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墨岚来袭-《甜吻定制》

  决定补办一场小型婚礼后,林澈和顾清玥的生活仿佛驶入了一片温暖而平静的海域。他们一起看房,最终选定了一处环境清幽、学区良好且离“初暖”不算太远的新居,并开始着手装修设计。日子在忙碌却充满希望中平稳度过,过去的阴影似乎正渐渐淡去。

  然而,真正的挑战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一个周五的下午,林澈正在“初暖”的新店里监督最后的装修收尾工作。经过风雨洗礼后,他决心将“初暖”升级,融入更多顾清玥喜欢的简约设计元素,定位也更高端。手机响起,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您好,是林澈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干练、清晰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的女声。

  “我是,您哪位?”林澈有些疑惑。

  “我是沈墨岚,‘岚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我对你的‘初暖’品牌很感兴趣,有些想法想和你当面聊聊,不知林先生明天下午是否有空?”她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透着精准和效率。

  沈墨岚?岚资本?林澈隐约听说过这个名字,是一家近年在投资界声名鹊起的新锐机构,以眼光毒辣、出手果断着称。他心中诧异,自己的小店虽然小有名气,但怎么会引起这种级别资本的注意?

  “沈总您好,很荣幸。不知您具体对哪方面感兴趣?”林澈保持着礼貌和警惕。

  “电话里说不清楚。我看过你们危机前后的所有资料,包括品牌故事、产品线和最近的转型尝试。我认为‘初暖’有成为全国性生活方式品牌的潜力,但需要专业的资本和战略重塑。明天见面详谈如何?地点你定。”沈墨岚的语气带着一种天然的主导感。

  林澈沉吟片刻。他确实有将“初暖”做大的想法,但一直苦于资源和经验不足。岚资本的邀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他没有立刻答应。

  “感谢沈总的青睐。不过,品牌的发展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我需要和我的合伙人商量一下。晚点给您回复,可以吗?”

  “合伙人?”沈墨岚的语气微扬,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平静,“当然。期待你的回复。”

  挂断电话,林澈心情复杂。他第一时间没有思考商业计划,而是想到了顾清玥。他答应过她,任何事情都要透明,共同决定。

  晚上,在新家的临时厨房里(新房还在通风,他们暂住附近公寓),林澈一边帮顾清玥洗菜,一边看似随意地提起了这件事。

  “清玥,今天下午有个叫沈墨岚的投资人联系我,说是‘岚资本’的,想约我谈谈投资‘初暖’的事。”

  顾清玥切菜的手顿了一下。沈墨岚的名字,她听说过,甚至在一些财经报道上见过她的照片,一个非常厉害的女人。她抬起头,看向林澈:“岚资本?她怎么会注意到‘初暖’?”

  “她说看过我们所有的资料,觉得有潜力成为全国性品牌。”林澈如实转述,“我告诉她需要和合伙人商量。”

  “合伙人?”顾清玥微微挑眉。

  “嗯。”林澈看着她,眼神坦诚,“你。没有你,‘初暖’撑不到今天,也不可能有机会转型。未来的任何重大决定,你都是我的合伙人。”

  这话让顾清玥心中一动。她低下头继续切菜,语气平静:“你怎么想?”

  “机会难得。岚资本的实力毋庸置疑,如果真能合作,对‘初暖’是质的飞跃。但是,”林澈话锋一转,“资本是双刃剑。我担心失去控制权,也担心节奏太快,违背了我们做‘初暖’的初心。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如果你觉得可以接触一下,我就去见她;如果你觉得不合适,我就回绝。”

  他将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她。

  顾清玥沉默地切完手中的菜,心中飞速权衡。商业直觉告诉她,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但一种莫名的、属于女性的直觉,让她对“沈墨岚”这个名字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警惕。并非嫉妒,而是一种面对强大同类时本能的审慎。

  “见见吧。”最终,理性的判断占了上风,“了解一下对方的意图和条件总没坏处。但记住我们的底线:品牌灵魂不能丢,控制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我陪你一起去。”

  最后一句,她说得自然却坚定。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共同面对。

  林澈松了口气,心中暖流涌动:“好,听你的。”

  第二天下午,在一家安静的会员制咖啡馆,林澈和顾清玥见到了沈墨岚。

  她本人比报道上更有气场。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装套裙,妆容精致,一丝不苟。她看到顾清玥时,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惊讶,但立刻被完美的职业微笑掩盖。

  “林先生,这位是?”她主动伸出手。

  “我的太太,也是‘初暖’的联合创始人,顾清玥。”林澈郑重地介绍。

  “顾小姐,久仰。”沈墨岚与顾清玥握手,力道适中,目光却带着审视的锐利,“没想到顾小姐也对品牌运营有如此深的涉猎。”

  顾清玥淡淡一笑,不卑不亢:“沈总过奖。‘初暖’是我们共同的心血,自然要共同负责。”

  落座后,沈墨岚直接切入主题,她打开平板电脑,展示了一份简洁却极具冲击力的ppt:“林先生,顾小姐,我就直说了。‘初暖’的模式我很欣赏,尤其是林先生在产品上的坚持和危机处理能力。但在我看来,它太‘慢’了,也太‘小’了。”

  她的话语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局限于本地市场,依靠口碑缓慢积累,抗风险能力太弱。上次的危机就是证明。我的计划是,岚资本注资,控股百分之五十一,组建专业团队,进行品牌全面升级和快速复制,一年内开拓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三年内实现百店规模,五年内冲击Ipo。”

  这个蓝图宏大而诱人,但林澈和顾清玥的心都沉了下去。控股百分之五十一?这意味着他们将失去主导权。

  “沈总,”林澈开口,语气谨慎,“感谢您的厚爱。但‘初暖’的核心在于它的手工温度和独特体验,快速复制可能会失去灵魂。”

  沈墨岚笑了,那笑容自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居高临下:“林先生,情怀不能当饭吃。市场要的是效率和规模。灵魂?品牌做大做强了,自然就有了新的、更强大的灵魂。至于体验,”她看向顾清玥,“顾小姐是名门出身,应该更清楚,标准化和规模化才是现代商业的基石。”

  这话语中隐含的意味,让顾清玥微微蹙眉。她平静地回应:“沈总,商业效率固然重要,但品牌的初心和差异性才是立足之本。我们追求的,不是单纯的规模,而是在保证品质和独特性的前提下,稳健地成长。”

  沈墨岚身体微微后靠,目光在两人之间扫过,最终落在林澈身上:“看来二位夫妻同心,理念很一致。不过,商业世界很残酷,机会转瞬即逝。我可以给二位一周时间考虑。但条件,没有商量余地。”

  会谈在一种表面客气、内里紧绷的氛围中结束。

  回家的路上,林澈和顾清玥都沉默着。

  “你怎么看?”最终还是林澈先开口。

  “她很厉害,目标明确,手段强势。”顾清玥客观评价,“但她不懂,或者说不在乎‘初暖’真正珍贵的东西。控股百分之五十一,等于把‘初暖’变成了岚资本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这不是合作,是收购。”

  林澈点头:“和我想的一样。我们不能答应。”

  “但她也指出了一个现实,”顾清玥看向车窗外,“‘初暖’确实需要突破,不能总停留在舒适区。拒绝她,我们就要靠自己走出一条更艰难,但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林澈握住她的手:“再难,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