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体操推广-《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

  与苏晚晴那场酣畅淋漓的咖啡馆论道,如同给林见鹿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一次高浓度的充能。回归日常校园生活后,他感觉自己的思维愈发敏锐,对“悟性系统”中那些关于人体力学、能量流转的模糊灵感,也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国术,作为他宏大蓝图中“立身之根”的部分,是时候在大学这片土壤中,悄然播下第一颗种子了。

  契机来得颇为偶然。

  连续几日的阴雨天后,难得放晴,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大家进行常规的课前热身——第八套广播体操。看着同学们或敷衍了事、或动作变形的“伸展运动”、“体侧运动”,林见鹿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在他那被“悟性系统”加持的感知中,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本应蕴含着调和气血、舒展筋骨的妙用,但因僵化的设计和普及的不到位,其效果十不存一,甚至某些错误发力姿势长期下来还可能暗伤身体。

  “老林,你看啥呢?跟考察敌情似的。”旁边的王浩一边有气无力地划拉着胳膊,一边顺着林见鹿的目光看去,不明所以。

  林见鹿没有回答,而是在脑海中快速推演。前世碎片化的养生知识、国术原理,与系统提供的关于人体生物力学、能量效率的“灵感火花”相互碰撞、融合。他仿佛能“看”到气息在经络中的理想流注路线,能“感知”到肌肉骨骼如何协同发力才能达到最大效能且损耗最小。

  “或许……可以从这里开始。”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清晰起来。

  当晚宿舍熄灯后,躺在床上的林见鹿并未立刻入睡。他在脑海中反复构思、拆解、重组那些广播体操的动作。去除华而不实的部分,强化核心肌群的调动,调整呼吸节奏与动作的配合,融入一些传统养生功法中温和导引的理念……一套更加高效、更符合人体科学、兼具锻炼与养生效果的全新动作雏形,渐渐在他脑海中成型。他将其暂命名为——“养元操”。

  第二天,他便开始悄然实践。清晨,当大多数学生还沉浸在梦乡时,林见鹿已出现在宿舍楼顶的天台。迎着初升的朝阳,他缓缓演练着自己构思的“养元操”。动作看似舒缓,但每一式都要求意念专注、呼吸深长、力发核心。一趟操练下来,虽微微出汗,却感觉周身暖融,气血通畅,头脑清明,效果远非之前的广播体操可比。

  几天后,好奇的李立发现了他的“秘密”。

  “见鹿,你每天早上偷偷摸摸上天台干嘛呢?练什么神功?”李立顶着鸡窝头,睡眼惺忪地问。

  林见鹿笑了笑,擦了下额角的细汗:“算不上神功,就是一套自己瞎琢磨的健身操,感觉比广播体操舒服点,叫‘养元操’。”

  “养元操?听着挺玄乎啊!效果咋样?”李立来了兴趣。

  “试试?”林见鹿发出邀请。

  于是,天台上多了李立这个学员。一开始,李立还觉得动作慢吞吞的没意思,但在林见鹿的细心纠正下,勉强做完一套后,他惊奇地发现,原本早起昏沉的脑袋竟然清醒了不少,身体也感觉松快了许多。

  “嘿!神了!感觉比跑一圈还管用,还不累!”李立兴奋道。

  很快,王浩也被拉了进来。作为练过体育的人,王浩起初对这套“慢悠悠”的操不以为然,但尝试几次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这操……对核心力量和身体协调性要求挺高啊,而且做完感觉筋骨都拉开了,很舒服。”

  连带着审视目光的周浩轩,在某天清晨被吵得睡不着,索性上天台“观摩”后,也被林见鹿那套行云流水、暗合韵律的动作所吸引,半推半就地加入了学习的行列。

  301宿舍的四人,竟成了“养元操”的第一批忠实练习者。

  林见鹿并不藏私,耐心地指导着三位室友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呼吸的配合,以及其中蕴含的简单道理(当然,隐去了涉及核心国术原理和系统悟性的部分)。他将其包装成一套融合了现代运动科学和传统养生智慧的“高效健身法”。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坚持了不到两周,李立抱怨已久的颈椎酸痛缓解了;王浩感觉自己的体能恢复速度更快了;连周浩轩都承认,睡眠质量有所改善,白天精神更集中。

  “见鹿,你这‘养元操’真是个宝贝!光咱们几个练太可惜了!”李立俨然成了最积极的推广员。

  王浩也点头:“是啊,比咱们课间做的那套广播体操强多了。”

  林见鹿看着他们,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他需要的,正是一个小小的契机和一批最初的“种子用户”。

  机会很快到来。班级组织一次秋游爬山活动,不少平时缺乏锻炼的同学爬到半山腰就气喘吁吁、脸色发白。休息时,李立和王浩按捺不住“显摆”之心,拉着林见鹿在现场给大家演示了一遍“养元操”,并绘声绘色地讲述其种种“神奇”功效。

  一开始,同学们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看到林见鹿演练时那种沉静专注、动作圆融自如的气度,以及李立、王浩这两个“活广告”信誓旦旦的保证,不少人也动了心。

  “林见鹿,这操真这么管用?教教我们呗?”一个女生大胆地问道。

  “对啊,看着动作不难,能缓解腰酸背痛吗?我们天天坐着上课,难受死了。”

  面对同学们的好奇和请求,林见鹿顺势而为,温和地笑道:“大家感兴趣的话,以后每天早上上课前,可以在教学楼下的小广场一起练十五分钟。动作不难,贵在坚持。”

  他没有刻意夸大,只是平实地介绍:“这套‘养元操’,主要目的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配合,活跃气血,放松僵硬的肌肉关节,对改善久坐带来的不适、提升精力应该有些帮助。”

  他的低调和务实,反而增加了可信度。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东南大学的校园里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清晨七点半,教学主楼前的小广场上,以林见鹿为核心,聚集了十几二十个同学,随着他舒缓而有力的口令,一同练习“养元操”。动作整齐划一,呼吸深长,形成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气场。

  林见鹿在教学时,会穿插一些简单易懂的养生小常识,比如“这个动作有助于疏通膀胱经,对缓解腰背疲劳有好处”,“配合深长呼吸,能更好地提升血氧含量”,让练习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增加了参与感和认同感。

  “养元操”以其显着的效果(尤其是对缓解大学生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和低调务实的风格,如同水滴石穿,悄然在班级、乃至系里传播开来。参与的同学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十几人,扩展到几十人,甚至吸引了一些好奇的研究生和年轻老师加入。

  有人开玩笑地称林见鹿为“林教练”,他也只是淡然处之。

  周浩轩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练习“养元操”,甚至有一次在食堂碰到学生会主席,对方还特意跟他打听“你们宿舍林见鹿搞的那个操”,心情复杂地对林见鹿说:“你这不声不响的,影响力都快赶上某些社团了。”

  林见鹿正在看书,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回道:“强身健体,是根本。根基稳了,才能谈其他。”

  他将改良自广播体操的“养元操”成功在大学内推广开来,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步,却是他国术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不仅是在小圈子内初步奠定了他的影响力,更是在实践他脑海中那个关于“国民体质计划”的遥远构想,为未来可能的文化输出和健康生态,埋下了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

  潜龙布下的网,正在以某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张开。而这“养元操”,仅仅是第一根纤细却坚韧的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