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纳吉”、“纳征”之礼的顺利完成,盛家丰俭得宜、雅致用心的聘礼赢得了柳家上下的一致好评,柳编修夫妇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对这门亲事愈发满意。接下来,便是“请期”,即择定迎娶的吉日。盛家请了京城中有名的择吉先生,结合长槐与柳玉茹的生辰八字,选定了三个最近的黄道吉日,由官媒送至柳家,请柳家选定。柳家斟酌之后,定下了两月之后的一个良辰吉日。婚期既定,所有的筹备工作便如同上了发条,更加紧锣密鼓而又秩序井然地开展起来。
明兰更是事无巨细,皆要过问。她深知婚礼于女子而言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留下遗憾。她不仅要确保婚礼的排场体面,更要让整个过程顺畅圆满,处处体现对新娘的尊重与重视。
这一日,海氏将初步拟定的婚礼当日流程单子拿来给明兰过目。明兰仔细阅看,从新郎清晨起身沐浴更衣、告祭祖先,到出发迎亲的时辰、路线,再到新娘入门、拜堂、合卺、撒帐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与人员安排,都逐一推敲。
“迎亲的队伍,护卫需得精干,仪仗要鲜明,但不必过于炫耀武力,以免惊扰了柳家清静。”明兰指着迎亲一项说道,“鼓乐班子要选京城最好的,曲目需喜庆而不喧闹。发嫁的时辰要紧扣吉时,路上若遇阻(指民间拦轿讨喜的习俗),需提前备好足够的喜钱、喜饼,打发需利落,不可误了时辰。”
看到新娘入门后的流程,明兰特别强调道:“新娘下轿,跨火盆、跨马鞍,这些习俗必不可少,寓意吉祥,但需安排妥当的嬷嬷在旁搀扶引导,确保万无一失。拜堂之时,宾客众多,需得有得力之人维持秩序,确保礼仪庄重有序。”
对于新妇入门后拜见舅姑(公婆)及族中长辈的环节,明兰更是格外留意。她深知长槐庶子身份敏感,柳玉茹初来乍到,这第一面的印象至关重要。她特意叮嘱海氏:“届时母亲(王氏)跟前,一应铺垫、座椅需安排得舒适稳当,敬茶的茶盏要选上好的甜白釉,寓意纯洁美满。引导玉茹行礼的嬷嬷,必要选那等懂礼数、口齿清晰、面容和善的,细细教导玉茹各项礼节,务必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各房长辈的见面礼,我也已备下,届时由你代为分发,务必丰厚得体,显出盛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和对新妇的喜爱。”
就连婚宴上的座次安排,明兰也亲自审阅。何处安置柳家亲眷,何处是盛家族人,何处是朝中同僚,何处是勋贵武将,皆需考虑周详,既要遵循礼制尊卑,也要顾及各方关系亲疏,避免安排不当引起不快。她甚至考虑到顾廷烨麾下那些武将可能不拘小节,特意将他们安排在一处较为宽敞自在的区域,由几位善于交际的盛家子侄作陪。
长槐这边,明兰也未曾放松。她寻了长槐,细细叮嘱他婚礼前后的注意事项,从仪容姿态到言谈举止,无不关切。“迎亲那日,你便是盛家的脸面,需得精神饱满,举止从容。到了柳家,对岳父岳母需极尽恭敬,莫要因已是板上钉钉便稍有懈怠。待新妇,更要体贴温存,她离了父母家人,初入陌生环境,心中必定忐忑,你需多安抚关照。”
长槐一一谨记,心中对明兰的感激无以复加。他知道,若非六姐如此尽心竭力,他的婚事断不可能筹备得如此周全妥帖。
而待嫁的柳玉茹在家中,亦是满怀甜蜜的期待与一丝待嫁女的娇羞。她从父母口中,从往来仆役的传言里,已然知晓盛家对这场婚礼的重视,尤其是那位未来的大姑姐宁远侯夫人,更是为婚礼的筹备耗费了许多心力。这让她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少了几分对陌生环境的畏惧,多了几分安心与向往。她相信,能得夫家如此看重,未来的夫君又那般真诚可靠,这必定是她幸福生活的开端。她静静地待在闺阁之中,绣着嫁衣,备着嫁妆,心中描绘着未来与长槐举案齐眉、诗书唱和的美好图景。
盛府内外,一片忙碌而又喜庆的景象。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意,精心准备着各项事宜,只待那吉日良辰的到来,共同见证这对才子佳人喜结连理,开启他们的人生新篇章。明兰坐镇其中,统筹调度,确保着每一个环节都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咬合无误,她要送给长槐和柳玉茹的,不仅仅是一场风光的婚礼,更是一个充满祝福与期待的美好起点。
明兰更是事无巨细,皆要过问。她深知婚礼于女子而言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留下遗憾。她不仅要确保婚礼的排场体面,更要让整个过程顺畅圆满,处处体现对新娘的尊重与重视。
这一日,海氏将初步拟定的婚礼当日流程单子拿来给明兰过目。明兰仔细阅看,从新郎清晨起身沐浴更衣、告祭祖先,到出发迎亲的时辰、路线,再到新娘入门、拜堂、合卺、撒帐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与人员安排,都逐一推敲。
“迎亲的队伍,护卫需得精干,仪仗要鲜明,但不必过于炫耀武力,以免惊扰了柳家清静。”明兰指着迎亲一项说道,“鼓乐班子要选京城最好的,曲目需喜庆而不喧闹。发嫁的时辰要紧扣吉时,路上若遇阻(指民间拦轿讨喜的习俗),需提前备好足够的喜钱、喜饼,打发需利落,不可误了时辰。”
看到新娘入门后的流程,明兰特别强调道:“新娘下轿,跨火盆、跨马鞍,这些习俗必不可少,寓意吉祥,但需安排妥当的嬷嬷在旁搀扶引导,确保万无一失。拜堂之时,宾客众多,需得有得力之人维持秩序,确保礼仪庄重有序。”
对于新妇入门后拜见舅姑(公婆)及族中长辈的环节,明兰更是格外留意。她深知长槐庶子身份敏感,柳玉茹初来乍到,这第一面的印象至关重要。她特意叮嘱海氏:“届时母亲(王氏)跟前,一应铺垫、座椅需安排得舒适稳当,敬茶的茶盏要选上好的甜白釉,寓意纯洁美满。引导玉茹行礼的嬷嬷,必要选那等懂礼数、口齿清晰、面容和善的,细细教导玉茹各项礼节,务必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各房长辈的见面礼,我也已备下,届时由你代为分发,务必丰厚得体,显出盛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和对新妇的喜爱。”
就连婚宴上的座次安排,明兰也亲自审阅。何处安置柳家亲眷,何处是盛家族人,何处是朝中同僚,何处是勋贵武将,皆需考虑周详,既要遵循礼制尊卑,也要顾及各方关系亲疏,避免安排不当引起不快。她甚至考虑到顾廷烨麾下那些武将可能不拘小节,特意将他们安排在一处较为宽敞自在的区域,由几位善于交际的盛家子侄作陪。
长槐这边,明兰也未曾放松。她寻了长槐,细细叮嘱他婚礼前后的注意事项,从仪容姿态到言谈举止,无不关切。“迎亲那日,你便是盛家的脸面,需得精神饱满,举止从容。到了柳家,对岳父岳母需极尽恭敬,莫要因已是板上钉钉便稍有懈怠。待新妇,更要体贴温存,她离了父母家人,初入陌生环境,心中必定忐忑,你需多安抚关照。”
长槐一一谨记,心中对明兰的感激无以复加。他知道,若非六姐如此尽心竭力,他的婚事断不可能筹备得如此周全妥帖。
而待嫁的柳玉茹在家中,亦是满怀甜蜜的期待与一丝待嫁女的娇羞。她从父母口中,从往来仆役的传言里,已然知晓盛家对这场婚礼的重视,尤其是那位未来的大姑姐宁远侯夫人,更是为婚礼的筹备耗费了许多心力。这让她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少了几分对陌生环境的畏惧,多了几分安心与向往。她相信,能得夫家如此看重,未来的夫君又那般真诚可靠,这必定是她幸福生活的开端。她静静地待在闺阁之中,绣着嫁衣,备着嫁妆,心中描绘着未来与长槐举案齐眉、诗书唱和的美好图景。
盛府内外,一片忙碌而又喜庆的景象。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意,精心准备着各项事宜,只待那吉日良辰的到来,共同见证这对才子佳人喜结连理,开启他们的人生新篇章。明兰坐镇其中,统筹调度,确保着每一个环节都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咬合无误,她要送给长槐和柳玉茹的,不仅仅是一场风光的婚礼,更是一个充满祝福与期待的美好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