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整装待发-《掘明》

  在顾临渊考虑广东那边的问题时候,马三已经带着兵去拦截叛逃的行动组成员。

  这次内部多人叛逃,他马三怒火中烧,情报科的成员都是精挑细选,没想到还是有敌人混入。

  好在情报科几乎都是单线联系,这次暴露也仅仅只是南京那边出现了损失,要是全部名单泄露,他马三扛不起这个责任,从上到下都要大清洗。

  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淮安府各个县城的布防图内容泄露,所以这一次,马三无论如何也要把这逃跑的五名叛徒拿下。

  “速度快一点,根据夏邑县的情报人员最新消息,五名叛徒已经离开,最多半天时间,他们就会逃往商丘,我们要在他们去往商丘的路上堵住!

  如果他们要到了商丘,投降了李自成,那么我们就再也不好拿下了,记住,哪怕是马跑死了,人也要给我继续跑,这叛徒必须死!”

  “是!”

  至于已经叛逃到南明的情报科探子,这个暂时无法解决,需要重新安插人手等待时机,一击必杀。

  如果这五名叛徒成功逃入商丘后,在李自成的军队安排下,还真有可能逃到开封。

  开封距离商丘也仅仅不过两百五十里路,这时候马三不停的挥动马鞭,只为了更快速的拦住那五人。

  哪怕马三加紧追赶,但是逃跑的五人也是拼了命逃亡,最终率先逃入了商丘,马三看着商丘高耸的城墙,徘徊了许久,最终无奈的选择了撤退。

  行动组和情报组有不同的职责,情报组是没有武器装备,最多有一把左轮,只有行动组才有步枪和手雷等进攻型武器,双方职责不同,马三也不可能让情报组去做这种无意义的暗杀事情。

  术业有专攻,而且这次叛逃的五人带走了步枪还有手雷等武器,本就难以暗杀,加上入了商丘,投奔李自成后,他们必然会被隐藏,这一次是马三输了。

  现在只能寄希望商丘内部的暗探能打听到这叛逃人员的身影,到时候一起清算掉。

  无奈撤回的马三五天后到了顾临渊的侯府。

  顾临渊看到马三的神情已经知道他们逃亡成功了,于是对着马三说道:“这次的事情,你情报科内部解决,另外这一次你情报科行动组还有情报组进行内部审查,这个你自己熟悉,不用我多说了。

  另外把你追击的最新消息说一遍。”

  随后,马三把自己率兵追击的情况详细的说明,并且在商丘城外丢失了目标。

  “侯爷,我已经派遣更多情报组的人员进入商丘,如果有了这五个叛徒的消息,第一时间将会有反馈。”

  顾临渊没有理会,而是看向了地图,经过这么多年情报科绘制的详细地图,找到了商丘的位置。

  “这个你自己处理,而且这次他们逃得位置不错,商丘,距离徐州也才三百里路,要不是他们往商丘逃亡,本来不打算从徐州出兵,这次倒是有机会行动了。

  行了,你先下去吧,另外把张响叫过来。”顾临渊对马三说道。

  “是,侯爷。”

  马三走出房间后,顾临渊就把地图挂在墙上,仔细观察起来。

  等到张响进入后就看到顾临渊对着地图发呆。

  “侯爷!”张响开口提醒道。

  “哦,你来了啊,山东境内是否已经安稳?等到七月份得时候你有多少士兵可以调用?”顾临渊问道。

  “侯爷,山东境内目前还算安稳,不过还是有少许流寇,他们藏于深山,这个需要时间去剿匪,另外每个县城都需要派兵驻守,兵力调动最多两个旅的士兵。

  其他士兵都已经分散驻守山东各地的县城。”张响回道。

  “两个旅?总计一万两千人,不够,这样,你让程立抽调出一个旅的士兵,组成一个临时混编师,另外通知奚怀之后勤部,让他给你们这混编师提供后勤弹药补给。

  你第二军的副军长肖凌峰带领这混编师,一路给我打到商丘去,把李自成的军队给我钉死在开封,不能让他们有任何动作。”

  “是,侯爷,不过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张响问道。

  “现在是皇历一八六六年四月初八,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整备,肖凌峰暂代混编师,出兵时间由他自行决定。”

  “是!”

  顾临渊这次直接点明了混编师的出征时间,也不怕告诉别人要进攻的意图,这次李自成敢收留那五名叛徒,那么就要面对顾临渊的进攻。

  一个混编师,榴弹炮、迫击炮等都要配备,顾临渊给了充足的时间,对外的意图十分明显,你李自成,我要进攻了。

  那五名叛徒也是顾临渊对李自成征战的引子,哪怕没有这五人,也会有其他的事情,比如士兵丢失,需要入城寻找,总之,商丘,顾临渊要拿下,牵制住李自成的军队。

  这样可以给北上和西进的军队做到牵制,并且拿下商丘后距离西安也就五百公里,不需要越过黄河天堑,可以随时西进。

  这样的好处顾临渊肯定不会放弃,至于打攻坚战,混编师的武器装备,足以拿下,要不是拿下之后的管辖需要执政官员进行治理,顾临渊甚至可以大军出击拿下整个长江以北的地区。

  但是这样一来,兵力无法覆盖全部县城,就需要分兵驻守城池,并且清军的威胁还是有的,在没有彻底清除清朝的威胁,顾临渊也不愿意就这么拿下所有地区。

  至于攘外必先安内,在顾临渊这里并不适用,关内现在就是顾临渊的势力最为庞大,一个人震慑着四方势力不敢有所动作。

  如果,从最开始,关外的清军,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加上南明政权兵力全力进攻山东或者淮安府,顾临渊还真挡不住。

  现在的顾临渊,早就今非昔比,无线电也要正式列装军队,到时候哪里有风吹草动,就可以快速知晓,也正是因为如此,顾临渊才想着大规模出兵。

  无线电拉近了所有城市之间的通讯,可以更加快速更加从容的应对。

  火车则是快速运输兵力还有物资的重要工具,这让战争的号角已经在此刻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