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的旨意如同给“星辉石”项目加上了一道护身符,却也套上了一个紧箍咒。格物总院迅速制定了详细的《矿藏勘探与开采暂行管理条例》,强调了有序开发、水土保持和工程安全。而嬴雪华作为协理监督,也开始频繁出现在格物院与骊山北麓矿场之间,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权威,让许多潜在的阻力消弭于无形。
矿场建设初期,一切还算顺利。直到徐福坚持要主持一个盛大的“开工祈福仪式”。
“师弟!此乃天地所钟之祥瑞,岂能如同普通石炭一般,说挖就挖?”徐福穿着一身崭新的杏黄道袍,手持拂尘,神情肃穆,“必须设下三牲祭礼,祷告天地山川,画下辟邪镇煞的符箓,再择吉时良辰,方可动第一镐!否则,惊扰了地脉灵机,或是冲撞了山中精怪,后果不堪设想!”
徐彭岳看着徐福身后那几位被他忽悠来的方士,以及他们带来的香案、符纸、朱砂、活鸡活羊等一应物事,只觉得额头青筋直跳。他耐着性子解释:“师兄,我们这是科学采矿,讲究的是地质结构、爆破安全和运输效率。你搞这一套,耽误工期不说,那些血淋淋的祭品,反而容易引发疫病,不符合卫生条例……”
“迂腐!无知!”徐福痛心疾首,“科学?科学能感应天地灵气吗?能沟通鬼神吗?此乃‘天人合一’之大道!没有贫道这仪式保驾护航,你们迟早要出事!”
两人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前争执不下,引来不少工匠和矿工围观。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矿工面露敬畏,显然更信服徐福那一套;而格物院出身的工匠则大多不以为然,觉得这位“仙师”又在搞封建迷信。
就在徐彭岳几乎要动用总院令的权威强行取消仪式时,嬴雪华的车驾到了。
她下车,目光扫过香案和祭品,又看了看一脸倔强的徐福和满脸无奈的徐彭岳,心中已然明了。
“徐仙师,”她走到徐福面前,语气平和,“您欲为矿场祈福,保工程顺遂,人员平安,此心可嘉。”
徐福见公主支持自己,顿时来了精神,腰杆挺得更直:“公主殿下明鉴!此乃必要之举!”
嬴雪华微微颔首,话锋却是一转:“然,祭祀之礼,贵在诚心,而非形式。《礼记》云,‘俎豆之荐,牲牷之奠,所以交于神明之道也’。然则,陛下以仁德治天下,爱惜民力,不喜奢靡。以活牲血食为祭,是否过于隆重,且有违陛下仁心?”
徐福一愣。
嬴雪华继续道:“再者,此地即将大兴土木,烟尘弥漫,若以血腥祭之,恐非洁净之所,反为不美。仙师既通晓天人感应,何不换一种更为清雅虔敬的方式?譬如,以新麦、清酒、时鲜瓜果为祭,辅以仙师亲笔所书祈福祷文,焚于鼎中,青烟直上,沟通天人,岂不更显诚意,亦合陛下崇尚简朴、注重实务之心?”
她这一番话,既肯定了徐福祈福的初衷,又巧妙地用经典和始皇的喜好,否定了血祭这种落后形式,提出了一个折中且“政治正确”的方案。
徐福捻着胡须,仔细琢磨。用瓜果清酒……好像确实更符合他“得道高人”的形象,显得不那么“野蛮”,而且公主都说了,这样更显诚意!
“殿下所言……甚是有理!”徐福脸色由阴转晴,“是贫道考虑不周,只循古礼,未察圣心。便依殿下之言,改用清祭!”
徐彭岳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就……解决了?不仅取消了血祭,还把仪式简化了,关键是徐福这头倔驴还心甘情愿!
嬴雪华又转向徐彭岳:“徐侯,仙师一番诚心,亦是为了矿场安稳,人心安定。这祈福仪式,便依仙师所言,简化举行,也算全了众人一个心愿,图个吉利,如何?”
徐彭岳还能说什么?他立刻拱手:“殿下安排,甚是妥当。”
于是,一场可能引发冲突甚至耽误工期的风波,再次被嬴雪华化解于无形。开工仪式最终以徐福身着道袍,念念有词,焚烧一篇他自己写的、夹杂着炼丹术语和祈福内容的“青词”,并以清酒瓜果祭奠天地山川而顺利完成。仪式感有了,但并未影响工程进度,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和卫生问题。
矿工和工匠们虽然觉得这仪式有点怪,但既有“仙师”祈福,又有公主殿下亲自监督,心里都觉得踏实了不少,干劲也更足了。
随着第一声象征性的开山炮响(使用的是经过严格计算的少量火药),骊山“星辉石”矿场正式投入运营。徐彭岳看着在监督岗位上神情专注、不时与负责工程的官吏低声交流的嬴雪华,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舵手,总能在他这艘时而偏离航向、时而遭遇风浪的科技大船即将触礁或倾覆时,稳稳地将其拨回正确的航道。她的智慧,不仅在于引经据典,更在于洞察人心,善于平衡与调和。
“或许,”徐彭岳心想,“在这条注定充荆荆棘的路上,能得她同行,是我和大秦最大的幸运之一。”
当然,这种略带感慨的思绪,很快就被徐福兴冲冲跑来汇报“感应到祥瑞之气已与矿场龙脉完美融合”的聒噪所打断。徐彭岳看着师兄那因为仪式成功而红光满面的脸,无奈地笑了笑。
前路漫漫,有这样一位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公主,和一个总能制造“惊喜”的师兄相伴,至少,不会寂寞。帝国的工业巨轮,在磕磕绊绊中,终于碾过了旧时代的又一道门槛,开始汲取来自大地深处的“星辉”力量。
矿场建设初期,一切还算顺利。直到徐福坚持要主持一个盛大的“开工祈福仪式”。
“师弟!此乃天地所钟之祥瑞,岂能如同普通石炭一般,说挖就挖?”徐福穿着一身崭新的杏黄道袍,手持拂尘,神情肃穆,“必须设下三牲祭礼,祷告天地山川,画下辟邪镇煞的符箓,再择吉时良辰,方可动第一镐!否则,惊扰了地脉灵机,或是冲撞了山中精怪,后果不堪设想!”
徐彭岳看着徐福身后那几位被他忽悠来的方士,以及他们带来的香案、符纸、朱砂、活鸡活羊等一应物事,只觉得额头青筋直跳。他耐着性子解释:“师兄,我们这是科学采矿,讲究的是地质结构、爆破安全和运输效率。你搞这一套,耽误工期不说,那些血淋淋的祭品,反而容易引发疫病,不符合卫生条例……”
“迂腐!无知!”徐福痛心疾首,“科学?科学能感应天地灵气吗?能沟通鬼神吗?此乃‘天人合一’之大道!没有贫道这仪式保驾护航,你们迟早要出事!”
两人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前争执不下,引来不少工匠和矿工围观。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矿工面露敬畏,显然更信服徐福那一套;而格物院出身的工匠则大多不以为然,觉得这位“仙师”又在搞封建迷信。
就在徐彭岳几乎要动用总院令的权威强行取消仪式时,嬴雪华的车驾到了。
她下车,目光扫过香案和祭品,又看了看一脸倔强的徐福和满脸无奈的徐彭岳,心中已然明了。
“徐仙师,”她走到徐福面前,语气平和,“您欲为矿场祈福,保工程顺遂,人员平安,此心可嘉。”
徐福见公主支持自己,顿时来了精神,腰杆挺得更直:“公主殿下明鉴!此乃必要之举!”
嬴雪华微微颔首,话锋却是一转:“然,祭祀之礼,贵在诚心,而非形式。《礼记》云,‘俎豆之荐,牲牷之奠,所以交于神明之道也’。然则,陛下以仁德治天下,爱惜民力,不喜奢靡。以活牲血食为祭,是否过于隆重,且有违陛下仁心?”
徐福一愣。
嬴雪华继续道:“再者,此地即将大兴土木,烟尘弥漫,若以血腥祭之,恐非洁净之所,反为不美。仙师既通晓天人感应,何不换一种更为清雅虔敬的方式?譬如,以新麦、清酒、时鲜瓜果为祭,辅以仙师亲笔所书祈福祷文,焚于鼎中,青烟直上,沟通天人,岂不更显诚意,亦合陛下崇尚简朴、注重实务之心?”
她这一番话,既肯定了徐福祈福的初衷,又巧妙地用经典和始皇的喜好,否定了血祭这种落后形式,提出了一个折中且“政治正确”的方案。
徐福捻着胡须,仔细琢磨。用瓜果清酒……好像确实更符合他“得道高人”的形象,显得不那么“野蛮”,而且公主都说了,这样更显诚意!
“殿下所言……甚是有理!”徐福脸色由阴转晴,“是贫道考虑不周,只循古礼,未察圣心。便依殿下之言,改用清祭!”
徐彭岳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就……解决了?不仅取消了血祭,还把仪式简化了,关键是徐福这头倔驴还心甘情愿!
嬴雪华又转向徐彭岳:“徐侯,仙师一番诚心,亦是为了矿场安稳,人心安定。这祈福仪式,便依仙师所言,简化举行,也算全了众人一个心愿,图个吉利,如何?”
徐彭岳还能说什么?他立刻拱手:“殿下安排,甚是妥当。”
于是,一场可能引发冲突甚至耽误工期的风波,再次被嬴雪华化解于无形。开工仪式最终以徐福身着道袍,念念有词,焚烧一篇他自己写的、夹杂着炼丹术语和祈福内容的“青词”,并以清酒瓜果祭奠天地山川而顺利完成。仪式感有了,但并未影响工程进度,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和卫生问题。
矿工和工匠们虽然觉得这仪式有点怪,但既有“仙师”祈福,又有公主殿下亲自监督,心里都觉得踏实了不少,干劲也更足了。
随着第一声象征性的开山炮响(使用的是经过严格计算的少量火药),骊山“星辉石”矿场正式投入运营。徐彭岳看着在监督岗位上神情专注、不时与负责工程的官吏低声交流的嬴雪华,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舵手,总能在他这艘时而偏离航向、时而遭遇风浪的科技大船即将触礁或倾覆时,稳稳地将其拨回正确的航道。她的智慧,不仅在于引经据典,更在于洞察人心,善于平衡与调和。
“或许,”徐彭岳心想,“在这条注定充荆荆棘的路上,能得她同行,是我和大秦最大的幸运之一。”
当然,这种略带感慨的思绪,很快就被徐福兴冲冲跑来汇报“感应到祥瑞之气已与矿场龙脉完美融合”的聒噪所打断。徐彭岳看着师兄那因为仪式成功而红光满面的脸,无奈地笑了笑。
前路漫漫,有这样一位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公主,和一个总能制造“惊喜”的师兄相伴,至少,不会寂寞。帝国的工业巨轮,在磕磕绊绊中,终于碾过了旧时代的又一道门槛,开始汲取来自大地深处的“星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