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三国:开局镇边疆,后宫佳丽三千》

  无论如何,何安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再次发生,他会竭尽全力保护梵恬和她的家人。

  “何安哥哥,辛苦你了,这些天你都憔悴了,趁现在好好休息一下吧?”

  梵恬心疼地轻触他眼下那片明显的暗影。她虽为他能力增长而自豪,却也不愿他过度劳累。

  何安揉了揉她的头发,轻声笑了笑:“放心,我没事。这段时间我好好休息,多陪陪你,好吗?”

  尽管当着别人的面,梵恬还是红着脸轻轻点头:“好。”

  宋玉看着两个年轻人感情这么好,脸上也浮起温柔的笑意。她现在只盼两人顺利结婚,如果甜甜身体允许,她更希望他们能有个孩子。

  转眼间,改革开放了,何安的公司正式成立。他大手笔地在外城买下一块地皮,此时正逢国家政策支持,各项手续很快办妥,在这个尚带寒意的春天,工程便动工了。

  工地那边由王成和李琛盯着,何安很放心,他自己则去找了傻柱。

  “以傻柱的厨艺和晓娥姐的头脑,你们开饭店肯定赚钱。现在正好借着这股春风做起来,错过这个时机,以后想做大就难了。”

  “但我听说阎家也打算做饭店生意,而且我现在还是厂里的食堂主任,毕竟是铁饭碗。”傻柱仍有些犹豫。偶尔出去帮忙还行,真要辞职,他也有顾虑,毕竟还得养家。

  “正因为阎家已经有这个打算,又不认识别的厨子,到时候肯定来找你。给别人干不如给自己干方便。”

  傻柱还想说什么,娄晓娥已经站起来,一锤定音:“我觉得何安说得对!傻柱,你把食堂主任辞了,我们凑钱开饭店!”

  能赚钱的都是第一批干的人。娄晓娥比傻柱受教育多,第一时间下了决心。况且她也清楚何安最近的大动作,明白他是在照顾他们一家——她信任何安。

  看着妻子如此坚决的态度,傻柱先是一愣,随即也拍案而起:“ ** ,那就干!凭我这手艺还真不怵谁!”

  “手续我托人帮你们跑,缺钱的话也能找我借,饭店还是你们自己的,我不掺股。”

  前面那些傻柱还能明白,可这“参股不参股”的说法,他就听得云里雾里了。

  何安很快帮他们办妥了所有手续。至于其他事宜,傻柱不好意思再麻烦何安,连开店的本钱也是东拼西凑的——娄晓娥卖了自己的嫁妆,傻柱又四处找人借了些,总算凑足了钱。

  “手续都在这儿了,往后有什么问题随时问我。这段时间我太忙,可能顾不过来。”

  何安的公司建设速度很快,虽然有王成和李琛兄弟帮衬,但大小事务实在太多。如今他最缺的,就是管理方面的人才。

  “何安你尽管去忙,要是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一定开口。我们这小打小闹的,很快就能张罗完。”

  娄晓娥心里过意不去,总觉得欠了何安太多人情。若是不做点什么,心里总是不踏实。

  何安望着眼前的女子。娄晓娥依旧明艳动人,比初来这世界时初见更多了几分风韵,周身洋溢着肉眼可见的幸福。

  这么久以来,何安几乎忘记了自己是穿越而来的。这个世界的剧情早已偏离原轨,所幸最该幸福的人,如今正过得美满。

  “姐,这么多年了,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么?”

  “对,是一家人,是我见外了。”娄晓娥笑弯了眉眼。

  何安会心一笑,仔细叮嘱二人后便离开了四合院。他走得急,自然不知院里人在他身后好一番议论。

  筹备整整持续了一个月。待到四月,何安的公司正式成立。开业当天,他特地邀请众人到傻柱的饭店聚餐。

  起初傻柱想把店面布置得像食堂般简单,但娄晓娥坚决反对。恰逢娘家汇来款项,有了这笔资金加持,娄晓娥将饭店设计得别具匠心。

  这一点连何安都颇感意外——没想到娄晓娥在设计方面天赋异禀,丝毫不逊于专业人士。

  果然,宋玉和大领导见到饭店的装潢布置后赞不绝口。得知设计出自傻柱媳妇之手,更是对着身穿旗袍的娄晓娥连连称赞:“好啊!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傻柱能娶到你真是他的福气!”

  娄晓娥首次受到这般夸赞,顿时羞红了脸。

  “咱们先进去坐吧,不然大家都不好意思落座了。”宋玉笑着挽起领导夫人的手率先入席,众人见状纷纷就座。王成则在门外招呼公司同事。

  何安陪同大领导一行在最大的包间落座。赵敬呈也特意腾出时间赶来,就为见证这个重要时刻。

  “何总,你如今可是走到我前面了,以后可得多多关照我们啊。”

  赵敬呈与何安碰了碰肩,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这么多年下来,倒成了好兄弟。再加上彼此间的生意往来,这份关系更显得牢不可破。

  开业宴席热闹非常,也为傻柱的“迎宾酒店”带来了不小的宣传效果。

  “何总,咱们合同还没到期,你可不能只顾着自己公司的事。”赵敬呈已从何安供应的面粉和蔬菜中尝到甜头,生怕何安一忙起来就把这边给忘了。

  何安有点哭笑不得,这件事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这不仅是生意,更关系到他任务的完成度,长期来看影响重大。

  “放心,我不会厚此薄彼的,你专心训练就好。”

  赵敬呈今天特意腾出时间,喝了不少酒,一喝酒脸就红,此时满面通红,比平时那冷冰冰的样子好接近多了。

  等赵敬呈彻底醉了,何安只好叫人把他送回去。

  他也没想到,这次开业赵敬呈比他还激动。转念一想,也明白赵敬呈为何如此兴奋——祖国的繁荣是每个人的心愿,何况赵敬呈还是一名军人。

  “何总,人已经送回去了。”

  “王成,注意点,别让其他人喝多了闹事。”

  眼下这节骨眼,何安不想惹麻烦。大家开开心心来,也得平平安安回,免得出现醉酒闹事的场面。

  宾客陆续离开,饭店里渐渐安静下来。何安看着梵恬红扑扑的小脸,笑着问:“累了吧?坐下歇会儿。”

  梵恬摇摇头:“我不累,何安哥哥今天才辛苦。”

  “不辛苦,起步阶段都是这样。等公司走上正轨,就不用事事亲力亲为了。”

  何安现在最迫切的是网罗各方面人才,有了人才,公司才能实现质的飞跃。目前的团队,确实还差得远。

  回到海清园,宋玉拿出一沓厚厚的资料递给何安:“何安,你看看,这是我让人搜集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的公司有帮助。”

  何安的第一家公司主攻运输方向,既然涉及这行,各地的习惯和忌讳都得摸清楚。何安的人手最近很忙,宋玉却想到了这一点,还把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

  接过资料,何安感到手中沉甸甸的,那是一份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与期望。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把这第一家公司做起来,不能辜负宋姨这番心血。

  “宋姨,谢谢您。”

  “不用谢,我相信你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公司成立后,何安召集现有人员开了个会。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此时只坐了寥寥几人,但何安相信,将来这里的人会越来越多。

  “第一份订单是跟军方的合作,新一批的面粉和蔬菜都得运到偏远的西北**。这趟任务对大家来说也是一次考验,我亲自带队,王成留守公司。”

  博安公司员工不多,何安在选人时要求极为严格。因此这次前往西北,除了司机以外,只有何安和李飞两人随行。

  王成和李琛则留在总部。王成头脑灵活,李琛性格沉稳,有他们在,何安很放心。

  一路向西北行驶,气候逐渐恶劣。白天酷热难耐,夜晚却寒冷刺骨。这批司机都是王成精心挑选的,性格沉稳,并未因多变的气候产生任何动摇。

  到达交易地点后,对方从车里走出。风沙大作,几乎让人睁不开眼。

  “何总,您怎么亲自来了?”对方没想到何安会亲临,曾在京城见过他一面的他,一眼就认出了何安。

  “这批物资数量不少,早点送到,我们都安心。”

  何安看着对方,虽觉眼熟却叫不出名字,但这并不妨碍两人交谈愉快。对方更是在原价基础上主动提价百分之三,这一趟利润相当可观。

  “我在这待不久,正好趁这几天采购些当地特产,回去时顺便让大家见识些新鲜东西。”

  何安早有此意,否则也不会特意跑这一趟。此时正是好时机,等以后交通发达了,再想从中获利就不容易了。

  对方闻言笑道:“那太好了,也能帮当地百姓改善生活。这是好事,我一定通知下去,让大家配合你们公司的人!”

  装运完带来的物资,又满载当地特产,何安便带领车队返回京城。

  一来一回,花了近一个月时间。但这一趟,何安收获颇丰,同时也锻炼了司机队伍,为今后专跑这条线路打下基础。

  博安公司不只是一家运输公司。目前处于初创阶段,何安才这样安排。未来公司必须转型,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他只是走在了前面。

  “何总,这是这一个月招聘的新员工资料,他们已经适应了环境,您看接下来怎么安排?”王成将员工资料递给何安。

  一个月间,博安公司变化很大。原本空旷的办公区坐满了人,各项规章制度也已步入正轨。

  何安仔细翻阅后赞许道:“做得很好,就让这批人按原计划参加培训。后续的建筑公司也要考核到位。”

  “是,我这就去办。”

  若问当前最有前景的行业,绝非后世熟知的互联网,而是房地产!

  何安回到海清园,发现梵恬不在,只有宋玉在屋里。见到何安,她笑着说:“甜甜去四合院了,说找晓娥谈谈。”

  听到宋玉这么说,何安也没有坐下,直接道:“那您忙着,我去接她。”

  开车来到四合院时,正好看到许大茂穿着一身西装走过来。自从当年何安让他进去了一段时间,许大茂出来后一直想报仇,可惜那时何安已不是他能轻易动的人了。

  许大茂一见何安下车,故意走到他面前,仰着头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何安,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我许大茂也时来运转,成了人上人。你以后最好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