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歌埋好平板后,没再碰任何电子设备。她把录音室的硬盘拆下来塞进微波炉,按下启动键。三分钟后,一股焦糊味弥漫开来。
她站在窗边看了会儿夜色,楼下便利店的灯还亮着,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正踮脚拿货架最上层的牛奶。这画面让她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总把她抱起来够东西。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系统推送。橙光音乐测试服务器上线了一首新钢琴曲,《灰烬回响》。发布者署名空白,但上传IP显示来自公司内网。
她没点开。
***
周砚秋走出音乐学院练习楼时,天刚蒙蒙亮。他把手插进大衣口袋,指尖碰到一张折叠整齐的A4纸——那是他半小时前塞进音响主机夹层的加密音频打印稿,用《星海幻想曲》副歌做载波频率调制过,正常播放只会听到一段走调的练习曲,只有将速度拉到0.75倍并反向播放,才能听清那句“别信官方通道,他们已经在你身边”。
他知道林清歌现在不会轻易打开任何文件,但她一定会查证来源。而这个IP地址,足够让她警觉。
他抬手看了眼表,六点十二分。距离“九歌”总部的问询还有五小时三十八分钟。
路上行人渐多,他拐进一家早餐铺,要了碗豆浆和两个素包。摊主递过来时笑着问:“老师又加班啊?”他点头,顺手把找零的硬币压在纸巾下——这是他和江离约定的暗号,表示“已行动,勿联络”。
吃完饭他没直接去公司,而是绕道去了城西图书馆。七点整,公共Wi-Fi开启认证页面。他用一台未注册的二手笔记本连上网络,在离线文档里完成最后一段信息编辑:一张手绘草图扫描件,画着倒置的莫比乌斯环缠绕断裂的音符链,下面写着“程雪不是敌人,真正操控一切的,不在前台”。
他将文件嵌入《灰烬回响》的元数据中,压缩成音频包上传至测试服务器。提交成功后立刻格式化硬盘,拔掉电池,把电脑扔进了图书馆外的回收箱。
回到车上,他打开车载电台。新闻正在播报昨夜某数据中心突发短路,导致部分高校教务系统短暂瘫痪。他嘴角动了动。
这谎撒得不错。
***
林清歌蹲在厨房烧水泡面时,手机弹出一条应用通知:【您关注的作品《灰烬回响》已上线,点击试听?】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这不是她关注过的曲子。她从没听过这个名字,也没收藏过相关关键词。但系统怎么会自动推给她?
她想起陆深上次说的“用非标准节奏打乱AI预测”,忽然意识到什么。打开平板离线环境,手动输入测试服务器地址,下载了原始文件。
导入频谱分析软件后,她在副歌第三小节发现了一串异常波动。调整采样率到Hz,反向解析,图像逐渐显现出一行手写字迹的轮廓。
她屏住呼吸放大。
那是一个倒转的环形符号,中间裂开一道缝,旁边连着几段断掉的五线谱。
右下角有行小字:“程雪不是敌人。”
她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没有下一步动作。
***
周砚秋走进“九歌”总部大楼时,安保程序比平时严格了两轮扫描。虹膜、声纹、神经接口同步率,一项都没落下。
接待员态度客气得过分。
会议室在地下三层,门自动滑开时,里面坐着三个穿黑西装的男人。中间那个抬头看他,“周总监,昨晚你在音乐学院做了什么?”
“检查设备。”他坐下来,外套搭在椅背,“练习室的功放老化严重,昨天有学生投诉杂音干扰录制。”
“可你的权限记录显示,你调用了物理接入模式,并停留了四十三分钟。”
“老旧系统只能手动调试。”他语气平静,“顺便清理了十年前父亲遗留的一批实验档案。你们要是不信,可以调我全部神经日志。”
空气凝固了一瞬。
左侧男人开口:“你知道那部分数据已被列为机密。”
“所以我没上传,全存在私人硬盘。”他直视对方,“要不要我现在取来?顺便告诉你们,母亲最后那段录音我也找到了,就在B区储藏柜第三层,标签写着‘07号终检’。”
那人喉结动了动,没再说话。
主管最终起身,“近期所有高权限人员都要接受行为审计,你配合就好。另外,对林清歌的清除指令仍未撤销,希望你明白立场。”
“明白。”他点头,“我会继续监控她的创作数据流。”
签字时,他在审批簿末页用钢笔画了个骷髅,正好盖住编号最后一个数字。笔尖用力,纸张微微破了个洞。
出门后电梯未动,他走楼梯上了两层,从消防通道转入员工休息区。洗手间隔间里,他撕开衬衫第三颗纽扣的缝线,取出那半截泛黄的乐谱纸片,对着灯光看了一会儿,重新塞回去,一针一线缝好。
***
林清歌把《灰烬回响》的解析图截了屏,存进另一个加密文件夹。她翻出之前陈薇薇视频评论区第107条,对照时间戳和数据特征,发现两者嵌入方式高度相似——都是通过元数据隐藏信息,且触发条件都与她的搜索习惯有关。
不是陆深。
至少不完全是。
她突然想到什么,打开邮箱回收站,找到三天前一封被系统标记为“垃圾广告”的邮件。发件人是一串乱码,标题是空的,正文只有一张图片:江离常坐的办公室角落,地上有个被踩扁的咖啡杯。
她放大图片边缘,在窗帘缝隙里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
那人戴着兜帽,手里拿着类似U盘的东西。
她记得那天江离说过一句“最近别用私人设备传文件”,然后推来一杯冷咖啡。
而现在,这首莫名其妙出现的《灰烬回响》,偏偏用了“灰烬”这个词。
她猛地站起来,冲向门口。
***
周砚秋坐在车里吃了片镇痛药。太阳穴突突地跳,刚才在总部强行激活深层记忆模块,引发了轻微脑震荡反应。
手机震动,是系统提示:【用户林清歌于7:48访问测试服务器,下载《灰烬回响》完整包】【7:53,该文件被执行频谱逆向操作】【7:56,关联搜索“倒置莫比乌斯环”“音符链断裂象征意义”】
他闭了会儿眼。
至少她看懂了。
rearview rror里映出一辆黑色轿车,已经跟了他三个路口。他没急着甩开,反而慢慢驶向老城区。
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时,他摇下车窗,把那张写有警告语的A4纸点燃,扔进路边垃圾桶。火苗窜起的瞬间,后视镜里的车突然加速,绕到旁边车道。
他踩下油门。
十分钟后,他停在一座废弃变电站外。掏出手机,登录匿名论坛,发布了一条仅限特定IP可见的消息:【她收到了。下一步,等她来找你。】
发送成功后立即恢复出厂设置,电池抠出砸碎,SIM卡嚼烂吞下。
他靠着铁皮墙坐下,从内袋摸出一枚金属指虎戴上。左手指腹摩挲着上面刻的小字:“别唱完最后一句”。
远处传来警笛声。
他没动,只是把头靠在墙上,看着天空一点点变亮。
一辆共享单车停在他面前。
车筐里躺着一部旧手机,屏幕亮着,显示一条未读信息。
他伸手去拿。
她站在窗边看了会儿夜色,楼下便利店的灯还亮着,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正踮脚拿货架最上层的牛奶。这画面让她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总把她抱起来够东西。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系统推送。橙光音乐测试服务器上线了一首新钢琴曲,《灰烬回响》。发布者署名空白,但上传IP显示来自公司内网。
她没点开。
***
周砚秋走出音乐学院练习楼时,天刚蒙蒙亮。他把手插进大衣口袋,指尖碰到一张折叠整齐的A4纸——那是他半小时前塞进音响主机夹层的加密音频打印稿,用《星海幻想曲》副歌做载波频率调制过,正常播放只会听到一段走调的练习曲,只有将速度拉到0.75倍并反向播放,才能听清那句“别信官方通道,他们已经在你身边”。
他知道林清歌现在不会轻易打开任何文件,但她一定会查证来源。而这个IP地址,足够让她警觉。
他抬手看了眼表,六点十二分。距离“九歌”总部的问询还有五小时三十八分钟。
路上行人渐多,他拐进一家早餐铺,要了碗豆浆和两个素包。摊主递过来时笑着问:“老师又加班啊?”他点头,顺手把找零的硬币压在纸巾下——这是他和江离约定的暗号,表示“已行动,勿联络”。
吃完饭他没直接去公司,而是绕道去了城西图书馆。七点整,公共Wi-Fi开启认证页面。他用一台未注册的二手笔记本连上网络,在离线文档里完成最后一段信息编辑:一张手绘草图扫描件,画着倒置的莫比乌斯环缠绕断裂的音符链,下面写着“程雪不是敌人,真正操控一切的,不在前台”。
他将文件嵌入《灰烬回响》的元数据中,压缩成音频包上传至测试服务器。提交成功后立刻格式化硬盘,拔掉电池,把电脑扔进了图书馆外的回收箱。
回到车上,他打开车载电台。新闻正在播报昨夜某数据中心突发短路,导致部分高校教务系统短暂瘫痪。他嘴角动了动。
这谎撒得不错。
***
林清歌蹲在厨房烧水泡面时,手机弹出一条应用通知:【您关注的作品《灰烬回响》已上线,点击试听?】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这不是她关注过的曲子。她从没听过这个名字,也没收藏过相关关键词。但系统怎么会自动推给她?
她想起陆深上次说的“用非标准节奏打乱AI预测”,忽然意识到什么。打开平板离线环境,手动输入测试服务器地址,下载了原始文件。
导入频谱分析软件后,她在副歌第三小节发现了一串异常波动。调整采样率到Hz,反向解析,图像逐渐显现出一行手写字迹的轮廓。
她屏住呼吸放大。
那是一个倒转的环形符号,中间裂开一道缝,旁边连着几段断掉的五线谱。
右下角有行小字:“程雪不是敌人。”
她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没有下一步动作。
***
周砚秋走进“九歌”总部大楼时,安保程序比平时严格了两轮扫描。虹膜、声纹、神经接口同步率,一项都没落下。
接待员态度客气得过分。
会议室在地下三层,门自动滑开时,里面坐着三个穿黑西装的男人。中间那个抬头看他,“周总监,昨晚你在音乐学院做了什么?”
“检查设备。”他坐下来,外套搭在椅背,“练习室的功放老化严重,昨天有学生投诉杂音干扰录制。”
“可你的权限记录显示,你调用了物理接入模式,并停留了四十三分钟。”
“老旧系统只能手动调试。”他语气平静,“顺便清理了十年前父亲遗留的一批实验档案。你们要是不信,可以调我全部神经日志。”
空气凝固了一瞬。
左侧男人开口:“你知道那部分数据已被列为机密。”
“所以我没上传,全存在私人硬盘。”他直视对方,“要不要我现在取来?顺便告诉你们,母亲最后那段录音我也找到了,就在B区储藏柜第三层,标签写着‘07号终检’。”
那人喉结动了动,没再说话。
主管最终起身,“近期所有高权限人员都要接受行为审计,你配合就好。另外,对林清歌的清除指令仍未撤销,希望你明白立场。”
“明白。”他点头,“我会继续监控她的创作数据流。”
签字时,他在审批簿末页用钢笔画了个骷髅,正好盖住编号最后一个数字。笔尖用力,纸张微微破了个洞。
出门后电梯未动,他走楼梯上了两层,从消防通道转入员工休息区。洗手间隔间里,他撕开衬衫第三颗纽扣的缝线,取出那半截泛黄的乐谱纸片,对着灯光看了一会儿,重新塞回去,一针一线缝好。
***
林清歌把《灰烬回响》的解析图截了屏,存进另一个加密文件夹。她翻出之前陈薇薇视频评论区第107条,对照时间戳和数据特征,发现两者嵌入方式高度相似——都是通过元数据隐藏信息,且触发条件都与她的搜索习惯有关。
不是陆深。
至少不完全是。
她突然想到什么,打开邮箱回收站,找到三天前一封被系统标记为“垃圾广告”的邮件。发件人是一串乱码,标题是空的,正文只有一张图片:江离常坐的办公室角落,地上有个被踩扁的咖啡杯。
她放大图片边缘,在窗帘缝隙里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
那人戴着兜帽,手里拿着类似U盘的东西。
她记得那天江离说过一句“最近别用私人设备传文件”,然后推来一杯冷咖啡。
而现在,这首莫名其妙出现的《灰烬回响》,偏偏用了“灰烬”这个词。
她猛地站起来,冲向门口。
***
周砚秋坐在车里吃了片镇痛药。太阳穴突突地跳,刚才在总部强行激活深层记忆模块,引发了轻微脑震荡反应。
手机震动,是系统提示:【用户林清歌于7:48访问测试服务器,下载《灰烬回响》完整包】【7:53,该文件被执行频谱逆向操作】【7:56,关联搜索“倒置莫比乌斯环”“音符链断裂象征意义”】
他闭了会儿眼。
至少她看懂了。
rearview rror里映出一辆黑色轿车,已经跟了他三个路口。他没急着甩开,反而慢慢驶向老城区。
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时,他摇下车窗,把那张写有警告语的A4纸点燃,扔进路边垃圾桶。火苗窜起的瞬间,后视镜里的车突然加速,绕到旁边车道。
他踩下油门。
十分钟后,他停在一座废弃变电站外。掏出手机,登录匿名论坛,发布了一条仅限特定IP可见的消息:【她收到了。下一步,等她来找你。】
发送成功后立即恢复出厂设置,电池抠出砸碎,SIM卡嚼烂吞下。
他靠着铁皮墙坐下,从内袋摸出一枚金属指虎戴上。左手指腹摩挲着上面刻的小字:“别唱完最后一句”。
远处传来警笛声。
他没动,只是把头靠在墙上,看着天空一点点变亮。
一辆共享单车停在他面前。
车筐里躺着一部旧手机,屏幕亮着,显示一条未读信息。
他伸手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