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转折点-《康熙正史》

  韩大任和他的父亲紧紧抓住马缰,与姚启圣一同在波涛中艰难前行。

  最终,他们成功地趟过了这片危险的水域,逃离了死亡的威胁。

  回想起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韩大任的眼角不禁泛起了泪花。

  他缓缓站起身来,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道:“传本将军令,开城投降,迎大清入城!”他的决定干脆而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

  其实,不仅仅是韩大任,城内的将士们也早已心生投降之意。

  毕竟,没有人愿意在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中白白送命。

  正如姚启圣所说:“谁还不是爹生父母养的!”生命的宝贵让人们在生死抉择面前,往往会选择生存。

  随着韩大任的命令下达,吉安城门缓缓敞开。

  他亲自牵着姚启圣的马,迈着坚定的步伐,引领着姚启圣走进了清军的中军大帐。

  安亲王和康亲王见到这一幕,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他们立刻下令给城内的兵卒发放军粮,并每人额外赏赐了十两银子,以犒劳这些归降的将士们。

  韩大任提出要求,一定要跟随姚启圣才行。

  康亲王略作思考后,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韩大任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跟随着姚启圣,鞍前马后,为其效力。

  而此时的吉安城,原本是吴三桂的势力范围,但由于韩大任的投降,清军不费一兵一卒便轻松将其拿下。

  再说另一边,高大节率领大军尚未抵达吉安城,就得到探子来报,说韩大任已经投降。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高大节惊愕不已,他怎么也想不到韩大任会如此轻易地背弃吴三桂。

  然而,尽管心中充满疑虑,高大节还是认为清军必定在吉安城中设下了重重埋伏,因此不敢贸然进攻。

  与此同时,马宝也得知了吉安投降的消息。

  他虽然同样感到惊讶,但也深知此时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于是果断决定转头返回湖南。

  然而众人都不知道的是,这韩大任的投降,成为三藩之乱最关键的转折点。

  自这一日之后,吴三桂败多胜少,再也无力反扑了。

  康熙七年正月,吉安的韩大任正式投降,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吴三桂震惊不已。

  “韩大任……”吴三桂怒吼一声,满脸怒容,“吉安丢了,我在江西的大军可就危险了!”

  当天,江西各地的战报如雪片般飞来,有的城池已经陷落,有的则是直接投降了清军。

  吴三桂听闻这些消息,气得血脉喷张,几乎要昏厥过去。

  “报……澧州城破,总兵战死!”

  这声惊呼仿佛一道晴天霹雳,在吴三桂的耳边炸响。他惊愕地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什么?澧州也没了?”吴三桂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错愕和迟疑。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澧州竟然如此轻易地就被攻陷了。

  还未等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又有一名信使匆匆赶来,带来了更坏的消息。

  “报……清军安徽巡抚送来运沙船四十艘,攻占了洞庭湖,斩断了我们的军粮!”

  “啊……”吴三桂闻之,更是怒不可遏,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

  洞庭湖,那可是他的重要地盘啊!

  湖南水系发达,控制了洞庭湖,就等于掌握了给湖南各地转运军粮的关键通道。

  如今洞庭湖失守,他心中清楚,这意味着他们的补给线被切断,局势已经变得岌岌可危。

  “四十艘船,如何能夺得洞庭湖?”吴三桂突然醒悟过来,他在洞庭湖可是有数百艘船呢,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敌人攻占?

  就在他心生疑惑的时候,战报如雪花般飞来。

  原来,清军不仅有那四十艘运砂船,还有从荆州调过来的数百艘运砂船。

  这些船只密密麻麻地堵住了洞庭湖的水路,让吴三桂的船队根本无法通行。

  更为糟糕的是,河道总督靳辅不仅督造了多达一百艘的战船,而且还为这些战船配备了南怀仁最新制作的火炮。

  这些火炮威力巨大,能够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靳辅深知时间紧迫,于是他下令让这些战船火速驰援岳州,以增强清军在岳州的实力。

  与此同时,江苏巡抚慕天颜也没有闲着。

  他迅速组织力量,建造了四十艘鸟船,并亲自率领这些鸟船前往岳州支援。

  鸟船是一种速度较快、灵活性强的船只,非常适合在江河湖泊中作战。

  为了进一步增强清军的水师力量,户部尚书伊桑阿受命前往江南。

  他将与该省巡抚一起督造鸟船六十艘和沙船二百艘。这些船只将成为清军水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造船只的过程中,伊桑阿特别强调了船工水手的素质。

  他要求务必从散处河南、山东、湖广、江南、江西、浙江、山西等地的福建投诚官兵中遴选精熟谙练的船工水手。

  这些投诚官兵具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作战技能,能够更好地操控船只,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清军终于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水师。

  此时,清军已经汇聚了沙船五百多艘,战船两千多艘,总兵力达到三万人。

  这支水师实力雄厚,装备精良,士气高昂。

  一切准备就绪后,清军调集各地水师,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直扑岳州。

  他们决心一举攻克岳州,消灭岳州的吴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看来,清军这是要与我军在江面上一决高下了啊!”吴三桂面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战局,他缓缓地拿起一个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然而,这口茶水并没有让他的心情平复下来,反而让他心中的焦虑愈发强烈。

  突然,吴三桂像是无法再忍受内心的煎熬一般,猛地用力将手中的茶杯摔向地面。

  只听“砰”的一声脆响,茶杯瞬间破碎,瓷片四溅,散落在地上。

  此时的岳州城,早已被清军的战船重重包围,四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火炮。

  这座曾经繁华的城池,如今已被战火笼罩,成为了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

  在康熙的精心部署下,清军不仅围困了岳州城,还迅速进占了永兴、茶陵、攸县、酃县、安仁、兴宁(今资兴)、郴州(今郴州市)、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今汝城)和桂东等湖南所属的十三座城池。

  随着清军的不断推进,吴三桂所控制的湖南地盘越来越小,他的处境也变得愈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