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微风从走廊尽头轻轻拂来,陈默站在实验室门口,指间夹着一张门禁卡。他刚完成监控系统的复位,耳机还松松地挂在颈间,屏幕上的监控画面已经清空。
门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显然不止一人。
他走到窗边,轻轻拨开百叶窗的一条缝隙。三台摄像机正对着大门,几名记者模样的人举着话筒,旁边还有学生扒着栏杆好奇地张望。
"陈默老师!您能回应一下数据泄露的传闻吗?"一个穿着灰夹克的男人上前一步,声音格外响亮,"有内部消息说警方已经立案调查,这是真的吗?"
实验室门纹丝不动。
另一名女记者紧接着发问:"我们掌握的情况是,境外机构正在调取相关技术资料,您是否承认曾向外国公司传输过核心文件?"
他们喊了几声,始终无人应答。有人开始不耐烦地拍门,节奏越来越急促。
陈默收回视线,坐回桌前。他拉开抽屉,确认录音笔还在原处。这个小东西昨晚录下了入侵者的动静,也保存着他和苏雪的通话记录。此刻它安静地躺在棉布套里,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金属块。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我到了。"苏雪的声音很近。
抬头望去,她正从楼梯口走来,肩上挎着包,手里拿着采访本。浅色衬衫的领口扣得整整齐齐,裙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
"外面全是记者。"她说。
"我知道。"陈默站起身,"你准备好了吗?"
她点点头:"你说要我'采访'你。"
"不是演戏。"他注视着她,"是真实的采访。但问题的方向由你来把握。"
苏雪翻开本子,快速写了几个字,然后合上。"我去开门。"
她走出去时步伐坚定。记者们立刻围了上来。
"我是校报首席记者苏雪。"她亮出证件,"今天将对陈默老师进行专题采访,请大家保持秩序。"
"校报?"灰夹克男人皱起眉头,"这是国际科技事件,你们能处理吗?"
"正因为是重大事件,才需要专业媒体介入。"苏雪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我会全程录音录像,内容将提交编辑部审核后发布。"
人群短暂地安静了一瞬。
她转身推开实验室的门,对里面的陈默说:"可以开始了。"
陈默走出来,站在台阶上。阳光洒在他的眼镜片上,折射出一道微光。
"第一个问题。"苏雪翻开本子,"面对目前的'数据泄露'指控,您认为真正的漏洞可能出现在哪个环节?"
陈默微微蹙眉,像是在认真思考。"调查还在进行中。"他说,"但我必须指出一点——有些所谓的合作方,在技术交接过程中频繁索要核心参数,这种行为并不正常。"
记者们互相交换着眼神。
"您指的是星辰集团之前提出的共享方案吗?"苏雪紧接着追问。
陈默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我不便点名。但任何以合作为名,行窃取之实的行为,都应该引起警惕。"
现场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灰夹克男人突然插话:"那有没有可能是内部人员主动泄密?比如为了利益出卖国家技术?"
苏雪转头看向他:"你有证据吗?"
"没有。"
"那你刚才的话就只是猜测。"她语气平静,"新闻报道应当基于事实,而不是臆测。"
那人不再作声。
苏雪继续提问:"据我们了解,贵团队近期完成了星链通信协议的关键测试。能否介绍一下这项技术的意义?"
"它可以显着提升卫星间的数据传输效率。"陈默说,"未来应用于气象、导航、应急通讯等领域,能大幅降低成本。"
"也就是说,这项技术一旦被外部掌握,会带来巨大风险?"
"当然。"
"那么,是否存在某些外部势力,借合作之名,试图获取这类敏感技术?"
陈默沉默了两秒:"我已经表达了我的看法。"
人群中的气氛悄然转变。
一名戴眼镜的女记者低声问身旁的同事:"我记得星辰上周刚申请过技术共享备案……是不是就是这个项目?"
"好像是的。"
"他们还派了外籍工程师驻场调试……"
声音虽轻,但在安静的空地上清晰可闻。
苏雪合上本子:"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后续进展我会持续跟进,校报将在头版推出专题报道,标题暂定为《谁在觊觎我们的核心技术?》。"
有人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灰夹克男人还想追问,却被身边同事拉住。"别硬扛了,主编刚发消息,让我们重点查星辰那边的资金来源。"
人群开始逐渐散去。
围观的学生们也陆续离开,议论声渐行渐远。
陈默站在原地,直到最后一个记者走出大门。
苏雪走过来,把采访本递给他。"复印件给你。"
他接过本子,指尖轻轻擦过纸页边缘。"你比我想象的还要迅速。"
"是你配合得好。"她说,"问题都是你提前提示过的方向。"
"但你能精准把握时机。"他微微一笑,"最后一个问题特别到位。"
她低头看了眼手表:"我得回报社赶稿。"
"吃饭了吗?"
"还没。"
"食堂今天有红烧肉。"
她抬眼看他:"你怎么知道?"
"我昨天看见菜单贴在门口。"
她唇角微扬,没再说话,转身走了几步,又停下。"昨晚的事……安全了吗?"
"暂时。"他说,"但他们不会只来一次。"
她点点头,继续向前走去。背影挺直,步伐稳健。
陈默站在台阶上,目送她离开。
微风掀起他的衣角,镜片上的反光轻轻闪烁。
远处一棵树下靠着一辆自行车,车筐里放着一份未拆封的报纸,头条标题模糊不清。
他走下台阶,经过那辆车时,伸手扶正了歪倒的车把。
车轮轻轻转动了一圈。
门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显然不止一人。
他走到窗边,轻轻拨开百叶窗的一条缝隙。三台摄像机正对着大门,几名记者模样的人举着话筒,旁边还有学生扒着栏杆好奇地张望。
"陈默老师!您能回应一下数据泄露的传闻吗?"一个穿着灰夹克的男人上前一步,声音格外响亮,"有内部消息说警方已经立案调查,这是真的吗?"
实验室门纹丝不动。
另一名女记者紧接着发问:"我们掌握的情况是,境外机构正在调取相关技术资料,您是否承认曾向外国公司传输过核心文件?"
他们喊了几声,始终无人应答。有人开始不耐烦地拍门,节奏越来越急促。
陈默收回视线,坐回桌前。他拉开抽屉,确认录音笔还在原处。这个小东西昨晚录下了入侵者的动静,也保存着他和苏雪的通话记录。此刻它安静地躺在棉布套里,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金属块。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我到了。"苏雪的声音很近。
抬头望去,她正从楼梯口走来,肩上挎着包,手里拿着采访本。浅色衬衫的领口扣得整整齐齐,裙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
"外面全是记者。"她说。
"我知道。"陈默站起身,"你准备好了吗?"
她点点头:"你说要我'采访'你。"
"不是演戏。"他注视着她,"是真实的采访。但问题的方向由你来把握。"
苏雪翻开本子,快速写了几个字,然后合上。"我去开门。"
她走出去时步伐坚定。记者们立刻围了上来。
"我是校报首席记者苏雪。"她亮出证件,"今天将对陈默老师进行专题采访,请大家保持秩序。"
"校报?"灰夹克男人皱起眉头,"这是国际科技事件,你们能处理吗?"
"正因为是重大事件,才需要专业媒体介入。"苏雪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我会全程录音录像,内容将提交编辑部审核后发布。"
人群短暂地安静了一瞬。
她转身推开实验室的门,对里面的陈默说:"可以开始了。"
陈默走出来,站在台阶上。阳光洒在他的眼镜片上,折射出一道微光。
"第一个问题。"苏雪翻开本子,"面对目前的'数据泄露'指控,您认为真正的漏洞可能出现在哪个环节?"
陈默微微蹙眉,像是在认真思考。"调查还在进行中。"他说,"但我必须指出一点——有些所谓的合作方,在技术交接过程中频繁索要核心参数,这种行为并不正常。"
记者们互相交换着眼神。
"您指的是星辰集团之前提出的共享方案吗?"苏雪紧接着追问。
陈默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我不便点名。但任何以合作为名,行窃取之实的行为,都应该引起警惕。"
现场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灰夹克男人突然插话:"那有没有可能是内部人员主动泄密?比如为了利益出卖国家技术?"
苏雪转头看向他:"你有证据吗?"
"没有。"
"那你刚才的话就只是猜测。"她语气平静,"新闻报道应当基于事实,而不是臆测。"
那人不再作声。
苏雪继续提问:"据我们了解,贵团队近期完成了星链通信协议的关键测试。能否介绍一下这项技术的意义?"
"它可以显着提升卫星间的数据传输效率。"陈默说,"未来应用于气象、导航、应急通讯等领域,能大幅降低成本。"
"也就是说,这项技术一旦被外部掌握,会带来巨大风险?"
"当然。"
"那么,是否存在某些外部势力,借合作之名,试图获取这类敏感技术?"
陈默沉默了两秒:"我已经表达了我的看法。"
人群中的气氛悄然转变。
一名戴眼镜的女记者低声问身旁的同事:"我记得星辰上周刚申请过技术共享备案……是不是就是这个项目?"
"好像是的。"
"他们还派了外籍工程师驻场调试……"
声音虽轻,但在安静的空地上清晰可闻。
苏雪合上本子:"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后续进展我会持续跟进,校报将在头版推出专题报道,标题暂定为《谁在觊觎我们的核心技术?》。"
有人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灰夹克男人还想追问,却被身边同事拉住。"别硬扛了,主编刚发消息,让我们重点查星辰那边的资金来源。"
人群开始逐渐散去。
围观的学生们也陆续离开,议论声渐行渐远。
陈默站在原地,直到最后一个记者走出大门。
苏雪走过来,把采访本递给他。"复印件给你。"
他接过本子,指尖轻轻擦过纸页边缘。"你比我想象的还要迅速。"
"是你配合得好。"她说,"问题都是你提前提示过的方向。"
"但你能精准把握时机。"他微微一笑,"最后一个问题特别到位。"
她低头看了眼手表:"我得回报社赶稿。"
"吃饭了吗?"
"还没。"
"食堂今天有红烧肉。"
她抬眼看他:"你怎么知道?"
"我昨天看见菜单贴在门口。"
她唇角微扬,没再说话,转身走了几步,又停下。"昨晚的事……安全了吗?"
"暂时。"他说,"但他们不会只来一次。"
她点点头,继续向前走去。背影挺直,步伐稳健。
陈默站在台阶上,目送她离开。
微风掀起他的衣角,镜片上的反光轻轻闪烁。
远处一棵树下靠着一辆自行车,车筐里放着一份未拆封的报纸,头条标题模糊不清。
他走下台阶,经过那辆车时,伸手扶正了歪倒的车把。
车轮轻轻转动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