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太皇太后对视一眼,随后说道:“快请公主和驸马进来。”
不多时,只见吴应熊扶着建宁公主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进慈宁宫。
“臣见过皇上,给太皇太后请安!”
“见过皇上,给母后请安!”
“好好好,你们从云南回来了……”太皇太后高兴的笑着,对着二人问道。
康熙也说道:“侄儿见过姑姑、驸马。”
建宁公主点点头:“皇上客气了,启禀母后,昨天下午女儿和驸马抵达了京城,今天特地前来给母后请安。”
“好,建宁过来,让母后好好看看……”太皇太后说罢,这建宁公主就走了上去。
太皇太后拉着建宁公主的手,随后又给她整理了头发。
“嗯,从云南回来瘦了一圈,这一路上辛苦了,回来要好好休息啊。”
“多谢母后挂念!”建宁公主笑着说道。
母女两人,已经有数月没有见面了。
这次相见,均是心中非常挂念。
太皇太后仔细端详着建宁公主,眼中满是慈爱和关切。
她轻轻抚摸着建宁公主的脸庞,感受着她的温度,仿佛要将这段时间的思念都弥补回来。
建宁公主则乖巧地站在太皇太后面前,享受着母亲的关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康熙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也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亲情都是最珍贵的财富。
而此时,这种亲情的温暖更是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安心。
太皇太后看着眼前的女儿,眼中满是慈爱。
建宁公主也是满脸笑容,与母亲分享着自己在云南的见闻。
“对了,母后,我在云南的时候,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呢。那里的风景真美,还有很多特色小吃。”建宁公主兴致勃勃地说道。
“哦?是吗?那一定很有趣吧。”太皇太后微笑着回应道。
建宁公主继续说道:“是啊,母后,我们还去了当地的寺庙,里面有很多佛像,真的很壮观。而且当地人都很热情好客,我们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太皇太后听后,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看到你们玩得开心,母后也就放心了。不过,以后出门还是要注意安全,知道吗?”
“知道啦,母后,您就别担心啦。”建宁公主撒娇地说道。
母女俩就这样聊了很久,康熙则静静地坐在一旁,聆听着她们的对话。
他能感受到太皇太后和建宁公主之间深厚的感情,这种亲情让他感到温暖和安心。
“驸马,你父王身体可好,他老人家怎么了?”太皇太后一脸关切地问道。
吴应熊连忙拱手作揖,恭敬地回答道:“多谢太皇太后挂念,家父身体很好,他老人家也托我给您请安,多谢您送给他的寿礼。”
“嗯……平西王花甲之年,身体依旧如此硬朗,这真是云南之福、大清之福啊!”太皇太后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多谢太皇太后夸奖,这次从云南回来,家父特意嘱托儿子给您带来了一些礼物,希望能让太皇太后开心,还请太皇太后过目。”
吴应熊说着,朝着门外一招手。
只见十几个太监和宫女鱼贯而入,他们手中捧着各式各样的礼物,小心翼翼地走进了慈宁宫。
这些礼物琳琅满目,包括珍贵的珠宝首饰、稀有的药材、精美的书画等,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其实,按照规矩,吴应熊的属下是不能随便进入皇宫的。
因此,当吴应熊进宫时,所有的礼物都已经交给了吴公公掌管的太监们保管。
而现在,这些太监们正抱着礼物,来到慈宁宫,准备献给太皇太后。
这些礼物一进入慈宁宫,立刻引起了一阵惊叹声。
就连一旁的康熙皇帝也不禁瞪大了眼睛,对这些珍贵的礼物感到十分惊讶。
太皇太后也站起身来,看着这些礼物。
吴应熊走到太皇太后身边,小心翼翼地挽起她的一只手,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敬意和关切。
而建宁公主也不甘示弱,快步走上前来,温柔地挽住太皇太后的另一只手。
两人一左一右,仿佛护花使者一般,将太皇太后紧紧簇拥在中间。
他们带着太皇太后来到第一个太监的面前,只见那太监手中捧着一块晶莹剔透、散发着神秘光芒的石头。
吴应熊微笑着介绍道:“太皇太后,这块石头名为‘安康石’,它可是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呢!
据说,这安康石乃是三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赐予云南义子沐王爷的珍贵礼物。
它不仅是皇家之物,更是云南数一数二的宝物。
如今,父王特意命令我将此宝物献给您,希望能为您带来安康与长寿。”
吴应熊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他详细地讲述了安康石的来历,让太皇太后对这份礼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他还强调了安康石对于云南的重要性,使其显得更加珍贵无比。
其实啊,云南沐王府,那可是在大明朝赫赫有名的存在!
想当年,朱元璋打天下时,收养了众多义子,这些义子们个个英勇善战,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当天下已经安定下来之后,朱元璋却开始对这些义子产生了疑虑。
一方面,这些义子们因为战功显赫而变得骄横跋扈;
另一方面,朱元璋担心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难以驾驭他们,于是决定铲除这些潜在的威胁。
因此,许多义子都不幸被杀害,只有少数人幸免于难。
其中,云南的沐王爷就是其中之一。
原来,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遣蓝玉和沐英出征云南。
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蓝玉和沐英成功地击败了元朝的南梁王。
朱元璋大喜过望,随即命令蓝玉率领大军返回朝廷,同时让义子沐英留守云南。
沐英因功被封为西平侯,并一直镇守云南直至四十八岁英年早逝。
后来,沐英被追封为黔宁王。
沐英的长子沐春继承了西平侯的爵位,从此沐英家族世袭镇守云南,成为当地的实际统治者。
这个家族一直传承至吴三桂占据云南,才逐渐失去了在云南的统治地位。
而这颗安康石,则是朱元璋赐予义子沐英的珍贵宝物。
不多时,只见吴应熊扶着建宁公主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进慈宁宫。
“臣见过皇上,给太皇太后请安!”
“见过皇上,给母后请安!”
“好好好,你们从云南回来了……”太皇太后高兴的笑着,对着二人问道。
康熙也说道:“侄儿见过姑姑、驸马。”
建宁公主点点头:“皇上客气了,启禀母后,昨天下午女儿和驸马抵达了京城,今天特地前来给母后请安。”
“好,建宁过来,让母后好好看看……”太皇太后说罢,这建宁公主就走了上去。
太皇太后拉着建宁公主的手,随后又给她整理了头发。
“嗯,从云南回来瘦了一圈,这一路上辛苦了,回来要好好休息啊。”
“多谢母后挂念!”建宁公主笑着说道。
母女两人,已经有数月没有见面了。
这次相见,均是心中非常挂念。
太皇太后仔细端详着建宁公主,眼中满是慈爱和关切。
她轻轻抚摸着建宁公主的脸庞,感受着她的温度,仿佛要将这段时间的思念都弥补回来。
建宁公主则乖巧地站在太皇太后面前,享受着母亲的关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康熙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也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亲情都是最珍贵的财富。
而此时,这种亲情的温暖更是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安心。
太皇太后看着眼前的女儿,眼中满是慈爱。
建宁公主也是满脸笑容,与母亲分享着自己在云南的见闻。
“对了,母后,我在云南的时候,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呢。那里的风景真美,还有很多特色小吃。”建宁公主兴致勃勃地说道。
“哦?是吗?那一定很有趣吧。”太皇太后微笑着回应道。
建宁公主继续说道:“是啊,母后,我们还去了当地的寺庙,里面有很多佛像,真的很壮观。而且当地人都很热情好客,我们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太皇太后听后,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看到你们玩得开心,母后也就放心了。不过,以后出门还是要注意安全,知道吗?”
“知道啦,母后,您就别担心啦。”建宁公主撒娇地说道。
母女俩就这样聊了很久,康熙则静静地坐在一旁,聆听着她们的对话。
他能感受到太皇太后和建宁公主之间深厚的感情,这种亲情让他感到温暖和安心。
“驸马,你父王身体可好,他老人家怎么了?”太皇太后一脸关切地问道。
吴应熊连忙拱手作揖,恭敬地回答道:“多谢太皇太后挂念,家父身体很好,他老人家也托我给您请安,多谢您送给他的寿礼。”
“嗯……平西王花甲之年,身体依旧如此硬朗,这真是云南之福、大清之福啊!”太皇太后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多谢太皇太后夸奖,这次从云南回来,家父特意嘱托儿子给您带来了一些礼物,希望能让太皇太后开心,还请太皇太后过目。”
吴应熊说着,朝着门外一招手。
只见十几个太监和宫女鱼贯而入,他们手中捧着各式各样的礼物,小心翼翼地走进了慈宁宫。
这些礼物琳琅满目,包括珍贵的珠宝首饰、稀有的药材、精美的书画等,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其实,按照规矩,吴应熊的属下是不能随便进入皇宫的。
因此,当吴应熊进宫时,所有的礼物都已经交给了吴公公掌管的太监们保管。
而现在,这些太监们正抱着礼物,来到慈宁宫,准备献给太皇太后。
这些礼物一进入慈宁宫,立刻引起了一阵惊叹声。
就连一旁的康熙皇帝也不禁瞪大了眼睛,对这些珍贵的礼物感到十分惊讶。
太皇太后也站起身来,看着这些礼物。
吴应熊走到太皇太后身边,小心翼翼地挽起她的一只手,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敬意和关切。
而建宁公主也不甘示弱,快步走上前来,温柔地挽住太皇太后的另一只手。
两人一左一右,仿佛护花使者一般,将太皇太后紧紧簇拥在中间。
他们带着太皇太后来到第一个太监的面前,只见那太监手中捧着一块晶莹剔透、散发着神秘光芒的石头。
吴应熊微笑着介绍道:“太皇太后,这块石头名为‘安康石’,它可是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呢!
据说,这安康石乃是三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赐予云南义子沐王爷的珍贵礼物。
它不仅是皇家之物,更是云南数一数二的宝物。
如今,父王特意命令我将此宝物献给您,希望能为您带来安康与长寿。”
吴应熊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他详细地讲述了安康石的来历,让太皇太后对这份礼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他还强调了安康石对于云南的重要性,使其显得更加珍贵无比。
其实啊,云南沐王府,那可是在大明朝赫赫有名的存在!
想当年,朱元璋打天下时,收养了众多义子,这些义子们个个英勇善战,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当天下已经安定下来之后,朱元璋却开始对这些义子产生了疑虑。
一方面,这些义子们因为战功显赫而变得骄横跋扈;
另一方面,朱元璋担心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难以驾驭他们,于是决定铲除这些潜在的威胁。
因此,许多义子都不幸被杀害,只有少数人幸免于难。
其中,云南的沐王爷就是其中之一。
原来,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遣蓝玉和沐英出征云南。
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蓝玉和沐英成功地击败了元朝的南梁王。
朱元璋大喜过望,随即命令蓝玉率领大军返回朝廷,同时让义子沐英留守云南。
沐英因功被封为西平侯,并一直镇守云南直至四十八岁英年早逝。
后来,沐英被追封为黔宁王。
沐英的长子沐春继承了西平侯的爵位,从此沐英家族世袭镇守云南,成为当地的实际统治者。
这个家族一直传承至吴三桂占据云南,才逐渐失去了在云南的统治地位。
而这颗安康石,则是朱元璋赐予义子沐英的珍贵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