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岁月沉香情愈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越版》

  秋去冬来,宥阳下了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将顾家庄园装点成一个银装素裹的纯净世界。

  屋内暖意融融,地龙烧得正旺。明兰坐在窗边榻上,手中做着针线,是一件给顾廷烨新做的玄色貂毛领锦袍。顾廷烨则坐在不远处的书案后,批阅着几封从京中来的信件。窗外是寂静的雪落声,屋内只有炭火偶尔的噼啪声和纸张翻动的轻响,气氛安宁而祥和。

  顾廷烨看完信,放下笔,揉了揉眉心,抬眼望向明兰。烛光下,她低眉顺目,手指飞针走线,神情专注而温柔。这一幕,让他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踏实和满足。他忽然想起多年前,在京城侯府,他也曾见过她这般模样,只是那时境况艰难,彼此心中都绷着一根弦。而如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眼前人依旧是眼前人,那份共同经历风雨后沉淀下来的温情,却愈发醇厚。

  他起身,走到榻边坐下。明兰抬起头,对他微微一笑:“侯爷忙完了?可是饿了?让小厨房送些宵夜来?”

  顾廷烨摇摇头,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袍子上:“又给我做新衣?库房里还有好些没上身的,何必辛苦。”

  明兰低头继续缝着,语气轻柔:“库房里的那是绣娘做的,针脚虽好,总少些心意。这领口的貂毛,是我亲自选的,最柔软保暖。眼看天越来越冷,侯爷时常要出门,穿暖和些才好。”

  平淡的话语,却蕴含着最质朴的关怀。顾廷烨心中一动,伸手握住她微凉的手:“这些事,让下人做便是,你的手都凉了。”

  明兰任他握着,笑道:“不妨事,做惯了。再说,能为侯爷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心里也欢喜。”

  顾廷烨凝视着她,忽然道:“明兰,谢谢你。”

  明兰一怔:“谢我什么?”

  “谢谢你……那日肯写信给我。”顾廷烨语气诚恳,“谢谢你愿意先迈出那一步。若非如此,我恐怕还在那牛角尖里钻着,平白浪费这许多时光,也让你和孩子们受了委屈。”

  明兰放下针线,反手握住他的手,目光清澈而温暖:“侯爷言重了。夫妻本是一体,何分先后?若非侯爷肯听我言,肯反思己身,我便是写再多的信,也是无用。说到底,是我们都舍不得这个家,舍不得彼此。”

  顾廷烨重重地点了点头,将她的手握得更紧:“是啊,舍不得。”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感慨,“经过这一遭,我倒觉得,或许也并非全是坏事。至少让我们都更清楚,什么才是最该珍惜的。”

  明兰倚在他肩头,轻声道:“是啊。年轻时总觉得情浓似火才是真爱,如今方知,这经年累月的相守,平淡日子里的相互体谅,磕磕绊绊后的不离不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窗外,雪依旧在下,无声地覆盖着大地。屋内,夫妻二人相偎依着,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时光。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彼此的心意,早已在紧握的双手中,在交融的呼吸间,传递得清清楚楚。

  这次小小的风波,如同一场淬炼,并未摧毁他们的感情,反而剔除了些许因岁月和平淡而产生的杂质,让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通透、更加坚韧。他们不再仅仅是最初那种充满激情与崇拜的结合,更是历经世事、深刻理解彼此后的灵魂伴侣。

  顾廷烨明白了,再大的功业,若无家庭这个温暖的港湾,也终究是虚妄;明兰也懂得了,再完美的家务打理,若失去了与丈夫精神的共鸣,也难免陷入孤独。

  往后的日子里,他们依然会有各自的忙碌,依然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他们都学会了更有效的沟通,懂得了适时退让,也更加珍惜每一个能够相伴的平凡时刻。顾廷烨会尽量将公务安排在白天,留出夜晚陪伴家人;明兰则会在顾廷烨忙于正事时,送上无声的关怀,而不是抱怨。

  他们的感情,在岁月的沉淀中,如同窖藏的老酒,褪去了最初的辛辣,愈发显得醇香绵长。他们更加确定,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只要他们彼此携手,同心同德,便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这份经过考验的深厚情谊,将成为他们未来漫长岁月中,最坚实的依靠和最温暖的慰藉。

  雪落无声,情深愈浓。顾府内的灯火,在这寒冷的冬夜里,显得格外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