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府,内院。
赵恒眉头拧成了一道深沟,语气里满是不耐:“那两个小白脸找到没有?”
回话的手下垂得几乎贴到胸口:“还…还没有……”
他连眼角的余光都不敢往赵恒脸上瞟,生怕那怒火牵连到自己身上。
“都是一群饭桶!”
赵恒猛地转身,一脚踹在手下膝盖上。
手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硬是咬着牙没敢哼出声。
“这都几个月了?两个活生生的人,都找不到。”
就在赵恒怒火难平之际,另一个心腹凑上前来,小心翼翼地开口:“少爷,小的猜那两人许不是京城人氏,说不定早跑出城了。不过大少爷要是真想解气,眼下倒有个现成的机会。”
赵恒的脸色稍稍缓和,斜睨着他:“什么机会?”
“陆家那小子,陆子期啊。”
心腹压低声音,“近两个月他天天在京郊附近打转,看那样子,八成是在找先前失踪的那个丫鬟。”
这话刚落,赵恒脸上瞬间绽开一抹喜色,拍着桌子笑出声。
“好啊!这臭小子之前敢跟我叫板,我就知道他和那丫鬟不清不楚。看来那丫鬟还真是他心尖上的人。”
他顿了顿,眼神阴鸷下来。
“上次处理那丫鬟的事,都干净了吧?没留下什么把柄?”
“爷您放心!”
心腹连忙献媚地笑,“小的都处理得干干净净,连根头发丝都没留下,保准查不到咱们府上。”
“那你说的机会到底是什么?”赵恒又追问。
“咱们不如在京郊设个局,好好收拾收拾陆子期。”
心腹说着,却被赵恒摆手打断。
“不行。”
赵恒摸了摸下巴,眼神沉了沉。
“陆府先前刚丢了个丫鬟,这会要是陆子期再出事,难免不会怀疑到咱们头上,太冒险。”
心腹见状,凑到赵恒耳边,低声说了一通计划。
赵恒听着听着,眼睛越来越亮,脸上露出狠厉的神色。
“这法子好!收拾他一顿也算出了气。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做得干净。别把人弄死,给点教训就行,重点是……把他那宝贝小老弟给我废了!”
“是!小的这就去准备,保证办得妥妥帖帖!”
心腹躬身退下,留下赵恒站在房中。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的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八百里加急的捷报被呈到萧启面前,他展开信纸,原本紧绷的肩膀缓缓放松,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捷报上写着流沙关大捷,南燕军队大获全胜。
“伤亡虽重,但皇儿安然无恙,不多日便可率军归京,好,好啊!”
萧启放下捷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太子萧景夜此次出征,不仅守住了流沙关,更挫败了敌国的锐气,这无疑为日后太子掌权继承大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萧景夜竟只字未提自己中毒之事。
想来是怕皇上和皇后担心,打算回京后再细说。
……
流沙关的风沙渐渐平息。
周知府穿着官袍,对着萧景夜和陆临渊深深作揖,语气满是感激。
“此次多亏太子殿下与陆将军率军支援,才保住了流沙关,救了满城百姓啊!”
萧景夜扶起他,“周大人客气了。这一切皆是皇恩浩荡,陛下圣明,派我等前来驰援,方能有此结果。”
陆临渊也抱拳附和:“太子殿下指挥有方,末将不过是听从调遣,尽了分内之事罢了。”
话音刚落,街道上传来一阵喧闹。
只见城内的百姓们提着竹篮,里面装着自家养的鸡鸭、刚摘的果蔬,簇拥着来到城门口。
为首的老人拄着拐杖,对着萧景夜和陆临渊跪下磕头:“多谢太子殿下!多谢陆将军!若不是你们,我们的家就没了,家里的壮丁也回不来了啊!”
一时间,“多谢太子殿下”“多谢陆将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流沙关南门的街道。
萧景夜看着百姓们脸上真切的感激,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他此次选择出征,果然没有错。
南燕的子民,本就该由他来守护。
就在这时,两名士兵押着沈星辰走了过来。
沈星辰眼神犀利。
士兵对着萧景夜抱拳:“太子殿下,此人是否用囚车押回京城?”
萧景夜轻笑一声,摇了摇头:“怎可如此对待‘贵客’?去寻一辆最好的豪华马车来,该给二殿下的礼仪,可不能少。”
“遵命!”
士兵领命退下。
沈星辰用审视的目光盯着萧景夜,嘴角微微上扬,内心却翻江倒海。
他之前用毒针射伤萧景夜,对方不杀他,他能理解,自己还有利用价值。
可自被擒后,除了行动受限,萧景夜竟一直让手下以贵宾之礼相待,每日好酒好菜伺候。
看来眼前这位太子,远比他想象中更难对付,之前的计划,怕是要重新调整了。
一旁的陆临渊看着萧景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如今的萧景夜,心思深如寒潭,让人猜不透。
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可以并肩说笑的挚友,而是需要他全心敬畏的君主。
不久后,浩浩荡荡的军队整齐划一地离开了流沙关。
来时两万大军,如今归去的却不足一半。
陆临渊骑在马上,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城关,眼中没有胜仗的喜悦,只有战后的疲乏与孤寂,还有对那些战死士兵的愧疚。
……
清晨,京城朱阙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两辆马车正缓缓驶过,车厢内铺着柔软的锦缎,洛知吟斜靠在软垫上,眼神有些恍惚。
她今日要去郊外的妙善寺,见许久未见的娘亲,还要去宁远城看望表姐。
莲芝从食盒取出一碟精致的点心递过来。
“三小姐,您尝尝?这是我今早刚做的点心。”
洛知吟浅尝了一口,她却没什么胃口,轻轻放在了碟子里。
“莲芝,我睡一会,到了妙善寺你再唤我。”
说着,她便侧过身,闭上了眼睛。
莲芝见状,放轻了动作,安静地守在一旁。
可洛知吟哪里睡得着?
她睁着眼睛,心中满是烦躁。
这么多年,她只去过一次妙善寺,上次见到母亲,她因为紧张和无措,一句话未说就转身跑了。
这次再见,她该说些什么?
是该问母亲这些年过得好不好,还是该抱怨这些年的思念与委屈?
马车咕噜咕噜地在官道上行驶着,窗外的景色渐渐从繁华的街市变成了郊外的田野……
赵恒眉头拧成了一道深沟,语气里满是不耐:“那两个小白脸找到没有?”
回话的手下垂得几乎贴到胸口:“还…还没有……”
他连眼角的余光都不敢往赵恒脸上瞟,生怕那怒火牵连到自己身上。
“都是一群饭桶!”
赵恒猛地转身,一脚踹在手下膝盖上。
手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硬是咬着牙没敢哼出声。
“这都几个月了?两个活生生的人,都找不到。”
就在赵恒怒火难平之际,另一个心腹凑上前来,小心翼翼地开口:“少爷,小的猜那两人许不是京城人氏,说不定早跑出城了。不过大少爷要是真想解气,眼下倒有个现成的机会。”
赵恒的脸色稍稍缓和,斜睨着他:“什么机会?”
“陆家那小子,陆子期啊。”
心腹压低声音,“近两个月他天天在京郊附近打转,看那样子,八成是在找先前失踪的那个丫鬟。”
这话刚落,赵恒脸上瞬间绽开一抹喜色,拍着桌子笑出声。
“好啊!这臭小子之前敢跟我叫板,我就知道他和那丫鬟不清不楚。看来那丫鬟还真是他心尖上的人。”
他顿了顿,眼神阴鸷下来。
“上次处理那丫鬟的事,都干净了吧?没留下什么把柄?”
“爷您放心!”
心腹连忙献媚地笑,“小的都处理得干干净净,连根头发丝都没留下,保准查不到咱们府上。”
“那你说的机会到底是什么?”赵恒又追问。
“咱们不如在京郊设个局,好好收拾收拾陆子期。”
心腹说着,却被赵恒摆手打断。
“不行。”
赵恒摸了摸下巴,眼神沉了沉。
“陆府先前刚丢了个丫鬟,这会要是陆子期再出事,难免不会怀疑到咱们头上,太冒险。”
心腹见状,凑到赵恒耳边,低声说了一通计划。
赵恒听着听着,眼睛越来越亮,脸上露出狠厉的神色。
“这法子好!收拾他一顿也算出了气。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做得干净。别把人弄死,给点教训就行,重点是……把他那宝贝小老弟给我废了!”
“是!小的这就去准备,保证办得妥妥帖帖!”
心腹躬身退下,留下赵恒站在房中。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的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八百里加急的捷报被呈到萧启面前,他展开信纸,原本紧绷的肩膀缓缓放松,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捷报上写着流沙关大捷,南燕军队大获全胜。
“伤亡虽重,但皇儿安然无恙,不多日便可率军归京,好,好啊!”
萧启放下捷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太子萧景夜此次出征,不仅守住了流沙关,更挫败了敌国的锐气,这无疑为日后太子掌权继承大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萧景夜竟只字未提自己中毒之事。
想来是怕皇上和皇后担心,打算回京后再细说。
……
流沙关的风沙渐渐平息。
周知府穿着官袍,对着萧景夜和陆临渊深深作揖,语气满是感激。
“此次多亏太子殿下与陆将军率军支援,才保住了流沙关,救了满城百姓啊!”
萧景夜扶起他,“周大人客气了。这一切皆是皇恩浩荡,陛下圣明,派我等前来驰援,方能有此结果。”
陆临渊也抱拳附和:“太子殿下指挥有方,末将不过是听从调遣,尽了分内之事罢了。”
话音刚落,街道上传来一阵喧闹。
只见城内的百姓们提着竹篮,里面装着自家养的鸡鸭、刚摘的果蔬,簇拥着来到城门口。
为首的老人拄着拐杖,对着萧景夜和陆临渊跪下磕头:“多谢太子殿下!多谢陆将军!若不是你们,我们的家就没了,家里的壮丁也回不来了啊!”
一时间,“多谢太子殿下”“多谢陆将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流沙关南门的街道。
萧景夜看着百姓们脸上真切的感激,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他此次选择出征,果然没有错。
南燕的子民,本就该由他来守护。
就在这时,两名士兵押着沈星辰走了过来。
沈星辰眼神犀利。
士兵对着萧景夜抱拳:“太子殿下,此人是否用囚车押回京城?”
萧景夜轻笑一声,摇了摇头:“怎可如此对待‘贵客’?去寻一辆最好的豪华马车来,该给二殿下的礼仪,可不能少。”
“遵命!”
士兵领命退下。
沈星辰用审视的目光盯着萧景夜,嘴角微微上扬,内心却翻江倒海。
他之前用毒针射伤萧景夜,对方不杀他,他能理解,自己还有利用价值。
可自被擒后,除了行动受限,萧景夜竟一直让手下以贵宾之礼相待,每日好酒好菜伺候。
看来眼前这位太子,远比他想象中更难对付,之前的计划,怕是要重新调整了。
一旁的陆临渊看着萧景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如今的萧景夜,心思深如寒潭,让人猜不透。
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可以并肩说笑的挚友,而是需要他全心敬畏的君主。
不久后,浩浩荡荡的军队整齐划一地离开了流沙关。
来时两万大军,如今归去的却不足一半。
陆临渊骑在马上,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城关,眼中没有胜仗的喜悦,只有战后的疲乏与孤寂,还有对那些战死士兵的愧疚。
……
清晨,京城朱阙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两辆马车正缓缓驶过,车厢内铺着柔软的锦缎,洛知吟斜靠在软垫上,眼神有些恍惚。
她今日要去郊外的妙善寺,见许久未见的娘亲,还要去宁远城看望表姐。
莲芝从食盒取出一碟精致的点心递过来。
“三小姐,您尝尝?这是我今早刚做的点心。”
洛知吟浅尝了一口,她却没什么胃口,轻轻放在了碟子里。
“莲芝,我睡一会,到了妙善寺你再唤我。”
说着,她便侧过身,闭上了眼睛。
莲芝见状,放轻了动作,安静地守在一旁。
可洛知吟哪里睡得着?
她睁着眼睛,心中满是烦躁。
这么多年,她只去过一次妙善寺,上次见到母亲,她因为紧张和无措,一句话未说就转身跑了。
这次再见,她该说些什么?
是该问母亲这些年过得好不好,还是该抱怨这些年的思念与委屈?
马车咕噜咕噜地在官道上行驶着,窗外的景色渐渐从繁华的街市变成了郊外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