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港商接洽:三千元到账的瞬间-《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陈默把那只锈迹斑斑的表揣进内袋时,兜里的饭票边角已经磨得发毛。他没急着回宿舍,而是绕到图书馆后门,瞅准管理员打盹的工夫,侧身溜了进去。

  旧书架第三排最底下,有个铁皮柜常年没锁,里头堆着些没人要的港刊。他蹲下身,手指在积灰上划出一道痕,抽出一本连封面都快掉下来的《钟表世界》。

  纸页又黄又脆,卷着边,但目录还清晰。他翻到“瑞士精密机芯发展年鉴”那页,目光扫过一长串型号,最终停在252.61上。旁边有一行小字注着:“实验代号SW,精度达标,未列产程。”

  他合上杂志,轻轻吹了吹封底的灰。这东西确实不该出现在八一年的黑市,更不该被人焊死在这么个破表壳里。谁弄出来的?为什么?他不知道。但他清楚,眼下全中国能认出这型号的人,一只手数得过来——而借走另一本《钟表世界》的林振邦,正是港城兴业行的技术顾问。

  他在借阅卡上抄下对方的名字和还书日期,又顺手将一张纸条夹进书页,上面写着:“物理系陈默,欲研精密传动结构,恳请优先调阅。”做完这些,他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灰,走出图书馆。天还没完全亮透,晨风里带着点铁轨旁的煤渣味。

  两天后,一封电报送到了学校收发室:林振邦因公延期还资料,委托校方转交联系方式给等候的人。

  陈默拿着回执去领了号码,当晚就去拨公用电话。电话接通,他没提表,只说是想请教“一种特殊齿轮咬合角度的应力分布”。电话那头安静了两秒,然后约他次日下午三点,在城南华侨饭店三楼包间见面。

  见面那天,他换了件干净的蓝布衫,袖口熨得平整。进包间前,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留意走廊上有无可疑的人。推门进去,林先生正背对着窗喝茶,两个随从坐在旁边,一个拎皮箱,一个拿着文件夹。

  “你就是陈默?”林先生没回头,声音不高不低。

  “是。”陈默把书包搁桌上,拉开拉链,取出那块表,轻轻放在铺开的绒布上。

  林先生这才转过身。他约莫四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面的眼神像在掂量什么。他没碰表,只问:“你怎么知道这东西不一般?”

  “我不确定它值不值钱,”陈默坐下,双手摆在膝头,“我只知道,以国内现在的技术,做不出这种深度的减震轴槽蚀刻。”

  林先生抬了抬手,随从递来放大镜。他俯身仔细看了半晌,镜片在机芯编号处停住。

  “252.61-SW,”陈默平静地补了一句,“阿波罗登月备用计时项目的淘汰原型之一。后来ETA把技术封了,连图纸都没留全。”

  房间里霎时一静。

  林先生慢慢直起腰,盯着他:“这些你从哪本书上看来的?”

  “我没看书,”陈默笑了笑,“我只是算过它的频率误差。每天不超过两秒半,对不对?”

  他话音还没落,墙角的传真机突然响了。随从取下纸页递给林先生。他扫了一眼,脸色微微变了。

  “鉴定报告说,这是目前唯一流出来的SW原型机芯,”他压低声音,“你要多少?”

  “我不卖机芯,”陈默摇头,“我只卖图纸。”

  “什么图纸?”

  “我能画出来,”陈默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到空白页,“齿轮配比、弹簧系数、轴承密封方法……你要的话,我一张一张画给你。”

  林先生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忽然笑了:“年轻人,你胆子不小。但你不该来找我。”

  “我也不是非找您不可,”陈默合上本子,“只是听说,兴业行上个月刚从瑞士进了两台检测仪,验真伪应该不难。”

  林先生没接话。他挥手让随从打开皮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沓百元钞票。

  “三千,你先拿着,”他说,“图纸呢?”

  陈默没急着伸手。他掏出钢笔,在桌面上不轻不重敲了三下。“每张五千,定金预付,”他说,“您要多少,我画多少。但现在,我只交这张表的还原图。”

  随从皱眉:“三千已经不少了,你还想怎样?”

  “我不贪,”陈默望向林先生,“只是不想被人当成好糊弄的乡下学生。”

  林先生沉默片刻,终于点头。随从把钱推过来,陈默一张一张仔细数过,才放进书包夹层。然后他拿出铅笔,在本子上迅速画了一张简图——不是完整的机芯,只是核心传动部分的剖面。画完,他撕下那页纸,轻轻推过去。

  林先生接过图,对着光端详了很久,忽然问:“你手里还有多少?”

  “够您建一条小规模生产线,”陈默收好本子,“前提是,您得有配套的材料。”

  “你到底是跟谁学的?”

  “物理系普通学生,”陈默站起身,“要再谈,下次带样品来。我得亲眼看看你们的加工水平。”

  林先生没拦他。走到门口时,陈默听见身后传来一句:“别到处试水。有些东西,你碰不起。”

  陈默回头笑了笑:“我只是个想赚点生活费的学生。您想多了。”

  他走出包间,手插进裤兜,指尖触到那三沓钱的边角。走廊尽头有面镜子,他经过时瞥了一眼——镜子里的人脸色平静,只有眼睛亮得惊人。

  他知道,这三千块不是结束,只是试探的开始。林先生背后肯定还有人,这交易也不会就这么简单。但他留了后手——那张图上,他故意少画了一道限位卡槽。真按图制作,机芯运转不到三天就会自毁。

  刚走到楼梯转角,他忽然听见高跟鞋的声音从走廊另一头传来。清脆,平稳,一步是一步。

  他停步,侧身让路。

  门开了。苏雪穿着浅色衬衫和藏蓝裙子,手里举着记者证,目光直直投向包间方向。

  “我是校报苏雪,接到举报,这里有人非法交易国家管制文物。”

  她话没说完,林先生已经拉开门,脸色沉了下来。

  “我们只是在谈技术合作,”他说,“这位同学是学校推荐的科研项目对接人。”

  “科研项目?”苏雪看向陈默,“你知道你手里是什么吗?”

  陈默没说话,只是把手缓缓放进口袋,捏住了那张还没交出去的完整图纸。他的拇指在纸角摩挲了一下,然后轻轻将它推进书包最里层。

  苏雪的目光落在他脸上,停顿了片刻。

  她没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