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3日,北方某城,天刚蒙蒙亮。六点十七分,陈默醒了。
后脑勺还残留着手术台上的剧痛。闭上眼,最后一幕还在——白炽灯刺得人眼睛发疼,护士不知道在喊些什么,然后胸口一闷,整个人就像掉进了深渊。
再一睁眼,天是灰的,墙是裂的。身下的木板床硌得他脊椎生疼。
他试着动了动手脚。这身体还活着,只是又瘦又轻,像饿了好几天。手腕细得能数清青筋,脚边那双袜子补了两个补丁,蓝布衫洗得发白,领口早就磨毛了边。
这是他重生的第一天。
窗外的筒子楼里,《歌唱祖国》的广播声断断续续飘进来。楼下几个学生正为半斤粮票争得脸红脖子粗,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端着搪瓷盆走过,盆上印着“先进工作者”五个红字。
陈默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空气里有股熟悉的煤炉味儿,北方天快冷了;广播杂音大,晶体管还不普及;学生们穿得朴素,是八十年代初的光景没错。
他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张学生证。照片上的人跟他一模一样:陈默,25岁,冀中平原小陈庄人,北方工业大学物理系新生。
身份对上了。
他慢慢吐出一口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前世他是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学家,带着团队做第五代量子芯片,结果还没发表就被人下了黑手。实验室爆炸那一刻,他躺在血泊里,听见有人说英文:“这技术,华夏用不上。”
再醒来,竟是1981。
他没死成,反而回到了四十年前。
脑子里还多了些东西——一些来自未来的记忆碎片。没有界面,没有提示,就像被雷劈中似的,只给他结果,不给他过程。2003年Intel的P4架构、2015年5G通信协议、碳纳米管的分子排列……这些知识像烙铁一样印在他脑海里,清晰得吓人。
但他不能说。
这时候,谁要是听他讲什么芯片架构,不是被当成疯子,就是被认作特务。这年头,收音机都算稀罕物,谁会信他能画出未来的蓝图?
眼下最要紧的是藏好自己、活下去,然后一点一点,把这些火种埋进这片还贫瘠的土地。
正想着,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了。
一个穿皮夹克的壮汉扛着行李进来,二话不说就往中间那张床一扔,震得整张床嗡嗡响。他少说也有一米八五,虎背熊腰,平头,脸上还挂着一道疤,眼神凶得能吓哭小孩。
陈默认得他——赵天虎,机械系出了名的校霸。他爹是镇办厂的厂长,家里有点底子,就在学校里横着走。上一世,就因为他拿了奖学金,这人半夜往他饭盒里倒煤渣。
赵天虎扫了一眼屋子,目光最后停在陈默身上,嗤笑一声:“哟,农村来的?这身行头怕是祖传的吧?”
陈默没抬头,慢吞吞地系着鞋带,嘴里应着:“是呢,俺娘缝的,结实。”
赵天虎哈哈大笑。还没等他再开口,又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你们懂什么?”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生踱步进来,手腕一扬,亮出一块银闪闪的电子表,“瞧见没?港城带回来的,防水防震,还能倒计时!”
他叫周子轩,干部家庭出身,从入学第一天起就爱显摆这块表。他在屋里来回走动,生怕有人看不见。
他斜眼瞥了瞥陈默,语气轻飘飘的:“你们农村来的,怕是连电池都换不起吧?”
一屋子人都笑起来。
陈默搓了搓手,低下头,结结巴巴地说:“真、真是洋货……俺爹说,这得值三个月工分。”
说这话时,他抬眼迅速扫了一下表盘。就在那一瞬间,脑子里“轰”地一响——1983年日本精工的STP封口技术、表壳密封工艺、超薄电池的结构……记忆碎片来了。
他不露声色,从兜里掏出半块玉米饼递过去:“哥,尝尝不?家里的。”
周子轩一脸嫌弃地摆摆手:“谁吃这个?”
陈默收回手,嘴角轻轻压了一下。他记下了——这人皮鞋锃亮、袖口没半个补丁,手表戴在左手,说明是个右撇子。这样的人,最爱体面,也最容易抓把柄。
他重新躺回床上,闭眼养神。
上一世,他死在手术台上,血还没凉,技术就被人偷去封锁了我们三十年。这一世,他不争口舌之快,也不争一时长短。
他要争的,是往后五十年。
装傻?行。低头?也没问题。
但你要是以为我真穷、真蠢、真好欺负——
那你可就错了。
总有一天,你会被我一张草图掀翻。
中午,宿舍的人都去食堂了。陈默推说晕车,一个人留了下来。
他等的就是这时候。
他轻手轻脚爬上床,侧身躺下,右手顺着床板的裂缝慢慢往里探。指尖碰到一层薄薄的纸,藏在夹层深处,大概十五厘米长,藏得非常隐蔽。
他屏住呼吸,一点点抽出来。
纸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用铅笔画满了线路——密密麻麻的电路走向,标注着“地址总线×16”“数据缓存区”“CMOS工艺”……
他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1985年Intel 的简化架构,他在2010年逆向工程时研究过。虽然不完整,但核心逻辑是清晰的。
他的指尖微微发抖。
不是因为激动,而是确认——这能力是真的。他真能把未来的东西,带到这个时代。
他迅速把纸塞回原处,压到最底下,又用指甲在裂缝处轻轻划了一道痕,作为标记。
第一颗种子,就这样埋下了。
他靠回床头,闭眼回想。这个年代,国内的芯片才刚刚起步,连晶体管都得靠进口。专利制度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几乎为零。
但也正因如此,才有机会。
他不需要现在就造出芯片,他只需要——画图,申请专利,然后藏在没人注意的角落。等十年后技术爆发,这些图纸就是核弹。
最关键的是,要低调。
他得继续做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学生,成绩可以好,但不能多话;可以去勤工俭学,偶尔帮室友修修收音机,换点人情。绝不能让人觉得他“懂得太多”。
正想着,走廊上传来脚步声。
他立马躺平,闭眼装睡。
门被推开,一个女生探进头来。短发,衬衫搭配藏蓝色裙子,手里拿着本校报。
陈默认得她——苏雪,中文系的校花,校报首席记者。她父亲在公安系统工作。人称“冰山美人”,说话干脆利落,对真相有种近乎固执的追求。
她看了一眼陈默,又望望空着的床铺,轻声问室友:“陈默在吗?我想采访一下新生代表。”
“正睡呢,”室友回了一句,“农村来的,估计累着了。”
苏雪蹙了蹙眉:“新生代表定的是赵天虎?他之前打架受过处分,不太合适吧。”
没人接话。
她的目光在陈默床铺停留了一瞬,尤其在那双补丁袜子上顿了顿,然后转身离开。
脚步声渐远。
陈默睁开眼,望着天花板。
苏雪……上一世,她曾替他保管过一份绝密图纸,顶住各方压力为他作证,最终帮他洗清了“间谍”的嫌疑。她是唯一一个能让他放下所有伪装、坦然相对的人。
这一世,他们才刚遇见。
可他清楚,五年之后,她会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而现在,他还只是个“连电子表电池都换不起”的穷学生。
他坐起身,摸了摸口袋里的饭票——三两,够吃两顿。
穷,是真的。
但穷,不妨碍他埋下未来的伏笔。
他低头看了看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忽然轻轻笑了。
你们笑我土,笑我穷,笑我没见过世面。
没事。
我不急。
等有一天你们用上我设计的芯片
别忘了,这一切,都是从一张藏在床板下的草稿纸开始的。
后脑勺还残留着手术台上的剧痛。闭上眼,最后一幕还在——白炽灯刺得人眼睛发疼,护士不知道在喊些什么,然后胸口一闷,整个人就像掉进了深渊。
再一睁眼,天是灰的,墙是裂的。身下的木板床硌得他脊椎生疼。
他试着动了动手脚。这身体还活着,只是又瘦又轻,像饿了好几天。手腕细得能数清青筋,脚边那双袜子补了两个补丁,蓝布衫洗得发白,领口早就磨毛了边。
这是他重生的第一天。
窗外的筒子楼里,《歌唱祖国》的广播声断断续续飘进来。楼下几个学生正为半斤粮票争得脸红脖子粗,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端着搪瓷盆走过,盆上印着“先进工作者”五个红字。
陈默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空气里有股熟悉的煤炉味儿,北方天快冷了;广播杂音大,晶体管还不普及;学生们穿得朴素,是八十年代初的光景没错。
他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张学生证。照片上的人跟他一模一样:陈默,25岁,冀中平原小陈庄人,北方工业大学物理系新生。
身份对上了。
他慢慢吐出一口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前世他是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学家,带着团队做第五代量子芯片,结果还没发表就被人下了黑手。实验室爆炸那一刻,他躺在血泊里,听见有人说英文:“这技术,华夏用不上。”
再醒来,竟是1981。
他没死成,反而回到了四十年前。
脑子里还多了些东西——一些来自未来的记忆碎片。没有界面,没有提示,就像被雷劈中似的,只给他结果,不给他过程。2003年Intel的P4架构、2015年5G通信协议、碳纳米管的分子排列……这些知识像烙铁一样印在他脑海里,清晰得吓人。
但他不能说。
这时候,谁要是听他讲什么芯片架构,不是被当成疯子,就是被认作特务。这年头,收音机都算稀罕物,谁会信他能画出未来的蓝图?
眼下最要紧的是藏好自己、活下去,然后一点一点,把这些火种埋进这片还贫瘠的土地。
正想着,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了。
一个穿皮夹克的壮汉扛着行李进来,二话不说就往中间那张床一扔,震得整张床嗡嗡响。他少说也有一米八五,虎背熊腰,平头,脸上还挂着一道疤,眼神凶得能吓哭小孩。
陈默认得他——赵天虎,机械系出了名的校霸。他爹是镇办厂的厂长,家里有点底子,就在学校里横着走。上一世,就因为他拿了奖学金,这人半夜往他饭盒里倒煤渣。
赵天虎扫了一眼屋子,目光最后停在陈默身上,嗤笑一声:“哟,农村来的?这身行头怕是祖传的吧?”
陈默没抬头,慢吞吞地系着鞋带,嘴里应着:“是呢,俺娘缝的,结实。”
赵天虎哈哈大笑。还没等他再开口,又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你们懂什么?”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生踱步进来,手腕一扬,亮出一块银闪闪的电子表,“瞧见没?港城带回来的,防水防震,还能倒计时!”
他叫周子轩,干部家庭出身,从入学第一天起就爱显摆这块表。他在屋里来回走动,生怕有人看不见。
他斜眼瞥了瞥陈默,语气轻飘飘的:“你们农村来的,怕是连电池都换不起吧?”
一屋子人都笑起来。
陈默搓了搓手,低下头,结结巴巴地说:“真、真是洋货……俺爹说,这得值三个月工分。”
说这话时,他抬眼迅速扫了一下表盘。就在那一瞬间,脑子里“轰”地一响——1983年日本精工的STP封口技术、表壳密封工艺、超薄电池的结构……记忆碎片来了。
他不露声色,从兜里掏出半块玉米饼递过去:“哥,尝尝不?家里的。”
周子轩一脸嫌弃地摆摆手:“谁吃这个?”
陈默收回手,嘴角轻轻压了一下。他记下了——这人皮鞋锃亮、袖口没半个补丁,手表戴在左手,说明是个右撇子。这样的人,最爱体面,也最容易抓把柄。
他重新躺回床上,闭眼养神。
上一世,他死在手术台上,血还没凉,技术就被人偷去封锁了我们三十年。这一世,他不争口舌之快,也不争一时长短。
他要争的,是往后五十年。
装傻?行。低头?也没问题。
但你要是以为我真穷、真蠢、真好欺负——
那你可就错了。
总有一天,你会被我一张草图掀翻。
中午,宿舍的人都去食堂了。陈默推说晕车,一个人留了下来。
他等的就是这时候。
他轻手轻脚爬上床,侧身躺下,右手顺着床板的裂缝慢慢往里探。指尖碰到一层薄薄的纸,藏在夹层深处,大概十五厘米长,藏得非常隐蔽。
他屏住呼吸,一点点抽出来。
纸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用铅笔画满了线路——密密麻麻的电路走向,标注着“地址总线×16”“数据缓存区”“CMOS工艺”……
他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1985年Intel 的简化架构,他在2010年逆向工程时研究过。虽然不完整,但核心逻辑是清晰的。
他的指尖微微发抖。
不是因为激动,而是确认——这能力是真的。他真能把未来的东西,带到这个时代。
他迅速把纸塞回原处,压到最底下,又用指甲在裂缝处轻轻划了一道痕,作为标记。
第一颗种子,就这样埋下了。
他靠回床头,闭眼回想。这个年代,国内的芯片才刚刚起步,连晶体管都得靠进口。专利制度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几乎为零。
但也正因如此,才有机会。
他不需要现在就造出芯片,他只需要——画图,申请专利,然后藏在没人注意的角落。等十年后技术爆发,这些图纸就是核弹。
最关键的是,要低调。
他得继续做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学生,成绩可以好,但不能多话;可以去勤工俭学,偶尔帮室友修修收音机,换点人情。绝不能让人觉得他“懂得太多”。
正想着,走廊上传来脚步声。
他立马躺平,闭眼装睡。
门被推开,一个女生探进头来。短发,衬衫搭配藏蓝色裙子,手里拿着本校报。
陈默认得她——苏雪,中文系的校花,校报首席记者。她父亲在公安系统工作。人称“冰山美人”,说话干脆利落,对真相有种近乎固执的追求。
她看了一眼陈默,又望望空着的床铺,轻声问室友:“陈默在吗?我想采访一下新生代表。”
“正睡呢,”室友回了一句,“农村来的,估计累着了。”
苏雪蹙了蹙眉:“新生代表定的是赵天虎?他之前打架受过处分,不太合适吧。”
没人接话。
她的目光在陈默床铺停留了一瞬,尤其在那双补丁袜子上顿了顿,然后转身离开。
脚步声渐远。
陈默睁开眼,望着天花板。
苏雪……上一世,她曾替他保管过一份绝密图纸,顶住各方压力为他作证,最终帮他洗清了“间谍”的嫌疑。她是唯一一个能让他放下所有伪装、坦然相对的人。
这一世,他们才刚遇见。
可他清楚,五年之后,她会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而现在,他还只是个“连电子表电池都换不起”的穷学生。
他坐起身,摸了摸口袋里的饭票——三两,够吃两顿。
穷,是真的。
但穷,不妨碍他埋下未来的伏笔。
他低头看了看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忽然轻轻笑了。
你们笑我土,笑我穷,笑我没见过世面。
没事。
我不急。
等有一天你们用上我设计的芯片
别忘了,这一切,都是从一张藏在床板下的草稿纸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