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具体事宜-《诨名鬼眼》

  沪东棉纱厂,这座看似普通的工厂,实际上却是倭国人的产业。

  地下组织计划在此发动一场罢工,以抗议倭国军火船抵达沪上的行为。

  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国府的军队也成功地将鬼子的军火船炸沉在东海口。

  然而,这并没有让地下组织的决心动摇,他们深知,要真正抗击倭国侵略者,就必须发动更多的民众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抗倭大业之中。

  于是,各个工厂的积极分子纷纷行动起来,联合商议举行大罢工的具体事宜。

  这个夜晚,他们齐聚在沪东棉纱厂的棉纱仓库里,密谋着这场可能改变历史的罢工行动。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样一个秘密的会议中,竟然有党务处的特务混在其中。

  这些特务就像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时刻准备给地下组织致命一击。

  就在会议进行到关键时刻,沪东纱厂的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刹车声。

  几辆汽车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疾驰而来,然后一个急刹车,稳稳地停在了工厂门口。

  紧接着,大队特务如饿狼扑食般跳下卡车,他们手持枪械,气势汹汹地冲向工厂大门。

  而在工厂内部,接应的特务早已打开了大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这个年代的工厂规模相对较小,占地面积有限。

  工厂门口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难以逃脱望风者的眼睛,而李梅恰好就是那个负责望风的人。

  她机警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当她发现门口有异常动静时,毫不犹豫地转身折返,快步奔向棉纱仓库。

  仓库里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在仓库的后方,有一个被棉纱包遮挡的隐蔽角落,五六个身影正聚拢在一起,低声商议着什么重要事情。

  他们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被外界听到。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传来,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快走!门口有很多特务,快跑!这声警告如同惊雷一般,让所有人都惊慌失措。

  他们来不及多想,立刻按照原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散开,各自寻找逃生的出路。

  街道上,早已被特务和警察严密封锁。警笛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城市的上空,仿佛是一张无法逃脱的大网。

  现在想要冲出去,无疑是自投罗网,只有被抓捕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整个沪上,除了几个租界还相对安全外,其他地方都被警车的警报声所笼罩。

  这一夜,党务处沪上站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许多工厂里的积极分子都不幸落入了特务的魔爪,被关进了警察局。

  第二天清晨,老潘早早地起了床。他的现在化名钱多富,钱大老板了。

  当他得知昨晚的情况后,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这些工人的命运将会如何,于是毫不犹豫地将沪上的局势详细地发电报给了龙巢社会部。

  然而,尽管老潘心急如焚,但他却无能为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他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只能默默地祈祷那些被捕的工人能够平安无事。

  然而,他的担忧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因为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沪上。

  在沪上拉黄包车的啸天黄包车行的车夫们,也从客人的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

  这些车夫们整天穿梭于大街小巷,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消息自然灵通。

  客人们在乘车时闲聊的话题,往往会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

  沪上的人们似乎特别喜欢说闲话,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茶楼酒肆,人们总是热衷于谈论各种新闻和八卦。

  而这次的事件显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客人们的谈论被黄包车夫们听得真切。

  车夫们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黄包车行的刘掌柜。

  刘掌柜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深知这个消息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通过电台将这个消息传递到了浦东张江一带的秘密营地。

  张天啸在收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变得铁青。

  他对党务处的特务们的嚣张行径感到愤怒不已,心中暗骂:“妈的,这帮党务处的特务还真嚣张!”他决定采取行动,不能坐视不管。

  张天啸特意挑选了二十几个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队员,每人配备一把驳壳枪,然后与老马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带领着队伍前往沪上。

  十六铺码头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突然,一阵喧闹声传来:“让开,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