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另有隐情?-《康熙正史》

  他无奈之下,只得如实相告,虽说即将升任陕西提督,可眼下终究还未正式上任。

  听完王辅臣这番话,祁彻白面沉似水,沉默片刻之后,仅仅淡淡地说了一句:“嗯,本官知晓了……”便不再多言。

  王辅臣见状,连忙再次拱手施礼,感激涕零地说道:“呃……多谢尚书大人肯为下官引荐,若能得偿所愿面圣成功,下官定当铭记大人恩情!”

  祁彻白嘴角微扬,发出一声轻笑:“哈哈,你呀,此事乃是兵部所管辖之事,你应当前往兵部去处理才对!”

  听到这话,王辅臣不禁一愣,口中呐呐道:“呃……兵部?”

  只见祁彻白面露一丝不快,皱起眉头说道:“你身为一名武将,不去兵部寻求解决之法,却跑到我礼部来作甚?我礼部又怎能插手你们兵部的事务呢?”

  王辅臣心中暗自思忖着,只要能够将消息传递到皇上那里,无论找哪个部门都无所谓。

  可万万没想到,这位礼部尚书不仅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自己,还把责任推给了兵部。

  然而实际上,王辅臣已经多年未曾在京城任职,对于这些官场规则和潜规则并不知晓。

  以常理而言,像这种小小的帮忙,对于礼部尚书来说并非难事。

  但他之所以如此推脱,无非是因为王辅臣作为堂堂的提督前来求他办事,居然一点好处都不肯表示。

  要知道,不论是珍珠玛瑙、精美的玉器古玩,亦或是沉甸甸的金银财宝,总得拿出一些来才能显示出诚意啊!

  毕竟,当官图的不就是这些好处嘛。

  可惜王辅臣未能领会其中深意,只是单纯地认为这是正常的面圣流程罢了,无奈之下只好讪讪地退出了房间。

  这王辅臣前脚刚离开,祁彻白便忍不住冷冷地笑出了声来:“哼,真是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啊,亏得这人还跟着平西王混了这么些年呢。”

  要知道,王辅臣身处云南之地,压根儿就用不着去收受他人的礼物。

  单是吴三桂每年给予他的赏赐,那都是堆积如山,足够他挥霍好几十年的了。

  正因如此,在送礼这件事情上,王辅臣实在是一窍不通。

  倘若论起行军打仗,王辅臣堪称是万夫莫当的猛将;然而一旦置身于这错综复杂、人情冷暖交织的官场之中,特别是面对京城的官员们时,他简直就是一个毫无经验的门外汉。

  待王辅臣返回之后,径直朝着兵部走去。

  原本这兵部尚书之位乃是由明珠所担任,但此刻,明珠正身在乾清宫内给康熙皇帝充当着日讲官呢。

  而此时在兵部值班的,则是兵部侍郎泰必图。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向着泰必图禀报道:“大人,门外有一人求见,自称名叫王辅臣,说是想要面见圣上!”

  听到这话,泰必图先是微微一愣,随后便呵呵地笑了起来:“哦?王辅臣?”

  作为满人的泰必图,对于王辅臣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

  此时的他正站在兵部衙门内,嘴里轻声嘟囔着:“这王辅臣怎么突然跑到京城来了?竟然还要面圣?他可是跟随吴三桂那叛贼足足有二十年之久啊!”

  声音虽小,但仍透露出心中的疑惑与不安。

  原来,这份兵部发出的调任书竟是由明珠在乾清宫亲自书写而成,而康熙帝更是毫不犹豫地予以批准。

  待到明珠返回兵部之后,便立刻将调任书的副本进行了详细的登记造册。

  然而不巧的是,这一天恰好轮到兵部侍郎泰必图休班,以至于他对这一重要事件全然不知晓。

  一旁的侍卫见泰必图面露迟疑之色,再次开口询问道:“大人,您到底是见还是不见呢?”

  泰必图回过神来,呵呵一笑,说道:

  “老夫虽然久闻王辅臣的鼎鼎大名,可一直未曾有缘得见其庐山真面目。今日既然人都已经到了门口,那就让他进来吧,也好让我瞧瞧这位传说中的人物究竟是何模样。”

  没过多久,只见王辅臣在侍卫的引领下缓缓走进了兵部大堂。

  见到泰必图后,王辅臣赶忙跪地行礼,口中高呼:“下官拜见侍郎大人……”行完大礼后,王辅臣依旧保持着低头恭敬的姿态。

  泰必图微微眯起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之人,然后开口问道:“嗯……你便是人称‘马鹞子’的王辅臣?”

  听到问话,王辅臣连忙抬起头来,应声道:“回大人的话,下官正是王辅臣。”说罢,又轻轻地点了点头,以示回应。

  这泰必图一脸冷漠地站着,不仅没给王辅臣上一杯热茶,甚至都未曾示意他落座。

  只见泰必图眉头微皱,语气生硬地质问道:“你本应身在云南,缘何此时现身京城?”

  王辅臣听后,心头不禁涌起一丝疑惑。

  这调任升迁之事,理应归兵部管辖,而眼前这位可是堂堂兵部侍郎,怎会对此一无所知?

  他强压下内心的不满,恭敬地回答道:“大人有所不知,数日之前,属下收到兵部下达的调任命令,命属下来京接任陕西提督一职。故而今日特来面圣……”

  然而,还未等王辅臣把话说完,泰必图便毫不客气地打断道:“陕西提督?此事我为何毫不知情?”

  面对如此反问,王辅臣心中对其鄙夷之情愈发浓烈。

  心想,你身为兵部侍郎,竟然连这样重要的人事调动都不清楚,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但表面上仍保持着恭谦之态。

  这时,泰必图斜眼瞄了一下王辅臣,冷冷地说道:“口说无凭,可有什么凭证能证明你所言不虚?”

  经此一问,王辅臣方才如梦初醒般想起那份至关重要的调任书。

  他急忙伸手入怀,小心翼翼地将那封调任书取出,毕恭毕敬地递到了泰必图手中。

  泰必图接过调任书,先是粗略扫了一眼封面,随后缓缓展开信纸,逐字逐句地仔细查看起来。

  看着看着,他心中暗自思忖道:“嗯,不错,这份兵部调任书确实不假,上面不但盖有兵部的鲜红大印,更有皇帝陛下亲赐的玉玺印记。

  只是,按道理来说,作为兵部侍郎的我,理应对此类事务了如指掌,可为何此番却丝毫未曾听闻半点风声呢?难道其中另有隐情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