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雷管的用途还有很多,不单单只有制作开花弹的接触式引信。
有了伏打电堆后,可以用电池作为引信,可用于开矿,又或者制作火药引信,引爆雷管。
拥有了雷管,顾临渊才能真正进行高效的爆破作业(炸城墙、凿隧道、修水库)。
这一次顾临渊和兵工厂一起研究火炮,之前的野火一型火炮虽然还在生产,但是顾临渊已经让他们减少生产了。
雷管的研发十分顺利,仅仅用了七天的时间就已经研制出第一款触发式雷管。
顾临渊画了一份炮弹的草图,并详细讲解了炮弹的结构。
说起炮弹,顾临渊还真的知道其内部构造,上一世刷短视频的时候,除了小姐姐,就是一些军事科普,炮弹种类等。
所以顾临渊讲解的也是十分清楚,剩下的就是用铸铁件制造炮弹。
开花弹弹头内部填充了高能炸药,并配有一套引信系统,在预定时机引爆弹体,通过爆炸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来杀伤敌人。
和实心弹有着天差地别的威力,实心弹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发射炮管高温,之前伏击战,炮团射击了七发之后就出现了炮管过热的情况。
开花弹则是少了这份顾虑。
弹头需要制作带有泥芯或沙芯的模具,铸造出带有一个装药口的空心弹体,并且内部需要预刻槽。
为了控制破片大小和数量,提高杀伤效率,必须在弹壳内壁进行刻槽(如菱形网格)。
这可以在铸造模具内壁上预先做好,爆炸时,弹壳会优先从这些薄弱线断裂,形成大量均匀的破片。
然后在弹体上预留一个装药口,并加工出螺纹,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填入炸药,二是旋入引信。
现在顾临渊的兵工厂有了纯化后的硝化棉,将片状或颗粒状的硝化棉从装药口填入弹体,并适度压实以促进爆轰。
之后在装药中央,需要为雷管预留一个空位,或者将雷管直接安装在引信底部。
顾临渊对于炮弹的设计尺寸也做了规定,采用了后世常用的155毫米的炮弹,实在式因为触发引信的雷管设计的有些大,为了能塞进去,顾临渊只能做大炮弹。
但是这种炮弹有一个缺点,就是现有的钢材不一定能承受住当前火炮的膛压,这弄不好就会炸膛,而且里面装药量十足,爆炸就是十分危险。
当工匠制作出标准的155毫米的炮弹后,顾临渊才发现自己想当然了,这么大的炮弹,需要什么样的火炮才能适用?
无奈的摇了摇头,放弃了目前不切实际的想法,哪怕是成功造出了炮管,其自身的重量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运送,除非使用火车运输。
就现在火车铁轨铺设也仅仅连接了两个县城,还有其余的县城还没连接。
最终顾临渊还是选择了参考后世的m3型105毫米榴弹炮,其他的炮几乎为了反器材设计的,现在大明和大明之外的地方,没有坦克等装甲武器,所以顾临渊最终选择了105毫米的榴弹炮设计。
而且榴弹炮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杀伤敌人有生力量,105毫米也是可以放入雷管引信。
至于已经让工匠造好的炮弹壳体,顾临渊又让他们重新回炉锻造。
在这之前,顾临渊还有一个要研究的就是离心保险。
炮弹在炮膛内被加速旋转时,几个沉重的离心子在离心力作用下压缩弹簧,向外移动,解除对击针的锁定,这是防止膛内早炸的关键。
如果是滑膛炮,则不需要设计离心子,可以利用发射时的后坐或点燃火药解除保险。
105毫米的榴弹炮顾临渊设计的时候是有膛线的火炮,所以顾临渊为了保险还是决定加装一个离心保险。
有了离心保险,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炮弹的安全,这个主要就是集中在引信弹头的设计了。
顾临渊设计出图纸,工匠们按照顾临渊给到的图纸进行加工,有了机床的辅助,切削十分快捷。
半个月时间,第一颗105毫米的炮弹制作完成。
之后就是炮管的制作,这个顾临渊没有插手,新式步枪的枪管都是兵工厂的工匠拉出的膛线,火炮的膛线自然交给兵工厂的人来处理。
眼看着没有自己的事情了,顾临渊就离开了兵工厂,前往研究院。
现在的研究院已经有了学生一百三十多人,分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有武器、材料、电力等,主要的还是以电力为主。
毕竟研究院那灯火通明的夜晚给了太多人惊艳,夜晚明亮的灯光也成了这里的特色。
受制于发电机的功率问题,也就能维持着兵工厂、研究院和医院的电力供应。
研究里采用以老带新的模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工作,顾临渊观察一番后,走到了正在研究电力的林子墨身边。
“子墨,这是什么?”顾临渊看着眼前粗糙的模型问道。
“顾大哥,这是电动机,之前你给的教材上有说明,可以用电驱动电机,这个是放大后的模型。”林子墨挠了挠脑袋说道。
顾临渊这才想起给研究院的教材中是有电动机的,电动机和发电机还是有些许差别的,顾临渊从中指点了一番后又去了其他地方巡视一番。
材料方面就是靠着不同实验方式,得到最佳的材料,这个有时候真是靠运气。
对所有人鼓励一番后,默默的离开了研究院,现在的研究院,很多实验的内容已经触及了顾临渊的盲区,所以顾临渊也识趣的离开,至于未来研究院如何,这就靠他们自己了。
顾临渊离开研究院之后,就前往造船厂,水师三艘战舰现在是日常海上巡逻,造船厂的还在建设的船只龙骨已经搭建好了,今年年底差不多水师又可以多出五艘战舰。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旋即一条紧急消息打乱了顾临渊的好心情。
“侯爷,卢山那边传来最新的消息,当地已经出现了蝗虫,现在正在全力捕杀中。”
听到消息的顾临渊立即回到海州城,召集了主要的执政人员。
有了伏打电堆后,可以用电池作为引信,可用于开矿,又或者制作火药引信,引爆雷管。
拥有了雷管,顾临渊才能真正进行高效的爆破作业(炸城墙、凿隧道、修水库)。
这一次顾临渊和兵工厂一起研究火炮,之前的野火一型火炮虽然还在生产,但是顾临渊已经让他们减少生产了。
雷管的研发十分顺利,仅仅用了七天的时间就已经研制出第一款触发式雷管。
顾临渊画了一份炮弹的草图,并详细讲解了炮弹的结构。
说起炮弹,顾临渊还真的知道其内部构造,上一世刷短视频的时候,除了小姐姐,就是一些军事科普,炮弹种类等。
所以顾临渊讲解的也是十分清楚,剩下的就是用铸铁件制造炮弹。
开花弹弹头内部填充了高能炸药,并配有一套引信系统,在预定时机引爆弹体,通过爆炸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来杀伤敌人。
和实心弹有着天差地别的威力,实心弹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发射炮管高温,之前伏击战,炮团射击了七发之后就出现了炮管过热的情况。
开花弹则是少了这份顾虑。
弹头需要制作带有泥芯或沙芯的模具,铸造出带有一个装药口的空心弹体,并且内部需要预刻槽。
为了控制破片大小和数量,提高杀伤效率,必须在弹壳内壁进行刻槽(如菱形网格)。
这可以在铸造模具内壁上预先做好,爆炸时,弹壳会优先从这些薄弱线断裂,形成大量均匀的破片。
然后在弹体上预留一个装药口,并加工出螺纹,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填入炸药,二是旋入引信。
现在顾临渊的兵工厂有了纯化后的硝化棉,将片状或颗粒状的硝化棉从装药口填入弹体,并适度压实以促进爆轰。
之后在装药中央,需要为雷管预留一个空位,或者将雷管直接安装在引信底部。
顾临渊对于炮弹的设计尺寸也做了规定,采用了后世常用的155毫米的炮弹,实在式因为触发引信的雷管设计的有些大,为了能塞进去,顾临渊只能做大炮弹。
但是这种炮弹有一个缺点,就是现有的钢材不一定能承受住当前火炮的膛压,这弄不好就会炸膛,而且里面装药量十足,爆炸就是十分危险。
当工匠制作出标准的155毫米的炮弹后,顾临渊才发现自己想当然了,这么大的炮弹,需要什么样的火炮才能适用?
无奈的摇了摇头,放弃了目前不切实际的想法,哪怕是成功造出了炮管,其自身的重量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运送,除非使用火车运输。
就现在火车铁轨铺设也仅仅连接了两个县城,还有其余的县城还没连接。
最终顾临渊还是选择了参考后世的m3型105毫米榴弹炮,其他的炮几乎为了反器材设计的,现在大明和大明之外的地方,没有坦克等装甲武器,所以顾临渊最终选择了105毫米的榴弹炮设计。
而且榴弹炮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杀伤敌人有生力量,105毫米也是可以放入雷管引信。
至于已经让工匠造好的炮弹壳体,顾临渊又让他们重新回炉锻造。
在这之前,顾临渊还有一个要研究的就是离心保险。
炮弹在炮膛内被加速旋转时,几个沉重的离心子在离心力作用下压缩弹簧,向外移动,解除对击针的锁定,这是防止膛内早炸的关键。
如果是滑膛炮,则不需要设计离心子,可以利用发射时的后坐或点燃火药解除保险。
105毫米的榴弹炮顾临渊设计的时候是有膛线的火炮,所以顾临渊为了保险还是决定加装一个离心保险。
有了离心保险,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炮弹的安全,这个主要就是集中在引信弹头的设计了。
顾临渊设计出图纸,工匠们按照顾临渊给到的图纸进行加工,有了机床的辅助,切削十分快捷。
半个月时间,第一颗105毫米的炮弹制作完成。
之后就是炮管的制作,这个顾临渊没有插手,新式步枪的枪管都是兵工厂的工匠拉出的膛线,火炮的膛线自然交给兵工厂的人来处理。
眼看着没有自己的事情了,顾临渊就离开了兵工厂,前往研究院。
现在的研究院已经有了学生一百三十多人,分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有武器、材料、电力等,主要的还是以电力为主。
毕竟研究院那灯火通明的夜晚给了太多人惊艳,夜晚明亮的灯光也成了这里的特色。
受制于发电机的功率问题,也就能维持着兵工厂、研究院和医院的电力供应。
研究里采用以老带新的模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工作,顾临渊观察一番后,走到了正在研究电力的林子墨身边。
“子墨,这是什么?”顾临渊看着眼前粗糙的模型问道。
“顾大哥,这是电动机,之前你给的教材上有说明,可以用电驱动电机,这个是放大后的模型。”林子墨挠了挠脑袋说道。
顾临渊这才想起给研究院的教材中是有电动机的,电动机和发电机还是有些许差别的,顾临渊从中指点了一番后又去了其他地方巡视一番。
材料方面就是靠着不同实验方式,得到最佳的材料,这个有时候真是靠运气。
对所有人鼓励一番后,默默的离开了研究院,现在的研究院,很多实验的内容已经触及了顾临渊的盲区,所以顾临渊也识趣的离开,至于未来研究院如何,这就靠他们自己了。
顾临渊离开研究院之后,就前往造船厂,水师三艘战舰现在是日常海上巡逻,造船厂的还在建设的船只龙骨已经搭建好了,今年年底差不多水师又可以多出五艘战舰。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旋即一条紧急消息打乱了顾临渊的好心情。
“侯爷,卢山那边传来最新的消息,当地已经出现了蝗虫,现在正在全力捕杀中。”
听到消息的顾临渊立即回到海州城,召集了主要的执政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