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南太平洋的阳光毫无遮挡地洒在“远航号”的甲板上,带着热带海域特有的炽烈。
张涛和李锐揉着惺忪睡眼走上甲板时,就看到沈鲸川已经站在那里,正对着手机低声说着什么,嘴角带着柔和的笑意。
“……嗯,到了,一切顺利。你放心,好,知道了,你也是。”
不用猜,电话那头肯定是许昭。
等他挂断电话,张涛立刻凑了上去,挤眉弄眼:
“哟,一大早就撒狗粮,考虑过我们这些单身狗的感受吗?”
李锐也跟着起哄:“就是就是!许同学查岗查得挺勤啊!”
沈鲸川收起手机,笑骂了一句:“滚蛋。”
他看向两人,“你俩昨天半夜鬼鬼祟祟跑我门口干嘛?”
“还说呢!”张涛立刻叫屈。
“我们好心找你吃烤鱼夜宵,结果你人影都不见!大晚上的,不睡觉,跑哪儿潇洒去了?”
李锐也故作审视地看着他:“老实交代,是不是背着我们偷偷去其他船上开小灶了?”
沈鲸川挑了挑眉,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
“找我吃烤鱼?你俩是猪吗?晚上那顿烧烤差点没把厨房吃空,夜宵还惦记着烤鱼?”
“我靠!川哥你这话就伤人了!”
张涛捂住胸口,做出一副心痛欲绝的样子,“兄弟感情淡了!吃你条烤鱼都这么计较!”
李锐也配合地仰天长叹:“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曾经的室友情,终究是错付了!”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地演了起来,沈鲸川哭笑不得,一人给了一脚:
“少在这儿贫!赶紧去准备,下午就到地方了,有你们忙的。”
两人嘻嘻哈哈地躲开,顺势就把昨晚沈鲸川深夜失踪的事给糊弄了过去,没再追问。
下午,船队如期抵达了目标海域:
寒流与Ncd暖流交汇的边缘地带。
刚一进入这片海域,就能明显感觉到海水的颜色和质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纯粹的深蓝,而是带着一种富含生机的、微微浑浊的蓝绿色。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属于海洋生命的腥咸气息。
沈鲸川站在船头,闭上了眼睛。
龙珠的力量无声无息地扩散开来,“海之眼”如同一个超级声纳和生命探测仪的集合体,将海底下的景象清晰地反馈到他的脑海之中。
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当那幅“画卷”在他意识中展开时,他还是被深深震撼了。
太多了!
在他的感知范围内,下方海域的生命信号密集得如同繁星!
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的智利竹荚鱼组成了庞大的鱼群,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像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在冷暖水流交汇形成的“墙壁”附近巡游、觅食。
银色的身体在昏暗的海水中形成一片片移动的、闪烁着微光的巨大云团。
不仅仅是竹荚鱼。
在更深一些的水层,还有其他形态各异的鱼群,一些底栖的生物在海底沙地上活动,更深处甚至还有一些模糊的、体型更大的掠食者的影子……
不同水层,不同物种,在这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繁荣的海洋生态群落。
冷暖水流的交锋带来了无尽的营养,滋养了从浮游生物到顶级捕食者的整条食物链。
沈鲸川睁开眼,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眼中难掩惊叹。
“海洋真是太神奇了。”他低声自语。
这不仅仅是财富,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是生命力量的彰显。
他压下心中的激荡,拿起对讲机,声音恢复了往常的沉稳与果决:
“所有单位注意!目标海域已抵达!”
“发现超大规模智利竹荚鱼群!方位东南,深度八十至一百五十米!”
“‘远航号’、‘远方号’占据主攻位置,准备下围网!其他船只配合驱赶鱼群!”
“行动!”
命令一下,整个船队瞬间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高速运转起来。
巨大的围网从两艘大型渔船的尾部缓缓滑入海中,如同张开了吞噬一切的巨口,向着那片由无数生命组成的银色海洋笼罩而去。
-
夕阳将“远航号”的甲板染成一片暖金色,但此刻甲板上的气氛却与这份静谧截然不同。
持续数小时的高强度捕捞作业刚刚告一段落,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海腥味和一丝疲惫的气息。
张涛和李锐两个人几乎是拖着脚步挪到餐厅的,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我的老腰……”张涛龇牙咧嘴地揉着后腰,“感觉比在健身房撸铁三天还酸爽……”
李锐则直接把头靠在冰凉的金属墙壁上,眼神放空:“分拣鱼听起来简单,一直弯腰简直就是酷刑,我现在看什么东西都带点银色……”
下午的作业,两人虽然不用操作精密仪器,但分拣、搬运这些“粗活”也把他们累得够呛。
现代化的设备承担了大部分重物吊运,但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规格渔获初步分开,以及清理甲板、整理工具等后续工作,依然需要大量人力。
他们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了海员光鲜背后,那汗水浸透的辛苦一面。
然而,当厨师推着餐车出来,揭开盖子,露出里面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海鲜大餐时——今天的主菜是直接用最新鲜的智利竹荚鱼做的香煎鱼排和鱼头豆腐汤——两人仿佛瞬间被注入了强心剂,眼睛一下子亮了,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
“嗷!开饭!”张涛瞬间满血复活,拿起筷子就瞄准了最大的一块鱼排。
“真香!为了这口,再累也值了!”李锐也深吸一口气,立刻加入了争夺美食的行列。
两人吃得头都不抬,风卷残云,仿佛刚才那个累瘫了的不是自己。
而此时的沈鲸川,却没有立刻加入吃饭的队伍。
他正坐在餐厅角落的一张桌子旁,面前摊开着平板电脑,眉头微蹙,快速浏览着陈明从月影湾总部发过来的一堆需要他审阅和签字的电子文件。
张涛和李锐揉着惺忪睡眼走上甲板时,就看到沈鲸川已经站在那里,正对着手机低声说着什么,嘴角带着柔和的笑意。
“……嗯,到了,一切顺利。你放心,好,知道了,你也是。”
不用猜,电话那头肯定是许昭。
等他挂断电话,张涛立刻凑了上去,挤眉弄眼:
“哟,一大早就撒狗粮,考虑过我们这些单身狗的感受吗?”
李锐也跟着起哄:“就是就是!许同学查岗查得挺勤啊!”
沈鲸川收起手机,笑骂了一句:“滚蛋。”
他看向两人,“你俩昨天半夜鬼鬼祟祟跑我门口干嘛?”
“还说呢!”张涛立刻叫屈。
“我们好心找你吃烤鱼夜宵,结果你人影都不见!大晚上的,不睡觉,跑哪儿潇洒去了?”
李锐也故作审视地看着他:“老实交代,是不是背着我们偷偷去其他船上开小灶了?”
沈鲸川挑了挑眉,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
“找我吃烤鱼?你俩是猪吗?晚上那顿烧烤差点没把厨房吃空,夜宵还惦记着烤鱼?”
“我靠!川哥你这话就伤人了!”
张涛捂住胸口,做出一副心痛欲绝的样子,“兄弟感情淡了!吃你条烤鱼都这么计较!”
李锐也配合地仰天长叹:“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曾经的室友情,终究是错付了!”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地演了起来,沈鲸川哭笑不得,一人给了一脚:
“少在这儿贫!赶紧去准备,下午就到地方了,有你们忙的。”
两人嘻嘻哈哈地躲开,顺势就把昨晚沈鲸川深夜失踪的事给糊弄了过去,没再追问。
下午,船队如期抵达了目标海域:
寒流与Ncd暖流交汇的边缘地带。
刚一进入这片海域,就能明显感觉到海水的颜色和质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纯粹的深蓝,而是带着一种富含生机的、微微浑浊的蓝绿色。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属于海洋生命的腥咸气息。
沈鲸川站在船头,闭上了眼睛。
龙珠的力量无声无息地扩散开来,“海之眼”如同一个超级声纳和生命探测仪的集合体,将海底下的景象清晰地反馈到他的脑海之中。
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当那幅“画卷”在他意识中展开时,他还是被深深震撼了。
太多了!
在他的感知范围内,下方海域的生命信号密集得如同繁星!
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的智利竹荚鱼组成了庞大的鱼群,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像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在冷暖水流交汇形成的“墙壁”附近巡游、觅食。
银色的身体在昏暗的海水中形成一片片移动的、闪烁着微光的巨大云团。
不仅仅是竹荚鱼。
在更深一些的水层,还有其他形态各异的鱼群,一些底栖的生物在海底沙地上活动,更深处甚至还有一些模糊的、体型更大的掠食者的影子……
不同水层,不同物种,在这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繁荣的海洋生态群落。
冷暖水流的交锋带来了无尽的营养,滋养了从浮游生物到顶级捕食者的整条食物链。
沈鲸川睁开眼,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眼中难掩惊叹。
“海洋真是太神奇了。”他低声自语。
这不仅仅是财富,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是生命力量的彰显。
他压下心中的激荡,拿起对讲机,声音恢复了往常的沉稳与果决:
“所有单位注意!目标海域已抵达!”
“发现超大规模智利竹荚鱼群!方位东南,深度八十至一百五十米!”
“‘远航号’、‘远方号’占据主攻位置,准备下围网!其他船只配合驱赶鱼群!”
“行动!”
命令一下,整个船队瞬间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高速运转起来。
巨大的围网从两艘大型渔船的尾部缓缓滑入海中,如同张开了吞噬一切的巨口,向着那片由无数生命组成的银色海洋笼罩而去。
-
夕阳将“远航号”的甲板染成一片暖金色,但此刻甲板上的气氛却与这份静谧截然不同。
持续数小时的高强度捕捞作业刚刚告一段落,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海腥味和一丝疲惫的气息。
张涛和李锐两个人几乎是拖着脚步挪到餐厅的,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我的老腰……”张涛龇牙咧嘴地揉着后腰,“感觉比在健身房撸铁三天还酸爽……”
李锐则直接把头靠在冰凉的金属墙壁上,眼神放空:“分拣鱼听起来简单,一直弯腰简直就是酷刑,我现在看什么东西都带点银色……”
下午的作业,两人虽然不用操作精密仪器,但分拣、搬运这些“粗活”也把他们累得够呛。
现代化的设备承担了大部分重物吊运,但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规格渔获初步分开,以及清理甲板、整理工具等后续工作,依然需要大量人力。
他们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了海员光鲜背后,那汗水浸透的辛苦一面。
然而,当厨师推着餐车出来,揭开盖子,露出里面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海鲜大餐时——今天的主菜是直接用最新鲜的智利竹荚鱼做的香煎鱼排和鱼头豆腐汤——两人仿佛瞬间被注入了强心剂,眼睛一下子亮了,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
“嗷!开饭!”张涛瞬间满血复活,拿起筷子就瞄准了最大的一块鱼排。
“真香!为了这口,再累也值了!”李锐也深吸一口气,立刻加入了争夺美食的行列。
两人吃得头都不抬,风卷残云,仿佛刚才那个累瘫了的不是自己。
而此时的沈鲸川,却没有立刻加入吃饭的队伍。
他正坐在餐厅角落的一张桌子旁,面前摊开着平板电脑,眉头微蹙,快速浏览着陈明从月影湾总部发过来的一堆需要他审阅和签字的电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