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号”一间经过特殊屏蔽处理的会议室被临时启用。房间中央悬浮着一面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对面连接着的,将是远在赛拉瑞斯星“零区”的研究团队。凌朔和沈烬坐在屏幕前,身后站着两名“灰雀号”的“技术顾问”(实为监视者)。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冰冷的、公式化的紧张感。
沈烬坐立不安,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他对这种拐弯抹角的数据对谈极其不耐烦,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砸烂点东西,而不是坐在这里跟一帮白大褂打机锋。他感觉自己像个多余的摆设,尤其是看到凌朔那副冷静自若、仿佛即将参加一场普通学术会议的样子,就更觉得憋屈。
凌朔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焦躁,在会议开始前最后一刻,微微侧过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极快地说了一句:“记住,你是‘变量’。把水搅浑。”
沈烬一愣,没完全明白,但凌朔已经转回头,恢复了那副冰山脸。
这时,全息屏幕亮起,对面出现了景象——一个极其先进、布满各种精密仪器和能量约束装置的实验室。几名穿着全套防护服的研究人员站在中央,为首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眼神锐利、带着学者特有的高傲和专注的老者。
“两位指挥官,这位是‘零区’首席科学家,莫里亚蒂博士。”迈尔斯的声音作为中介响起,他本人并未出现在画面中,显然仍在“灰雀号”某处监控。
“直接开始吧。”莫里亚蒂博士语气冷淡,没有任何寒暄,仿佛面对的不是两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两个有趣的数据源,“根据你们之前遭遇的报告,你们声称用某种‘混合能量’暂时抑制了‘样本’的活性。描述这个过程,越详细越好。能量构成、输出比例、频率变化、作用时的主观感知,所有细节。”
他的态度让沈烬非常不爽,刚要开口呛声,凌朔已经平静地开口回应。
“并非‘声称’,博士,是事实。”凌朔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听不出情绪,“能量构成无法用常规物理模型精确描述,它源于两种极端对立精神力的强制融合。输出比例动态变化,取决于外部压力强度和双方意志的协调程度,并非固定值。频率呈混沌波动,峰值出现在对抗最激烈、近乎崩溃的临界点。主观感知……如同灵魂被撕裂后又强行重塑,伴随极致的痛苦和短暂的……虚无感知。”
他描述得极其专业,却又巧妙地用“无法精确描述”、“动态变化”、“混沌波动”等词汇,将最核心的、可能被复制的技术细节模糊化,同时强调了过程的危险性和不可控性。
莫里亚蒂博士的眉头皱了起来,显然对这份“不精确”的报告很不满意:“无法量化?这不符合科学规范!我们需要的是可测量、可重复的数据!你们必须尝试回忆并量化……”
“量化?”这时,沈烬猛地插话,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嘲弄和暴躁,完美扮演了“变量”的角色,既然凌朔发话了,那搅浑水可是自己最擅长的战术了。
“老头儿!你以为那是调酒吗?几分冰几分火摇一摇?老子当时就他妈觉得自己要炸了!脑子里除了疼就是他妈的疼!谁还记得什么狗屁比例?!有本事你自己来试试啊!”
他粗鲁的话语和态度瞬间打破了会议那种冰冷的学术氛围。对面的研究人员都露出了愕然和不悦的表情。
莫里亚蒂博士的脸色沉了下来:“请注意你的言辞,指挥官!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严肃的科学研究!”
“研究个屁!”沈烬一拍桌子(虽然只是虚拟投影),瞪着眼睛,“那玩意儿差点把老子和整艘船都吃了!你们现在把它弄到个什么狗屁实验室里,万一它又活了怎么办?你们那破罩子罩得住吗?别到时候又把我们拉去擦屁股!”
他看似无理取闹的咆哮,却精准地抛出了一个对方极其敏感的问题——安全性!以及,隐隐点出了对方可能无法完全控制样本的担忧。
凌朔适时地接话,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肃:“沈烬指挥官的话话糙理不糙,博士。‘样本’的危险性毋庸置疑。在提供更多主观数据之前,我们有权知道,你们目前采取了哪些绝对安全措施?如何确保研究过程不会再次激活它,甚至造成更严重的泄漏事件?这也是奥罗拉议员对我们承诺过的。”
他把皮球踢了回去,将“提供数据”和“安全保障”捆绑在了一起。
莫里亚蒂博士被两人一唱一和弄得有些恼怒,但又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他深吸一口气,勉强维持着镇定:“‘零区’的安全标准是联邦最高级别!多重能量约束场、物理隔离舱、以及最先进的湮灭能量监测系统……这些无需你们担心!”
凌朔用脚踢了下沈烬,沈烬会意。
“最高级别?”沈烬嗤笑,“‘暗影号’的装甲也不算薄,还不是像纸一样被撕了?光说没用,展示看看啊?让我们瞧瞧那玩意儿现在到底啥样了?是不是真的被老子们打蔫了?”
他再次胡搅蛮缠,却直接要求“眼见为实”,试图窥探样本的实时状态和实验室的真实情况。
莫里亚蒂博士显然不愿意轻易展示核心区域,语气生硬:“样本处于深度静滞状态,不宜频繁打扰。我们的监测数据足以证明其稳定性……”
“数据数据!你们就知道数据!”沈烬毫不客气地打断他,演技爆棚,“老子不信那些玩意儿!就看一眼!不然我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在忽悠我们?万一那东西早就醒了,你们瞒着不说,等着它再把我们都坑进去呢?”
他的怀疑合情合理,且充满了“幸存者”应有的PTSD和不信任感。
凌朔沉默着,没有阻止沈烬,给了他最大程度的“搅局”空间。
对面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和低声讨论。显然,沈烬的胡搅蛮缠打乱了他们的节奏,他们需要请示。
几分钟后,莫里亚蒂博士似乎得到了指示,脸色不太好看地开口:“……可以给你们展示静滞舱外部监控画面。仅限于此。”
全息屏幕的一角分出了一小块画面,显示出一个被多重蓝色能量场笼罩的透明静滞舱。舱内,那块焦黑色的、布满裂纹的“样本”静静地悬浮着,没有任何活性迹象,周围仪器显示的能量读数也极其低下。
看起来确实很“安全”。
但就在画面展示的短短十几秒里,凌朔冰蓝色的眼眸锐利地捕捉到了几个细节:静滞舱能量约束场的输出功率比常规标准高出30%;背景里一个不起眼的仪器屏幕上,快速闪过一串异常的能量溢出警告日志(虽然很快被关闭);一名研究人员的手部动作显得有些急促和紧张……
这些小细节,与莫里亚蒂博士宣称的“绝对稳定”并不完全相符。
沈烬也眯起了眼睛,他虽然看不懂数据,但能感觉到对面那帮人似乎有点……心虚?
“看起来是挺老实。”沈烬哼了一声,见好就收,没再继续逼问展示,反而话锋一转,又开始“捣乱”,“行了行了,看也看了,该你们表示诚意了吧?光我们说我们的‘感觉’,你们的研究数据呢?总得交换点啥吧?不然这会开着有啥意思?”
他再次把话题拉回“交易”的本质,要求对方也付出信息。
莫里亚蒂博士被沈烬这种跳脱的、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搞得有些头大,强忍着怒气:“我们的研究数据属于高度机密……”
“我们的‘感觉’还是用命换来的呢!”沈烬立刻顶回去,“爱说不说!拉倒!”
会议陷入了僵局。
凌朔这时才再次开口,扮演“调停者”和“理性”的角色:“博士,合作需要双向的诚意。我们理解数据的敏感性。或许,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基础性的、不涉及核心结论的发现开始交流?比如,你们对样本材质的基础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回忆与之接触时的感知细节。”
他提出了一个相对容易接受的点,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
莫里亚蒂博士沉默了几秒,似乎在与身后的人交流,最终不情愿地开口:“……样本材质无法解析,非已知任何元素或合金。其结构在微观层面呈现……动态可变性,能根据外部能量环境自适应改变。这或许是它能抵抗常规攻击的原因。”
一个关键信息!自适应改变!
凌朔心中一震,瞬间联想到他们那冰火融合的能量之所以能起效,或许正是因为其极端对立的特性超出了样本的“自适应”范围,导致了它的内部崩溃!
但他脸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很有趣的特性。这或许能解释我们当时的一些感知。谢谢您的分享,博士。”
数据对谈在一种极其古怪和紧绷的气氛中继续。沈烬继续时不时地“抽风”捣乱,提出各种看似无理的要求或质疑,打乱对方的节奏,施加压力。凌朔则冷静地把握着大局,在沈烬制造出的混乱中,精准地抓住对方偶尔露出的破绽和被迫透露的信息碎片。
他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竟然有种诡异的默契。
会议结束后,全息屏幕暗下。
沈烬长长舒了口气,抹了把并不存在的汗,嘟囔道:“妈的,比打一架还累!”
凌朔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暗下去的屏幕,冰蓝色的眼眸深处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通过这次对谈,他们确认了几件事:奥罗拉的团队确实对样本的研究遇到了困难;样本并非完全稳定;对方对他们并非完全信任,且有所隐瞒。
而他们自己,也成功地向对方展示了“价值”(独特的感知)和“麻烦”(沈烬的不确定性),既抬高了筹码,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周旋空间。
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下一步调查的方向——样本那“自适应”的特性,以及如何利用它。
这场没有硝烟的数据战争,第一回合,看似平局,实则他们略占上风。
站在他们身后的两名“技术顾问”对视一眼,默默将会议全过程记录了下来。迈尔斯很快就会收到一份详细的报告,关于两位指挥官“极不配合且难以控制”的表现。
而这,正是凌朔和沈烬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
沈烬坐立不安,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他对这种拐弯抹角的数据对谈极其不耐烦,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砸烂点东西,而不是坐在这里跟一帮白大褂打机锋。他感觉自己像个多余的摆设,尤其是看到凌朔那副冷静自若、仿佛即将参加一场普通学术会议的样子,就更觉得憋屈。
凌朔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焦躁,在会议开始前最后一刻,微微侧过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极快地说了一句:“记住,你是‘变量’。把水搅浑。”
沈烬一愣,没完全明白,但凌朔已经转回头,恢复了那副冰山脸。
这时,全息屏幕亮起,对面出现了景象——一个极其先进、布满各种精密仪器和能量约束装置的实验室。几名穿着全套防护服的研究人员站在中央,为首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眼神锐利、带着学者特有的高傲和专注的老者。
“两位指挥官,这位是‘零区’首席科学家,莫里亚蒂博士。”迈尔斯的声音作为中介响起,他本人并未出现在画面中,显然仍在“灰雀号”某处监控。
“直接开始吧。”莫里亚蒂博士语气冷淡,没有任何寒暄,仿佛面对的不是两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两个有趣的数据源,“根据你们之前遭遇的报告,你们声称用某种‘混合能量’暂时抑制了‘样本’的活性。描述这个过程,越详细越好。能量构成、输出比例、频率变化、作用时的主观感知,所有细节。”
他的态度让沈烬非常不爽,刚要开口呛声,凌朔已经平静地开口回应。
“并非‘声称’,博士,是事实。”凌朔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听不出情绪,“能量构成无法用常规物理模型精确描述,它源于两种极端对立精神力的强制融合。输出比例动态变化,取决于外部压力强度和双方意志的协调程度,并非固定值。频率呈混沌波动,峰值出现在对抗最激烈、近乎崩溃的临界点。主观感知……如同灵魂被撕裂后又强行重塑,伴随极致的痛苦和短暂的……虚无感知。”
他描述得极其专业,却又巧妙地用“无法精确描述”、“动态变化”、“混沌波动”等词汇,将最核心的、可能被复制的技术细节模糊化,同时强调了过程的危险性和不可控性。
莫里亚蒂博士的眉头皱了起来,显然对这份“不精确”的报告很不满意:“无法量化?这不符合科学规范!我们需要的是可测量、可重复的数据!你们必须尝试回忆并量化……”
“量化?”这时,沈烬猛地插话,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嘲弄和暴躁,完美扮演了“变量”的角色,既然凌朔发话了,那搅浑水可是自己最擅长的战术了。
“老头儿!你以为那是调酒吗?几分冰几分火摇一摇?老子当时就他妈觉得自己要炸了!脑子里除了疼就是他妈的疼!谁还记得什么狗屁比例?!有本事你自己来试试啊!”
他粗鲁的话语和态度瞬间打破了会议那种冰冷的学术氛围。对面的研究人员都露出了愕然和不悦的表情。
莫里亚蒂博士的脸色沉了下来:“请注意你的言辞,指挥官!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严肃的科学研究!”
“研究个屁!”沈烬一拍桌子(虽然只是虚拟投影),瞪着眼睛,“那玩意儿差点把老子和整艘船都吃了!你们现在把它弄到个什么狗屁实验室里,万一它又活了怎么办?你们那破罩子罩得住吗?别到时候又把我们拉去擦屁股!”
他看似无理取闹的咆哮,却精准地抛出了一个对方极其敏感的问题——安全性!以及,隐隐点出了对方可能无法完全控制样本的担忧。
凌朔适时地接话,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肃:“沈烬指挥官的话话糙理不糙,博士。‘样本’的危险性毋庸置疑。在提供更多主观数据之前,我们有权知道,你们目前采取了哪些绝对安全措施?如何确保研究过程不会再次激活它,甚至造成更严重的泄漏事件?这也是奥罗拉议员对我们承诺过的。”
他把皮球踢了回去,将“提供数据”和“安全保障”捆绑在了一起。
莫里亚蒂博士被两人一唱一和弄得有些恼怒,但又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他深吸一口气,勉强维持着镇定:“‘零区’的安全标准是联邦最高级别!多重能量约束场、物理隔离舱、以及最先进的湮灭能量监测系统……这些无需你们担心!”
凌朔用脚踢了下沈烬,沈烬会意。
“最高级别?”沈烬嗤笑,“‘暗影号’的装甲也不算薄,还不是像纸一样被撕了?光说没用,展示看看啊?让我们瞧瞧那玩意儿现在到底啥样了?是不是真的被老子们打蔫了?”
他再次胡搅蛮缠,却直接要求“眼见为实”,试图窥探样本的实时状态和实验室的真实情况。
莫里亚蒂博士显然不愿意轻易展示核心区域,语气生硬:“样本处于深度静滞状态,不宜频繁打扰。我们的监测数据足以证明其稳定性……”
“数据数据!你们就知道数据!”沈烬毫不客气地打断他,演技爆棚,“老子不信那些玩意儿!就看一眼!不然我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在忽悠我们?万一那东西早就醒了,你们瞒着不说,等着它再把我们都坑进去呢?”
他的怀疑合情合理,且充满了“幸存者”应有的PTSD和不信任感。
凌朔沉默着,没有阻止沈烬,给了他最大程度的“搅局”空间。
对面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和低声讨论。显然,沈烬的胡搅蛮缠打乱了他们的节奏,他们需要请示。
几分钟后,莫里亚蒂博士似乎得到了指示,脸色不太好看地开口:“……可以给你们展示静滞舱外部监控画面。仅限于此。”
全息屏幕的一角分出了一小块画面,显示出一个被多重蓝色能量场笼罩的透明静滞舱。舱内,那块焦黑色的、布满裂纹的“样本”静静地悬浮着,没有任何活性迹象,周围仪器显示的能量读数也极其低下。
看起来确实很“安全”。
但就在画面展示的短短十几秒里,凌朔冰蓝色的眼眸锐利地捕捉到了几个细节:静滞舱能量约束场的输出功率比常规标准高出30%;背景里一个不起眼的仪器屏幕上,快速闪过一串异常的能量溢出警告日志(虽然很快被关闭);一名研究人员的手部动作显得有些急促和紧张……
这些小细节,与莫里亚蒂博士宣称的“绝对稳定”并不完全相符。
沈烬也眯起了眼睛,他虽然看不懂数据,但能感觉到对面那帮人似乎有点……心虚?
“看起来是挺老实。”沈烬哼了一声,见好就收,没再继续逼问展示,反而话锋一转,又开始“捣乱”,“行了行了,看也看了,该你们表示诚意了吧?光我们说我们的‘感觉’,你们的研究数据呢?总得交换点啥吧?不然这会开着有啥意思?”
他再次把话题拉回“交易”的本质,要求对方也付出信息。
莫里亚蒂博士被沈烬这种跳脱的、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搞得有些头大,强忍着怒气:“我们的研究数据属于高度机密……”
“我们的‘感觉’还是用命换来的呢!”沈烬立刻顶回去,“爱说不说!拉倒!”
会议陷入了僵局。
凌朔这时才再次开口,扮演“调停者”和“理性”的角色:“博士,合作需要双向的诚意。我们理解数据的敏感性。或许,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基础性的、不涉及核心结论的发现开始交流?比如,你们对样本材质的基础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回忆与之接触时的感知细节。”
他提出了一个相对容易接受的点,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
莫里亚蒂博士沉默了几秒,似乎在与身后的人交流,最终不情愿地开口:“……样本材质无法解析,非已知任何元素或合金。其结构在微观层面呈现……动态可变性,能根据外部能量环境自适应改变。这或许是它能抵抗常规攻击的原因。”
一个关键信息!自适应改变!
凌朔心中一震,瞬间联想到他们那冰火融合的能量之所以能起效,或许正是因为其极端对立的特性超出了样本的“自适应”范围,导致了它的内部崩溃!
但他脸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很有趣的特性。这或许能解释我们当时的一些感知。谢谢您的分享,博士。”
数据对谈在一种极其古怪和紧绷的气氛中继续。沈烬继续时不时地“抽风”捣乱,提出各种看似无理的要求或质疑,打乱对方的节奏,施加压力。凌朔则冷静地把握着大局,在沈烬制造出的混乱中,精准地抓住对方偶尔露出的破绽和被迫透露的信息碎片。
他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竟然有种诡异的默契。
会议结束后,全息屏幕暗下。
沈烬长长舒了口气,抹了把并不存在的汗,嘟囔道:“妈的,比打一架还累!”
凌朔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暗下去的屏幕,冰蓝色的眼眸深处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通过这次对谈,他们确认了几件事:奥罗拉的团队确实对样本的研究遇到了困难;样本并非完全稳定;对方对他们并非完全信任,且有所隐瞒。
而他们自己,也成功地向对方展示了“价值”(独特的感知)和“麻烦”(沈烬的不确定性),既抬高了筹码,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周旋空间。
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下一步调查的方向——样本那“自适应”的特性,以及如何利用它。
这场没有硝烟的数据战争,第一回合,看似平局,实则他们略占上风。
站在他们身后的两名“技术顾问”对视一眼,默默将会议全过程记录了下来。迈尔斯很快就会收到一份详细的报告,关于两位指挥官“极不配合且难以控制”的表现。
而这,正是凌朔和沈烬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