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龙台”制造的死亡空域,如同星海一道狰狞的伤疤,暂时阻隔了敌军狂潮般的推进。暗红色的能量洪流在触及那片扭曲破碎的空间时,也发生了偏折和消散,无法直接威胁到后撤重整的帝国舰队。
然而,胜利的代价是惨痛的。负责断后、未能及时完全撤离的两支“镇岳营”分队、一支“破锋营”尖刀小组,连同他们英勇的士伍,永远地消失在了那片人造的虚空坟场。伤亡数字冰冷地呈现在陇西指挥中心和“帝江”号舰桥的光幕上,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份沉重的损失。
帝国舰队主力退守至柯伊伯带第二道预设防线,舰船上弥漫着劫后余生的庆幸,更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悲怆与凝重。敌军新型主力舰的恐怖火力,以及那自杀式小艇的疯狂战术,给所有幸存者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帝江”号舰桥,蒙恬看着星图上那道触目惊心的“裂痕”和后方依旧庞大猩红的敌军标识,沉声道:“‘断龙台’争取到了时间,但不足以扭转战局。敌军指挥官绝非庸才,他们很快会找到绕行或中和空间陷阱的方法。”
顿弱点头,眼神锐利如刀:“我们必须利用这段时间,找到应对之策。敌军的新型主力舰和那些小艇,战术配合娴熟,绝非乌合之众。王离之前感知到的指挥节点,是关键。”
提到王离,众人的目光转向通讯光幕中,那个靠在“鹰隼”级座舰舱壁上,几乎虚脱的年轻将领。强行在激烈战场环境下将感知延伸至敌军纵深,又经历了“断龙台”引发的空间巨震,他的精神消耗已达极限,此刻连保持清醒都十分困难。
“让他立刻撤下来,送回龙渊基地休养。”蒙恬下令,语气不容置疑,“此子不能有失。”
…………
龙渊基地,“共鸣仪”实验室。
徐彭岳反复观看着那段捕获到的、描绘母星被侵蚀的恶意图像,以及“断龙台”启动前后,“谛听”阵列捕捉到的敌军能量波动变化。
“不对……”他喃喃自语,手指在光幕上快速划动,调出不同的数据流进行对比,“‘断龙台’引发的空间崩塌,范围巨大,能量紊乱。但你们看敌军核心区域的能量反应——在最初的扰动后,迅速恢复了稳定,甚至……有种早有预案的从容感。”
嬴雪华站在他身侧,凝神细看,轻声道:“都尉的意思是,敌人或许……并非第一次遭遇,甚至可能预料到了我们会使用此类空间武器?”
“很有可能!”徐彭岳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们对空间的掌控和理解,远超我们。‘断龙台’或许能阻敌一时,但绝非长久之计。我们必须找到更根本的破解方法,或者……开发出他们也无法预料的新武器。”
他立刻接通了与天工营荆羽和仍在丹房的徐福的通讯。
“荆羽主官,‘调律玄金’的实战数据反馈如何?能否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强力的空间干扰或破坏装置?”
“徐福师兄,你对能量‘韵律’的理解最深,能否尝试逆向思考,不是模拟‘呼吸’,而是制造一种极度不和谐、能扰乱甚至撕裂其能量网络的‘噪音’?”
荆羽表示需要分析刚传回的战场数据,但认为方向可行。徐福则在通讯那头兴奋地嚷嚷起来:“噪音?这个老夫在行!看老夫给你们炼一炉‘破阵魔音’出来!”
新的研究方向被迅速部署下去。然而,徐彭岳心中的隐忧并未减轻。敌军知道龙渊坐标,以及他们对空间武器的适应性,都指向一个更可怕的结论——帝国与“收割者”之间的科技差距,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巨大。
…………
王离被紧急送回了龙渊基地,直接进入了最高级别的医疗静室。医官诊断其为“神思过度耗竭,兼受空间戾气冲击”,需要绝对静养,辅以安神定魄的丹药和阵法。
李信亲自前来探望,看着躺在玉榻上、眉心紧蹙、即便在昏迷中似乎也在与什么无形之物对抗的王离,眼中满是痛惜。他将一枚温润的、散发着淡淡清光的玉佩放在王离枕边,那是他家族传承的安神古玉。
“小子,一定要撑过去。”李信低声自语,“帝国需要你的这双‘眼睛’。”
而在静室之外,关于王离在关键时刻精准定位敌军指挥节点,以及他感知能力对新型空间威胁的预警作用,已经开始在星骋军中悄然流传。这个年轻的将领,以其独特而不可或缺的能力,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将士发自内心的敬佩与依赖。
…………
咸阳宫,公子贞面对着另一条战线上的“裂痕”。尽管“断龙台”的惨烈战报被严格控制在高层,但大规模军事行动和前所未有的能量波动,根本无法完全瞒过所有有心人。朝野之间,各种猜测和恐慌开始蔓延。
几名之前被公子贞打压下去的政敌,似乎嗅到了机会,开始暗中串联,散播“星海战略劳民伤财、招致强敌、恐有亡国之祸”的言论,并将前线失利的责任隐晦地指向推动此战略的徐彭岳、顿弱等人,甚至影射始皇的决策。
公子贞的案头再次堆满了弹劾奏疏,这一次,措辞更加尖锐,甚至带有逼宫的意味。他深知,这是内部反对势力借外部危机发起的反扑。若处理不当,前线的将士还在浴血奋战,后方却可能先陷入内耗与动荡。
他没有立刻采取激烈的反制措施,而是将其中最跳脱的几人罪证进一步坐实,然后选择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再次密奏始皇。这一次,他不仅呈上了罪证,还附上了一份关于稳定朝局、统一思想的条陈,建议由皇帝出面,进行一次高级别的、仅限于核心重臣的军情通报,适度披露前线严峻形势,以凝聚共识,压制杂音。
嬴政阅览后,未置可否。次日,一次小范围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几位宗室元老参加的最高军议在咸阳宫密室召开。会上,顿弱通过远程投影,以最冷静客观的语气,描述了前线遭遇的强敌与帝国面临的巨大挑战,未有隐瞒,也未有夸大。
会议的细节未曾外泄,但自此之后,朝堂上那些聒噪的反对声音明显减弱了许多。公子贞知道,父皇再次用他的权威和智慧,暂时弥合了这条政治上的裂痕。但他也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压制,真正的危机,仍需前线的捷报来彻底化解。
…………
龙渊基地,徐彭岳在连续高强度工作数十小时后,被嬴雪华强行要求离开实验室稍作休息。两人走在基地内部模拟出的、星光点点的庭院中,气氛沉默却并不尴尬。
“徐都尉,可有把握?”嬴雪华忽然轻声问道,打破了寂静。
徐彭岳停下脚步,望着头顶模拟出的、与真实星空一般无二的穹顶,苦笑着摇了摇头:“说实话,殿下,并无十足把握。敌人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更……狡猾。我们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每一次前进都可能触碰未知的危险。”
他转过头,看向嬴雪华在星光下显得格外清丽柔和的侧脸,一种莫名的倾诉欲涌上心头:“有时候,我会感到……恐惧。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怕因为自己的失误,让无数将士血洒星空,让帝国……万劫不复。”
这是徐彭岳第一次在他人面前流露出如此脆弱的一面。或许是因为连续的挫折,或许是因为肩上过于沉重的压力,也或许……只是因为身边这个让他感到安心和信任的女子。
嬴雪华静静地看着他,眼眸如同最深邃的星辰,没有惊讶,没有怜悯,只有理解与温和的坚定:“自都尉入秦以来,所做之事,无不是为帝国,为苍生。星海之路,本就前无古人,荆棘遍布。若有百分之一之可能,便当尽百分之百之努力。恐惧,人之常情,然能背负恐惧前行者,方为真正之勇者。”
她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抚平了徐彭岳心头的焦躁与自我怀疑。他看着她,心中那份朦胧的情愫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清晰了一些。在这冰冷残酷的星海征途与沉重如山的责任之下,能有一人如此理解与支持,是何其幸运。
“多谢殿下。”徐彭岳深吸一口气,眼中的迷茫散去,重新变得坚定,“殿下说得对,前路再难,也需有人去闯。我们……还没有输。”
他抬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基地的穹顶,望向那片真实的、战火纷飞的星空。裂痕已然出现,但微光未曾熄灭。帝国的命运,仍掌握在每一个不曾放弃的人手中。而下一场风暴,正在未知的黑暗中,加速酝酿。
然而,胜利的代价是惨痛的。负责断后、未能及时完全撤离的两支“镇岳营”分队、一支“破锋营”尖刀小组,连同他们英勇的士伍,永远地消失在了那片人造的虚空坟场。伤亡数字冰冷地呈现在陇西指挥中心和“帝江”号舰桥的光幕上,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一份沉重的损失。
帝国舰队主力退守至柯伊伯带第二道预设防线,舰船上弥漫着劫后余生的庆幸,更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悲怆与凝重。敌军新型主力舰的恐怖火力,以及那自杀式小艇的疯狂战术,给所有幸存者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帝江”号舰桥,蒙恬看着星图上那道触目惊心的“裂痕”和后方依旧庞大猩红的敌军标识,沉声道:“‘断龙台’争取到了时间,但不足以扭转战局。敌军指挥官绝非庸才,他们很快会找到绕行或中和空间陷阱的方法。”
顿弱点头,眼神锐利如刀:“我们必须利用这段时间,找到应对之策。敌军的新型主力舰和那些小艇,战术配合娴熟,绝非乌合之众。王离之前感知到的指挥节点,是关键。”
提到王离,众人的目光转向通讯光幕中,那个靠在“鹰隼”级座舰舱壁上,几乎虚脱的年轻将领。强行在激烈战场环境下将感知延伸至敌军纵深,又经历了“断龙台”引发的空间巨震,他的精神消耗已达极限,此刻连保持清醒都十分困难。
“让他立刻撤下来,送回龙渊基地休养。”蒙恬下令,语气不容置疑,“此子不能有失。”
…………
龙渊基地,“共鸣仪”实验室。
徐彭岳反复观看着那段捕获到的、描绘母星被侵蚀的恶意图像,以及“断龙台”启动前后,“谛听”阵列捕捉到的敌军能量波动变化。
“不对……”他喃喃自语,手指在光幕上快速划动,调出不同的数据流进行对比,“‘断龙台’引发的空间崩塌,范围巨大,能量紊乱。但你们看敌军核心区域的能量反应——在最初的扰动后,迅速恢复了稳定,甚至……有种早有预案的从容感。”
嬴雪华站在他身侧,凝神细看,轻声道:“都尉的意思是,敌人或许……并非第一次遭遇,甚至可能预料到了我们会使用此类空间武器?”
“很有可能!”徐彭岳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们对空间的掌控和理解,远超我们。‘断龙台’或许能阻敌一时,但绝非长久之计。我们必须找到更根本的破解方法,或者……开发出他们也无法预料的新武器。”
他立刻接通了与天工营荆羽和仍在丹房的徐福的通讯。
“荆羽主官,‘调律玄金’的实战数据反馈如何?能否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强力的空间干扰或破坏装置?”
“徐福师兄,你对能量‘韵律’的理解最深,能否尝试逆向思考,不是模拟‘呼吸’,而是制造一种极度不和谐、能扰乱甚至撕裂其能量网络的‘噪音’?”
荆羽表示需要分析刚传回的战场数据,但认为方向可行。徐福则在通讯那头兴奋地嚷嚷起来:“噪音?这个老夫在行!看老夫给你们炼一炉‘破阵魔音’出来!”
新的研究方向被迅速部署下去。然而,徐彭岳心中的隐忧并未减轻。敌军知道龙渊坐标,以及他们对空间武器的适应性,都指向一个更可怕的结论——帝国与“收割者”之间的科技差距,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巨大。
…………
王离被紧急送回了龙渊基地,直接进入了最高级别的医疗静室。医官诊断其为“神思过度耗竭,兼受空间戾气冲击”,需要绝对静养,辅以安神定魄的丹药和阵法。
李信亲自前来探望,看着躺在玉榻上、眉心紧蹙、即便在昏迷中似乎也在与什么无形之物对抗的王离,眼中满是痛惜。他将一枚温润的、散发着淡淡清光的玉佩放在王离枕边,那是他家族传承的安神古玉。
“小子,一定要撑过去。”李信低声自语,“帝国需要你的这双‘眼睛’。”
而在静室之外,关于王离在关键时刻精准定位敌军指挥节点,以及他感知能力对新型空间威胁的预警作用,已经开始在星骋军中悄然流传。这个年轻的将领,以其独特而不可或缺的能力,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将士发自内心的敬佩与依赖。
…………
咸阳宫,公子贞面对着另一条战线上的“裂痕”。尽管“断龙台”的惨烈战报被严格控制在高层,但大规模军事行动和前所未有的能量波动,根本无法完全瞒过所有有心人。朝野之间,各种猜测和恐慌开始蔓延。
几名之前被公子贞打压下去的政敌,似乎嗅到了机会,开始暗中串联,散播“星海战略劳民伤财、招致强敌、恐有亡国之祸”的言论,并将前线失利的责任隐晦地指向推动此战略的徐彭岳、顿弱等人,甚至影射始皇的决策。
公子贞的案头再次堆满了弹劾奏疏,这一次,措辞更加尖锐,甚至带有逼宫的意味。他深知,这是内部反对势力借外部危机发起的反扑。若处理不当,前线的将士还在浴血奋战,后方却可能先陷入内耗与动荡。
他没有立刻采取激烈的反制措施,而是将其中最跳脱的几人罪证进一步坐实,然后选择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再次密奏始皇。这一次,他不仅呈上了罪证,还附上了一份关于稳定朝局、统一思想的条陈,建议由皇帝出面,进行一次高级别的、仅限于核心重臣的军情通报,适度披露前线严峻形势,以凝聚共识,压制杂音。
嬴政阅览后,未置可否。次日,一次小范围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几位宗室元老参加的最高军议在咸阳宫密室召开。会上,顿弱通过远程投影,以最冷静客观的语气,描述了前线遭遇的强敌与帝国面临的巨大挑战,未有隐瞒,也未有夸大。
会议的细节未曾外泄,但自此之后,朝堂上那些聒噪的反对声音明显减弱了许多。公子贞知道,父皇再次用他的权威和智慧,暂时弥合了这条政治上的裂痕。但他也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压制,真正的危机,仍需前线的捷报来彻底化解。
…………
龙渊基地,徐彭岳在连续高强度工作数十小时后,被嬴雪华强行要求离开实验室稍作休息。两人走在基地内部模拟出的、星光点点的庭院中,气氛沉默却并不尴尬。
“徐都尉,可有把握?”嬴雪华忽然轻声问道,打破了寂静。
徐彭岳停下脚步,望着头顶模拟出的、与真实星空一般无二的穹顶,苦笑着摇了摇头:“说实话,殿下,并无十足把握。敌人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更……狡猾。我们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每一次前进都可能触碰未知的危险。”
他转过头,看向嬴雪华在星光下显得格外清丽柔和的侧脸,一种莫名的倾诉欲涌上心头:“有时候,我会感到……恐惧。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怕因为自己的失误,让无数将士血洒星空,让帝国……万劫不复。”
这是徐彭岳第一次在他人面前流露出如此脆弱的一面。或许是因为连续的挫折,或许是因为肩上过于沉重的压力,也或许……只是因为身边这个让他感到安心和信任的女子。
嬴雪华静静地看着他,眼眸如同最深邃的星辰,没有惊讶,没有怜悯,只有理解与温和的坚定:“自都尉入秦以来,所做之事,无不是为帝国,为苍生。星海之路,本就前无古人,荆棘遍布。若有百分之一之可能,便当尽百分之百之努力。恐惧,人之常情,然能背负恐惧前行者,方为真正之勇者。”
她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抚平了徐彭岳心头的焦躁与自我怀疑。他看着她,心中那份朦胧的情愫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清晰了一些。在这冰冷残酷的星海征途与沉重如山的责任之下,能有一人如此理解与支持,是何其幸运。
“多谢殿下。”徐彭岳深吸一口气,眼中的迷茫散去,重新变得坚定,“殿下说得对,前路再难,也需有人去闯。我们……还没有输。”
他抬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基地的穹顶,望向那片真实的、战火纷飞的星空。裂痕已然出现,但微光未曾熄灭。帝国的命运,仍掌握在每一个不曾放弃的人手中。而下一场风暴,正在未知的黑暗中,加速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