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场景模拟与演练-《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所有零件——精密的滑轮组、强劲的机簧、特制的丝绳、以及那些装载着化学利刺的陶罐——都已准备就绪。接下来,是将这些冰冷的部件在布库房这个特定的舞台上,组装成一台足以擒拿猛虎的活体机关。韦小葆深知,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鸿沟,再完美的设计,也需要通过反复的演练来打磨、优化,直至成为肌肉记忆般的本能。

  布库房被彻底封锁,对外宣称是皇帝要亲自监督进行内部修葺。参与此项绝密任务的,除了韦小葆和康熙,只有精心挑选的十余名绝对忠诚、口风极严的大内侍卫和两名负责机关维护的老工匠。所有人都被严令,泄密者立斩。

  演练的第一步是 “静态组装与隐蔽部署”。

  在韦小葆的指挥下,侍卫们如同操作精密仪器般,将滑轮组按照图纸标注的角度和高度,固定在房梁和承重柱的特定位置。特制的丝绳穿过光滑的滑轮槽,一端连接着处于蓄力状态的强力机簧(部分关键机关使用了更稳定的配重块系统),另一端则巧妙地隐藏在梁柱的阴影、垂下的幔帐褶皱之中,绳头带着活扣,指向鳌拜预计站立区域的上方和四周。

  地板下,那块承载着希望与危险的压力板被小心安装,其下方的连杆机构如同神经脉络,穿过墙壁,连接着隔壁房间的一个主控扳手。化学投射装置的机簧也调整好了力度和角度,陶罐被放置在发射槽内,引绳同样引至隔壁。

  韦小葆如同一个苛刻的导演,检查着每一个细节。他用手抚摸绳索的隐蔽处,确保没有毛刺会卡住滑轮;他反复测试压力板的灵敏度,既要确保成年人踩上必会触发,又不能因轻微震动而误动;他调整投射装置的角度,确保陶罐能在离地一人多高的位置准确爆开。所有的机关部件都进行了做旧和色彩伪装,当布库房恢复原样时,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出任何异常。

  静态部署完成,接下来是 “动态测试与效能评估”。

  他们用与鳌拜体重、体型相近的沙袋和包裹厚皮革的木桩作为假想目标。韦小葆站在隔壁的控制间,手握连接着主机关和化学投射装置的拉绳。

  “第一次综合测试,开始!”随着韦小葆一声令下,他猛地拉下主控拉绳。

  “咔哒——嘣!”一声轻微的机括响动后,紧接着是数道丝绳撕裂空气的锐响!只见数条“巨蟒”从不同方向骤然弹出,几乎瞬间就缠绕、锁死了沙袋木桩的四肢关节位置,强大的力量让木桩都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与此同时,预设的化学投射装置也被触发,一个陶罐被弹射到目标上空,“啪”地碎裂,红色的粉末烟雾弥漫开来。

  “成功!”一名观察的侍卫忍不住低呼。

  但韦小葆脸上并无喜色。他走上前,仔细检查被束缚的木桩。

  “问题一,”他指着一条绳索的缠绕方式,“缠绕点偏高,未能完全锁死肘关节,若目标是活人,此处仍有可能发力。”

  “问题二,”他又指向另一个方向,“这条绳索弹出有微小延迟,未能与其他绳索完全同步。鳌拜反应极快,这零点几秒的差距,可能就给了他反应的机会。”

  “问题三,化学烟雾扩散范围略小,边缘浓度可能不足。”

  他立刻指挥进行调整:微调滑轮位置和绳索长度,优化缠绕点;检查并润滑所有联动机构,消除延迟;调整化学投射器的角度和力度,扩大覆盖范围。

  这样的测试反复进行了数十次。每一次,韦小葆都记录下数据,发现问题,进行微调。他们测试了目标站在不同位置时的触发效果,测试了仅触发部分机关时的应对方案,测试了在烟雾中侍卫如何迅速、准确地冲入并完成捆绑。

  “意外情况模拟与应急预案” 是演练的重中之重。

  “假设主机关触发,但未能完全束缚,鳌拜开始挣扎,力量超出预期,绳索有崩断风险,如何应对?”

  “预案:立即投掷第二波、含麻痹剂的化学弹,同时,预备组持重心干扰长杆就位,伺机攻击其下盘。”

  “假设化学烟雾因通风意外快速消散,如何补救?”

  “预案:预留手动投掷罐,由窗口或特定孔洞进行补充投掷。”

  “假设鳌拜随身携带兵刃,在被束缚瞬间挥刀斩绳,如何阻止?”

  “预案:所有关键绳索在其手臂可能挥动轨迹上设置双重甚至三重备份,并尝试在第一波攻击中优先束缚其持械手臂。”

  韦小葆甚至让一名身手最好的侍卫,模拟鳌拜的反应速度和力量(当然是在安全限制内),进行对抗性测试,不断挑战陷阱的极限,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漏洞。

  演练到了最后阶段,“人员协同与流程固化”。

  整个行动被分解成一个个精确的步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确分工和位置。

  控制间:韦小葆负责总控机关触发,一名助手负责化学投射(如需要)。

  布库房外:十名精锐侍卫分为两组,一组五人负责第一时间冲入,利用特制渔网和牛筋绳进行最终固定;另一组五人为预备队,随时应对意外。

  沟通信号:制定了简单的手势和敲击墙壁的暗号,确保信息传递无误。

  他们进行了数次全流程、无预演的模拟行动。从“鳌拜”踏入布库房,到机关触发、化学打击、侍卫冲入、完成捆绑,计时考核。最初几次还显得有些混乱和迟滞,但随着一次次磨合,整个过程变得越来越流畅,时间也越来越短。

  当最后一次模拟演练结束时,从机关触发到目标被彻底制服捆绑,耗时不到十息(约一分钟)!而且整个过程,模拟鳌拜的侍卫除了被烟雾呛得流泪咳嗽外,几乎没有做出有效的反抗。

  望着虽然疲惫但眼神锐利、配合默契的团队成员,韦小葆终于露出了些许如释重负的表情。布库房不再是普通的宫殿,它已经变成了一座精心打造的力学与化学牢笼,每一个部件,每一个人,都成了这座牢笼的一部分。

  科学的构想,经过无数次严谨的测试与优化,终于化为了切实可行的擒敌利刃。现在,只待那位真正的“客人”,踏入这为他精心准备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