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红楼一梦-林如海收信-《快穿直播:女配大佬她A爆作精绿茶》

  远在扬州的林如海父子,终于盼来了这个月宋华章的家书。

  林端比林如海还心急,夺过了管家递上来的信件,抬手就给打开了。

  “父亲!姐姐回咱们林府住了!”

  “这太好了!外人家哪里有自己家住着舒坦?”

  “就是咱们家京城的宅子只有姐姐一个人,住着怪孤单的。”

  “我要是能回去陪着姐姐就好了!有什么事儿我还能镇镇场子!”

  林如海一把将儿子手里的家书抢夺过来,要不是父亲的威严在作祟,他都想翻个白眼了。

  这孩子除了碰见华章的事毛躁,其他的时候都挺稳重的。

  “你想去陪你姐姐可以,明年科举你就入场吧!”

  “先把童生给过了,也证明一下这些年在学业上的努力。”

  “你姐姐心思细腻坚强,你去了不过是做个伴罢了。”

  “说你照顾你姐,我看还不如说是你姐姐在照顾你!”

  “不过你越来越有出息,你姐姐肯定是高兴的。”

  “要是回去,也要带着好消息回去。”

  “之后的秀才也好,举人也罢,等你加冠了再说也可以的。”

  “或是把秀才也考下来,我就在京城帮你重新寻得良师。”

  林端对考不考科举一点都不惧,只是听说真的让自己去陪姐姐,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自从有了记忆,对林端最重要的其实是宋华章。

  不止她从冰冷的湖水里把自己救上来,也是林端性格的启蒙老师。

  就因为父亲与自己的生活,全都让姐姐打理了,他们父子才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那儿子把秀才也考了吧!回头见了姐姐,我还能得两句夸赞!”

  林如海听了这话,并不觉得儿子小小年纪在夸大,但也不想助长他的气焰。

  “你考不上我都能抽你!学里家里全都给你开课,童生秀才而已,这还能拿来夸口的了?”

  “你只记得为人处事多动脑子吧!省得去找你姐姐了,还要给我的好女儿添麻烦!”

  林如海说罢就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开始了日常撵人模式。

  有这功夫不去念书,在自己身边儿晃悠什么!

  林端并不怕自家爹爹的臭脸,主要自家姐姐在父亲面前就皮的不行。

  到了自己这,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更不怕了。

  只是面子还是要给的,要不这爹可不好哄。

  林端规矩的行了礼,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他这两年长进了不少,也是林如海醒悟的早,就怕林端继承了林黛玉的性子。

  每天看儿子放了学,还要抽出时间来教导为人处事,还有朝堂上的各种例子。

  也是林端对家人不藏心眼,这才显出了调皮,但对外也是个人人赞扬的贵公子。

  林如海进了书房,又把信件从头至尾仔细的读了读。

  最后把这封厚厚的家书,放在了案上专门的匣子里。

  这匣子全都是以往宋华章寄回来的信,目测的高度已经达到了五厘米。

  林如海心下感慨着,这孩子做的比自己期待的都好。

  他觉得华章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林家的亲生女儿,所以林如海也越发如亲生一般。

  时日越久,就越发少了最开始时的利用心态。

  人心都是肉长的,更何况是对子嗣异常重视的林如海了。

  再说宋华章从小就聪颖坚韧,决策上越长大也越像自己的性格。

  他只恨女儿黛玉,虽学会了自己的文采,玲珑的心思。

  却没把优点用在正经事儿上,更没跟着自己学会最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坚韧的性格,明辨是非的眼力,和对是非对错的判断。

  他还遗憾梦里的世界没有华章,导致最后弥留之际都在遗憾沮丧。

  要是那个林如海也得了这个宝贝女儿,那年迈后的生活至少会幸福一些。

  不多时,林家管事又拿过来一封密函,恭敬的递到了林如海的桌案上。

  这是林如海放在京城的探子寄回来的,明面上是查探荣国府对女儿的各种做法。

  还有女儿的应对之策,更是用特殊颜料偷偷传递着京城各方动向。

  经过了周庄一梦,林如海的心思更加的谨慎,对待时局也越发的重视。

  他知道,如果没了儿子林端,和二女儿华章,他也会好好经营这得来不易的一生。

  但老天垂怜,既然让他林海有了奇遇,就算是为了儿女,自己也应该更加努力才是。

  他先不急着用特制的药水擦拭纸张,而是先仔仔细细的看了明面上,探子传来的荣国府近况。

  他发现跟女儿华章说得大差不差,这荣国府就跟眼瞎了一样,用屎糊了眼睛过日子。

  家里家外也一如既往的混乱,就连作为家族基石的下一代,也已经养废了。

  其实这也能理解,在以往送回来的消息,还有前世梦中的场景,也不难推测根由。

  大舅哥贾赦也许是心有丘壑,为了让圣上安心才这么万事不管也不尽然。

  因为大舅哥从小就是废太子伴读,最后宫变时还参与其中,现在一蹶不振,或是夹着尾巴过日子都有情可原。

  毕竟君王心,海底针,谁都知道这两家在朝堂上是彻底废了的。

  可你们仕途消沉归消沉,日子还得照样过吧?

  最早的国公爷,也就是贾敏的爷爷,是多么能征善战的一个能人!

  更是有从龙之功傍身,早前老圣人对荣宁两府的赏赐,简直是不计其数。

  就看贾敏带过来的嫁妆,也知道荣国府的家底子有多大了。

  更别说好铺子好庄子,那简直是让一府的纨绔,躺着吃几辈子都使得。

  可这才几代人?怎么就落得了个这般颓势,那么多收益竟然养不活一府的主子了?

  还有两个男主子大老爷,竟然让内宅的妇人快把国公府掏空了!

  更可笑的还在后面,荣宁两府的当家奶奶,竟然敢把金陵老家的祭田都给卖了。

  何为祭田?那是整个族群的根基。

  富贵时多囤积祭田,不止整个家族获利,还是一条稳健的后路。

  以后就算宁荣两府倒了,败了,家产充公了。

  但族里的产业,不会被朝廷收走。

  祭田越多,以后败落的宁荣二府就会回报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