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玻璃地图的全球风暴-《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警报声变了调。

  不再是拖长的呜咽,而是短促的滴滴声,带着某种执拗的节奏,像在用莫尔斯电码试探着防线。陈默盯着墙角那个信号接收器,红色指示灯明明灭灭,频率死死咬在447.3Hz上,和他记忆里某个老式短波信道严丝合缝。

  他没动弹,甚至没抬头看天花板上还在逸散的无色气体,只伸手把控制台边的屏蔽盒往里推了半寸,确保它不会在接下来的动作里滑落。

  指节在桌面上叩了三下,短促,清晰。

  随后,他拉开抽屉,取出一叠用防静电布仔细包裹的玻璃碎片。每片都带着独特的裂痕,边缘不算光滑,能看出被人反复挑选、拼凑又拆开的痕迹。这些是从教堂爆炸现场捡回来的窗玻璃残片,原本嵌在王振国的藏身点,被他悄悄回收,做了些不为人知的处理。

  现在,是它们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他起身走到主控台侧面,掀开一块不起眼的金属盖板,露出一排透明的插槽——这是他前些天偷偷加装的光学接口,连苏雪都没细问过用途。他将玻璃碎片一片片插进槽里,动作不疾不徐,稳得像在落子。

  最后一片卡入时,整个系统轻轻一震。

  屏幕闪白,旋即浮现出一个三维地球的轮廓,表面散布着数百个灰蒙蒙的光点,像还没点亮的灯笼。

  “来了。”他低语。

  耳机里立刻传来林晚晴的声音:“你这边信号爆了!境外三十多个节点在回拨,他们察觉了。”

  “让他们查。”陈默坐回椅子,“查到底,也只能看见自己咽气的样子。”

  他说着,调出一个加密协议界面。那代码结构并非出自他手,而是某天深夜突然闯入脑海的——一种未来才会普及的全息拓扑映射算法,能把物理载体和数字信息强行绑定。他不明原理,只记得该怎么用。

  指尖在键盘上跳跃几下,指令发出。

  霎时间,投影中的地球开始旋转,由慢渐快,表面的光点依次亮起。每确认一个坐标,那点就由灰转蓝,旁边跳出倒计时:【三分钟前摧毁】。

  “公安部刚确认,莫斯科据点已清空,设备尽毁。”苏雪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不知何时已返回,站在门框的阴影里,握着通讯器,目光扫过悬浮的投影,“柏林、塔林、里加……都在同步收网。”

  陈默点点头,视线没离开屏幕。

  他清楚,重头戏才刚刚开始。这些蓝色光点不单是标记,更是反向广播的中继站。他利用蜂巢协议残存的通信链路,把投影画面强行塞进每一个联网终端。无论对方藏身何处,只要还连着这张网,就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据点正接二连三地熄灭。

  “这不是在展示证据,”他轻声说,“这是在直播追悼会。”

  林晚晴在监控中心那头笑了:“行啊你,杀人诛心这套玩得挺熟。”

  “不是我想狠,”陈默靠着椅背,语气闲适,“是他们先耐不住寂寞,非发信号来撩拨。”

  话音刚落,屏幕突然跳出一条警告:

  【检测到七处隐藏节点尝试离线转移】

  红点急促闪烁,位置分散在中亚、北欧和远东。

  “最后一批。”他眯起眼,“不想看结局,想溜?”

  手指在桌边轻点两下,预设程序启动。

  嵌在数据槽里的玻璃碎片忽然微微震颤,接着一片接一片脱离卡槽,缓缓浮起,在半空中重新排列。

  众人抬头。

  那些碎片在空中拼出一行巨大的俄文字体,泛着冷冽的蓝光:

  Игра окончена

  ——游戏结束。

  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刺耳的音响,只有那行字静静悬在那里,像刻在墓碑上的铭文。

  陈默拿起麦克风,用一口地道的莫斯科方言,声音平稳地播报:“列宁格勒分部代号‘霜狼’,塔林站代号‘渡鸦’,你们的撤离路线已被标记。现在投降,还能活着回去。”

  他顿了顿,又补上一句:“别不信,你们耳机里现在响着的,就是这段话的实时翻译。”

  投影地球持续旋转,蓝色光点越来越多,红色渐次消退。

  突然,三个红点剧烈闪烁,随即转蓝。

  “北欧行动组报告,目标主动走出藏身处,举手投降。”苏雪念着通讯内容,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投降?”陈默轻笑,“中文不会说,英文倒溜。”

  林晚晴在那头插话:“人都要缴械了,你还计较这个?”

  “不是计较。”他看着最后一个仍在顽强闪烁的红点,“我在等它开口。”

  那个点位于远东某岛,信号微弱,却持续不断。

  “它没断联,也没响应。”苏雪走近几步,“可能在等更高权限的指令。”

  “不。”陈默摇头,“它在等自毁命令。”

  他说完,手指移到控制台下方的隐蔽开关上。那是他加装的物理阻断装置,一旦启动,整套系统将彻底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连内部数据也无法传出。但也意味着,他必须手动完成最后一步。

  而现在,他还不能切。

  因为黄金名单还在屏蔽盒里沉睡着。

  他需要那个点主动连接进来,才能顺藤摸瓜,补全最后的信息链。

  “你在钓鱼。”苏雪忽然明白了。

  “一点小心思。”他笑了笑,“总得让人家临死前,再刷一次存在感。”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投影中的地球已近乎全蓝,唯剩一个红点,孤零零地悬在远东海域上空。

  滴滴——

  耳机里传来一声短促的提示音。

  是远程接入请求。

  来源正是那个红点。

  陈默没急着接,反而打开录音功能,将整个对话通道设为公开广播模式。

  然后,他才按下确认键。

  屏幕一闪,跳出一行文字:

  【身份验证请求:请输入克格勃认证卡序列号】

  陈默瞥了眼膝上的屏蔽盒,没动。

  他知道,对方要的是那张老式卡片的识别码。一旦输入,就能证明持有者身份合法,进而获取全部潜伏人员信息。

  但他不能给。

  一旦验证通过,系统会自动上传名单,并触发备份清除——那正是敌人想要的。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手指在键盘上悬停片刻,忽然敲下一行字符:

  【序列号错误。访问权限降级。启动最终通报程序。】

  系统弹出确认框:

  【是否向全球节点发布终结宣告?】

  他点了“是”。

  下一秒,所有玻璃碎片同时亮起,光芒投射在空中,汇成一个巨大的倒计时:

  00:03:00

  下方浮现一行小字:

  【黄金名单将在三分钟后公之于众。倒计时结束后,所有信息将通过国际频道直播释放。】

  “你疯了?”林晚晴几乎在喊,“三分钟?谁来得及抓人?”

  “来得及。”陈默语气平静,“他们已经在路上了。”

  苏雪盯着屏幕,低声说:“有人在尝试破解倒计时。”

  “当然。”他点头,“所以得让他们更着急一点。”

  他再次打开广播频道,这次用了英语,语速缓慢而清晰:

  “致所有仍在监听的人员:你们的服务已终止。无论你现在身处何地,所属编号已在解密流程中。三分钟后,全世界都会知道你是谁。”

  说完,他关闭麦克风,靠回椅背,一只手搭在屏蔽盒上,另一只手轻轻敲着桌面。

  滴、滴、滴。

  倒计时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那个红点开始疯狂闪烁,信号强度起伏不定,像内部正经历着激烈的挣扎。

  外面的警报依旧嘶鸣,红蓝灯光交替扫过墙壁,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苏雪站在门边,一手按着通讯器,一手搭在枪套上,目光始终落在他身上。

  林晚晴那边没了声响,但线路未断,说明她仍在守着。

  整个空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倒计时的滴答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无线电杂音。

  还有三十一秒。

  陈默抬起手,准备按下最后一个按钮——强制提前十秒释放数据,逼对方做出最终反应。

  指尖刚触到按键。

  屏蔽盒突然传来一下轻微的震动。

  不是警报,也不是读取提示。

  那感觉……更像一声心跳,沉缓,有力。

  他低头看去。

  盒面的温度正在升高,原本冰凉的金属外壳,此刻竟有些烫手。

  他皱了皱眉。

  这不在计划之内。

  他从未给这个盒子设置过任何自动响应功能。

  可它现在,像是自个儿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