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清军抵达雅克萨-《康熙正史》

  彭春初来乍到,对于萨布素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心中自然颇为不服气,对彭春常常恶语相向,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情绪。

  然而,彭春心里很清楚萨布素的不服气,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对萨布素产生偏见。

  相反,他坚信萨布素有能力胜任副将一职,所以始终坚持任用他。

  这一次,萨布素终于对彭春心悦诚服了。

  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萨布素也不禁对彭春的指挥才能刮目相看。

  尽管现在有了充足的肉食供应,行军也变得异常顺利,但大军仍然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夜晚的严寒。

  无论是乘坐船只的士兵,还是负责步行运输火炮的大军,都只能在白天赶路,一到夜晚就必须进入帐篷或者船舱内取暖。

  这种情况使得行军速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士兵们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晨雾尚未散尽,黑龙江如一条墨色巨龙蜿蜒向东。

  江岸之上,清军营寨连绵,旌旗蔽日。

  水师战船列阵江心,炮口森然指向下游那座突兀的木城——雅克萨。

  雅克萨城坐落在黑龙江上游北岸,它所处的位置是一个“河岸坍塌成半圆形的河湾子”地带,这也正是满语“雅克萨”的本意。

  这座城市是一座典型的俄式木质堡垒,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据相关资料记载,雅克萨城是在原达斡尔族村寨的废墟上修建而成的。

  具体来说,是由切尔尼戈夫斯基在 1665 年之后主持建造的。

  该城的规模相对较小,城池呈四角方形,长约 18 俄丈,宽 13 俄丈。

  城防系统是雅克萨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木质城墙,这是主要的防御工事。

  城墙外侧可能涂抹有泥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敌人用火攻。

  其次是壕沟,城墙外围挖有一条宽约 2 俄丈(约 4.3 米)的壕沟,它的作用是阻碍敌人接近城墙。

  此外,在面向陆地的一侧还建有高大的塔楼。

  这些塔楼不仅具有了望的功能,还可以用于射击,同时还设有城门。

  最后,城内还建有一些必要的设施,如粮仓、火药库、营房等,以满足城内居民的生活和军事需求。

  彭春仔细地审视着雅克萨城堡,嘴角突然泛起一抹微笑。

  站在一旁的萨布素见状,心生疑惑,连忙问道:“大将军,您为何发笑呢?”

  彭春悠然自得地回答道:

  “你看这雅克萨城的防御工事,不过是为了抵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的老百姓而建造的罢了。这种木质结构的防御,在我们大清的虎师面前,又怎能抵挡得住呢?更何况还有我们威力无比的神威大炮!”

  说罢,彭春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他迈步走上了帅台,玄色的帅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彭春站在帅台上,极目远眺,眼中闪烁着凶狠的火光。

  他心中暗自思忖:

  “整整二十年了……这片原本属于大清的土地,竟然被罗刹人肆意蹂躏了二十年之久!今日,我终于来到了雅克萨,一定要将这些罗刹人驱逐出大清的领土,还我大清边疆一片安宁!”

  彭春深吸一口气,然后高声传令:

  “传我命令!水师立刻封锁江面,绝不能让罗刹人的船只逃脱!陆营则从三面合围雅克萨城,形成严密的包围圈!炮位即刻安设,城北放置神威将军炮,东西两翼分别布置红衣大炮,城南则由弓弩手筑垒牵制敌人!”

  副都统班达尔沙闻令,赶忙领命而去,迅速传达彭春的指令。

  彭春转身对身旁的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沉声道:

  “萨布素将军,索伦、打虎儿(达斡尔)勇士可曾就位?”

  “回都统,”萨布素黝黑的脸上透着坚毅,“鄂温克猎手已潜入林中截其补给,鄂伦春精兵扼守要道,蒙古骑兵在两翼游弋,达斡尔弟兄正协助构筑炮垒!各族同仇敌忾,只待将令!”

  彭春颔首,目光投向城中那座东正教小堂。

  他知道城内俄军头目托尔布津素来顽固,但康熙帝“仁治天下,素不嗜杀”的谕令言犹在耳。

  他取出一卷文书:“张强将此通牒送入!”

  张强,本是俄军投降大清的俘虏,但因其表现出色,被康熙编入满洲镶黄旗,成为一名旗人。

  此次来雅克萨,彭春特意请求康熙点名要张强一同前来。

  在瑷珲城时,张强除了喝酒吃肉外,似乎并无太多实际用处。

  然而,当他们抵达雅克萨后,张强的作用便突显出来了。

  张强听到彭春的命令,立刻站起身来,毫不犹豫地应道:“遵命!”

  他双手接过通牒,神情庄重地再次说道:“下官定不辱使命!”

  这通牒是用满、蒙、俄三种文字书写而成的,其中一份是康熙帝致沙皇的国书,另一份则是彭春致托尔布津的咨文。

  张强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通牒,又抬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清军铠甲,最后将目光投向雅克萨城垛口上的俄军。

  此时此刻,无论是清军还是俄军,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强身上。

  他毫不畏惧,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一步步朝着雅克萨城走去,手中紧紧捧着那封重要的国书。

  然而,就在张强即将走到城门前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城垛后突然射出一支冷箭,速度极快,如闪电一般,直直地朝着张强射来。

  这一箭险之又险,差一点就贯穿了张强的肩膀。

  张强心中一惊,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紧接着,又有一发黑色的钳弹如流星般疾驰而来,狠狠地打在了张强身前的铠甲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好在铠甲坚硬,张强只是略退几步。

  清军的心,都提了上去,为张强捏了一把汗。

  跟着张强一块来的五人,吓得浑身颤抖.......

  张强站在城门前,他挺直了身躯,用雄浑的嗓音,以俄文高声喊道:“奉大清皇帝之命,特来与总督送上国书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