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鲸川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和喜悦,随即恢复沉稳:
“走,去接叔叔阿姨。”
沈鲸川家的小渔船很快驶向白浪镇码头。
远远地,就看到许国栋和周雅茹站在路边,身旁放着几个行李箱,正笑着指向月影湾方向议论着什么。
车刚停稳,许昭就跳下车扑了过去:
“爸!妈!你们真的来啦!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周雅茹抱住女儿,眼里满是慈爱:
“想给你个惊喜嘛!再说,上次来还是台风后,乱糟糟的,这次可得好好看看咱们月影湾的新模样!”
许国栋则与下车的沈鲸川握了握手,目光赞赏地扫过眼前精神抖擞的准女婿:
“鲸川,又麻烦你了。”
“叔叔阿姨能来过年,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沈鲸川诚恳地说着,利落地将行李搬上船。
当小渔船驶过连接陆岛的海堤,正式进入月影湾时,周雅茹忍不住发出惊叹:
“天呐,这跟上次来完全两个样子了!”
映入眼帘的是依山傍海、错落有致的崭新别墅群,整洁宽阔的柏油路,挂着红灯笼的路灯,远处深水码头旁停泊着气势恢宏的新旧渔船,合作社大楼和精品酒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小渔船刚在沈家小院前的内海停稳,听到动静的村民们就自发地围了过来。
“许总!周女士!你们可算来了!”
村长张海洋第一个迎上来,热情地握住许国栋的手。
“许总,欢迎欢迎!路上辛苦啦!”
强婶擦着手从隔壁院子跑出来,脸上笑开了花。
王老栓、赵老四,还有好多村民都聚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打着招呼,场面热闹又温馨。
“许总,多亏了您当初派人派机械,帮我们抢通道路啊!”
“周女士,您看咱们这新房子,比台风前还漂亮吧?”
“许总,这次可得多住几天,尝尝我们新捕上来的好货!”
村民们的话语里充满了真诚的感激和欢迎。
他们清楚地记得,台风过后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是许国栋第一时间调来了工程队和紧缺物资,协助规划重建。
月影湾许多基础设施的升级,也离不开许氏集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对于这位雪中送炭的“准亲家”,村民们是打心眼里敬重和亲近。
许国栋和周雅茹被这热烈的氛围感染,笑着与相熟的村民寒暄。
沈海生和陈秀莲也闻讯从屋里快步出来,脸上堆满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亲家!快屋里请,屋里暖和!”
陈秀莲上前就拉住周雅茹的手,又对许国栋连声道:
“外面冷,快进屋喝茶!”
沈鲸川和许昭相视一笑,提着行李跟在后面。
腊月二十七的傍晚,沈家那座面朝大海、白墙黛瓦的新三合院里,灯火通明,洋溢着比往日更浓的暖意。
这座在台风废墟上重建的家,用料扎实,考虑到急着入住,所有装修材料都选了最高环保标准的,并且在装修结束后,沈鲸川还特意请了专业团队进行了数轮高效除醛处理,确保安全。
院落布局依旧延续了最初的设计:
父母住在正中最高的三层主楼,沈鲸川和许昭的居所是右手边那栋精致的两层小楼,中间是宽敞的庭院,种着那棵劫后重生的凤凰木和一些耐寒的花草。
许国栋和周雅茹被安排在右手边小楼的二层客房,推开窗就能看到内海波光和一角码头,视野极佳。
“真是没想到。”
周雅茹放下行李,打量着房间雅致的陈设和窗外的景色,由衷感叹:
“上次来,这里还是一片狼藉,现在比设计图上看还要好,这海风一吹,一点味道都没有。”
许国栋也满意地点点头,他更关注细节,摸了摸光滑的实木窗框和墙壁:
“材料用的确实好,工艺也到位。鲸川做事,是让人放心。”
他们原本以为月影湾还是那个需要坐船颠簸进来的孤岛,所以这次来,是让司机送到白浪镇码头就返回了。
压根不知道如今已经有汽车渡轮可以直接连通大陆和月影湾。
因此,沈鲸川知道他们没开车后,就开了自家原来的小渔船去接的人。
正屋里,沈鲸川的母亲陈秀莲已经张罗了一大桌极其丰盛的饭菜。
海鲜自然是主角,清蒸东星斑、白灼大虾、葱烧海参、蒜蓉粉丝蒸扇贝……
还有她拿手的红烧肉、炖土鸡,以及几样清爽的时蔬,琳琅满目,香气四溢。
“亲家,快,屋里坐!这一路辛苦了吧!”
陈秀莲围着新围裙,脸上笑开了花,热情地招呼着许国栋和周雅茹入座。
沈海生也拿出珍藏的好酒,给许国栋满上:
“亲家,今天咱们可得好好喝两杯!你们能来过年,我们太高兴了!”
虽然沈鲸川和许昭尚未正式订婚,但在月影湾所有人,包括双方父母心里,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彼此间“亲家”称呼得无比自然,仿佛早已是一家人。
许昭看着父母被沈鲸川父母如此热情周到地接待,看着这顿充满了家的味道和真诚心意的接风宴,心里被巨大的幸福填满。
她悄悄在桌下握住沈鲸川的手,指尖在他掌心轻轻挠了挠。
沈鲸川反手将她的手完全包裹住,侧头看她,眼神温柔而笃定。
饭桌上,气氛热络而温馨。
陈秀莲不停地给周雅茹和许昭夹菜:
“亲家,尝尝这个鱼,今早小渔船刚捞上来的!”
“昭昭,多吃点虾,补身体!”
许国栋和沈海生已经几杯酒下肚,脸上泛着红光,正聊着远洋渔船和合作社明年的规划,语气里满是憧憬。
周雅茹笑着对陈秀莲说:“亲家母,你这手艺真是没得说,比大酒店还好吃!”
沈鲸川话不多,但细致地剥好几只虾,自然地把小碟子放到许昭面前。
许昭抬头对他甜甜一笑,在桌下轻轻踢了踢他的脚踝。
窗外是宁静的海湾夜色,窗内是碗筷轻碰的声响和交织的笑语。
这顿团圆饭,吃得简单,却满是家的味道。
“走,去接叔叔阿姨。”
沈鲸川家的小渔船很快驶向白浪镇码头。
远远地,就看到许国栋和周雅茹站在路边,身旁放着几个行李箱,正笑着指向月影湾方向议论着什么。
车刚停稳,许昭就跳下车扑了过去:
“爸!妈!你们真的来啦!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周雅茹抱住女儿,眼里满是慈爱:
“想给你个惊喜嘛!再说,上次来还是台风后,乱糟糟的,这次可得好好看看咱们月影湾的新模样!”
许国栋则与下车的沈鲸川握了握手,目光赞赏地扫过眼前精神抖擞的准女婿:
“鲸川,又麻烦你了。”
“叔叔阿姨能来过年,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沈鲸川诚恳地说着,利落地将行李搬上船。
当小渔船驶过连接陆岛的海堤,正式进入月影湾时,周雅茹忍不住发出惊叹:
“天呐,这跟上次来完全两个样子了!”
映入眼帘的是依山傍海、错落有致的崭新别墅群,整洁宽阔的柏油路,挂着红灯笼的路灯,远处深水码头旁停泊着气势恢宏的新旧渔船,合作社大楼和精品酒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小渔船刚在沈家小院前的内海停稳,听到动静的村民们就自发地围了过来。
“许总!周女士!你们可算来了!”
村长张海洋第一个迎上来,热情地握住许国栋的手。
“许总,欢迎欢迎!路上辛苦啦!”
强婶擦着手从隔壁院子跑出来,脸上笑开了花。
王老栓、赵老四,还有好多村民都聚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打着招呼,场面热闹又温馨。
“许总,多亏了您当初派人派机械,帮我们抢通道路啊!”
“周女士,您看咱们这新房子,比台风前还漂亮吧?”
“许总,这次可得多住几天,尝尝我们新捕上来的好货!”
村民们的话语里充满了真诚的感激和欢迎。
他们清楚地记得,台风过后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是许国栋第一时间调来了工程队和紧缺物资,协助规划重建。
月影湾许多基础设施的升级,也离不开许氏集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对于这位雪中送炭的“准亲家”,村民们是打心眼里敬重和亲近。
许国栋和周雅茹被这热烈的氛围感染,笑着与相熟的村民寒暄。
沈海生和陈秀莲也闻讯从屋里快步出来,脸上堆满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亲家!快屋里请,屋里暖和!”
陈秀莲上前就拉住周雅茹的手,又对许国栋连声道:
“外面冷,快进屋喝茶!”
沈鲸川和许昭相视一笑,提着行李跟在后面。
腊月二十七的傍晚,沈家那座面朝大海、白墙黛瓦的新三合院里,灯火通明,洋溢着比往日更浓的暖意。
这座在台风废墟上重建的家,用料扎实,考虑到急着入住,所有装修材料都选了最高环保标准的,并且在装修结束后,沈鲸川还特意请了专业团队进行了数轮高效除醛处理,确保安全。
院落布局依旧延续了最初的设计:
父母住在正中最高的三层主楼,沈鲸川和许昭的居所是右手边那栋精致的两层小楼,中间是宽敞的庭院,种着那棵劫后重生的凤凰木和一些耐寒的花草。
许国栋和周雅茹被安排在右手边小楼的二层客房,推开窗就能看到内海波光和一角码头,视野极佳。
“真是没想到。”
周雅茹放下行李,打量着房间雅致的陈设和窗外的景色,由衷感叹:
“上次来,这里还是一片狼藉,现在比设计图上看还要好,这海风一吹,一点味道都没有。”
许国栋也满意地点点头,他更关注细节,摸了摸光滑的实木窗框和墙壁:
“材料用的确实好,工艺也到位。鲸川做事,是让人放心。”
他们原本以为月影湾还是那个需要坐船颠簸进来的孤岛,所以这次来,是让司机送到白浪镇码头就返回了。
压根不知道如今已经有汽车渡轮可以直接连通大陆和月影湾。
因此,沈鲸川知道他们没开车后,就开了自家原来的小渔船去接的人。
正屋里,沈鲸川的母亲陈秀莲已经张罗了一大桌极其丰盛的饭菜。
海鲜自然是主角,清蒸东星斑、白灼大虾、葱烧海参、蒜蓉粉丝蒸扇贝……
还有她拿手的红烧肉、炖土鸡,以及几样清爽的时蔬,琳琅满目,香气四溢。
“亲家,快,屋里坐!这一路辛苦了吧!”
陈秀莲围着新围裙,脸上笑开了花,热情地招呼着许国栋和周雅茹入座。
沈海生也拿出珍藏的好酒,给许国栋满上:
“亲家,今天咱们可得好好喝两杯!你们能来过年,我们太高兴了!”
虽然沈鲸川和许昭尚未正式订婚,但在月影湾所有人,包括双方父母心里,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彼此间“亲家”称呼得无比自然,仿佛早已是一家人。
许昭看着父母被沈鲸川父母如此热情周到地接待,看着这顿充满了家的味道和真诚心意的接风宴,心里被巨大的幸福填满。
她悄悄在桌下握住沈鲸川的手,指尖在他掌心轻轻挠了挠。
沈鲸川反手将她的手完全包裹住,侧头看她,眼神温柔而笃定。
饭桌上,气氛热络而温馨。
陈秀莲不停地给周雅茹和许昭夹菜:
“亲家,尝尝这个鱼,今早小渔船刚捞上来的!”
“昭昭,多吃点虾,补身体!”
许国栋和沈海生已经几杯酒下肚,脸上泛着红光,正聊着远洋渔船和合作社明年的规划,语气里满是憧憬。
周雅茹笑着对陈秀莲说:“亲家母,你这手艺真是没得说,比大酒店还好吃!”
沈鲸川话不多,但细致地剥好几只虾,自然地把小碟子放到许昭面前。
许昭抬头对他甜甜一笑,在桌下轻轻踢了踢他的脚踝。
窗外是宁静的海湾夜色,窗内是碗筷轻碰的声响和交织的笑语。
这顿团圆饭,吃得简单,却满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