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红楼一梦-在收赏赐-《快穿直播:女配大佬她A爆作精绿茶》

  “老太您是有所不知啊!现在咱们算是住的吃的穿的都整齐了。”

  “要是比起早几年,那日子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咱们就说我们家里住的房子吧,都是黄泥垒起来的。”

  “更别说房顶的茅草了,那里是咱们这种青砖黑瓦的样子。”

  “要是下个雨,下个雪,屋子里不是跟着漏水,就是房顶被压塌了。”

  “屋子里更是连床像样子的棉被都没有,更别说过冬的棉衣裤了!”

  “那真是往衣服里面塞稻草,能挺一阵儿是一阵儿!”

  “哎,也就是活不了了,这才合计着来咱们府里碰碰运气。”

  “谁知道这一来呀,就得了救济,活了命了!”

  “我还要谢谢咱们家的奶奶!要不是咱们家里抬举我们,要不是奶奶好心,我们家兴许就过不去那年的冬天!”

  说到之前的困苦,刘姥姥泪眼婆娑的冲着王熙凤就是一跪。

  脸上的神情是真的感激,一点都没有掺假。

  王熙凤看着就在眼前的例子,也心里念了一句佛。

  “刘姥姥快起来吧!咱们两家连着亲戚呐,你家好不容易求了一次,咱们没有眼巴巴看着的道理!”

  刘姥姥被几个小丫鬟围上来,又搀到椅子上抹眼泪。

  “奶奶,您说的轻松,那些银子对府上也兴许不差什么。”

  “可二十多两银子呀!那在我们普通百姓家里就是能足足过一年的嚼用!”

  “这可是给了我们家活命的银子,您就是不在意,我们心里也是要记一辈子的!”

  这话说的诚恳,感动的周遭的主子仆役全都流了眼泪。

  尤其是史老太君,她最爱在外人面前怜贫惜弱,这可真是挠到了她的痒处。

  “老亲家快别哭了,你们家能维持过来就是好的,这苦日子也算是走到头儿了!”

  刘姥姥抹了一把眼泪,冲着史老太君连连点头称是。

  “这也是托了您老的福气!咱们家可不就是越过越好吗!”

  “家里的田地也没个上等的,自打带回去了咱们府里的救济,我赶忙买了三亩好田!”

  “早年家里的四亩薄田加上新买的,一下子就成了七亩地!”

  “又添了衣服被子,家里的家什也眼看着多了几件!孩子也上了学堂了!”

  “这在以前是哪里敢想的哟!村里面就没有不羡慕我们家的,成日里都来打听是不是有了赚钱的法子!”

  “我现在呀,每日里睁开眼睛还觉得跟发梦一般。实在是不敢信呐!”

  史老太君一边儿听,一边点头,更是对这刘姥姥知道感恩,还愿意当着这么多人面前说出来感觉痛快。

  她扭头本想吩咐王熙凤,可是突然想起她已经不管府里的内务了,就冲着鸳鸯吩咐。

  “这次老亲家回家,咱们也别让她空着手儿了!”

  “到时候让账房再准备出二十两银子,她那孙子上学也是费钱的!”

  “听着说是学的好,那可就不能耽误了!”

  刘姥姥家里已经好起来了,虽说再能得些钱财,她也是心里痒痒的。

  可是她年纪大了,为人处事最是明白,心里就是在愿意,这嘴上也不应应承的太快。

  “老太太,可万万使不得了!”

  “咱们府上的恩惠,我们家里已经消受的太多!”

  “如今怎么还好意思收赏赐?这,这怎么使得哟!”

  可这些话正好挠到了史老太君的痒处,她连连摆手。

  “老亲家别推辞了!俗话说,好事成双!”

  “既然都行了一件好事,那就不枉费做到极致!”

  “再一个,你不要也要看在你这乖孙子的身上啊!往后家里翻身也是要指望他的!”

  刘姥姥回头看了看孙子,表情好像有些挣扎,最后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

  “板儿!过来给老祖宗磕个响头!”

  “你记住喽,荣国府是给了咱们家大恩德了!”

  这个板儿也听话,走过来听着刘姥姥的指挥,给史老太君磕了三个响头。

  “好好好!这小子长相周正,眼神也机灵,肯定是块好料子!”

  “来人给他抓果子吃!让小厮带外边儿玩去吧!”

  下人们听了吩咐,连忙上前伺候着,又连哄带骗的把小孩儿带走了。

  “老亲家好不容易来一趟,合该多开怀一些!”

  “正好我这老婆子也是许久没出门了,你正好多留几日,跟我们说说话。”

  “我呀,最爱热闹,爱听个稀奇的!咱们一会儿吃个席,再好好逛逛园子!”

  钱也得着了,还被人伺候着,刘姥姥心里乐开了花。

  这次来之前,她就想过会再得着好处,哪里知道银子来的这般的快呐!

  别说让她说故事,住几日,就是住她个十天半月她也愿意呀!

  “老太太慈悲!您放心,我这虽说没什么学问,可乡下里道儿的故事可多着了!”

  说话间戏台子上已经唱到了最后一出,史老太君吩咐着大赏,后又起身准备跟外人显摆自家的园子了。

  她平常确实不爱出门,因着早年的祸事,原本风头正盛的太子爷也没了。

  自家爷们荣国公也没了,剩下的亲戚谁还愿意真正上门呐?

  除了四大家族这些不得不联系的,也就是看不清世道,想要上门巴结的凡夫俗子了。

  刘姥姥这个跟她年纪相当,又敬仰荣国府,说话也能说到一处去的就成了她的心头好。

  省亲别院确实名不虚传,这一路走来,鲜花开满了小路,亭台楼阁的也因为是新建造的,所以非常雅致鲜亮。

  鸳鸯让小丫鬟一路摘花摘果子,想着一会儿歇脚儿时装饰桌子。

  刘姥姥一路走马观花的,确实也在心里赞叹这园子精致。

  自家虽说一辈子没离开过黑土地,野花野果子的也不稀罕。

  但省亲别院里的鲜花可都是精挑细选的品种,不说颜色漂亮,那花朵也是个顶个的大。

  还有这些树上的果子也大,恍惚间猜测应该是杏子和桃子。

  可乡下人都是靠山吃饭,极少有能工巧匠会林艺,会规制果树的。

  所以平常捡的也都是小的,酸的野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