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顾书丽就带着一小部分药材去了东市。
她选定了靠近中心的一处空地。
小心翼翼解开包袱布,将带来的各色草药一小捆、一小捆依此摆好。
又从随身水囊中撩了些许清水,指尖轻弹,晶莹水珠均匀洒落,覆在药材上的晨露尚未干透,经这水雾一染,叶片更显翠嫩欲滴,根茎愈发饱满鲜活,清新的药香也随之氤氲开来。
摊位刚成,还不到半刻钟,三个身影便气势汹汹地逼近。
为首的中年汉子身着绸褂,三角眼透着市侩的精明,身后跟着一瘦一壮两个跟班。
他居高临下,目光如钩般剜向简陋的地摊,嗓子扯得又尖又利:“干嘛呢?!谁给你的胆子在这儿乱摆摊?”
瘦跟班立刻狗仗人势地蹿上前,唾沫星子几乎喷到顾书丽脸上:“喂!聋了?没听见九爷发话?交摊位费了吗?!这是我们白家的地盘!识相的赶紧滚蛋,别碍着爷们儿发财!”
他脚尖不耐地踢了踢摊布边缘,泥土溅到药材上。
顾书丽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清亮的眸子迎上那瘦猴跟班,唇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呵,好大的威风!我天还没亮就在入口交了整整两块钱的摊位费,管理处的同志亲口说的:空位随到随占,先来后到!规矩懂不懂?”
她下巴微抬,眼神扫过白老九那张阴晴不定的脸,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怎么?自个儿起晚了,没占到好位置,瞧着我一个生面孔女子好拿捏,就想硬抢?
那边空位多的是,偏盯着我这块巴掌大的地方不放,是看我脸生好欺负,还是……就想找茬?”
她向前半步,气势丝毫不让:“想占好位置,明儿个公鸡打鸣就起来!就凭你们仨?”
她顿了顿,眼神陡然锐利,“什么白家、李家?我只知道这里是国家的市场!你白家莫非还想在这东市称王称霸不成?说来听听,也让大伙儿都长长见识,到底是哪个‘白家’这么大威风!”
白老九被她连珠炮似的诘问噎住,扎得他心头火起。
眼看周遭人影渐稠,空位飞快减少,他三角眼阴狠地剜了顾书丽一眼,终是强压下火气,低吼一声:“走!”
随即带着两个跟班,忙不迭地抢占了斜对面的一个空位。
摊布“哗啦”一声铺开,上面堆满了甘草,一股陈旧的甜腻气味散开,与顾书丽摊位上的新鲜药香形成鲜明对比。
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摊位上层的甘草尚可,底下的货色怕是不堪入目。
瘦猴跟班一边手忙脚乱整理甘草,一边还不忘恶狠狠瞪向顾书丽的方向,抬臂做了个抹脖子的威胁手势。
顾书丽眼皮都懒得抬,只当拂过一阵浊风,慢条斯理地垫好包袱布,重新坐定。
‘叮!打脸积分 10。’
空间里那个冰冷的声音适时响起。顾书丽唇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欺软怕硬的东西。
天光渐亮,摊位陆续填满。
\"同志,当心些。\"
隔壁矿石摊的老者递来块姜糖,\"白家专门在药材里掺陈货,上月有个揭穿的药农...\"老者突然噤声。
顾书丽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两个戴红袖标的市管员正挨个查摊,而白老九堆着笑迎上去。
左边摊主是位五十开外的清瘦老者,他捻着胡须,目光落在顾书丽那生机勃勃的草药上,眼中满是赞赏:“姑娘,你这药材打理得可真精神!是自家近郊园子里种的,还是收上来的鲜货?瞧着跟刚离土似的。”
顾书丽感激他的提醒:“多谢老伯,大多是自家种的,也有托人采摘的山珍。摊上这些,都是挑出来的样品。”
寒暄几句,她转向右边。邻摊弥漫着浓烈刺鼻的混合药气,多是炮制品,麻袋堆叠,辨不清种类,熏得人头昏脑涨。
约摸半个时辰后,东市真正活络起来。
顾书丽忙取出准备好的硬纸板,上书两个醒目的墨字“批发”,端正地立在摊前最显眼处。
她位置绝佳,草药又新鲜水灵——在这以干货为主的东市里宛如一颗明珠,引得来往行商、药铺伙计纷纷驻足打量、询价。
送走一位仔细验看过药材品质的客人,顾书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位身着藏蓝布褂、四十出头的女同志已蹲在了摊前。
她不急着问价,而是极其内行地将每种草药都拈起细看,指尖捻过纹理,甚至轻轻折断一小截断面,凑到鼻下细细嗅闻其香其味。
这份严谨足足持续了十来分钟。
终于,女同志抬起头,满面春风,眼底藏着精明的算计:“你这药材地道!怎么卖的?我要的量可不少,给个实在价儿?”
顾书丽心头一跳,面上却努力维持平静,深吸一口气,清晰地报价:“同志,我这摊上十五种药材,除了人参和酸枣仁量少些,其余每种都备有千把斤。您若都要,价格自然好商量。”
曹叶拿起那支品相极佳的人参,熟练地点评道:“这支参,芦碗清晰,整二十年参龄没跑,皮色是上好的自然浅黄,光滑润泽,下面的参须根不断不折,刚出土最多两日,确实是难得的上品鲜货……”
她话锋一转,带着商人式的精明:“不过嘛,你这可都是没炮制的生药料子。姐姐我买回去,还得搭上人工、柴火、工夫去炮制,这成本…你看这价儿能不能再让让?”
她目光扫过整个摊位,“要不这样,你摊上这些存货,我今天一股脑儿包圆了!你也省心,如何?”
顾书丽眼神清亮:“那就有劳同志您报个实在价,若合适,全给您也无妨,省得我再零敲碎打地卖。”
曹叶略作沉吟,噼里啪啦报出一串价格:“二十年份的参,品相一样,一斤三十五块,这价在东市绝对顶格了!
酸枣仁嘛,你这还是湿的,没晒干没炮制,一斤两块五……远志八块、白术、白芷看着都是一年生,给你五毛一斤、黄芪一块一、茯苓两块三毛、当归八毛、蒲公英五分、山楂一块七。
我这价报得敞亮,全是实在行情!”
顾书丽垂眸,心中迅速盘算。这价码,不高不低,卡在中等。、可自家药材的品质,她心知肚明,那是灵泉滋养出的精华,野生上品也难以匹敌。开市黄金时段刚启,若就此贱卖,她不甘心!
抬起眼,笑容依旧得体,眼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同志,您是行家,刚才看得细致,想必也清楚。
我敢说,这东市上,绝找不出第二家比我这儿更新鲜、品质更好的药材。
您开的价,配的是中等货的行情。我这心头实在难舍…只能请您再看看别家了。”
曹叶一怔,未料这人如此有主见,竟不按常理出牌!她以为对方至少会再挽留、拉扯几轮,最终总得向她这“大主顾”妥协。
她假意起身要走,眼角的余光却紧锁着顾书丽,只等她一句“同志留步”。
然而顾书丽竟已转过身,自然地招呼起旁边新驻足的一位老先生,询问起所需药材来,对她这“大主顾”的离去,竟是半点挽留之意也无!
曹叶的脚步瞬间僵在了原地。
这……这可不成!
她选定了靠近中心的一处空地。
小心翼翼解开包袱布,将带来的各色草药一小捆、一小捆依此摆好。
又从随身水囊中撩了些许清水,指尖轻弹,晶莹水珠均匀洒落,覆在药材上的晨露尚未干透,经这水雾一染,叶片更显翠嫩欲滴,根茎愈发饱满鲜活,清新的药香也随之氤氲开来。
摊位刚成,还不到半刻钟,三个身影便气势汹汹地逼近。
为首的中年汉子身着绸褂,三角眼透着市侩的精明,身后跟着一瘦一壮两个跟班。
他居高临下,目光如钩般剜向简陋的地摊,嗓子扯得又尖又利:“干嘛呢?!谁给你的胆子在这儿乱摆摊?”
瘦跟班立刻狗仗人势地蹿上前,唾沫星子几乎喷到顾书丽脸上:“喂!聋了?没听见九爷发话?交摊位费了吗?!这是我们白家的地盘!识相的赶紧滚蛋,别碍着爷们儿发财!”
他脚尖不耐地踢了踢摊布边缘,泥土溅到药材上。
顾书丽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清亮的眸子迎上那瘦猴跟班,唇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呵,好大的威风!我天还没亮就在入口交了整整两块钱的摊位费,管理处的同志亲口说的:空位随到随占,先来后到!规矩懂不懂?”
她下巴微抬,眼神扫过白老九那张阴晴不定的脸,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怎么?自个儿起晚了,没占到好位置,瞧着我一个生面孔女子好拿捏,就想硬抢?
那边空位多的是,偏盯着我这块巴掌大的地方不放,是看我脸生好欺负,还是……就想找茬?”
她向前半步,气势丝毫不让:“想占好位置,明儿个公鸡打鸣就起来!就凭你们仨?”
她顿了顿,眼神陡然锐利,“什么白家、李家?我只知道这里是国家的市场!你白家莫非还想在这东市称王称霸不成?说来听听,也让大伙儿都长长见识,到底是哪个‘白家’这么大威风!”
白老九被她连珠炮似的诘问噎住,扎得他心头火起。
眼看周遭人影渐稠,空位飞快减少,他三角眼阴狠地剜了顾书丽一眼,终是强压下火气,低吼一声:“走!”
随即带着两个跟班,忙不迭地抢占了斜对面的一个空位。
摊布“哗啦”一声铺开,上面堆满了甘草,一股陈旧的甜腻气味散开,与顾书丽摊位上的新鲜药香形成鲜明对比。
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摊位上层的甘草尚可,底下的货色怕是不堪入目。
瘦猴跟班一边手忙脚乱整理甘草,一边还不忘恶狠狠瞪向顾书丽的方向,抬臂做了个抹脖子的威胁手势。
顾书丽眼皮都懒得抬,只当拂过一阵浊风,慢条斯理地垫好包袱布,重新坐定。
‘叮!打脸积分 10。’
空间里那个冰冷的声音适时响起。顾书丽唇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欺软怕硬的东西。
天光渐亮,摊位陆续填满。
\"同志,当心些。\"
隔壁矿石摊的老者递来块姜糖,\"白家专门在药材里掺陈货,上月有个揭穿的药农...\"老者突然噤声。
顾书丽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两个戴红袖标的市管员正挨个查摊,而白老九堆着笑迎上去。
左边摊主是位五十开外的清瘦老者,他捻着胡须,目光落在顾书丽那生机勃勃的草药上,眼中满是赞赏:“姑娘,你这药材打理得可真精神!是自家近郊园子里种的,还是收上来的鲜货?瞧着跟刚离土似的。”
顾书丽感激他的提醒:“多谢老伯,大多是自家种的,也有托人采摘的山珍。摊上这些,都是挑出来的样品。”
寒暄几句,她转向右边。邻摊弥漫着浓烈刺鼻的混合药气,多是炮制品,麻袋堆叠,辨不清种类,熏得人头昏脑涨。
约摸半个时辰后,东市真正活络起来。
顾书丽忙取出准备好的硬纸板,上书两个醒目的墨字“批发”,端正地立在摊前最显眼处。
她位置绝佳,草药又新鲜水灵——在这以干货为主的东市里宛如一颗明珠,引得来往行商、药铺伙计纷纷驻足打量、询价。
送走一位仔细验看过药材品质的客人,顾书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位身着藏蓝布褂、四十出头的女同志已蹲在了摊前。
她不急着问价,而是极其内行地将每种草药都拈起细看,指尖捻过纹理,甚至轻轻折断一小截断面,凑到鼻下细细嗅闻其香其味。
这份严谨足足持续了十来分钟。
终于,女同志抬起头,满面春风,眼底藏着精明的算计:“你这药材地道!怎么卖的?我要的量可不少,给个实在价儿?”
顾书丽心头一跳,面上却努力维持平静,深吸一口气,清晰地报价:“同志,我这摊上十五种药材,除了人参和酸枣仁量少些,其余每种都备有千把斤。您若都要,价格自然好商量。”
曹叶拿起那支品相极佳的人参,熟练地点评道:“这支参,芦碗清晰,整二十年参龄没跑,皮色是上好的自然浅黄,光滑润泽,下面的参须根不断不折,刚出土最多两日,确实是难得的上品鲜货……”
她话锋一转,带着商人式的精明:“不过嘛,你这可都是没炮制的生药料子。姐姐我买回去,还得搭上人工、柴火、工夫去炮制,这成本…你看这价儿能不能再让让?”
她目光扫过整个摊位,“要不这样,你摊上这些存货,我今天一股脑儿包圆了!你也省心,如何?”
顾书丽眼神清亮:“那就有劳同志您报个实在价,若合适,全给您也无妨,省得我再零敲碎打地卖。”
曹叶略作沉吟,噼里啪啦报出一串价格:“二十年份的参,品相一样,一斤三十五块,这价在东市绝对顶格了!
酸枣仁嘛,你这还是湿的,没晒干没炮制,一斤两块五……远志八块、白术、白芷看着都是一年生,给你五毛一斤、黄芪一块一、茯苓两块三毛、当归八毛、蒲公英五分、山楂一块七。
我这价报得敞亮,全是实在行情!”
顾书丽垂眸,心中迅速盘算。这价码,不高不低,卡在中等。、可自家药材的品质,她心知肚明,那是灵泉滋养出的精华,野生上品也难以匹敌。开市黄金时段刚启,若就此贱卖,她不甘心!
抬起眼,笑容依旧得体,眼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同志,您是行家,刚才看得细致,想必也清楚。
我敢说,这东市上,绝找不出第二家比我这儿更新鲜、品质更好的药材。
您开的价,配的是中等货的行情。我这心头实在难舍…只能请您再看看别家了。”
曹叶一怔,未料这人如此有主见,竟不按常理出牌!她以为对方至少会再挽留、拉扯几轮,最终总得向她这“大主顾”妥协。
她假意起身要走,眼角的余光却紧锁着顾书丽,只等她一句“同志留步”。
然而顾书丽竟已转过身,自然地招呼起旁边新驻足的一位老先生,询问起所需药材来,对她这“大主顾”的离去,竟是半点挽留之意也无!
曹叶的脚步瞬间僵在了原地。
这……这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