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的日光灯炸裂后,林清歌没有立刻起身。
她蹲在楼梯间墙角,指尖还贴着屏蔽盒的金属边沿。那道从玉坠裂纹里映出的蓝光已经消失,但“他不是 alone”几个字像刻进了视线里。她没再去看走廊尽头的教室门,而是把屏蔽盒轻轻打开一条缝——芯片和玉坠静静躺着,表面泛起一层极淡的波纹,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轻轻碰过。
她合上盒子,站起身,卫衣帽子仍遮着右耳。外面下雨了。
不是突然落下的那种,而是早就开始,只是她刚才没听见。雨点打在教学楼外侧的铁皮檐上,节奏稳定,像某种倒计时。她穿过空荡的走廊,推开安全出口的门,冷风裹着湿气扑面而来。
巷子口站着一个人。
穿改良中山装,左手撑一把黑伞,雨水顺着他的袖口往下淌。左眼戴着单片金丝眼镜,镜片有道细裂痕。右手小指上,一枚青铜戒指泛着暗光,雕的是张狰狞兽脸——饕餮。
林清歌停在台阶上,没再往前。
那人也没动,只微微抬了下头,雨水顺着帽檐滑落,在他脸上划出一道短暂的亮线。
“你比上次见面更清醒。”他的声音不高,混在雨声里却异常清晰,“也更危险。”
林清歌没接话。她记得这个人。数据废墟里的记忆贩子,总在她说不出名字的时间节点出现。他曾用一瓶装着灰色雨滴的许愿瓶换走她一段童年录音,代价是三个字:“别回头”。
现在他又来了。
而且这次,手里多了一个新的瓶子。
透明玻璃质地,里面盛着几滴水珠,颜色偏深,近乎墨蓝。瓶身缠着一圈细铜丝,封口处贴着一张微型符纸,写着一个数字:1。
“最后一次机会。”顾怀舟说,“你父亲设的防火墙,还能启动一次。”
林清歌的手指蜷了一下。她没靠近,反而往后退了半步,靠在墙边。屏蔽盒被她压在胸口,防止信号泄露。玉坠在口袋里微微发烫,不是警告,也不是共鸣,更像是……确认。
“交易?”她终于开口,声音压得很低。
“还是老规矩。”顾怀舟轻笑一声,把许愿瓶举到眼前,“一段记忆,换一个真相。这次的内容,值这个价。”
林清歌盯着那个瓶子。她知道这类交易的风险——交出去的记忆可能永远回不来,甚至会被改写。但她也清楚,有些信息根本无法靠逻辑推导出来。比如父亲留下的防火墙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非得由她来启动。
“代价呢?”她问。
顾怀舟没答。他只是抬起左手,将许愿瓶缓缓递向她。就在瓶身离她指尖还有三十公分时——
一道银光破雨而至。
快得几乎看不清轨迹。
“铛!”
金属撞击声炸开,许愿瓶应声碎裂,玻璃渣混着墨蓝色的水滴四散飞溅,落在地上瞬间蒸腾起一缕缕微弱蓝烟,勾勒出半个残缺坐标轮廓。
林清歌猛地抬头。
雨幕深处,什么都没有。
但她的右耳耳钉突然发烫,投影出一行快速闪过的数据流:
【检测到高维动能介入】
【来源编码:ZYT-09】
她呼吸一滞。
ZYT-09——周砚秋声乐档案的初始编号,只有内部系统才有的标记方式。他在实验室时期的个人代码,后来被系统归档封存,理论上不可能再激活。
可现在,它出现了。
而且是以物理形式介入现实。
她低头看向碎裂的瓶底,那圈铜丝还在微微颤动,像是刚承受过巨大冲击。顾怀舟站在原地,伞歪了,雨水打湿他半边肩膀。他低头看着破碎的瓶子,嘴角忽然扬起一点弧度,不是愤怒,也不是意外,反倒像……松了口气。
“他还活着。”他说,声音很轻,“至少,不愿意让你轻易做选择。”
林清歌没动。她脑中闪过很多画面:周砚秋用指虎划破琴弦的背影,衬衫第三颗纽扣缝着的半截乐谱,还有跨年演唱会上他刺穿自己声带时那一声无声的哀鸣。
那些都不是结束。
也许从来都不是。
她慢慢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小块未完全碎裂的瓶壁。残留的墨蓝水滴附着在内侧,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取出耳钉,贴近瓶片。
几乎是同时,玉坠在口袋里剧烈震动了一下。
两股能量接触的刹那,蓝光再次浮现,这一次不再是文字,而是一行模糊的提示:
【需以创作者之心为引】
林清歌猛地抬头,直视顾怀舟的眼睛。
“你说我父亲设的防火墙……”她声音稳了下来,“它认的不是身份,不是权限码,也不是什么狗屁系统密钥,对吧?它认的是‘我’——真实的那个我,是不是?”
顾怀舟看着她,许久没说话。
然后,他轻轻点了点头。
就在这一秒,他整个人开始变得透明,像是信号不良的画面,边缘出现轻微扭曲。伞落在地上,发出闷响。他的身影一点点淡去,最后只剩下一抹残影,定格在雨中。
林清歌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片碎瓶,耳钉持续发烫,玉坠的震动仍未停止。
她知道刚才那一击来自周砚秋——哪怕只剩一丝意识,他也选择了干预。不是为了阻止她获取信息,而是逼她看清一件事:任何交易都有代价,而真正的答案,从来不会被装进别人的瓶子里。
她低头看向地面。
那圈由蒸腾蓝烟构成的残缺坐标还在,虽然不完整,但其中一个方位角她认得——北纬59°,东经18°,正是废弃气象站的位置。星图投射中标记的地点,也是江离用咖啡渍暗示的方向。
所有线索都在指向同一个地方。
她把碎瓶放进屏蔽盒,重新扣紧盖子。雨水顺着她的发梢往下滴,浸湿了卫衣领口。她没再犹豫,转身朝巷子外走去。
脚步刚迈出三步——
右耳耳钉猛然一震。
不是发热,也不是投影,而是传来一段极其短暂的声音,像是有人隔着电流说了两个字:
“等等。”
她停下。
回头望去。
雨夜里,巷子空荡无人。可就在她转身的瞬间,地面那圈蓝烟突然扭曲了一下,拼出一个新的符号:一朵鸢尾花的轮廓,花瓣边缘带着锯齿状裂痕。
紧接着,屏蔽盒内部发出一声轻响。
像是有什么东西,自动解锁了。
她蹲在楼梯间墙角,指尖还贴着屏蔽盒的金属边沿。那道从玉坠裂纹里映出的蓝光已经消失,但“他不是 alone”几个字像刻进了视线里。她没再去看走廊尽头的教室门,而是把屏蔽盒轻轻打开一条缝——芯片和玉坠静静躺着,表面泛起一层极淡的波纹,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轻轻碰过。
她合上盒子,站起身,卫衣帽子仍遮着右耳。外面下雨了。
不是突然落下的那种,而是早就开始,只是她刚才没听见。雨点打在教学楼外侧的铁皮檐上,节奏稳定,像某种倒计时。她穿过空荡的走廊,推开安全出口的门,冷风裹着湿气扑面而来。
巷子口站着一个人。
穿改良中山装,左手撑一把黑伞,雨水顺着他的袖口往下淌。左眼戴着单片金丝眼镜,镜片有道细裂痕。右手小指上,一枚青铜戒指泛着暗光,雕的是张狰狞兽脸——饕餮。
林清歌停在台阶上,没再往前。
那人也没动,只微微抬了下头,雨水顺着帽檐滑落,在他脸上划出一道短暂的亮线。
“你比上次见面更清醒。”他的声音不高,混在雨声里却异常清晰,“也更危险。”
林清歌没接话。她记得这个人。数据废墟里的记忆贩子,总在她说不出名字的时间节点出现。他曾用一瓶装着灰色雨滴的许愿瓶换走她一段童年录音,代价是三个字:“别回头”。
现在他又来了。
而且这次,手里多了一个新的瓶子。
透明玻璃质地,里面盛着几滴水珠,颜色偏深,近乎墨蓝。瓶身缠着一圈细铜丝,封口处贴着一张微型符纸,写着一个数字:1。
“最后一次机会。”顾怀舟说,“你父亲设的防火墙,还能启动一次。”
林清歌的手指蜷了一下。她没靠近,反而往后退了半步,靠在墙边。屏蔽盒被她压在胸口,防止信号泄露。玉坠在口袋里微微发烫,不是警告,也不是共鸣,更像是……确认。
“交易?”她终于开口,声音压得很低。
“还是老规矩。”顾怀舟轻笑一声,把许愿瓶举到眼前,“一段记忆,换一个真相。这次的内容,值这个价。”
林清歌盯着那个瓶子。她知道这类交易的风险——交出去的记忆可能永远回不来,甚至会被改写。但她也清楚,有些信息根本无法靠逻辑推导出来。比如父亲留下的防火墙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非得由她来启动。
“代价呢?”她问。
顾怀舟没答。他只是抬起左手,将许愿瓶缓缓递向她。就在瓶身离她指尖还有三十公分时——
一道银光破雨而至。
快得几乎看不清轨迹。
“铛!”
金属撞击声炸开,许愿瓶应声碎裂,玻璃渣混着墨蓝色的水滴四散飞溅,落在地上瞬间蒸腾起一缕缕微弱蓝烟,勾勒出半个残缺坐标轮廓。
林清歌猛地抬头。
雨幕深处,什么都没有。
但她的右耳耳钉突然发烫,投影出一行快速闪过的数据流:
【检测到高维动能介入】
【来源编码:ZYT-09】
她呼吸一滞。
ZYT-09——周砚秋声乐档案的初始编号,只有内部系统才有的标记方式。他在实验室时期的个人代码,后来被系统归档封存,理论上不可能再激活。
可现在,它出现了。
而且是以物理形式介入现实。
她低头看向碎裂的瓶底,那圈铜丝还在微微颤动,像是刚承受过巨大冲击。顾怀舟站在原地,伞歪了,雨水打湿他半边肩膀。他低头看着破碎的瓶子,嘴角忽然扬起一点弧度,不是愤怒,也不是意外,反倒像……松了口气。
“他还活着。”他说,声音很轻,“至少,不愿意让你轻易做选择。”
林清歌没动。她脑中闪过很多画面:周砚秋用指虎划破琴弦的背影,衬衫第三颗纽扣缝着的半截乐谱,还有跨年演唱会上他刺穿自己声带时那一声无声的哀鸣。
那些都不是结束。
也许从来都不是。
她慢慢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小块未完全碎裂的瓶壁。残留的墨蓝水滴附着在内侧,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取出耳钉,贴近瓶片。
几乎是同时,玉坠在口袋里剧烈震动了一下。
两股能量接触的刹那,蓝光再次浮现,这一次不再是文字,而是一行模糊的提示:
【需以创作者之心为引】
林清歌猛地抬头,直视顾怀舟的眼睛。
“你说我父亲设的防火墙……”她声音稳了下来,“它认的不是身份,不是权限码,也不是什么狗屁系统密钥,对吧?它认的是‘我’——真实的那个我,是不是?”
顾怀舟看着她,许久没说话。
然后,他轻轻点了点头。
就在这一秒,他整个人开始变得透明,像是信号不良的画面,边缘出现轻微扭曲。伞落在地上,发出闷响。他的身影一点点淡去,最后只剩下一抹残影,定格在雨中。
林清歌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片碎瓶,耳钉持续发烫,玉坠的震动仍未停止。
她知道刚才那一击来自周砚秋——哪怕只剩一丝意识,他也选择了干预。不是为了阻止她获取信息,而是逼她看清一件事:任何交易都有代价,而真正的答案,从来不会被装进别人的瓶子里。
她低头看向地面。
那圈由蒸腾蓝烟构成的残缺坐标还在,虽然不完整,但其中一个方位角她认得——北纬59°,东经18°,正是废弃气象站的位置。星图投射中标记的地点,也是江离用咖啡渍暗示的方向。
所有线索都在指向同一个地方。
她把碎瓶放进屏蔽盒,重新扣紧盖子。雨水顺着她的发梢往下滴,浸湿了卫衣领口。她没再犹豫,转身朝巷子外走去。
脚步刚迈出三步——
右耳耳钉猛然一震。
不是发热,也不是投影,而是传来一段极其短暂的声音,像是有人隔着电流说了两个字:
“等等。”
她停下。
回头望去。
雨夜里,巷子空荡无人。可就在她转身的瞬间,地面那圈蓝烟突然扭曲了一下,拼出一个新的符号:一朵鸢尾花的轮廓,花瓣边缘带着锯齿状裂痕。
紧接着,屏蔽盒内部发出一声轻响。
像是有什么东西,自动解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