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青浅下落-《通房丫鬟上位记之血色侍寝太子爷》

  长安在街道上已经打探了约莫三个时辰。

  他逢人便问,嗓子早已干哑,可得到的回应不是摇头,就是含糊的“没见过”,依旧一无所获。

  此时夜色已深,街道上的行人稀稀拉拉,连街边的灯笼都灭了大半,只剩下几盏孤零零地在风里晃悠。

  恰在此时,一辆装饰雅致的马车缓缓驶来。

  马车里坐着的正是洛知吟,丫鬟莲芝则提着一盏灯笼,小心翼翼地跟在马车外。

  今日大军归京,端王一早便离了王府。

  洛知吟本就不太喜欢这位大姐夫,总觉得他冷冰冰的。

  以往她也听萧言私下抱怨过,说端王待他与母妃冷淡。

  这次也是特意趁着端王一时半会回不了王府,才去端王府探望大姐姐和小侄子。

  晚上萧言拉着她说话,小侄子更是黏人,抱着她的胳膊不肯撒手,直到她哼着童谣把小家伙哄睡着,才总算得以脱身。

  长安瞧见有马车过来,几乎是踉跄着跑上前去,双手高高举起苏青浅的画像,声音带着哀求。

  “姑娘,麻烦您帮忙瞧瞧,可有见过画像上这位女子?”

  一开始莲芝见他这般冒失,吓得赶紧上前一步,想拦住他,生怕惊扰了车里的洛知吟。

  可当她看清长安手中的画像时,眼睛猛地睁大,颇为吃惊。

  画像上的女子正是她们半年前在茶楼遇见的那位丫鬟!

  那样出众的容貌,见过一次便绝不会忘记。

  “三小姐……三小姐……”

  莲芝回头看向马车,声音惊讶。

  “停车。”

  马车里传来洛知吟的声音。

  “怎么了莲芝?发生何事?”

  长安敏锐地察觉到莲芝的神色,眼底总算是燃起了一簇微弱的希望。

  他往前凑了凑,急切地追问:“这位姑娘,您可是见过画像上之人?麻烦您告诉我,她现在在哪?”

  莲芝不敢耽搁,赶紧将画像从长安手中接过,撩开车帘递了进去。

  “三小姐,您看这画像。”

  洛知吟低头一看,秀眉微蹙。

  是半年前在茶楼,在陆子期身边的那个丫鬟。

  她掀开车帘,目光落在长安身上,语气带着几分审视。

  “你是她什么人?为何深夜在此找她?她可是尚书府的丫鬟?”

  长安像是抓住了救命绳,忙道:“小姐当真见过她?太好了!她是小人未过门的媳妇,她失踪许久了,是尚书府的丫鬟……还请小姐告知,您最后见她是在何处?”

  洛知吟闻言,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她分明记得,当时这丫鬟是跟着陆子期的,怎么会变成眼前这男子“未过门的媳妇”?

  她心里满是疑惑,却也没再多问,只是如实说道:“半年前,我与这丫鬟在茶楼遇见过她,后来便再未见过。她……出什么事了?”

  “半年前……”

  长安嘴里重复着这三个字,刚燃起的希望瞬间被浇灭,心像是沉进了冰窖,凉了半截。

  他失魂落魄地接过画像,声音沙哑:“多谢两位小姐,打扰了。”

  说完,他转身又要往黑暗里走,准备去问下一个可能遇见的路人。

  他没心思跟洛知吟解释其中的缘由,此刻满心都是绝望,恨不得在这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哭一场,祈求老天爷能可怜可怜他,给点关于青浅的消息。

  “走吧。”

  洛知吟吩咐车夫,马车缓缓朝着相府方向驶去。

  可她靠在车壁上,脑子里却始终盘旋着…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直到马车停在相府门口,洛知吟猛地坐直了身子,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

  她记得在宁远城许家将军府时,曾听到过她的银铃声。

  当时她就觉得奇怪。

  那银铃是她从小佩戴的,声音独特,与寻常银铃有所不同,她绝不会听错,那时急着见表姐,未放心上!

  难道……当时在许家将军府听到的银铃声,真是那丫鬟佩戴了我相赠的银铃?

  她又怎会落到了宁远城的许家?

  她迅速推开车门跳下车,拉着莲芝的手就往府里跑:“莲芝,快跟我来!”

  回到房间,洛知吟来不及喘口气,拿起纸笔,飞快地写了起来。

  写完后,她将信纸折好,塞进信封里,递给莲芝,语气急切。

  “你现在立刻去一趟陆尚书府,务必把这封信亲自交到陆子期手中,千万不能耽误!”

  “是,三小姐!”

  莲芝接过信,知道事情紧急,转身就要走。

  洛知吟又叮嘱道:“让府里的护卫骑马送你过去,路上快些,注意安全。”

  此时,陆尚书已经从宫宴归来。

  他一身官服未脱,脚步有些虚浮。

  宫宴上喝了不少酒,虽未醉倒,但酒劲上来了,脑袋昏昏沉沉的。

  他径直走向正安园,想问问夫人,大儿子陆临渊今日归家的情况。

  刚推开门,陆子期就红着眼睛迎了上来,声音带着明显的哭腔,身子都在发抖。

  “父亲!您可算回来了!出事了!出大事了!”

  他此刻的模样,显然是被眼前的局面吓慌了。

  大哥冲动离府,母亲昏迷不醒,父亲又不在家,这一切的起因,说到底都是因为他当初带苏青浅出去,惹上了赵恒!

  他真怕事情最后闹得不可收拾。

  陆尚书被他这模样吓了一跳,酒劲醒了大半,急忙问道:“慌什么?发生何事了?慢慢说!”

  “大哥……大哥他怕是去刑部尚书府找赵恒了!”

  陆子期带着哭腔,语速飞快。

  “母亲知道大哥要去找赵恒,急得晕了过去,到现在还没醒!父亲,您快想想办法,这可如何是好啊?”

  “什么?”

  陆尚书闻言,脸色骤变,一着急,酒精彻底上头,脚步踉跄了一下,差点栽倒在地。

  “父亲!您没事吧?”

  陆子期赶紧上前扶住他,将他扶到一旁的凳子上坐下。

  “我没事……”

  陆尚书手扶着额头,用力按了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清醒些,“柳大夫呢?去请了吗?”

  “已经让春樱去请了,许是柳大夫歇下了,到现在还没来。”

  陆子期急得直跺脚。

  陆尚书深吸一口气,缓了缓神,又问:“你方才说,你大哥去找赵尚书之子赵恒?这怎么会和赵家扯上关系?”

  “是孩儿的错……”

  陆子期低下头,声音带着愧疚。

  “先前我带青浅出去,在茶楼与赵恒起了冲突,大哥回来后知道青浅失踪了,情绪一下子就失控了,他肯定是猜测,青浅的失踪同赵恒有关……”

  陆尚书一听,心瞬间沉了下去。

  临渊那孩子心思缜密,若是青浅失踪真与赵恒有关,以他现在的情绪,怕是会闹出大事啊!

  他越想越怕,手指颤抖着指着陆子期,说话都有些结巴。

  “你……你赶紧去召集府中的侍卫,随我一同去赵家!快!”

  他太了解自己的大儿子了,那丫头,怕是他的底线……否则他不会茂然去找人。

  若是赵恒真的对青浅做了什么,大儿子怕是会不管不顾,真要闯下大祸!

  “是!孩儿现在就去!”

  陆子期不敢耽搁,转身就往门外跑。

  刚出门,就和匆匆赶来的柳大夫撞了个满怀,好在他反应快,一把拉住了柳大夫的胳膊。

  “柳大夫!您可算来了!快进去瞧瞧我母亲,她晕过去了,一直没醒!”

  “好,二少爷莫急,老夫这就去。”

  柳大夫提着药箱,快步走去。

  陆尚书见柳大夫来了,赶紧说道:“柳大夫,麻烦您速去瞧瞧夫人,务必用心诊治。春樱,你在一旁好好照应夫人,若是夫人醒了,就跟她说莫要着急,我与二少爷去寻大少爷,很快就回来。”

  “是,老爷放心,春樱一定好好照顾夫人。”

  春樱红着眼睛应道。

  陆尚书扶着桌子,缓缓起身,带着醉意的身躯有些摇晃,却还是快步朝着门外走去。

  他必须尽快找到陆临渊,不能让他出事!

  正当陆子期集结好府中侍卫,与陆尚书准备上马赶往刑部尚书府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是相府的护卫护送着莲芝赶到了。

  莲芝在护卫的搀扶下下马,刚站稳,便看见准备出发的陆子期,赶紧快步上前,气喘吁吁地喊道:“陆家二少爷!等一下!这是我家小姐让交予您的,非常重要。”

  陆子期此刻心急如焚,哪有心思管其他事,他皱着眉,不耐烦地说:“让开!我不认识你家小姐,小爷这会有要事在身,你有什么事改日再来!”

  说着,他一把推开莲芝,就要去牵马。

  “二少爷!”

  莲芝急得大喊,生怕误了大事。

  “这封信可能跟您的丫鬟有关!”

  “我的丫鬟?”

  陆子期脚步一顿,猛地转身,大步走到莲芝身边,急切地问。

  “你说的可是……长相特别清秀,眼睛很亮的那个?”

  他身边根本没有其他丫鬟,先前带苏青浅出去,也不过是觉得她长相甜美,带出去长长脸面罢了。

  莲芝赶紧点头,将信封递了过去。

  陆子期一把夺过信封,飞快地拆开,目光扫过信纸,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松了些许,眼里也多了几分光亮。

  “子期!你磨蹭什么呢?快些走!”

  不远处的陆尚书又在催促,他此刻头晕得厉害,心里更是只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

  “来了父亲!”

  陆子期将信纸小心收好,对着莲芝抱了抱拳,真诚地道,“多谢姑娘,也替我多谢你家小姐!这份恩情,陆子期记下了!”

  说完,他翻身上马,与陆尚书一同带领着府中侍卫,朝着刑部尚书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