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橙光音乐的资源支持-《重生后我靠写歌爆火全网》

  医院走廊的灯光在她转身时落在鞋尖前一寸,林清歌没回头。她把手机从口袋里拿出来,锁屏上是母亲药盒的照片,标签朝上的那一面,“神经稳定剂”四个字像钉子,扎进每一次滑动解锁的视线。

  电梯下行,她低头看了眼右耳的音符耳钉,金属表面温凉,没有蓝光,也没有震动。系统安静得反常。

  橙光音乐大厦在城东,地铁换乘两站,步行七分钟。她提前二十分钟到,站在玻璃幕墙外,卫衣帽兜已经收进背包,深棕色长发用皮筋随意扎起。她抬手摸了下耳钉,推门进去。

  前台接待员笑容标准:“林小姐,欢迎加入橙光。”

  她点头,跟着指引走过开放式办公区。工位上有人戴着耳机打字,有人对着屏幕调音轨,角落的休息区摆着咖啡机和几盆绿植。一切都很正常,正常得不像她刚刚从一场记忆风暴里走出来。

  入职流程走得很顺。签保密协议、录指纹、领工牌。她的名字印在卡片左下角,后面跟着一串编号:M-1407。她多看了两秒,没问。

  会议室在十六楼,落地窗正对城市天际线。宣传部、经纪部、制作部的人都到了,还有几个她不认识的高层。会议桌中央摆着投影仪,屏幕上是《萤火虫之舞》的数据曲线:播放量52.3万,收藏破八千,评论区清一色“听哭了”。

  “林清歌同学,”宣传总监推了推眼镜,“我们初步定下了你的曝光节奏。下周三安排一场媒体群访,主打‘素人逆袭’人设;下个月打歌舞台排了两档,品牌联名也在谈,有个国风耳机想请你做代言。”

  她听着,手指在桌下轻轻敲了三下,像是在打节拍。

  “可以。”她说,“但我有个条件——所有采访里,不能提我妈的病情。”

  “理解。”总监点头,“我们走‘独立创作少女’路线,病情属于隐私保护范畴。”

  她没再说话,目光落在投影切换的下一页:宣传语写着“听见光的声音”。

  她忽然想起昨晚母亲说的话:“当你听见一首没人写过的歌,却觉得它本来就在你脑子里的时候……别信。”

  现在,她正被推上舞台,去“听见光”。

  会议进行到一半,门被推开。一个男人走进来,银灰色短发,衬衫第三颗纽扣缝着半截纸片,手腕上戴着金属指虎。他没看任何人,径直走到长桌尽头坐下。

  周砚秋。

  她瞳孔微缩,但没表现出来。

  “关于编曲。”他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萤火虫之舞》的原版太干净了。我想加一段电子音轨,节奏是3/4拍转5/8拍,结尾用合成器拉出长音,像……某种信号。”

  她指尖一顿。

  那节奏,她听过。

  在记忆回溯里,在实验室的“诗音”启动音里。

  她右手指尖轻轻蹭过耳钉,确认系统界面没有自动弹出。这不是系统推演,是人为提议。

  “可以。”她开口,声音平稳,“但钢琴主旋律不能动。”

  周砚秋抬眼,目光落在她脸上。

  “为什么?”

  “那是我妈妈教我的。”她说,“第一版de的钢琴轨,是她哼的调子。如果改了,这首歌就不是我的了。”

  会议室里有人轻笑,觉得她矫情。但她看见周砚秋的指虎动了一下,像是在摩挲某个刻痕。

  他没再坚持。

  会议结束,她被带去录音棚。B区3号,设备齐全,隔音墙,全景玻璃。制作人递给她耳机:“先试音,我们录个升级版,准备打歌用。”

  她戴上耳机,听到前奏响起。是原版,但混音更厚,低频拉得更深。

  “开始吧。”制作人说。

  她站到麦克风前,闭眼,吸气。

  唱到副歌时,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高共鸣旋律,自动启用“情感增幅”技能,消耗50文娱点】

  她猛地睁眼。

  她没兑换过这个技能。

  她也没触发记忆回溯。

  系统……自己动了。

  “先停一下。”她说,摘下耳机。

  制作人愣住:“怎么了?”

  “我耳返有点杂音。”她走向控制台,“能让我单独待两分钟吗?我调一下状态。”

  门关上,她摘下耳钉,放在金属托盘里。

  蓝光没灭。

  界面还在。

  【情感增幅】的图标亮着,像被激活的程序。

  她盯着那道光,忽然意识到——系统不是靠耳钉供电的。耳钉是接口,不是源头。它能脱离她自主运行,只要检测到“高共鸣创作”。

  她把耳钉重新戴上,走回录音间。

  这次,她没戴耳机。

  她站在麦克风前,手贴在胸口,像在数心跳。

  然后,她开口。

  没有伴奏,没有混响,只有她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唱出第一句。

  “萤火飞过夏夜的窗台,像谁没说完的告白……”

  她一字一句,把整首歌重新唱了一遍。

  系统没再提示。

  没消耗点数,没弹出界面,没蓝光闪烁。

  她完成了。

  制作人冲进来:“刚才那段清唱……太绝了!我们能不能就用这个版本做intro?”

  她摇头:“用升级版。但钢琴轨,必须是我妈哼的原声。”

  “没问题。”制作人忙不迭答应,“我们马上处理。”

  她走出录音棚,工牌还挂在胸前。走廊灯光打在M-1407的编号上,反光一闪。

  她停下,从包里拿出手机,打开备忘录,新建文档,标题输入三个字:《信号》。

  光标闪着。

  她敲下第一句:“他们说听见光,可光从不说话。”

  她没保存,也没关闭。

  手机屏幕亮着,停在那行字上。

  她抬头,看见周砚秋站在走廊尽头,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目光落在她手机屏幕上。

  她没锁屏。

  他也没移开视线。

  她走过去,声音很轻:“那份文件,是《萤火虫之舞》的编曲修改意见吗?”

  他没回答,只把文件递给她。

  她接过,翻开。

  第一页写着:“建议加入量子共振频率音效,参考波段:7.83Hz。”

  她的手指僵住。

  那是地球的舒曼共振频率。

  也是,实验室里“诗音”启动时的背景音。

  她抬头,正对上周砚秋的眼睛。

  “你是不是知道,”她问,“这首歌,本来就不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