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人才培养计划-《始皇让我搞星际》

  随着战事推进,徐彭岳深感人才匮乏。这日他正在为缺少懂数学的工匠发愁,徐福兴冲冲地跑来:"师弟!我有个绝妙主意!咱们开个修仙学院吧!"

  徐彭岳扶额长叹。不过这个提议倒是启发了他:为何不建立一所正规的技术学院呢?

  说干就干。他在军械监旁边划出一块地,挂上了"大秦格物院"的牌匾。招生告示贴出的第一天,报名处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只是来报名的人五花八门:

  "大人,俺是来学点石成金的!"

  "俺想学怎么让母鸡一天下两个蛋!"

  "俺......"

  徐彭岳在报名表里看到了更离谱的:张大勺、李二锅、王铲子——那三个火头军又来了!

  "这次又是为什么?"徐彭岳无奈地问。

  三人理直气壮:"徐大人!俺们想学那个会转的水轮子,以后推磨就不用驴了!"

  徐彭岳:"......"

  最终,第一届录取了一百名学员,其中三分之二是军械监的年轻工匠,剩下的则是通过基础算术考试选拔的平民子弟。

  开学第一天就闹出笑话。徐彭岳在黑板上画出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底下立即有人举手:

  "大人,这个符是管什么的?能保佑家宅平安吗?"

  另一个学员更认真:"这一定是某种阵法,你看这三个角多整齐!"

  徐福作为"特聘教授",更是把课堂搞得乌烟瘴气。他坚持要在数学课里加入"炼丹理论基础",说什么"炼丹讲究君臣佐使,数学也要分主次"。

  最让人头疼的是实践课。学员们第一次接触水轮机时,有个机灵鬼偷偷改造了传动装置,把水轮机连到了烤肉架上。

  "徐大人您看!"那学员得意地展示着他的发明,"水轮机转起来,肉串自己就会翻面!"

  徐彭岳看着那个冒着烟的"自动烤肉机",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实习期间的笑话更多。一批学员被派去协助治水,结果把水车改成了"自动钓鱼机"——转轮上绑着鱼线,说是可以自动垂钓。另一批学员在矿场实习,发明了"自动敲煤机",结果把煤块敲得四处飞溅,差点引发矿难。

  徐福见状也不甘示弱,给自己评了个"特级仙匠"职称,还特意刻了枚印章,逢人就要盖一个。

  "师兄,"徐彭岳无奈地说,"咱们这是技术学院,不是修仙门派。"

  "都一样!都一样!"徐福理直气壮,"都是追求真理!"

  为了规范管理,徐彭岳制定了严格的职称评定制度。没想到这个制度一出台,就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老工匠石锤为了评"高级匠师",熬夜苦学数学,结果在考场上睡着了,口水把考卷都浸透了。年轻工匠赵小二则因为太紧张,在实操考试时把火铳装反了,被同学们笑了整整一个月。

  最离谱的是徐福。他嫌正常评审太慢,自己搞了个"跳级考核",声称已经达到"神匠"水平。考核那天,他搬出来一个会冒烟的炼丹炉,说是"自动化仙丹生产线"。

  "只要把材料放进去,"徐福得意地演示,"三个时辰后就能产出仙丹!"

  结果炉子刚启动就发出怪响,然后"砰"的一声,炉盖飞起,把房梁砸了个窟窿。浓烟中,徐福顶着一头药渣,还在坚持:"这只是个小意外......"

  经过半年的摸索,格物院终于走上正轨。虽然学员们还是会搞出各种奇葩发明,但至少已经学会了基础算数和制图。更让徐彭岳欣慰的是,他们开始用科学的方式思考问题。

  某天他听到两个学员争论:

  "我觉得应该用勾股定理计算这个角度!"

  "不对!应该用相似三角形原理!"

  徐彭岳感动得差点落泪——终于有人不用"仙法"来解释问题了!

  只是偶尔还是会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比如有学员认真地问:"徐大人,这个数学公式能用来计算仙丹的配方比例吗?"

  徐彭岳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路还长,要耐心。至少现在,他们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了。至于徐福......只要他不把学院改成道观,就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