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顾清玥那条冰冷的“周六下午三点,中心公园儿童游乐场”的回复后,林澈枯死的心湖里,仿佛被投下了一颗微小的石子,漾开一圈名为“希望”的涟漪。尽管这希望如此渺茫,附带着严格的时间和地点限制,以及显而易见的监视意味,但这已是他黑暗中唯一能抓住的光亮。
接下来的几天,他强迫自己振作。他刮干净胡子,洗了澡,吃了几天来的第一顿正经饭菜。他翻出之前买的育儿书籍,重新认真学习如何与婴儿互动,笔记做得比备考还认真。他去商场,精心挑选了一个柔软安全的布偶玩具和一套适合婴幼儿的、成分绝对温和的防晒霜和驱蚊贴。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思量,生怕有一丝差错。
周六下午两点半,林澈提前到了公园。春日的阳光很好,游乐场上满是孩子的欢声笑语。他坐在长椅上,手里紧紧攥着给女儿的礼物,心跳如擂鼓,既期待又害怕。他不断深呼吸,告诉自己,只看孩子,不多话,不逾矩。
两点五十分,他看到了顾清玥。她推着一辆轻便的婴儿车,缓缓走来。她瘦了些,穿着简单的针织衫和长裤,脸上没有化妆,神色淡漠,阳光在她身上投下清冷的光晕。婴儿车里,晨曦戴着小遮阳帽,正咿咿呀呀地挥着小手。
林澈立刻站起身,喉咙发紧,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顾清玥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停下,没有看他,只是弯腰将晨曦抱了出来。小家伙似乎长大了些,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时间一小时。”顾清玥的声音平静无波,像在陈述一项条款。她将孩子递向林澈,动作有些僵硬,但并没有犹豫。
林澈几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接过女儿。那柔软而真实的重量落入怀中瞬间,他的眼眶猛地一热,差点落下泪来。他极力克制着,调整了一个最舒适的姿势抱着她,轻声唤道:“晨曦,爸爸来了。”
晨曦似乎认出了他,没有哭闹,反而伸出小手抓住了他的衣领,嘴里发出“啊”的音节。
这一刻,林澈觉得所有的痛苦和等待都值得了。他抱着女儿,在游乐场边的树荫下慢慢走着,指着飞舞的蝴蝶和彩色滑梯给她看,笨拙地模仿着动物的叫声逗她。他完全沉浸在和女儿的世界里,暂时忘记了不远处那道始终追随着他们的、审视的目光。
顾清玥坐在另一张长椅上,远远地看着。她看到林澈抱着孩子时那近乎虔诚的小心翼翼,看到他逗弄孩子时眼中自然流露的、无法伪装的宠爱和喜悦,也看到他偶尔看向她时,那迅速掩去的愧疚和渴望。她紧绷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丝。至少,他对孩子的心,是真的。
一小时很快过去。林澈虽然万分不舍,但还是准时将孩子抱回顾清玥面前。他将带来的玩具和用品递过去,声音低哑:“给晨曦买的,都是安全的。”
顾清玥看了一眼,没有拒绝,接过来放进婴儿车储物篮,淡淡地说:“谢谢。”然后,她推着车,转身准备离开。
“清玥!”林澈忍不住叫住她。
顾清玥停住脚步,但没有回头。
林澈看着她的背影,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下周……还是这里吗?”
顾清玥沉默了几秒,才回答:“嗯。”然后,便推着孩子渐渐走远。
这次短暂的会面,像一次严格的探监,但林澈已经心满意足。他知道,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必须用无限的耐心和实际行动,去慢慢融化顾清玥心中的冰山。
此后的每周六,成了林澈生活中唯一的期盼。他雷打不动地准时出现在公园,每一次都准备得更充分,更专注于和女儿的互动。他学会了如何更熟练地给女儿喂水、换尿布,甚至能根据她的哭声判断她是饿了还是困了。他不再试图和顾清玥多说话,只是在她需要搭把手时(比如拿东西、撑伞)默默上前,做完便退开,保持安全的距离。
顾清玥的冷漠,似乎也出现了一丝裂缝。她不再始终坐在远处,有时会走近一些,看着父女俩互动。她会偶尔简短地提醒一句“风大了,该加件衣服了”,或者指出林澈抱孩子的姿势某个细微的不当之处。林澈总是立刻听从,并真诚地道谢。这种极其有限的交流,对他们而言,已是巨大的进步。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深夜。
那天凌晨两点多,林澈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他迷迷糊糊接起,电话那头传来顾清玥极力压抑却仍带着惊慌和颤抖的声音:
“林澈……晨曦发高烧,39度5,一直哭,物理降温没用……我一个人,弄不了她去医院……”
林澈的睡意瞬间全无,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别怕!我马上到!你准备好东西,在家等我!”他一边安抚,一边跳下床,抓起车钥匙就冲出了门。
深夜的街道空旷,林澈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顾清玥临时租住的公寓楼下。她已经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晨曦等在那里,脸色苍白,眼圈泛红,强装镇定下是显而易见的无助。
林澈二话不说,接过孩子,触手一片滚烫,小家伙哭得嗓子都有些哑了。他心疼得揪紧,但此刻他必须镇定。“上车,我们去儿童医院。”
去医院的路上,林澈专注地开车,不时从后视镜看一眼后座紧抱着孩子的顾清玥,轻声安慰:“没事的,小孩子发烧很常见,到了医院就好了。”
到了医院急诊,林澈跑前跑后,挂号、缴费、向医生详细描述病情,动作迅速而沉稳。顾清玥则抱着孩子,跟着护士做检查。抽血时,晨曦哭得撕心裂肺,顾清玥心疼得直掉眼泪,林澈站在一旁,紧紧握着拳头,恨不得替女儿受罪。
诊断结果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的高烧,需要打退烧针并留院观察。等一切安顿好,晨曦终于在药物作用下沉沉睡去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病房里很安静,只剩下孩子平稳的呼吸声。顾清玥疲惫地坐在病床边,看着女儿熟睡的小脸,神情复杂。
林澈去楼下买了热粥和小笼包回来,轻轻放在她旁边的柜子上。“吃点东西吧,熬了一夜了。”
顾清玥抬起头,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双眼和下巴新冒出的胡茬,第一次没有立刻移开目光。她沉默地接过粥,小口地喝了起来。
“谢谢你……今晚。”她低声说,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
“应该的。”林澈在她旁边的椅子坐下,目光温柔地落在女儿脸上,“我是她爸爸。”
这句话,他说得很自然,却重重地敲在了顾清玥的心上。这一夜,他展现出的可靠、担当和对孩子深切的爱,与她记忆中那个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优柔寡断的男人,判若两人。
长时间的沉默后,顾清玥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问他:“林澈,我们……还能回到过去吗?”
林澈身体微微一震,他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她,摇了摇头,语气坚定而清晰:“回不去了。那些伤害和裂痕,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不能假装它们没发生过。”
顾清玥有些意外地看向他。
林澈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但是,清玥,我们可以不回到过去。我们可以……试着走向一个新的未来。一个以晨曦为中心,我们作为她的父母,学着重新信任、彼此支持的未来。我不奢求你现在就原谅我,我只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证明我可以做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一个……值得你再次信任的人。”
他的目光坦诚而恳切,没有回避,没有闪躲。
顾清玥怔怔地看着他,良久,她重新将目光投向女儿,极轻极轻地说了一句:“路很长,也很难。”
“我知道。”林澈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但我准备好了,一步一步走。”
晨曦在睡梦中咂了咂嘴,仿佛在做一个甜甜的梦。窗外的阳光渐渐明亮起来,照亮了病房,也照亮了这对伤痕累累的男女,以及他们之间,那一道开始透进微光的、深深的裂痕。愈合,或许需要一生,但至少,方向已经指明。
接下来的几天,他强迫自己振作。他刮干净胡子,洗了澡,吃了几天来的第一顿正经饭菜。他翻出之前买的育儿书籍,重新认真学习如何与婴儿互动,笔记做得比备考还认真。他去商场,精心挑选了一个柔软安全的布偶玩具和一套适合婴幼儿的、成分绝对温和的防晒霜和驱蚊贴。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思量,生怕有一丝差错。
周六下午两点半,林澈提前到了公园。春日的阳光很好,游乐场上满是孩子的欢声笑语。他坐在长椅上,手里紧紧攥着给女儿的礼物,心跳如擂鼓,既期待又害怕。他不断深呼吸,告诉自己,只看孩子,不多话,不逾矩。
两点五十分,他看到了顾清玥。她推着一辆轻便的婴儿车,缓缓走来。她瘦了些,穿着简单的针织衫和长裤,脸上没有化妆,神色淡漠,阳光在她身上投下清冷的光晕。婴儿车里,晨曦戴着小遮阳帽,正咿咿呀呀地挥着小手。
林澈立刻站起身,喉咙发紧,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顾清玥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停下,没有看他,只是弯腰将晨曦抱了出来。小家伙似乎长大了些,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时间一小时。”顾清玥的声音平静无波,像在陈述一项条款。她将孩子递向林澈,动作有些僵硬,但并没有犹豫。
林澈几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接过女儿。那柔软而真实的重量落入怀中瞬间,他的眼眶猛地一热,差点落下泪来。他极力克制着,调整了一个最舒适的姿势抱着她,轻声唤道:“晨曦,爸爸来了。”
晨曦似乎认出了他,没有哭闹,反而伸出小手抓住了他的衣领,嘴里发出“啊”的音节。
这一刻,林澈觉得所有的痛苦和等待都值得了。他抱着女儿,在游乐场边的树荫下慢慢走着,指着飞舞的蝴蝶和彩色滑梯给她看,笨拙地模仿着动物的叫声逗她。他完全沉浸在和女儿的世界里,暂时忘记了不远处那道始终追随着他们的、审视的目光。
顾清玥坐在另一张长椅上,远远地看着。她看到林澈抱着孩子时那近乎虔诚的小心翼翼,看到他逗弄孩子时眼中自然流露的、无法伪装的宠爱和喜悦,也看到他偶尔看向她时,那迅速掩去的愧疚和渴望。她紧绷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丝。至少,他对孩子的心,是真的。
一小时很快过去。林澈虽然万分不舍,但还是准时将孩子抱回顾清玥面前。他将带来的玩具和用品递过去,声音低哑:“给晨曦买的,都是安全的。”
顾清玥看了一眼,没有拒绝,接过来放进婴儿车储物篮,淡淡地说:“谢谢。”然后,她推着车,转身准备离开。
“清玥!”林澈忍不住叫住她。
顾清玥停住脚步,但没有回头。
林澈看着她的背影,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下周……还是这里吗?”
顾清玥沉默了几秒,才回答:“嗯。”然后,便推着孩子渐渐走远。
这次短暂的会面,像一次严格的探监,但林澈已经心满意足。他知道,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必须用无限的耐心和实际行动,去慢慢融化顾清玥心中的冰山。
此后的每周六,成了林澈生活中唯一的期盼。他雷打不动地准时出现在公园,每一次都准备得更充分,更专注于和女儿的互动。他学会了如何更熟练地给女儿喂水、换尿布,甚至能根据她的哭声判断她是饿了还是困了。他不再试图和顾清玥多说话,只是在她需要搭把手时(比如拿东西、撑伞)默默上前,做完便退开,保持安全的距离。
顾清玥的冷漠,似乎也出现了一丝裂缝。她不再始终坐在远处,有时会走近一些,看着父女俩互动。她会偶尔简短地提醒一句“风大了,该加件衣服了”,或者指出林澈抱孩子的姿势某个细微的不当之处。林澈总是立刻听从,并真诚地道谢。这种极其有限的交流,对他们而言,已是巨大的进步。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深夜。
那天凌晨两点多,林澈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他迷迷糊糊接起,电话那头传来顾清玥极力压抑却仍带着惊慌和颤抖的声音:
“林澈……晨曦发高烧,39度5,一直哭,物理降温没用……我一个人,弄不了她去医院……”
林澈的睡意瞬间全无,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别怕!我马上到!你准备好东西,在家等我!”他一边安抚,一边跳下床,抓起车钥匙就冲出了门。
深夜的街道空旷,林澈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顾清玥临时租住的公寓楼下。她已经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晨曦等在那里,脸色苍白,眼圈泛红,强装镇定下是显而易见的无助。
林澈二话不说,接过孩子,触手一片滚烫,小家伙哭得嗓子都有些哑了。他心疼得揪紧,但此刻他必须镇定。“上车,我们去儿童医院。”
去医院的路上,林澈专注地开车,不时从后视镜看一眼后座紧抱着孩子的顾清玥,轻声安慰:“没事的,小孩子发烧很常见,到了医院就好了。”
到了医院急诊,林澈跑前跑后,挂号、缴费、向医生详细描述病情,动作迅速而沉稳。顾清玥则抱着孩子,跟着护士做检查。抽血时,晨曦哭得撕心裂肺,顾清玥心疼得直掉眼泪,林澈站在一旁,紧紧握着拳头,恨不得替女儿受罪。
诊断结果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的高烧,需要打退烧针并留院观察。等一切安顿好,晨曦终于在药物作用下沉沉睡去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病房里很安静,只剩下孩子平稳的呼吸声。顾清玥疲惫地坐在病床边,看着女儿熟睡的小脸,神情复杂。
林澈去楼下买了热粥和小笼包回来,轻轻放在她旁边的柜子上。“吃点东西吧,熬了一夜了。”
顾清玥抬起头,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双眼和下巴新冒出的胡茬,第一次没有立刻移开目光。她沉默地接过粥,小口地喝了起来。
“谢谢你……今晚。”她低声说,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
“应该的。”林澈在她旁边的椅子坐下,目光温柔地落在女儿脸上,“我是她爸爸。”
这句话,他说得很自然,却重重地敲在了顾清玥的心上。这一夜,他展现出的可靠、担当和对孩子深切的爱,与她记忆中那个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优柔寡断的男人,判若两人。
长时间的沉默后,顾清玥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问他:“林澈,我们……还能回到过去吗?”
林澈身体微微一震,他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她,摇了摇头,语气坚定而清晰:“回不去了。那些伤害和裂痕,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不能假装它们没发生过。”
顾清玥有些意外地看向他。
林澈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但是,清玥,我们可以不回到过去。我们可以……试着走向一个新的未来。一个以晨曦为中心,我们作为她的父母,学着重新信任、彼此支持的未来。我不奢求你现在就原谅我,我只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证明我可以做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一个……值得你再次信任的人。”
他的目光坦诚而恳切,没有回避,没有闪躲。
顾清玥怔怔地看着他,良久,她重新将目光投向女儿,极轻极轻地说了一句:“路很长,也很难。”
“我知道。”林澈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但我准备好了,一步一步走。”
晨曦在睡梦中咂了咂嘴,仿佛在做一个甜甜的梦。窗外的阳光渐渐明亮起来,照亮了病房,也照亮了这对伤痕累累的男女,以及他们之间,那一道开始透进微光的、深深的裂痕。愈合,或许需要一生,但至少,方向已经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