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嫌弃长安-《通房丫鬟上位记之血色侍寝太子爷》

  苏青浅将入沁园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又仔细整理了一遍。

  整理到书案时,她的目光忽然落在了墙壁上挂着的那柄长剑上。

  她盯着剑身上倒映出的自己,嘴角忽然微微上扬,像是忽然有了主意。

  转身去取了针线笸箩,挑了块青蓝色的软缎,便在入沁园的偏房中坐了下来。

  银针穿引,在布面上慢慢勾勒出模糊的轮廓,阳光从窗格漏进来,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

  黄昏,日头渐渐西斜。

  尚书府门口。

  小厮见那熟悉的玄色马车转过街角,立刻扯开嗓子喊起来:“大少爷又回府啦…大少爷回府啦——”

  声音又亮又急,好似就怕这府里的人听不见一样。

  消息很快传到了正安园。

  夏香手里的洒扫布巾都没来得及放下,一路小跑着冲进内室,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笑意:“夫人,夫人,大少爷又回来了!”

  陆夫人正对着账目,闻言指尖一顿,抬起头时,嘴角已不自觉地扬了起来:“这又回来了?”

  她手里的玉算盘“啪”地合上,语气里带着点不敢置信。

  她心里隐隐有个念头,难不成真是因为青浅那丫头?

  这么想着,便连忙起身往门外走,刚出正安园的月亮门,就见陆临渊正从长廊那头走来。

  “母亲。”

  陆临渊停下脚步,抬手躬身行礼。

  他今日穿了件玄色常服,腰间束着玉带。

  “你们都下去吧,我陪母亲在前面的院子里走走。”

  他挥退了随行的仆从,转身挽住陆夫人的胳膊,两人慢慢沿着长廊往里走。

  廊下的山茶花谢了,只剩绿叶遮着头顶。

  “今日怎会如此早回来?”

  陆夫人终是忍不住问,指尖轻轻拍了拍儿子挽着自己的手背。

  陆临渊脚步微顿,声音沉了沉:“母亲,圣上已下圣旨,封了孩儿为北伐大将军,两日后便要离京。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归,母亲要照顾好身体。”

  他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即便是这样的消息,也说得直接。

  陆夫人的手猛地一紧。

  儿子虽不是第一次上战场,可每次回来,身上总带着伤——有次身上中了箭,躺了一个月才好利索。l

  她转身握住陆临渊的手,指腹摩挲着他虎口处的厚茧:“你看看,这又要上战场,让母亲如何放心?早就让你娶妻生子,你偏不听。这次的战事怎这么急促?是不是很棘手?”

  “母亲放心。”

  陆临渊反手覆上她的手,掌心温热有力,“这次出征用的都是禁军,是孩儿一手操练出来的,此战孩儿有信心。”

  陆夫人抿着唇点点头,眼里的担忧却没散去。

  她张了张嘴,想说“要不……”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青浅的身子还没养好,而且儿子两日后就要走,这时候提,实在不合时宜。

  “母亲想说什么?”陆临渊见她欲言又止,还当她仍在担心战事,又补了句,“此次同太子殿下一同前往,定会谋划周全。母亲切莫忧思。”

  陆临渊继续宽慰陆夫人。

  陆夫人点点头,这才应了声“好”。

  两人又说了些家常……

  陆临渊从进入尚书府后,目光便四处张望,也未曾瞧见他想看见的那一抹身影。

  又走了一段,陆临渊扶着陆夫人的胳膊:“母亲,儿子送您回去。”

  “不必,你去忙吧。”陆夫人拍了拍他的手,“等你父亲回来,一同用晚膳。”

  陆临渊点点头。

  唤来了丫鬟,随后陆临渊转身离去。

  陆夫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心眼中又多了份担忧。

  陆临渊看着母亲回了正安园,才转身往入沁园走。

  一路上眼睛就没闲着,廊下、花丛边、假山后,都看了个遍,还是没见着人。

  他停下脚步,扬声喊:“长安!”

  长安刚把马车上的行囊卸下来,正擦着汗往正厅走,听见声音连忙小跑过来:“大少爷找小的何事?”

  陆临渊眼神闪了闪,指了指不远处的入沁园方向:“内个…昨日床榻上的锦被都有些脏了,去找个丫鬟来,都换掉吧。”

  长安愣了愣:“大少爷,这活小的就行啊。在禁军统领府时,哪次不是我给您铺床?”

  陆临渊皱了皱眉,头微微一偏:“你铺的不平整,膈应人。”

  长安:“???”

  他铺了这么多年床,怎么突然就不平整了?

  大少爷最近怎么总挑他毛病?

  心里犯嘀咕,嘴上却不敢说,只能应道:“大少爷,那小的这便去给您找个做事细心,手脚利索的丫鬟过来。”

  陆临渊点点头。

  长安刚转身要走。

  “等等。”

  陆临渊忽然开口,声音有点不自然,“就……就叫青浅的那个丫鬟来吧。”

  长安的眼神有些吃惊,有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长安猛地抬起头,眼睛都睁大了——大少爷这是头一回点名要丫鬟进他卧房!

  他也只能躬身应道:“是,小的这就去。”

  陆临渊看着长安的离去,才转身往入沁园走。

  苏青浅在专心致志的做着绣活,并未发出任何声响。

  不过随着陆临渊的脚步渐渐靠近,他开始闻到了昨夜那熟悉的味道,淡淡的药香。

  他放轻脚步,推开那扇虚掩的雕花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