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主就任演说带来的震动尚未完全平息,韦小葆便已雷厉风行地开始了他的改革。他深知,空谈蓝图毫无意义,必须拿出立竿见影的成效,才能彻底折服这些习惯于“眼见为实”的江湖汉子。而他选择的第一个突破口,便是青木堂最引以为傲,却也问题最多的领域——情报网。
以往青木堂的情报传递,多依赖于单线联系、口耳相传,以及一些简单的暗号标记。这种方式在小范围内尚可,但随着组织扩大和清廷监控日益严密,其弊端暴露无遗:信息传递慢,容易失真,一旦某个环节断裂,整条线都可能瘫痪,且极易被顺藤摸瓜。
这一日,他将新任命的几位组长——负责情报的玄贞道人、负责行动的风际中、负责资源的钱老本以及负责训导的关安基(一位相对年轻、识文断字且对韦小葆理念接受度较高的兄弟)召集到密室。墙上挂起了一张巨大的京师草图,上面零星标注着一些已知的联络点和线人位置,显得杂乱无章。
“玄贞道长,”韦小葆开门见山,“烦请你将目前我们所有已知的、可用的情报节点,包括固定联络点、流动线人、以及可能发展的潜在目标,其位置、人员、联络方式、安全等级,尽可能详细地标注在这张图上。”
玄贞道人虽然对韦小葆的战略转型持支持态度,但对于如此细致地“暴露”家底,仍有些迟疑:“香主,这……是否过于详尽?万一……”
“没有万一。”韦小葆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安全不是靠隐藏,而是靠结构。一盘散沙,藏得再深,也经不起风吹。我们要做的,是把沙子变成有结构的混凝土。执行吧。”
在韦小葆的坚持下,玄贞道人只好与几位老兄弟一起,凭借记忆,开始在草图上添加密密麻麻的标记。韦小葆则在一旁静静观察,不时询问某个节点的具体信息,比如该联络点平日人流量、线人的活动规律、与其他节点的关联程度等。
待草图初步完成,已是深夜。图上布满了各种符号和简注,看起来比之前更加混乱。风际中皱着眉头,嘟囔道:“这弯弯绕绕的,看得人头都大了。”
韦小葆却走到图前,目光锐利如扫描仪,迅速捕捉着其中的规律与破绽。他拿起炭笔,开始对这张杂乱的情报网络进行“诊断”。
“诸位请看,”他首先圈出了几个位于繁华地段、人流量巨大的联络点,“像‘悦来茶馆’、‘张记杂货’这样的节点,看似方便联络,但人员复杂,极易被监视。它们与超过五个其他节点有直接联系,一旦出事,波及范围太广。这在数学上,叫做‘节点度’过高,是网络的脆弱点。”
接着,他又画出了几条连接不同节点的线:“再看信息传递路径。从城东的‘李寡妇家’到城西的‘王铁匠铺’,信息需要经过至少三个中间节点辗转传递。这不仅速度慢,而且每经过一个节点,信息失真和泄露的风险就增加一分。我们需要找到更短的路径,或者建立更可靠的直接连接。”
他一边说,一边在草图上进行修改和标注,引入了一些在众人看来如同天书般的符号和连线。
“我们现在的情报网,是一个典型的‘随机网络’,”韦小葆解释道,“连接杂乱无章,效率低下,抗打击能力弱。我们需要将其改造为一个‘无标度网络’与‘小世界网络’的结合体。”
看着众人茫然的眼神,他换了一种说法:“简单说,就是要做到核心节点隐蔽而强壮,信息传递路径短而高效。”
他开始具体规划:
“首先,我们要识别并强化核心枢纽。”他在图上圈出了几个位置相对偏僻、但安全性较高的节点,“这些点,将成为我们情报网络的主干。它们之间,要建立最快速、最可靠的加密联系渠道,确保核心指令的畅通。同时,每个核心枢纽,只与有限的、经过严格审查的次级节点联系,形成星型或树状结构,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优化连接路径。”他运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思想,在草图上重新规划信息流,“我们要计算出任意两个重要节点之间,信息传递的最优路径。减少中转环节,降低延迟和风险。对于一些关键但不频繁的联系,甚至可以建立‘长程连接’,绕过不必要的中间节点。”
“第三,建立冗余与备份。”他强调,“任何节点都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情报来源,至少要有两个互不知情的独立渠道验证。关键联络点,要有备用的安全屋和联络方式。一旦某个节点失效,系统能自动切换到备份路径,保证网络不被撕裂。”
“第四,引入分级与加密。”韦小葆看向关安基,“训导组要尽快制定一套简单易学但又难以破解的密码系统。不同级别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加密方式和传递渠道。普通市井消息用一套密码,核心机密用另一套,确保即使低级节点被破获,也不会危及核心。”
他一边阐述,一边在草图上快速勾勒。原本杂乱无章的点和线,渐渐呈现出一种清晰的、带有某种数学美感的层次结构。核心枢纽、次级节点、终端触角,层级分明;信息传递路径变得简洁而高效;关键部位还标注了备份节点和应急链路。
玄贞道人看着这张逐渐成型的新网络图,眼中充满了惊叹。他搞了大半辈子情报,从未想过这其中还有如此深的学问!这不再是凭经验的模糊感觉,而是变成了可以精确设计、优化和管理的“工程”!
风际中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看到图变得清晰明了,也不由得挠头道:“香主,被你这么一画,好像……是比以前那乱麻样清楚多了。”
钱老本则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的价值:“若是消息传递又快又准又安全,咱们做生意……呃,是筹措资源,也能少很多顾虑!”
“这只是初步的数学模型和结构设计。”韦小葆放下炭笔,脸上并无得意之色,“接下来,需要诸位通力合作,按照这个蓝图,逐步调整我们现有的情报网络。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严格的纪律。尤其是核心枢纽的人选,必须绝对可靠。”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玄贞道人身上:“玄贞道长,具体实施由你负责。我会提供更详细的节点评估标准和连接优化算法。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张覆盖京城、渗透关键部门、既能快速获取信息又能有效保护自身的‘智能情报网’。”
“属下明白!”玄贞道人躬身领命,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和一丝兴奋。他感觉,自己正在参与一项开创性的事业。
当众人散去,密室中只剩下韦小葆一人时,他再次审视着墙上那张初步成型的情报网络拓扑图。这不仅仅是一张情报网,更是他将科学思维注入这个古老组织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数学建模优化情报网络结构,仅仅是第一步。他相信,当这张网真正编织成型并开始高效运转时,青木堂乃至整个天地会,都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而这张网捕获的第一条有价值的大鱼,或许很快就会出现了。他有一种预感,京城这潭水,即将因为某些不速之客的到来,而被搅动得更浑。
以往青木堂的情报传递,多依赖于单线联系、口耳相传,以及一些简单的暗号标记。这种方式在小范围内尚可,但随着组织扩大和清廷监控日益严密,其弊端暴露无遗:信息传递慢,容易失真,一旦某个环节断裂,整条线都可能瘫痪,且极易被顺藤摸瓜。
这一日,他将新任命的几位组长——负责情报的玄贞道人、负责行动的风际中、负责资源的钱老本以及负责训导的关安基(一位相对年轻、识文断字且对韦小葆理念接受度较高的兄弟)召集到密室。墙上挂起了一张巨大的京师草图,上面零星标注着一些已知的联络点和线人位置,显得杂乱无章。
“玄贞道长,”韦小葆开门见山,“烦请你将目前我们所有已知的、可用的情报节点,包括固定联络点、流动线人、以及可能发展的潜在目标,其位置、人员、联络方式、安全等级,尽可能详细地标注在这张图上。”
玄贞道人虽然对韦小葆的战略转型持支持态度,但对于如此细致地“暴露”家底,仍有些迟疑:“香主,这……是否过于详尽?万一……”
“没有万一。”韦小葆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安全不是靠隐藏,而是靠结构。一盘散沙,藏得再深,也经不起风吹。我们要做的,是把沙子变成有结构的混凝土。执行吧。”
在韦小葆的坚持下,玄贞道人只好与几位老兄弟一起,凭借记忆,开始在草图上添加密密麻麻的标记。韦小葆则在一旁静静观察,不时询问某个节点的具体信息,比如该联络点平日人流量、线人的活动规律、与其他节点的关联程度等。
待草图初步完成,已是深夜。图上布满了各种符号和简注,看起来比之前更加混乱。风际中皱着眉头,嘟囔道:“这弯弯绕绕的,看得人头都大了。”
韦小葆却走到图前,目光锐利如扫描仪,迅速捕捉着其中的规律与破绽。他拿起炭笔,开始对这张杂乱的情报网络进行“诊断”。
“诸位请看,”他首先圈出了几个位于繁华地段、人流量巨大的联络点,“像‘悦来茶馆’、‘张记杂货’这样的节点,看似方便联络,但人员复杂,极易被监视。它们与超过五个其他节点有直接联系,一旦出事,波及范围太广。这在数学上,叫做‘节点度’过高,是网络的脆弱点。”
接着,他又画出了几条连接不同节点的线:“再看信息传递路径。从城东的‘李寡妇家’到城西的‘王铁匠铺’,信息需要经过至少三个中间节点辗转传递。这不仅速度慢,而且每经过一个节点,信息失真和泄露的风险就增加一分。我们需要找到更短的路径,或者建立更可靠的直接连接。”
他一边说,一边在草图上进行修改和标注,引入了一些在众人看来如同天书般的符号和连线。
“我们现在的情报网,是一个典型的‘随机网络’,”韦小葆解释道,“连接杂乱无章,效率低下,抗打击能力弱。我们需要将其改造为一个‘无标度网络’与‘小世界网络’的结合体。”
看着众人茫然的眼神,他换了一种说法:“简单说,就是要做到核心节点隐蔽而强壮,信息传递路径短而高效。”
他开始具体规划:
“首先,我们要识别并强化核心枢纽。”他在图上圈出了几个位置相对偏僻、但安全性较高的节点,“这些点,将成为我们情报网络的主干。它们之间,要建立最快速、最可靠的加密联系渠道,确保核心指令的畅通。同时,每个核心枢纽,只与有限的、经过严格审查的次级节点联系,形成星型或树状结构,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优化连接路径。”他运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思想,在草图上重新规划信息流,“我们要计算出任意两个重要节点之间,信息传递的最优路径。减少中转环节,降低延迟和风险。对于一些关键但不频繁的联系,甚至可以建立‘长程连接’,绕过不必要的中间节点。”
“第三,建立冗余与备份。”他强调,“任何节点都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情报来源,至少要有两个互不知情的独立渠道验证。关键联络点,要有备用的安全屋和联络方式。一旦某个节点失效,系统能自动切换到备份路径,保证网络不被撕裂。”
“第四,引入分级与加密。”韦小葆看向关安基,“训导组要尽快制定一套简单易学但又难以破解的密码系统。不同级别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加密方式和传递渠道。普通市井消息用一套密码,核心机密用另一套,确保即使低级节点被破获,也不会危及核心。”
他一边阐述,一边在草图上快速勾勒。原本杂乱无章的点和线,渐渐呈现出一种清晰的、带有某种数学美感的层次结构。核心枢纽、次级节点、终端触角,层级分明;信息传递路径变得简洁而高效;关键部位还标注了备份节点和应急链路。
玄贞道人看着这张逐渐成型的新网络图,眼中充满了惊叹。他搞了大半辈子情报,从未想过这其中还有如此深的学问!这不再是凭经验的模糊感觉,而是变成了可以精确设计、优化和管理的“工程”!
风际中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看到图变得清晰明了,也不由得挠头道:“香主,被你这么一画,好像……是比以前那乱麻样清楚多了。”
钱老本则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的价值:“若是消息传递又快又准又安全,咱们做生意……呃,是筹措资源,也能少很多顾虑!”
“这只是初步的数学模型和结构设计。”韦小葆放下炭笔,脸上并无得意之色,“接下来,需要诸位通力合作,按照这个蓝图,逐步调整我们现有的情报网络。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严格的纪律。尤其是核心枢纽的人选,必须绝对可靠。”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玄贞道人身上:“玄贞道长,具体实施由你负责。我会提供更详细的节点评估标准和连接优化算法。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张覆盖京城、渗透关键部门、既能快速获取信息又能有效保护自身的‘智能情报网’。”
“属下明白!”玄贞道人躬身领命,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和一丝兴奋。他感觉,自己正在参与一项开创性的事业。
当众人散去,密室中只剩下韦小葆一人时,他再次审视着墙上那张初步成型的情报网络拓扑图。这不仅仅是一张情报网,更是他将科学思维注入这个古老组织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数学建模优化情报网络结构,仅仅是第一步。他相信,当这张网真正编织成型并开始高效运转时,青木堂乃至整个天地会,都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而这张网捕获的第一条有价值的大鱼,或许很快就会出现了。他有一种预感,京城这潭水,即将因为某些不速之客的到来,而被搅动得更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