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吴三桂嘲讽尚可喜-《康熙正史》

  说完这句话,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不舍。

  众人听到这话,不禁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回应。

  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气氛显得格外凝重。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时刻,一直默默站立在一旁的谋士张傲突然向前迈了一步,他那沉稳而又轻柔的声音打破了这片沉默:

  “王爷,请恕属下斗胆直言,或许事情尚有转机。”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齐齐聚集在了他的身上,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线希望之光。

  只见谋士张傲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

  “王爷不妨再次向朝廷呈上一份奏折,详细陈述将士们对离开此地的不情愿之情状,并恳请圣上能够念及王爷您多年来所立下的赫赫功勋,以及当地军民生活的诸多不易,准许王爷您留在广东安享晚年。

  当然,可以请求圣上适当削减您手中的权力,这样一来,既能保全君臣之间的大义名分,又能顺遂众人渴望王爷留下的心愿。”

  尚之信听完张傲的这番话,心头猛地一颤。

  他深知如果父亲尚可喜今日便毅然决然地拔营起寨离开广东,那么自己所有的计划将会全盘落空,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想到此处,他急忙开口附和道:

  “父王,张傲所言极是啊!咱们还是赶紧先上书朝廷,将将士们不愿意离去的情况如实禀报给皇上。待到皇上有了明确的批复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进一步的谋划也为时不晚呀!”

  就在这个时候,尚之孝站在一旁显得有些左右为难,他心里很清楚,如果现在去劝解自己的父亲离开广东,那么无疑会暴露自己对王位迫不及待的野心。

  一直以来所秉持的孝道在此刻似乎变得如此脆弱无力,简直就是一句空谈罢了。

  尚可喜则默默地沉思了一会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认为当前提出的这个方法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于是,他果断地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本王便再次向朝廷上书,看看朝廷对此究竟会作何回应!”

  不久之后,康熙批准尚可喜奏折的消息迅速传遍各地。

  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吴应熊丝毫不敢有半点儿耽搁,他立刻提起笔来,精心撰写了一封信函,并火速派人送往云南。

  与此同时,耿聚忠和耿昭忠这两兄弟也赶紧各自修书一封,分别寄往福建。

  当这些消息传到云南时,吴三桂不禁大为震惊。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自言自语道:“真是没有想到啊,这小小的皇帝竟然真的批准了尚可喜的请求!”

  一时间,吴三桂只感觉自己的心像小鹿乱撞一般,怦怦怦地急速跳动起来。

  这时,一直在旁边观察着吴三桂表情变化的刘玄初却是微微地笑了笑,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

  “王爷呀,自从那位小皇上开始逐步收回您手中的政权,并且命令您裁减军队的时候,在下就已经预料到这位小皇帝的真实意图了。”

  “哦?说来听听。”吴三桂面带微笑,饶有兴致地凝视着面前的刘玄初。

  这刘玄初可是他身边最为倚重的头号谋士,其智谋过人、算无遗策,与那排名第二的谋士方光琛一同被视为吴三桂的左膀右臂。

  说起那方光琛,此人常年奔波于云南各地,不辞辛劳地为吴三桂统治这片广袤土地精心布局、铺路搭桥。

  而刘玄初呢,则因身体欠佳之故,无法像方光琛那般四处奔走,但他却能每日陪伴在吴三桂身侧,随时为主公出谋划策。

  只见刘玄初微微躬身行礼后,缓声道:

  “启禀王爷,据属下多方打探得知,当今朝廷一年的税收总计约两千六百万两白银。

  然而,仅咱们云南一地,朝廷便索要高达一千六百万两!

  再看看那广东和福建二地,每年也需耗费四百万两白银用以养兵。

  如此巨额的开销与损耗,以朝廷目前的财力状况,恐怕已难以支撑同时供养三位王爷这般庞大的费用支出……”

  听到此处,吴三桂并未言语,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其实对于这些情况,他心中自是了然于胸,不过他仍想听听刘玄初接下来究竟想说些什么。

  毕竟有些话,还需有人点破方能摆到台面上来商议。于是,吴三桂轻声问道:“玄初啊,依你之见,此事应当如何应对才好?”

  刘玄初解释:“小皇帝年纪虽轻,但内心深处却早已对三位拥兵自重的藩王心生不满。

  他日夜筹谋着要撤掉这三位藩王所镇守的藩镇,以稳固自己的皇权统治。”

  然而,吴三桂对此却是冷哼一声,表示不屑一顾。

  只见吴三桂双手抱胸,冷笑着说道:

  “哼!就算那小皇帝有此心思,谅他也没那个胆量敢轻易动手。

  老夫麾下可是有着五万精锐的骑兵、五万训练有素的步军,此外还有两万身经百战的精兵。

  不仅如此,我手中还握有威力巨大的鸟枪兵和能攻城略地的炮兵。

  而那尚可喜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同样拥有强大的兵力;至于耿精忠嘛,更是个不好招惹的狠角色。

  倘若小皇帝胆敢直言撤番,把我们给逼反了,到时候他的朝廷恐怕也难以从中捞到什么好处。”

  站在一旁的刘玄初听完吴三桂这番话后,连连点头称是,并附和道:

  “王爷所言极是。正因如此,那小皇帝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先对尚可喜下手,试图将他一军,让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话音刚落,便看见吴三桂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吴三桂一边笑,一边说道:

  “哈哈哈哈,玄初啊,你这一番分析甚是精妙。咱们且拭目以待,看看这老匹夫将会如何应对眼前这棘手的局面,自食恶果。想必他此刻定然是如坐针毡,狼狈不堪呐!”

  说到这里,吴三桂仿佛已经亲眼目睹了尚可喜那副焦头烂额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