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烧伤教授的最后课程-《重生后我靠写歌爆火全网》

  林清歌把白色钢笔放进卫衣口袋的时候,终端屏幕刚好暗下去。

  她没回头再看一眼那张被撕掉的草稿纸,也没管地上揉成团的副歌。走廊灯闪了一下,像是感应到什么,自动亮起。她抬脚走出去,脚步声在空荡的地下通道里回响,节奏很稳,像节拍器。

  半小时后,她站在音乐学院地下室录音室的门口。

  门没锁。推开来,钢琴前坐着江离。

  他还是那身磨破肘部的靛蓝色西装,右脸的疤痕在冷光下泛着微黄,像是旧照片上的划痕。他没说话,只是抬起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林清歌坐下,打开终端,接上拾音器。她没问为什么是他在这里等,也没问他是怎么知道她会来。有些事不用说,就像某些旋律,一听就懂。

  江离的手落在琴键上。

  第一个音出来时,她差点以为是错的。

  不协和,跳跃太大,像是随机敲击。但第二组音符落下后,她察觉到了规律——不是旋律的规律,是频率的波动。高音区有轻微震颤,像是信号干扰,又像某种编码在试探接收端。

  她调出波形图,开始记录。

  江离的左手在乐谱上划动,咖啡渍混着干涸的血迹,在纸面拖出断续的痕迹。他不能说话,可他的手指在“写”。写一段没人能读的密文,写给唯一能听懂的人。

  第七分钟,二十三秒。

  高频段出现锯齿状震荡。

  林清歌屏住呼吸,放大那段波形。她把耳朵贴在耳机上,反复播放。三遍之后,她突然伸手,在键盘上敲出《勿忘我》的主旋律。

  系统自动叠加音轨。

  两段声音融合的瞬间,波形图变了。

  原本杂乱的锯齿,开始与《勿忘我》的节奏共振,形成完美的谐振图案。像一把钥匙,轻轻旋进锁芯,咔的一声,严丝合缝。

  她猛地抬头。

  江离正看着她,眼神平静。他抬起右手,在琴盖上敲了三下。

  咚、咚、咚。

  《星海幻想曲》开头的节奏,慢了一倍。

  她懂了。

  这不是教学。

  是交接。

  她迅速导出合成频率,命名为“最终课”。文件不大,但加载时终端风扇转得厉害,像是在承受某种压力。她插上U盘,备份,然后设置自动唤醒程序:一旦检测到特定信号,就会循环播放这段音频。

  做完这些,她才开口:“你怎么知道我会来?”

  江离没回答。

  他慢慢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卷磁带,放在琴键上。黑色外壳,标签空白。但他用红笔在侧面写了两个字:**听它**。

  林清歌没动。

  她想起很久以前,江离曾把一卷磁带缝进她校服夹层。那天她发烧,走路打飘,回家才发现衣服里多了东西。磁带里是母亲哼唱的片段,当时她以为只是老师多管闲事。

  现在想来,每一卷,都是伏笔。

  江离抬起手,指尖在空中轻轻画了个音符形状——升C,小调,短暂收尾。然后,他缓缓闭上眼。

  呼吸变得很轻。

  林清歌盯着他,忽然发现他衬衫袖口渗出血迹。不是新鲜的,是干了又裂开的那种,颜色发黑。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力气,靠在钢琴边,肩膀塌下去一块。

  她站起身,想扶他。

  江离却抬起手,制止了她。

  他另一只手摸向钢琴底部,摸索片刻,抽出一张折叠的纸。递给她时,手指抖了一下。

  林清歌接过,展开。

  是一页残破的乐谱,边缘烧焦,中间有一道贯穿的折痕。上面写着几行字,不是五线谱,是手写的提示:

  > “频率本身不是武器。

  > 是唤醒。”

  >

  > “他们怕的不是你弹得多准。”

  > “是你记得多久。”

  >

  > “去唱响它。”

  > “在系统重启前。”

  字迹潦草,但能看出是同一个人写的。她认得这种笔风——和她母亲改稿时的批注一模一样。

  她抬头看他:“这是……她留下的?”

  江离没点头,也没摇头。

  他只是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指了指她。

  然后,他用尽力气,按下了钢琴最左边的低音键。

  一个沉重的音轰然响起,震动整个房间。终端屏幕一闪,红光跳了出来:

  **频率匹配度99.8%**

  还没完。

  林清歌立刻调出信号追踪界面,试图反向定位这段频率的原始来源。系统开始扫描可用频段,进度条缓慢爬升。她输入几个参数,强制接入城市广播备用信道。

  就在这时,U盘突然发热。

  她拔出来看了一眼,接口处微微发烫,像是被电流激活过。她重新插回去,屏幕上跳出一行新提示:

  **检测到外部信号注入,是否同步?**

  她点了“是”。

  下一秒,终端扬声器发出一阵低鸣。

  不是音乐,也不是人声。

  是电子音。

  缓慢,平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去唱响它。”

  声音响起的瞬间,江离的身体晃了一下。

  他睁着眼,但瞳孔失焦,像是在听一段只有他自己能接收的广播。他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林清歌盯着屏幕,手指悬在回放键上方。

  电子音重复了一遍:“在系统重启前。”

  这次,她听出了点什么。

  不是合成音。

  是江离的声音,被处理过,压扁拉长,像是从某种记录设备里翻出来的遗言。

  她猛地想到什么,快速翻找终端里的语音库。她记得有一次上课,江离用电子喉试播过一段示范音,当时她说这声音听着像机器人念诗。

  她调出那段录音,做声纹比对。

  结果跳出时,她愣住了。

  匹配度:**100%**

  也就是说,刚才那段话,不是预录的。

  是现在的江离,用某种方式,把自己的声音转化成了电子信号,直接注入系统。

  她转头看他:“你还能听见外界吗?”

  江离没反应。

  但他抬起手,食指轻轻点了点太阳穴。

  一次,两次,三次。

  像是在敲摩斯密码。

  她记下节奏:短、短、长。

  对应字母:S。

  她又等了几秒。

  他又敲了四次:短、长、短、短。

  D、A。

  S.D.A——没有意义。

  她正要再问,终端突然震动。

  屏幕自动跳转到频谱分析页。

  原本安静的低频段,开始出现微弱波动。像是远处有谁在唱歌,信号太弱,只能捕捉到碎片。

  她放大波形。

  那旋律……是《勿忘我》。

  但不是她写的版本。

  是另一个变调,更慢,更沉,带着某种仪式感。

  她迅速切换接收模式,启用定向捕捉。系统开始追踪信号源头,地图缓缓展开。

  第一点亮起:城东废弃广播站。

  第二点:老城区地下变电站。

  第三点:南郊气象雷达塔。

  七个信号源,分布在整个城市边缘,呈环形排列。每个点都在同步播放同一段音频,像是在构建某种场域。

  她盯着地图,忽然意识到不对劲。

  这些地方……

  全是二十年前“九歌”实验的外围节点。

  当年爆炸后,这些设施全部停用,对外宣称是电路老化。但她查过档案,所有设备在事发当天都曾收到过异常音频指令。

  而现在,它们又活了。

  终端继续运行,进度条走到97%,突然卡住。

  林清歌皱眉,手动刷新。

  屏幕闪烁两下,弹出新提示:

  **需真人声验证**

  **请演唱目标频率对应旋律**

  她愣了一下。

  不是录音,不是播放。

  是要她亲自唱。

  她深吸一口气,戴上耳机,调整麦克风距离。手指放在回车键上,犹豫了一秒,按下确认。

  系统进入录制状态。

  她闭上眼,脑中浮现母亲哼唱的样子,浮现江离敲击琴盖的节奏,浮现那页烧焦乐谱上的字——

  “去唱响它。”

  她开口。

  第一个音出来时,终端风扇瞬间提速。

  波形图剧烈跳动,匹配度从99.8%开始上升。

  99.9%

  100%

  红光熄灭,绿光亮起。

  屏幕弹出最终提示:

  **声纹认证通过**

  **“最终课”已激活**

  **等待全局响应**

  她睁开眼,看向江离。

  他还靠在钢琴边,胸口起伏微弱,但嘴角似乎动了一下。

  像是笑了。

  她刚要说话,终端突然发出蜂鸣。

  主界面自动跳转。

  不再是频谱图,也不是地图。

  而是一朵花的轮廓。

  蓝玫瑰。

  由无数细密的数据线构成,花瓣层层展开,每一片都刻着坐标编号。花心位置,一个倒计时开始走动:

  00:12:59

  数字不断减少。

  林清歌盯着它,手指无意识摸向右耳。

  那里空着。

  但她没觉得缺了什么。

  她打开通讯模块,将“最终课”设为待发音频包,绑定所有可连接设备。又把那页烧焦的乐谱拍照存档,标记为最高优先级。

  做完这些,她站起身,绕到钢琴后面,扶住江离的手臂。

  “我得走了。”

  江离没挣脱。

  他慢慢抬起手,指向终端屏幕上的蓝玫瑰。

  然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了三个字:

  “别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