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鲸川的这番话,条理清晰,眼光长远,虽然有些概念对老渔民来说很新鲜,但核心思想很明白:
公平、透明、长远。
老村长张海洋第一个表示支持:
“鲸川想的对!是要上规矩了!不能老是稀里糊涂的!我支持!”
沈海生也点头:
“是该这样,账目清楚,大家心里都亮堂,免得伤和气。”
其他船老大琢磨了一下,也纷纷赞同。
他们信任沈鲸川,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
得到全部人的支持,沈鲸川看向陈明:
“陈明,这些具体的事情,比如怎么请会计、合作协议怎么拟、股份怎么设置才合理,你得多费心。
你不清楚的,就去打听,可以去镇上的工商所问问,或者上网查资料,看看别的正规渔业公司是怎么操作的。
必要时,我们甚至可以花钱请个专业的法律或财务顾问来指导一下。”
陈明感到了责任的重大,用力点头:
“川哥你放心!我肯定把这事办好!我明天就去镇上打听,再不行我就去市里找资料!”
在推动合作社公司化运营的同时,沈鲸川的目光也投向了月影湾本身的发展。
随着“海鲸号”的名声鹊起和他直播带来的热度,慕名而来的游客明显增多。
但目前接待游客的方式还很原始,全靠村民自发和许昭、陈明临时协调,缺乏一个统一的窗口和形象。
这天晚上,沈鲸川再次召集了张海洋、父亲沈海生、陈明和许昭,在自家院子里开了个小会。
月光洒在院子里,海风轻拂,气氛却很务实。
“海洋叔,爸,还有件事我想跟大家商量。”
沈鲸川开门见山。
“咱们村现在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这是好事。但人家来了,问个路、想找个地方住、打听下怎么赶海,都没个正经地方。我想着,咱们得建一个正规的村部。”
他拿出早就简单画好的草图,铺在石桌上:
“这个村部,不能光是个村委会开会的地方。它得有三个功能:
第一,是咱们‘月影湾渔业合作社’的正式办公地点。以后会计、出纳在这里办公,账目、合同都放在这里,显得正规。
第二,是‘月影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得有醒目的牌子,里面有咱们村的介绍、地图,有专人值班,接待游客,统一安排住宿到各家各户,介绍游玩项目,卖点土特产。这样既方便了游客,也能统一管理,避免恶性竞争。
第三,还是村民的活动中心。平时大家有个事可以在这里商量,逢年过节也能搞个活动。”
他顿了顿,补充了关键一点:
“至于酒店,现在暂时不搞。那投资太大,咱们的钱要紧着用在刀刃上——就是买新的中型渔船。”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上次去7号渔场,只是比平时远了点,收获就完全不一样。我敢肯定,公海,甚至更远的大洋深处,资源一定更丰富! 那才是真正的大财富所在。我们必须有能力走过去!”
接着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规划:
“村部位置就选在村口那块空地上,显眼。不用盖得多豪华,但得干净、实用、有特色。这笔钱,可以从合作社的公共积累里出一部分,也算是对全村未来的投资。”
“下一步,合作社,或者说‘鲸川渔业’的核心目标,就是筹集资金,再购买至少一到两艘像‘海鲸号’一样,或者更大的、适合远洋作业的渔船。
上次放假去航海展看了,更有底了。我们需要能抗更大风浪、续航能力更强、冷藏设备更先进的船。”
“现有的小渔船队,不出远海的,可以专心经营近海旅游、体验式捕捞、以及为餐厅提供最高品质的当天空运海鲜,这部分市场也很大。
这样,咱们就形成了远洋捕捞和近海特色旅游两条腿走路的格局,风险分散,收入来源也更稳定。”
沈鲸川的规划清晰而富有远见,将短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长期的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老村长张海洋听得心潮澎湃:
“好!鲸川,你这脑子真是活络!村部这事早该办了!远洋捕捞更是咱们祖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全力支持!村里的工作我去做!”
沈海生也重重点头:
“是该往远处走了,近海的鱼越捞越少。就是远洋风险大,你得筹划周全。”
陈明更是摩拳擦掌:
“川哥,村部设计和旅游接待这块,我可以多跑跑,看看别的景区是怎么弄的!”
许昭看着沈鲸川在月光下侃侃而谈、统筹全局的样子,眼中充满了欣赏和支持。
夜深人静,月影湾彻底沉入梦乡,只有海浪永不停歇的轻柔絮语。
沈鲸川和许昭悄悄溜出家门,手牵着手,踏上了屋后那片柔软的沙滩。
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将沙滩和海面染成一片朦胧的银白。
“昭昭,”沈鲸川停下脚步,转身面对许昭,语气带着一丝歉疚。
“最近事情一件接一件,合作社、出海、建村部……忙得团团转,感觉有点忽略你了。对不起。”
许昭看着他被月光勾勒出的认真侧脸,笑着摇摇头,伸手替他理了理被海风吹乱的头发:
“傻瓜,说什么呢。你认真工作的样子,帅得很。我看着你把月影湾变得这么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心里不知道多高兴。这比天天腻在一起更有意义。”
沈鲸川心中感动,握紧了她的手。
两人静静地看着眼前无垠的大海,夜晚的海洋比白天更显神秘深邃。
忽然,一个念头涌入沈鲸川脑海,他眼睛微亮,低头看向许昭,声音里带着一丝诱惑和神秘:
“昭昭,想不想去看看真正的深海?就我们两个。”
许昭眨了眨眼,有些疑惑:
“现在?坐船出去吗?”
“不,”沈鲸川摇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奇异的笑容。
“像我们上次那样,不过我们今天去更深的地方。有我在,你放心。”
公平、透明、长远。
老村长张海洋第一个表示支持:
“鲸川想的对!是要上规矩了!不能老是稀里糊涂的!我支持!”
沈海生也点头:
“是该这样,账目清楚,大家心里都亮堂,免得伤和气。”
其他船老大琢磨了一下,也纷纷赞同。
他们信任沈鲸川,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
得到全部人的支持,沈鲸川看向陈明:
“陈明,这些具体的事情,比如怎么请会计、合作协议怎么拟、股份怎么设置才合理,你得多费心。
你不清楚的,就去打听,可以去镇上的工商所问问,或者上网查资料,看看别的正规渔业公司是怎么操作的。
必要时,我们甚至可以花钱请个专业的法律或财务顾问来指导一下。”
陈明感到了责任的重大,用力点头:
“川哥你放心!我肯定把这事办好!我明天就去镇上打听,再不行我就去市里找资料!”
在推动合作社公司化运营的同时,沈鲸川的目光也投向了月影湾本身的发展。
随着“海鲸号”的名声鹊起和他直播带来的热度,慕名而来的游客明显增多。
但目前接待游客的方式还很原始,全靠村民自发和许昭、陈明临时协调,缺乏一个统一的窗口和形象。
这天晚上,沈鲸川再次召集了张海洋、父亲沈海生、陈明和许昭,在自家院子里开了个小会。
月光洒在院子里,海风轻拂,气氛却很务实。
“海洋叔,爸,还有件事我想跟大家商量。”
沈鲸川开门见山。
“咱们村现在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这是好事。但人家来了,问个路、想找个地方住、打听下怎么赶海,都没个正经地方。我想着,咱们得建一个正规的村部。”
他拿出早就简单画好的草图,铺在石桌上:
“这个村部,不能光是个村委会开会的地方。它得有三个功能:
第一,是咱们‘月影湾渔业合作社’的正式办公地点。以后会计、出纳在这里办公,账目、合同都放在这里,显得正规。
第二,是‘月影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得有醒目的牌子,里面有咱们村的介绍、地图,有专人值班,接待游客,统一安排住宿到各家各户,介绍游玩项目,卖点土特产。这样既方便了游客,也能统一管理,避免恶性竞争。
第三,还是村民的活动中心。平时大家有个事可以在这里商量,逢年过节也能搞个活动。”
他顿了顿,补充了关键一点:
“至于酒店,现在暂时不搞。那投资太大,咱们的钱要紧着用在刀刃上——就是买新的中型渔船。”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上次去7号渔场,只是比平时远了点,收获就完全不一样。我敢肯定,公海,甚至更远的大洋深处,资源一定更丰富! 那才是真正的大财富所在。我们必须有能力走过去!”
接着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规划:
“村部位置就选在村口那块空地上,显眼。不用盖得多豪华,但得干净、实用、有特色。这笔钱,可以从合作社的公共积累里出一部分,也算是对全村未来的投资。”
“下一步,合作社,或者说‘鲸川渔业’的核心目标,就是筹集资金,再购买至少一到两艘像‘海鲸号’一样,或者更大的、适合远洋作业的渔船。
上次放假去航海展看了,更有底了。我们需要能抗更大风浪、续航能力更强、冷藏设备更先进的船。”
“现有的小渔船队,不出远海的,可以专心经营近海旅游、体验式捕捞、以及为餐厅提供最高品质的当天空运海鲜,这部分市场也很大。
这样,咱们就形成了远洋捕捞和近海特色旅游两条腿走路的格局,风险分散,收入来源也更稳定。”
沈鲸川的规划清晰而富有远见,将短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长期的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老村长张海洋听得心潮澎湃:
“好!鲸川,你这脑子真是活络!村部这事早该办了!远洋捕捞更是咱们祖辈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全力支持!村里的工作我去做!”
沈海生也重重点头:
“是该往远处走了,近海的鱼越捞越少。就是远洋风险大,你得筹划周全。”
陈明更是摩拳擦掌:
“川哥,村部设计和旅游接待这块,我可以多跑跑,看看别的景区是怎么弄的!”
许昭看着沈鲸川在月光下侃侃而谈、统筹全局的样子,眼中充满了欣赏和支持。
夜深人静,月影湾彻底沉入梦乡,只有海浪永不停歇的轻柔絮语。
沈鲸川和许昭悄悄溜出家门,手牵着手,踏上了屋后那片柔软的沙滩。
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将沙滩和海面染成一片朦胧的银白。
“昭昭,”沈鲸川停下脚步,转身面对许昭,语气带着一丝歉疚。
“最近事情一件接一件,合作社、出海、建村部……忙得团团转,感觉有点忽略你了。对不起。”
许昭看着他被月光勾勒出的认真侧脸,笑着摇摇头,伸手替他理了理被海风吹乱的头发:
“傻瓜,说什么呢。你认真工作的样子,帅得很。我看着你把月影湾变得这么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心里不知道多高兴。这比天天腻在一起更有意义。”
沈鲸川心中感动,握紧了她的手。
两人静静地看着眼前无垠的大海,夜晚的海洋比白天更显神秘深邃。
忽然,一个念头涌入沈鲸川脑海,他眼睛微亮,低头看向许昭,声音里带着一丝诱惑和神秘:
“昭昭,想不想去看看真正的深海?就我们两个。”
许昭眨了眨眼,有些疑惑:
“现在?坐船出去吗?”
“不,”沈鲸川摇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奇异的笑容。
“像我们上次那样,不过我们今天去更深的地方。有我在,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