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仙莲不由分说,拉着顾书丽就进了张少北的新房。
这新房着实简单,仅有一间东屋,不足十平米。
正中摆着一张簇新的一米五双人床,铺着红得扎眼的崭新被褥。
靠墙立着一个带镜子的三斗柜,柜面上绘着鲜艳的“丹凤朝阳”图案。旁边紧挨着一个三开门的大衣柜。门口处,一架新崭崭的洗脸架算是添了件家当。屋子本就狭小,这几样家具一放,便显得满满当当。
每件新物件上都醒目地贴着大红喜字。墙壁看得出是新近粉刷过,泛着均匀的亮白,脚下水泥地也像是重新打磨过一遍,光洁平整。
古仙莲领着顾书丽转了一圈,脸上笑开了花:“他二婶儿,你给瞧瞧,这屋里的摆设……还成吧?”
不等顾书丽答话,她话锋一转,语气里是掩不住的得意:“我跟你说啊,我这个三儿媳妇,那可是我百里挑一才相中的!人家在百货大楼上班,前年刚进去的售货员!
那模样,真叫一个水灵!方雁头一回上班,我就瞅准了,这姑娘合该是我家少北的媳妇儿!”
她越说越起劲,“嘴巴甜,会说话,见人就笑,讨喜着呢!家里条件也好,娘家就一个哥哥,三年前就结了婚。人口简单,全家都有工作,没负担!最要紧的是,人家爹娘宠闺女!跟我们少北,那是顶顶般配!”
“我可是费了大心思,给他们制造了好多次机会!俩人总算处上对象了!”
古仙莲伸出两根手指捻了捻,“光处对象就处了一年多!早就该办事了,这不是备嫁妆、办彩礼耽搁了嘛。哪像你家少华……”
她话头猛地一拐,带上了明显的鄙夷,“看看他娶了个什么东西?不三不四的!招呼都不打一个,自个儿就悄没声地把事儿办了!家里亲戚一个没请!他俩倒好,脸皮厚得能砌墙,就这么大大咧咧把婚结了!真给咱老张家丢人现眼!”
顾书丽一听古仙莲又扯上那个让她心堵的儿子,脸色倏地沉了下来,像蒙上了一层寒霜:“大嫂,你要显摆自个儿的儿子媳妇,尽管大大方方显摆去!犯不着在我跟前拉踩张少华!”
她声音冷硬,“早分家了!我也当不起他那个妈!往后啊,少在我面前提他,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她越说语气越冲,胸脯起伏着:
“我累死累活跑来你家帮忙,忙得脚不沾地,你倒好,还在这儿阴阳怪气讽刺我?我欠你的啊?行!老娘不伺候了!”说着,一把扯下腰间的围裙,转身就要往外走。
古仙莲脸上登时一阵红一阵白,眼看顾书丽动了真格,也顾不得脸面了,慌忙扑上去死死抱住顾书丽的腰:“哎哟我的好弟妹!你可千万消消气!别走,别走哇!算嫂子嘴贱、糊涂!你就当我是个屁,放了成不?我那就是……就是开个玩笑!
你不爱听,往后我在你跟前,嘴缝上拉链,一个字儿不提他张少华!行不行?”
她急得声音都变了调儿,“眼看这天就要擦黑了,你这会儿走哪儿去?听嫂子的,留下!今晚就跟青凤挤一屋!
明儿一早,新媳妇可就进门了!你好歹是她二婶儿,是长辈!给我个面子,不,不看我的面子,也看看你三侄儿少北的面子!
他一辈子就这么一回大喜事,你可不能真跟我置气啊!刚才都是我这张破嘴惹的祸!”
她觑着顾书丽脸色似乎没那么黑了,赶紧趁热打铁,腾出一只手,虚张声势地朝着自己脸颊轻轻拍了一下:
“二弟妹!你看,我自己打嘴了!消消气成不成?家里这一大摊子事儿,里里外外可全靠你帮我周全呢!
嫂子知道你是个顶顶有能耐的人!咱们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家人,哪有隔夜的仇?”
她眼巴巴地望着顾书丽。
顾书丽冷眼瞧着古仙莲这番做派,鼻子里哼了一声,终究还是被架住了,勉强重新坐了下来。意念沉入脑海空间,果然,刚才那顿发作,又收获了十点打脸值。
时间在忙碌与压抑中悄然流逝。
次日清晨,天还黑洞洞的,张家老宅便已人声鼎沸、锅碗瓢盆叮当作响。顾书丽睡眼惺忪地被吵醒,迷糊了几秒才想起,自己昨夜被古仙莲强留了下来,此刻正和大房的闺女张青凤挤在一张床上。
青凤是张铁山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孩,正上高一。
因着三哥的婚事,特意请假在家帮忙。这姑娘机灵得很,嘴巴也甜,见了顾书丽一口一个“二婶儿”,喊得亲热,可比她那两个糟心的闺女顺眼多了。顾书丽这边刚起身,青凤也跟着揉揉眼睛,利落地爬了起来。
院子里,张家请来的掌勺师傅带着两个打下手的早就在临时搭起的灶台前忙活开了。张家办事还算地道,事先已将大部分菜肴备好、洗净切妥,省了师傅不少力气。
顾书丽带着青凤出了屋,径直走向古仙莲住的正房堂屋。今天她的任务,是和青凤一起,帮古仙莲招呼即将到来的女方亲戚。这活儿可不轻松!
此时天光尚早,离张少北出发接亲的吉时(定在七点过后,十一点前接回新娘)还有一阵子。本家亲戚大多要等到八九点钟才会陆续登门。
张铁山和古仙莲早已穿戴一新,红光满面,脸上的笑容就没掉下来过。院子里搭起了长长的喜棚,屋里地方不够,大席将主要摆在两处院落里,只有最亲近尊贵的客人会被请到正屋待客。
张家的老大张少东、老二张少南都请了假在家招呼,连同大儿媳妇钱小平、二儿媳妇宋云也都抱着孩子早早到了场。
一家子刚吃过早饭,还不到七点,大门外就有了动静。
顾书丽抬眼看去,只见自己那个分了家另过的“好大儿”张少初,骑着自行车,后座上驮着媳妇刘金凤;前横梁上坐着二女儿张蜜和小儿子张伟,一家四口到了。
张少初瞧见母亲这么早就在,以为她也是刚到,脸上掠过一丝不自在,低低喊了声:“妈。”
顾书丽面无表情,目光像掠过空气般扫过他们,径直走了过去。
这新房着实简单,仅有一间东屋,不足十平米。
正中摆着一张簇新的一米五双人床,铺着红得扎眼的崭新被褥。
靠墙立着一个带镜子的三斗柜,柜面上绘着鲜艳的“丹凤朝阳”图案。旁边紧挨着一个三开门的大衣柜。门口处,一架新崭崭的洗脸架算是添了件家当。屋子本就狭小,这几样家具一放,便显得满满当当。
每件新物件上都醒目地贴着大红喜字。墙壁看得出是新近粉刷过,泛着均匀的亮白,脚下水泥地也像是重新打磨过一遍,光洁平整。
古仙莲领着顾书丽转了一圈,脸上笑开了花:“他二婶儿,你给瞧瞧,这屋里的摆设……还成吧?”
不等顾书丽答话,她话锋一转,语气里是掩不住的得意:“我跟你说啊,我这个三儿媳妇,那可是我百里挑一才相中的!人家在百货大楼上班,前年刚进去的售货员!
那模样,真叫一个水灵!方雁头一回上班,我就瞅准了,这姑娘合该是我家少北的媳妇儿!”
她越说越起劲,“嘴巴甜,会说话,见人就笑,讨喜着呢!家里条件也好,娘家就一个哥哥,三年前就结了婚。人口简单,全家都有工作,没负担!最要紧的是,人家爹娘宠闺女!跟我们少北,那是顶顶般配!”
“我可是费了大心思,给他们制造了好多次机会!俩人总算处上对象了!”
古仙莲伸出两根手指捻了捻,“光处对象就处了一年多!早就该办事了,这不是备嫁妆、办彩礼耽搁了嘛。哪像你家少华……”
她话头猛地一拐,带上了明显的鄙夷,“看看他娶了个什么东西?不三不四的!招呼都不打一个,自个儿就悄没声地把事儿办了!家里亲戚一个没请!他俩倒好,脸皮厚得能砌墙,就这么大大咧咧把婚结了!真给咱老张家丢人现眼!”
顾书丽一听古仙莲又扯上那个让她心堵的儿子,脸色倏地沉了下来,像蒙上了一层寒霜:“大嫂,你要显摆自个儿的儿子媳妇,尽管大大方方显摆去!犯不着在我跟前拉踩张少华!”
她声音冷硬,“早分家了!我也当不起他那个妈!往后啊,少在我面前提他,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她越说语气越冲,胸脯起伏着:
“我累死累活跑来你家帮忙,忙得脚不沾地,你倒好,还在这儿阴阳怪气讽刺我?我欠你的啊?行!老娘不伺候了!”说着,一把扯下腰间的围裙,转身就要往外走。
古仙莲脸上登时一阵红一阵白,眼看顾书丽动了真格,也顾不得脸面了,慌忙扑上去死死抱住顾书丽的腰:“哎哟我的好弟妹!你可千万消消气!别走,别走哇!算嫂子嘴贱、糊涂!你就当我是个屁,放了成不?我那就是……就是开个玩笑!
你不爱听,往后我在你跟前,嘴缝上拉链,一个字儿不提他张少华!行不行?”
她急得声音都变了调儿,“眼看这天就要擦黑了,你这会儿走哪儿去?听嫂子的,留下!今晚就跟青凤挤一屋!
明儿一早,新媳妇可就进门了!你好歹是她二婶儿,是长辈!给我个面子,不,不看我的面子,也看看你三侄儿少北的面子!
他一辈子就这么一回大喜事,你可不能真跟我置气啊!刚才都是我这张破嘴惹的祸!”
她觑着顾书丽脸色似乎没那么黑了,赶紧趁热打铁,腾出一只手,虚张声势地朝着自己脸颊轻轻拍了一下:
“二弟妹!你看,我自己打嘴了!消消气成不成?家里这一大摊子事儿,里里外外可全靠你帮我周全呢!
嫂子知道你是个顶顶有能耐的人!咱们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家人,哪有隔夜的仇?”
她眼巴巴地望着顾书丽。
顾书丽冷眼瞧着古仙莲这番做派,鼻子里哼了一声,终究还是被架住了,勉强重新坐了下来。意念沉入脑海空间,果然,刚才那顿发作,又收获了十点打脸值。
时间在忙碌与压抑中悄然流逝。
次日清晨,天还黑洞洞的,张家老宅便已人声鼎沸、锅碗瓢盆叮当作响。顾书丽睡眼惺忪地被吵醒,迷糊了几秒才想起,自己昨夜被古仙莲强留了下来,此刻正和大房的闺女张青凤挤在一张床上。
青凤是张铁山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孩,正上高一。
因着三哥的婚事,特意请假在家帮忙。这姑娘机灵得很,嘴巴也甜,见了顾书丽一口一个“二婶儿”,喊得亲热,可比她那两个糟心的闺女顺眼多了。顾书丽这边刚起身,青凤也跟着揉揉眼睛,利落地爬了起来。
院子里,张家请来的掌勺师傅带着两个打下手的早就在临时搭起的灶台前忙活开了。张家办事还算地道,事先已将大部分菜肴备好、洗净切妥,省了师傅不少力气。
顾书丽带着青凤出了屋,径直走向古仙莲住的正房堂屋。今天她的任务,是和青凤一起,帮古仙莲招呼即将到来的女方亲戚。这活儿可不轻松!
此时天光尚早,离张少北出发接亲的吉时(定在七点过后,十一点前接回新娘)还有一阵子。本家亲戚大多要等到八九点钟才会陆续登门。
张铁山和古仙莲早已穿戴一新,红光满面,脸上的笑容就没掉下来过。院子里搭起了长长的喜棚,屋里地方不够,大席将主要摆在两处院落里,只有最亲近尊贵的客人会被请到正屋待客。
张家的老大张少东、老二张少南都请了假在家招呼,连同大儿媳妇钱小平、二儿媳妇宋云也都抱着孩子早早到了场。
一家子刚吃过早饭,还不到七点,大门外就有了动静。
顾书丽抬眼看去,只见自己那个分了家另过的“好大儿”张少初,骑着自行车,后座上驮着媳妇刘金凤;前横梁上坐着二女儿张蜜和小儿子张伟,一家四口到了。
张少初瞧见母亲这么早就在,以为她也是刚到,脸上掠过一丝不自在,低低喊了声:“妈。”
顾书丽面无表情,目光像掠过空气般扫过他们,径直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