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本王心中感到不安,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多铎开口说道。
至于为何问出,也仅仅是想从他们这里得到一些话语上的安慰。
耿仲明这时候适时开口说道:“王爷多虑了,摄政王毕竟久经沙场,哪怕不敌也可以从容应对,并且还有吴三桂从旁辅助。
顾临渊现在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应对摄政王的军队,至于阻断我们和迁安的消息,应该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开始慌乱,这样他们就有机可乘。”
可以说耿仲明的话确实安慰到了有些不安的多铎,于是开口说道:“好,大家注意防范顾临渊的军队,另外通知山海关的大军要谨慎一些。”
“是!王爷。”
随后众人开始散去,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此时走在一起,面上却不似刚刚面多多铎那么轻松,三人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但是脸上的忧愁却怎么也抹除不掉。
他们都不傻,这么多天,多尔衮都没有消息,说明情况已经到了最糟糕的地步,十万大军,这可是山海关的压箱底兵马。
仅有的一万兵马,如何能抵挡以后的顾临渊大军,难道投降大清真的错了吗?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骑兵第一旅还有骑兵第三旅正在休整,等待明天就会出发山海关,最慢三天,最快两天时间,他们将要面对接近三万的大军。
夜色下的山海关此时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安静,令守城的清兵都冷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哪怕是夏天,这种心中的寒意并没有丝毫减弱。
远在广平县正要进攻东昌府(聊城)的李自成十万大军也接到了李自成溃败的消息,率领这十万大军的是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如果谷可成没有战死山海关,那么此刻将陪同李过一起进攻东昌府。
李过停在广平县没有继续前进,另外他也知道了顾临渊骑兵第二旅已经派兵过来阻挡自己,根据最新情报,这五千人可是全员装备那种直接射击的武器。
李自成在败逃的路上也派兵通知李过,让其率兵立即撤回,不要纠缠,这次对战直接损失了七万,加上逃跑的士兵,哪怕最后收拢的溃兵也仅仅只有十五万。
如果李过的十万大军也损失,那么李自成知道自己彻底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所以李自成令亲信立即通传李过,让其撤退,但还是晚了。
两方都是骑兵,而且伍梓铭的骑兵第二旅早就分兵出发,最多半日时间就可以与李过的十万大军相遇。
“方旅长,敌人已经到达广平县,我们最多半日就会抵达馆陶县,只不过馆陶县目前正是大顺的管辖范围,我们需要费一些时间。”一名士兵对着方明宇说道。
方明宇,骑兵第二旅副旅长之一,也是此次率兵五千阻挡李过十万大军的指挥官。
“馆陶县驻守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原大明的士卒,只不过归顺了大顺,守城士兵不足千人,另外李过的军队就在六十里的广平县,但是不知为何没有入驻馆陶县。”
“无妨,我们这次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挡李过进攻东昌府,然后顺便骚扰一下他们即可,侯爷现在需要稳固山东境内,暂时没有多余兵力放在这里。”方明宇笑着说道。
方明宇作为军事学院出来的高材生,也是洞悉了侯爷的意图,所以这次率兵过来,也仅仅只是为了牵制他们,至于全歼,没有必要,时间拖得越久,对于侯爷来说就是越发有利。
而且伍旅长已经成功击退了李自成的三十万大军,让其西逃,现在方明宇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李过,还有伍旅长又加派了一个团的士兵过来支援,方明宇也就更不着急了。
方明宇可以说把顾临渊的稳妥学了一个明明白白,双方互有优势,对方人多,己方武器犀利,真要拼死搏杀,谁也不能说没有伤亡。
牵制住方明宇最多的就是武器弹药,为了急行军,追上李过的军队,迫击炮和炮弹并不多,子弹补充也十分困难,东昌府到他们这里的运输路线还没有打通。
这也是方明宇不愿和李过交战最大的原因,如果炮弹还有弹药管够,方明宇敢把迫击炮架在李过的脸上发射,从军事学院出来的军官,可以说没有一个怂货。
但是为了大局,方明宇还是决定静观其变,等拿下馆陶县后,就派兵前去骚扰一番,迫击炮都带来了,不发射一些,有些对不起这么远的运输。
在京师皇宫中的顾临渊看着各地的情报,心里的那一丝阴霾也彻底散去,三线作战,可以说把顾临渊的兵力压缩到了极致,哪怕有着步枪、迫击炮,顾临渊的心中也没有底。
毕竟多方人数加起来足有五十万,己方只有十万士兵,还要分散各地守卫,十万新兵暂时还帮不上什么忙,前些日子顾临渊并没有真正的睡好。
现在各地战报如雨后春笋般递交过来,让在京师的所有人都是神色一松。
尤其是迁安的战报传出来的时候,顾临渊是惊喜无比,多尔衮率领的十万大军覆灭,预示着北方的威胁暂时没了,至少可以安稳二十年。
等到新兵拿下所有山东地界,就可以着手收复大明的土地,最后开始向关外侵袭。
多尔衮、吴三桂被俘,也可以说压制了清军的嚣张态势,两万多的俘虏,近些日子就可以押送到京师,这些人可是有着极大的作用。
开山挖矿,修桥补陆,这些都是需要俘虏,可以极大的加快铁路的建设,到时候所有物资还有粮食人员等可以快速运输。
“告诉孙英卓,尽管去做,需要什么,这里会提供所有帮助!成功后,我亲自给他们颁发奖章!”顾临渊对着下方的人说道。
“是,侯爷!”
顾临渊在看到孙英卓和陈奇在迁安没有回来的意思,再看地图,就知道他们的想法,既然如此,顾临渊就会配合他们。
至于为何问出,也仅仅是想从他们这里得到一些话语上的安慰。
耿仲明这时候适时开口说道:“王爷多虑了,摄政王毕竟久经沙场,哪怕不敌也可以从容应对,并且还有吴三桂从旁辅助。
顾临渊现在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应对摄政王的军队,至于阻断我们和迁安的消息,应该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开始慌乱,这样他们就有机可乘。”
可以说耿仲明的话确实安慰到了有些不安的多铎,于是开口说道:“好,大家注意防范顾临渊的军队,另外通知山海关的大军要谨慎一些。”
“是!王爷。”
随后众人开始散去,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此时走在一起,面上却不似刚刚面多多铎那么轻松,三人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但是脸上的忧愁却怎么也抹除不掉。
他们都不傻,这么多天,多尔衮都没有消息,说明情况已经到了最糟糕的地步,十万大军,这可是山海关的压箱底兵马。
仅有的一万兵马,如何能抵挡以后的顾临渊大军,难道投降大清真的错了吗?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骑兵第一旅还有骑兵第三旅正在休整,等待明天就会出发山海关,最慢三天,最快两天时间,他们将要面对接近三万的大军。
夜色下的山海关此时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安静,令守城的清兵都冷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哪怕是夏天,这种心中的寒意并没有丝毫减弱。
远在广平县正要进攻东昌府(聊城)的李自成十万大军也接到了李自成溃败的消息,率领这十万大军的是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如果谷可成没有战死山海关,那么此刻将陪同李过一起进攻东昌府。
李过停在广平县没有继续前进,另外他也知道了顾临渊骑兵第二旅已经派兵过来阻挡自己,根据最新情报,这五千人可是全员装备那种直接射击的武器。
李自成在败逃的路上也派兵通知李过,让其率兵立即撤回,不要纠缠,这次对战直接损失了七万,加上逃跑的士兵,哪怕最后收拢的溃兵也仅仅只有十五万。
如果李过的十万大军也损失,那么李自成知道自己彻底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所以李自成令亲信立即通传李过,让其撤退,但还是晚了。
两方都是骑兵,而且伍梓铭的骑兵第二旅早就分兵出发,最多半日时间就可以与李过的十万大军相遇。
“方旅长,敌人已经到达广平县,我们最多半日就会抵达馆陶县,只不过馆陶县目前正是大顺的管辖范围,我们需要费一些时间。”一名士兵对着方明宇说道。
方明宇,骑兵第二旅副旅长之一,也是此次率兵五千阻挡李过十万大军的指挥官。
“馆陶县驻守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原大明的士卒,只不过归顺了大顺,守城士兵不足千人,另外李过的军队就在六十里的广平县,但是不知为何没有入驻馆陶县。”
“无妨,我们这次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挡李过进攻东昌府,然后顺便骚扰一下他们即可,侯爷现在需要稳固山东境内,暂时没有多余兵力放在这里。”方明宇笑着说道。
方明宇作为军事学院出来的高材生,也是洞悉了侯爷的意图,所以这次率兵过来,也仅仅只是为了牵制他们,至于全歼,没有必要,时间拖得越久,对于侯爷来说就是越发有利。
而且伍旅长已经成功击退了李自成的三十万大军,让其西逃,现在方明宇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李过,还有伍旅长又加派了一个团的士兵过来支援,方明宇也就更不着急了。
方明宇可以说把顾临渊的稳妥学了一个明明白白,双方互有优势,对方人多,己方武器犀利,真要拼死搏杀,谁也不能说没有伤亡。
牵制住方明宇最多的就是武器弹药,为了急行军,追上李过的军队,迫击炮和炮弹并不多,子弹补充也十分困难,东昌府到他们这里的运输路线还没有打通。
这也是方明宇不愿和李过交战最大的原因,如果炮弹还有弹药管够,方明宇敢把迫击炮架在李过的脸上发射,从军事学院出来的军官,可以说没有一个怂货。
但是为了大局,方明宇还是决定静观其变,等拿下馆陶县后,就派兵前去骚扰一番,迫击炮都带来了,不发射一些,有些对不起这么远的运输。
在京师皇宫中的顾临渊看着各地的情报,心里的那一丝阴霾也彻底散去,三线作战,可以说把顾临渊的兵力压缩到了极致,哪怕有着步枪、迫击炮,顾临渊的心中也没有底。
毕竟多方人数加起来足有五十万,己方只有十万士兵,还要分散各地守卫,十万新兵暂时还帮不上什么忙,前些日子顾临渊并没有真正的睡好。
现在各地战报如雨后春笋般递交过来,让在京师的所有人都是神色一松。
尤其是迁安的战报传出来的时候,顾临渊是惊喜无比,多尔衮率领的十万大军覆灭,预示着北方的威胁暂时没了,至少可以安稳二十年。
等到新兵拿下所有山东地界,就可以着手收复大明的土地,最后开始向关外侵袭。
多尔衮、吴三桂被俘,也可以说压制了清军的嚣张态势,两万多的俘虏,近些日子就可以押送到京师,这些人可是有着极大的作用。
开山挖矿,修桥补陆,这些都是需要俘虏,可以极大的加快铁路的建设,到时候所有物资还有粮食人员等可以快速运输。
“告诉孙英卓,尽管去做,需要什么,这里会提供所有帮助!成功后,我亲自给他们颁发奖章!”顾临渊对着下方的人说道。
“是,侯爷!”
顾临渊在看到孙英卓和陈奇在迁安没有回来的意思,再看地图,就知道他们的想法,既然如此,顾临渊就会配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