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知识就是力量-《始皇让我搞星际》

  楚国战事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徐彭岳就开始着手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看着军械监里堆积如山的图纸和实验记录,他意识到这些知识的价值远超任何一件兵器。

  "我们要建立一座图书馆,"徐彭岳在朝会上提议,"系统整理各类技艺,让后人能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进。"

  这个提议得到了始皇的赞许。很快,在咸阳宫旁,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拔地而起,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大秦图书馆"。

  开馆第一天就热闹非凡。徐福抱着一大摞竹简,气喘吁吁地跑到最显眼的位置:"让让!这些都是珍贵的炼丹典籍,必须放在最前面!"

  "师兄,"徐彭岳无奈地拦住他,"咱们这是科技图书馆,不是道观藏经阁。"

  "炼丹难道不是科技吗?"徐福理直气壮,"这可是最古老的化学!"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炼丹典籍可以收录,但必须放在"古代化学"分类下。

  整理馆藏的过程更是笑料百出。工匠们送来的技术手册五花八门,有的写在羊皮上,有的刻在木板上,还有个老铁匠直接送来一柄铁锤:"这就是我的全部手艺!"

  最让人头疼的是分类工作。徐彭岳按照现代图书馆的分类法,将知识分为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等大类。然而这个系统很快遭到了挑战。

  "凭什么把我的'独门锻造术'要放在'工程类'?"石锤气呼呼地抗议,"这明明该是'秘传类'!"

  "我的'观星要诀'怎么能和农夫的'观天识气候'放在一起?"钦天监的官员也很不满。

  徐福更是别出心裁,非要设立"仙术类",被徐彭岳严词拒绝。

  就在这纷乱中,徐彭岳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革命性的发明本该让知识传播变得容易,谁知第一批印刷的书籍居然是《徐福仙法大全》。

  "师兄!"徐彭岳拿着还散发着墨香的样书,气得发抖,"你怎么能假公济私?"

  "这怎么是假公济私?"徐福理直气壮,"这可是最实用的知识!"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活字印刷很快被用在了奇怪的地方。某天徐彭岳发现,士兵们都在传阅一本《火药天尊保佑手册》,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祭拜火药的仪式。

  "这是谁印的?"徐彭岳厉声质问。

  士兵们支支吾吾,最后指向徐福的实验室。

  徐彭岳冲进实验室时,徐福正在调试一台改良的印刷机。"师弟你来得正好!"他兴奋地说,"我发明了彩色印刷术,正好可以用来印符咒!"

  知识传播的速度远超预期,但传播的方向却开始跑偏。民间很快出现了各种奇怪的解读:

  有个老农认真研究了几何学后,坚持认为这是某种风水阵法,非要按照勾股定理重新布置祖坟。

  一个商人读完物理手册,开始在市场上推销"永动水车",说是利用了"天地元气"。

  最离谱的是,有人把化学方程式当成修仙秘籍,整天对着元素周期表打坐。

  徐福见状更加得意,索性在图书馆旁开了个"仙法讲坛",每天向民众讲解"科学与修仙的共通之处"。来讲课的第一天,他就把化学反应说成"五行相生相克",把物理定律解释为"天道运行规律"。

  "师兄!"徐彭岳忍无可忍,"你再这样混淆视听,我就把你的讲坛改成科普课堂!"

  "这有什么不同?"徐福理直气壮,"都是传播真理!"

  这场知识传播的闹剧,最终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收场。某天,几个楚地来的学者在读完图书馆的农学着作后,改进了水稻种植技术,使亩产提高了三成。他们特意来到咸阳感谢徐彭岳:

  "徐大人,若不是您的图书馆,我们永远想不到可以这样种田!"

  这件事让徐彭岳深受触动。他意识到,知识就像火种,一旦传播开来,总会有人用它照亮前路。

  从此,大秦图书馆多了一条新规定:任何知识,无论来自何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只是徐彭岳特意加了条补充条款:徐福真人的着作必须经过审核才能上架。

  而徐福也终于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他开始认真整理古代化学知识,把炼丹术中的合理成分提取出来。虽然他还是会在实验室里爆炸,但至少现在爆炸后会说:"这次又验证了一个错误的假设。"

  看着图书馆里认真阅读的学子,徐彭岳欣慰地笑了。也许有一天,这些知识真能改变这个世界。至于徐福......只要他不把图书馆改成道观,就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