的走上前去。
“你小子,受伤了这么大的事情,我如何能不来,要不是当时手头上有些事情,早就过来了。”方海对着顾临渊说道。
顾临渊把方海拉到了一边,然后说道:“海叔,你们在广东那边如何?有什么困难吗?李家是否安稳?”
方海看了看周边,其他人听不到讲话,方海说道:“这个先不说,你的伤好了没?另外这次是谁动的手?”
“海叔,伤已经好了很多了,就是目前还不能提刀干重活,还要两三个月差不多,这次参与的人大部分都是士绅,但是这些都是明面上的。
暗中的势力,我已经让马三继续探查,总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个不急,总有一天事情会水落石出的。
海叔,你那边情况如何?”
方海听到顾临渊说没什么问题后,才安心的说道:
“目前广东那边只能偏安一隅,主要是那边势力复杂,水匪、盗贼、山匪、还有官府的势力,错综复杂,我们虽然说士兵精锐,但是也仅仅只能互助县城周边。
也曾想过按照海州这边的实施政策,但是遭到了当地所有人的反对,李家也遭遇了多次暗杀,李老头也都身受重伤,对此只能放弃了改革方案,按照大明朝的制度实施。
这样一来,我们靠白糖的利润仅仅只能维持军队的开销,无法对外扩展,要不是军队强势,早就被人赶走了。”
顾临渊听后,也知道李家那边压不住当地的势力,但是湛江距离海州足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走水路也要半个月,消息传达的时间太慢。
而且广东那边的宗族势力非常庞大,除非强力镇压,不服者斩。
当初海州实行新式法律的时候也是遭到了周边村落的抵抗,顾临渊下令斩杀带头之人,重新安排里长,家族势力彻底打散。
再有不服者,一律挖矿和修路,这也是为何顾临渊辖区的豪绅跑的比谁都快的原因,实在是顾临渊太强势,七万大军的压迫,谁能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