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的喧嚣与顾清玥的提议,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一片需要重新耕耘的现实海滩。林澈和苏雨晴的生活,回归到了一种看似平静,却充满新挑战的轨道。
林澈辞去了咖啡店的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与苏雨晴共同规划的未来中。那笔丰厚的报酬,像一颗珍贵的种子,被他们小心翼翼地保管着,如何播种,决定着未来的收成。
“阿澈,这笔钱,我们怎么用?”晚上,两人挤在出租屋的小桌前,苏雨晴摊开记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预算,“如果租个小店面,加上装修、设备、前期原料,这笔钱可能刚好够,但后面几个月的生活费就会非常紧张,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有。”
林澈看着账本,眉头微蹙。他何尝不想尽快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哪怕很小的店铺?那是他梦想的具象。但现实的冰冷数字摆在眼前。
“不能全部投进去。”林澈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理智却有些艰难的决定,“我们先拿出一部分,试试水。租店面风险太大,我们可以先从更灵活的方式开始。”
“更灵活的方式?”苏雨晴抬起头,眼中带着询问。
“嗯,”林澈点点头,眼神逐渐坚定,“比如,先去创意市集申请一个摊位,或者,先只做线上预订,我在家里的小厨房做,你负责接单和配送。虽然辛苦,规模小,但成本低,可以慢慢积累客户和口碑。等站稳脚跟,再考虑下一步。”
苏雨晴看着林澈,从他眼中看到了不再是冲动的梦想,而是经过沉淀的务实和担当。她心里一暖,用力点头:“好!我听你的。我们就从最小的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创业的艰辛,远超他们的想象。申请市集摊位需要排队等候,线上平台需要精心维护和推广。林澈重新拾起久违的创作激情,但家里的厨房设备简陋,很多想法难以实现,他只能不断调整配方,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极致。
苏雨晴则发挥她的细致和耐心,研究各个线上平台的规则,学习拍照修图,编写吸引人的产品描述,还要负责与客户的沟通。常常忙到深夜。
这天,林澈尝试一款新的茉莉花茶慕斯,因为家里烤箱温度不稳定,连续失败了三次,浪费了不少昂贵的原料。他看着不成形的作品, 涌上心头,猛地将搅拌碗摔在水池里,发出沉闷的响声。
苏雨晴闻声从电脑前跑过来,看到一片狼藉的厨房和脸色难看的林澈,没有责怪,只是默默拿起抹布开始收拾。
“对不起…”林澈看着她的背影,声音低沉,“我又急躁了…浪费了这么多材料。”
苏雨晴转过身,对他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疲惫却充满理解:“没事的,阿澈。失败是常事,我们慢慢来。比起这个,我更担心你太累。”她走上前,轻轻擦去他脸颊不小心沾到的一点奶油,“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已经比很多人勇敢了,不是吗?”
她的温柔像一汪清泉,瞬间浇灭了林澈心头的焦躁。他握住她的手,愧疚地说:“雨晴,跟着我,让你受累了。”
“说什么傻话。”苏雨晴靠在他怀里,“我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啊。累一点怕什么,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在往前走。”
然而,考验接踵而至。他们精心准备后,终于在一个周末的创意市集获得了第一个摊位。两人兴奋又紧张地布置好,摆上林澈精心制作的样品。然而,那天人流量不大,他们的摊位位置又偏,一整天下来,问津者寥寥,只卖出了寥寥几份。
收摊时,看着几乎没怎么动的甜点,苏雨晴清点着微薄的收入,眼眶忍不住红了,但她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没关系,第一次嘛,很正常。”林澈搂住她的肩膀,安慰道,心里却也充满了失落和挫败感。
“嗯,我们下次选个更好的位置,再把产品介绍做得更吸引人一点。”苏雨晴吸了吸鼻子,重新振作起来。
晚上回到家,两人都累得瘫倒在沙发上。苏雨晴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查看线上平台的留言,忽然发现了一条来自陌生公司的订单,要求订购一批次日下午茶甜点,数量不小,而且对款式没有太多限制,预算也很合理。
“阿澈!你看!”苏雨晴惊喜地把手机递给林澈,“有公司订单!”
林澈接过一看,心里也是一喜,但随即闪过一丝疑惑。这家公司名字有点眼熟…他仔细回想,忽然记起,这似乎是…顾清玥所在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是巧合吗?还是…
他看向苏雨晴,苏雨晴也正看着他,眼神里有着同样的疑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接吗?”苏雨晴轻声问。
林澈沉默了片刻。他明白,这很可能是顾清玥的一种无声的、不带施舍意味的帮助。接受,意味着能缓解他们眼下的经济压力;但接受,也意味着某种程度上,依然没有完全脱离她的影响。
“接。”林澈最终做出了决定,语气平静而坚定,“但我们要用最好的状态和品质去完成。这不是接受施舍,这是一次商业合作。我们用作品说话。”
苏雨晴看着他,明白了他的意思。她点点头:“好!那我们今晚就开始准备!”
接下来的半天一夜,两人几乎没合眼。林澈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苏雨晴负责包装和联络。当订单准时送达,并获得对方高度认可后,两人累得几乎虚脱,但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笔收入,像一场及时雨,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然而,还没来得及庆祝,新的问题出现了。有顾客在线上平台留言,质疑他们一款巧克力产品的可可含量,言语尖酸,甚至暗示他们用料不实。这条差评像一根刺,影响了后续的咨询。
苏雨晴看到后非常委屈和气愤,想要据理力争。林澈拦住了她。
“雨晴,别冲动。”他冷静地说,“对待质疑,最好的方式是拿出证据,而不是争吵。”
他让苏雨晴拍下他们使用的进口可可粉的原料包装和采购凭证,清晰地上传到产品页面,并附上简短专业的说明,欢迎监督。态度不卑不亢。
果然,这番操作后,不仅那位质疑的顾客删除了评论,还引来了其他顾客对他们专业态度的赞赏。
处理完这件事,夜深人静。苏雨晴靠在林澈肩头,轻声说:“阿澈,你好像…比以前更沉稳了。”
林澈握紧她的手:“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要对我们两个人负责。”
创业维艰,但在这艰难中,两颗心靠得越来越近。他们学会了在挫折中相互鼓励,在分歧中沟通妥协,在压力下彼此支撑。梦想的种子,正在现实的土壤中,经历着风雨,却也顽强地扎根,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而那条曾经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名为“过去”的阴影,也在共同的奋斗中,逐渐被阳光驱散。
林澈辞去了咖啡店的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与苏雨晴共同规划的未来中。那笔丰厚的报酬,像一颗珍贵的种子,被他们小心翼翼地保管着,如何播种,决定着未来的收成。
“阿澈,这笔钱,我们怎么用?”晚上,两人挤在出租屋的小桌前,苏雨晴摊开记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预算,“如果租个小店面,加上装修、设备、前期原料,这笔钱可能刚好够,但后面几个月的生活费就会非常紧张,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有。”
林澈看着账本,眉头微蹙。他何尝不想尽快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哪怕很小的店铺?那是他梦想的具象。但现实的冰冷数字摆在眼前。
“不能全部投进去。”林澈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理智却有些艰难的决定,“我们先拿出一部分,试试水。租店面风险太大,我们可以先从更灵活的方式开始。”
“更灵活的方式?”苏雨晴抬起头,眼中带着询问。
“嗯,”林澈点点头,眼神逐渐坚定,“比如,先去创意市集申请一个摊位,或者,先只做线上预订,我在家里的小厨房做,你负责接单和配送。虽然辛苦,规模小,但成本低,可以慢慢积累客户和口碑。等站稳脚跟,再考虑下一步。”
苏雨晴看着林澈,从他眼中看到了不再是冲动的梦想,而是经过沉淀的务实和担当。她心里一暖,用力点头:“好!我听你的。我们就从最小的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创业的艰辛,远超他们的想象。申请市集摊位需要排队等候,线上平台需要精心维护和推广。林澈重新拾起久违的创作激情,但家里的厨房设备简陋,很多想法难以实现,他只能不断调整配方,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极致。
苏雨晴则发挥她的细致和耐心,研究各个线上平台的规则,学习拍照修图,编写吸引人的产品描述,还要负责与客户的沟通。常常忙到深夜。
这天,林澈尝试一款新的茉莉花茶慕斯,因为家里烤箱温度不稳定,连续失败了三次,浪费了不少昂贵的原料。他看着不成形的作品, 涌上心头,猛地将搅拌碗摔在水池里,发出沉闷的响声。
苏雨晴闻声从电脑前跑过来,看到一片狼藉的厨房和脸色难看的林澈,没有责怪,只是默默拿起抹布开始收拾。
“对不起…”林澈看着她的背影,声音低沉,“我又急躁了…浪费了这么多材料。”
苏雨晴转过身,对他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疲惫却充满理解:“没事的,阿澈。失败是常事,我们慢慢来。比起这个,我更担心你太累。”她走上前,轻轻擦去他脸颊不小心沾到的一点奶油,“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已经比很多人勇敢了,不是吗?”
她的温柔像一汪清泉,瞬间浇灭了林澈心头的焦躁。他握住她的手,愧疚地说:“雨晴,跟着我,让你受累了。”
“说什么傻话。”苏雨晴靠在他怀里,“我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啊。累一点怕什么,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在往前走。”
然而,考验接踵而至。他们精心准备后,终于在一个周末的创意市集获得了第一个摊位。两人兴奋又紧张地布置好,摆上林澈精心制作的样品。然而,那天人流量不大,他们的摊位位置又偏,一整天下来,问津者寥寥,只卖出了寥寥几份。
收摊时,看着几乎没怎么动的甜点,苏雨晴清点着微薄的收入,眼眶忍不住红了,但她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没关系,第一次嘛,很正常。”林澈搂住她的肩膀,安慰道,心里却也充满了失落和挫败感。
“嗯,我们下次选个更好的位置,再把产品介绍做得更吸引人一点。”苏雨晴吸了吸鼻子,重新振作起来。
晚上回到家,两人都累得瘫倒在沙发上。苏雨晴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查看线上平台的留言,忽然发现了一条来自陌生公司的订单,要求订购一批次日下午茶甜点,数量不小,而且对款式没有太多限制,预算也很合理。
“阿澈!你看!”苏雨晴惊喜地把手机递给林澈,“有公司订单!”
林澈接过一看,心里也是一喜,但随即闪过一丝疑惑。这家公司名字有点眼熟…他仔细回想,忽然记起,这似乎是…顾清玥所在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是巧合吗?还是…
他看向苏雨晴,苏雨晴也正看着他,眼神里有着同样的疑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接吗?”苏雨晴轻声问。
林澈沉默了片刻。他明白,这很可能是顾清玥的一种无声的、不带施舍意味的帮助。接受,意味着能缓解他们眼下的经济压力;但接受,也意味着某种程度上,依然没有完全脱离她的影响。
“接。”林澈最终做出了决定,语气平静而坚定,“但我们要用最好的状态和品质去完成。这不是接受施舍,这是一次商业合作。我们用作品说话。”
苏雨晴看着他,明白了他的意思。她点点头:“好!那我们今晚就开始准备!”
接下来的半天一夜,两人几乎没合眼。林澈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苏雨晴负责包装和联络。当订单准时送达,并获得对方高度认可后,两人累得几乎虚脱,但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笔收入,像一场及时雨,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然而,还没来得及庆祝,新的问题出现了。有顾客在线上平台留言,质疑他们一款巧克力产品的可可含量,言语尖酸,甚至暗示他们用料不实。这条差评像一根刺,影响了后续的咨询。
苏雨晴看到后非常委屈和气愤,想要据理力争。林澈拦住了她。
“雨晴,别冲动。”他冷静地说,“对待质疑,最好的方式是拿出证据,而不是争吵。”
他让苏雨晴拍下他们使用的进口可可粉的原料包装和采购凭证,清晰地上传到产品页面,并附上简短专业的说明,欢迎监督。态度不卑不亢。
果然,这番操作后,不仅那位质疑的顾客删除了评论,还引来了其他顾客对他们专业态度的赞赏。
处理完这件事,夜深人静。苏雨晴靠在林澈肩头,轻声说:“阿澈,你好像…比以前更沉稳了。”
林澈握紧她的手:“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要对我们两个人负责。”
创业维艰,但在这艰难中,两颗心靠得越来越近。他们学会了在挫折中相互鼓励,在分歧中沟通妥协,在压力下彼此支撑。梦想的种子,正在现实的土壤中,经历着风雨,却也顽强地扎根,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而那条曾经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名为“过去”的阴影,也在共同的奋斗中,逐渐被阳光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