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珊这话一出口,饭桌上的气氛瞬间静了下来。
杨明远放下酒杯,眼神里带着几分赞同,看向顾书丽的目光满是关切:“淑珊说得对,书丽。你前夫走了四年,这四年你一个人开着药厂,又要应付那么多事,太不容易了。现在药厂稳定了,你也该为自己想想了。”
顾书丽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心里泛起一丝意外,她从没想过杨家会提起这件事。
她笑了笑,避开话题:“杨哥,李姐,我现在这样挺好的,一个人自在,不用操心家里的琐事,还能专心管药厂,挺好的。”
“自在是自在,可身边没人照顾怎么行?”
李淑珊凑近了些,语气诚恳,“你今年才四十九,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夜里要是不舒服,连个递水的人都没有;厂里要是遇到难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女人再能干,也得有个伴儿啊。”
杨明远也跟着劝:“书丽,我知道你之前受了苦,对婚姻可能没信心。可不是所有男人都像你前夫那样。你现在条件这么好,长得漂亮,又有自己的事业,身边优秀的人多着呢。
我跟淑珊这阵子琢磨着,给你留意了几个不错的,都是体制内的,人品好、脾气好,还都是单身,你要不要见见?”
顾书丽心里咯噔一下,原来他们早就有了打算。
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掩饰着内心的纠结,她这辈子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前夫就是个人渣,自己上辈子受够了他的欺骗,这辈子一重生,她就掌握先机,让渣男将计就计最后死于酒厂火灾,失败的前半辈子让她对婚姻彻底失去了信心。
这四年,她一个人把药厂打理得井井有条,赚的钱够自己三辈子躺平,早就打算独身一辈子,潇洒自在,不想再被婚姻束缚。
再说了她还有空间,找谁都不放心!
可看着杨明远和李淑珊期待的眼神,她又说不出拒绝的话。
杨家待她像家人,杨明远更是因为她的帮忙才晋升,这份情谊她记在心里。要是直接拒绝,难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给面子,伤了彼此的感情。
“杨哥,刘姐,谢谢你们的好意。”顾书丽斟酌着开口,“只是我现在真没心思考虑这些。药厂虽然稳定了,可我还想拓展海外市场,最近忙着准备资料,实在没时间。”
“忙也不能把终身大事耽误了啊!”李淑珊急了,
“海外市场的事可以慢慢弄,可合适的人错过了就没了。我跟你说,我给你留意的第一个人,是市教育局的张副局长,今年五十二,比你大三岁。
他爱人前年走了,没孩子,脾气特别好,平时就喜欢看书、养花,跟你一样喜欢清静。他还是陈局长爱人的同事,人品绝对没问题,你要是见了,肯定会有共同话题。”
杨明远也补充道:“张副局长我认识,为人正直,没什么坏心眼。他在教育局管基础教育,往后你要是想办个职工子弟学校,或者厂里工人的孩子想进好学校,他都能帮上忙。而且他收入稳定,福利待遇也好,跟你特别般配。”
顾书丽听着,心里却没半点波澜。
五十二岁,在她眼里就是“老男人”了,她想象不出自己跟一个比自己大、还带着丧妻阴影的男人过日子会是什么样,要照顾他的情绪,要陪他应付亲戚朋友,还要学着适应他的生活习惯,想想都觉得累。
“还有一个,是市医院的王院长,今年五十一,骨科专家。”
李淑珊没注意到她的神色,又提起了另一个人,“他爱人十年前因病走了,就一个女儿,去年考上了大学,不在身边。王院长医术好,人品也好,医院里的护士医生都夸他。
你想想,家里有个医生多好,你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他随时能给你看;厂里工人要是受伤了,找他也方便。而且他收入高,还特别会疼人,上次我去医院看病,看到他给病人看病,特别有耐心。”
“王院长我也熟!”杨明远接过话茬,“他跟陈局长的女儿是同事,之前陈局长住院,他还帮忙照看过。他对你的事也有耳闻,知道你救了陈局长,还开了这么大的药厂,对你特别佩服,说要是有机会,想跟你认识认识。”
顾书丽端着茶杯的手微微收紧,心里的抵触更甚。
五十一岁的骨科医生,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病人,肯定没时间顾家,到时候家里的事还得她操心。而且医生接触的病菌多,她还得担心他的身体。再说,她自己就懂药理,家里有没有医生,对她来说没什么区别。医生大部分都有洁癖,跟他们一起过日子,得多难受啊!
“还有一个,是市发改委的李主任,跟我一个部门,今年五十,刚离婚没多久,没孩子。
”杨明远又说了一个,“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能力特别强,现在管项目审批,手里资源多。你要是跟他在一起,药厂往后要扩大规模、申请项目,都能省不少事。他性格开朗,喜欢运动,平时喜欢打羽毛球、跑步,跟你一样注重健康,你们肯定能聊得来。”
李淑珊也跟着点头:“李主任长得也精神,虽然五十了,可看着跟四十多岁似的,特别显年轻。他还会做饭,上次我们部门聚餐,他露了一手,做的鱼香肉丝特别好吃。你要是跟他在一起,往后都不用自己做饭了。”
顾书丽听着他们列举的“优点”,心里却越来越清楚,这些人再好,也不是她想要的。
他们要么年纪大,要么有过婚史,要么身上带着体制内的“规矩”,跟她想要的自由生活格格不入。
她不想快五十岁了,还要为了一个男人洗手作羹汤,还要照顾他的情绪,还要应付他的家人朋友,更不想因为婚姻影响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可她又不能直接拒绝。杨明远和李淑珊是一片好心,要是执意不同意,难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识抬举。
她想了想,只好松了口:“杨哥,刘姐,谢谢你们这么费心。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见见吧。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不一定能看上,要是没成,你们可别失望。”
杨明远和李淑珊一听,立刻笑了:“不失望不失望!只要你愿意见,就是好事。咱们慢慢来,总能找到合适的。”
“是啊!”李淑珊连忙说,“我这就跟张副局长联系,约个时间,你们先见见面,聊聊天,要是合得来就继续,合不来也没关系,就当多认识个朋友。”
杨明远放下酒杯,眼神里带着几分赞同,看向顾书丽的目光满是关切:“淑珊说得对,书丽。你前夫走了四年,这四年你一个人开着药厂,又要应付那么多事,太不容易了。现在药厂稳定了,你也该为自己想想了。”
顾书丽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心里泛起一丝意外,她从没想过杨家会提起这件事。
她笑了笑,避开话题:“杨哥,李姐,我现在这样挺好的,一个人自在,不用操心家里的琐事,还能专心管药厂,挺好的。”
“自在是自在,可身边没人照顾怎么行?”
李淑珊凑近了些,语气诚恳,“你今年才四十九,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夜里要是不舒服,连个递水的人都没有;厂里要是遇到难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女人再能干,也得有个伴儿啊。”
杨明远也跟着劝:“书丽,我知道你之前受了苦,对婚姻可能没信心。可不是所有男人都像你前夫那样。你现在条件这么好,长得漂亮,又有自己的事业,身边优秀的人多着呢。
我跟淑珊这阵子琢磨着,给你留意了几个不错的,都是体制内的,人品好、脾气好,还都是单身,你要不要见见?”
顾书丽心里咯噔一下,原来他们早就有了打算。
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掩饰着内心的纠结,她这辈子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前夫就是个人渣,自己上辈子受够了他的欺骗,这辈子一重生,她就掌握先机,让渣男将计就计最后死于酒厂火灾,失败的前半辈子让她对婚姻彻底失去了信心。
这四年,她一个人把药厂打理得井井有条,赚的钱够自己三辈子躺平,早就打算独身一辈子,潇洒自在,不想再被婚姻束缚。
再说了她还有空间,找谁都不放心!
可看着杨明远和李淑珊期待的眼神,她又说不出拒绝的话。
杨家待她像家人,杨明远更是因为她的帮忙才晋升,这份情谊她记在心里。要是直接拒绝,难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给面子,伤了彼此的感情。
“杨哥,刘姐,谢谢你们的好意。”顾书丽斟酌着开口,“只是我现在真没心思考虑这些。药厂虽然稳定了,可我还想拓展海外市场,最近忙着准备资料,实在没时间。”
“忙也不能把终身大事耽误了啊!”李淑珊急了,
“海外市场的事可以慢慢弄,可合适的人错过了就没了。我跟你说,我给你留意的第一个人,是市教育局的张副局长,今年五十二,比你大三岁。
他爱人前年走了,没孩子,脾气特别好,平时就喜欢看书、养花,跟你一样喜欢清静。他还是陈局长爱人的同事,人品绝对没问题,你要是见了,肯定会有共同话题。”
杨明远也补充道:“张副局长我认识,为人正直,没什么坏心眼。他在教育局管基础教育,往后你要是想办个职工子弟学校,或者厂里工人的孩子想进好学校,他都能帮上忙。而且他收入稳定,福利待遇也好,跟你特别般配。”
顾书丽听着,心里却没半点波澜。
五十二岁,在她眼里就是“老男人”了,她想象不出自己跟一个比自己大、还带着丧妻阴影的男人过日子会是什么样,要照顾他的情绪,要陪他应付亲戚朋友,还要学着适应他的生活习惯,想想都觉得累。
“还有一个,是市医院的王院长,今年五十一,骨科专家。”
李淑珊没注意到她的神色,又提起了另一个人,“他爱人十年前因病走了,就一个女儿,去年考上了大学,不在身边。王院长医术好,人品也好,医院里的护士医生都夸他。
你想想,家里有个医生多好,你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他随时能给你看;厂里工人要是受伤了,找他也方便。而且他收入高,还特别会疼人,上次我去医院看病,看到他给病人看病,特别有耐心。”
“王院长我也熟!”杨明远接过话茬,“他跟陈局长的女儿是同事,之前陈局长住院,他还帮忙照看过。他对你的事也有耳闻,知道你救了陈局长,还开了这么大的药厂,对你特别佩服,说要是有机会,想跟你认识认识。”
顾书丽端着茶杯的手微微收紧,心里的抵触更甚。
五十一岁的骨科医生,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病人,肯定没时间顾家,到时候家里的事还得她操心。而且医生接触的病菌多,她还得担心他的身体。再说,她自己就懂药理,家里有没有医生,对她来说没什么区别。医生大部分都有洁癖,跟他们一起过日子,得多难受啊!
“还有一个,是市发改委的李主任,跟我一个部门,今年五十,刚离婚没多久,没孩子。
”杨明远又说了一个,“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能力特别强,现在管项目审批,手里资源多。你要是跟他在一起,药厂往后要扩大规模、申请项目,都能省不少事。他性格开朗,喜欢运动,平时喜欢打羽毛球、跑步,跟你一样注重健康,你们肯定能聊得来。”
李淑珊也跟着点头:“李主任长得也精神,虽然五十了,可看着跟四十多岁似的,特别显年轻。他还会做饭,上次我们部门聚餐,他露了一手,做的鱼香肉丝特别好吃。你要是跟他在一起,往后都不用自己做饭了。”
顾书丽听着他们列举的“优点”,心里却越来越清楚,这些人再好,也不是她想要的。
他们要么年纪大,要么有过婚史,要么身上带着体制内的“规矩”,跟她想要的自由生活格格不入。
她不想快五十岁了,还要为了一个男人洗手作羹汤,还要照顾他的情绪,还要应付他的家人朋友,更不想因为婚姻影响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可她又不能直接拒绝。杨明远和李淑珊是一片好心,要是执意不同意,难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识抬举。
她想了想,只好松了口:“杨哥,刘姐,谢谢你们这么费心。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见见吧。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不一定能看上,要是没成,你们可别失望。”
杨明远和李淑珊一听,立刻笑了:“不失望不失望!只要你愿意见,就是好事。咱们慢慢来,总能找到合适的。”
“是啊!”李淑珊连忙说,“我这就跟张副局长联系,约个时间,你们先见见面,聊聊天,要是合得来就继续,合不来也没关系,就当多认识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