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捉拿吴应熊-《康熙正史》

  不仅如此,为了让孙延龄出兵云南,康熙还特意授予孙延龄抚蛮将军的职位,并任命综国安为都统,命令他们统率军队坚守广西。

  这一系列的安排,可谓是深思熟虑。

  康熙将重兵分别安排到了湖南和四川这两个关键地区,其目的就是想要通过这两地的扼守,有效地阻击吴三桂的北进之势。

  此时,夜色已深,皇宫内的灯火也逐渐熄灭。

  众人纷纷退出皇宫,趁着星夜的微光,匆匆赶去执行各自的任务。

  回家的路上,安亲王心中有些不快,冷哼一声道:“康亲王,先前天下太平,皇上已经将你我二人孤立于朝廷之外,如今这大战在即,皇上又想起我们了?”

  康亲王听了,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道:“哎,如今汉人反叛,局势严峻,皇上自然知道,在这种时候,他能信任的,他最信任的,必须是我们旗人呐。”

  这二位议政王,对于康熙解除他们的议政大权一事,心中一直愤愤不平。

  然而,每当涉及到军国大事时,他们又不得不挺身而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安亲王突然向康亲王发问:“康亲王,你可知道,这云南为何年年都有叛乱发生,而吴三桂却始终未能剿灭云南的叛乱呢?”

  康亲王稍作迟疑,然后回答道:“呃……想必是因为云南地区苗彝等少数民族众多,吴三桂难以彻底平定吧。”

  安亲王微微一笑,露出一丝不屑的神色,说道:“康亲王啊,你毕竟年纪尚轻,对这些事情可能不太了解。”

  接着,安亲王便将当年洪承畴给吴三桂出的计策一五一十地讲述给康亲王听。

  原来,洪承畴深知云南地区民族复杂,难以用武力强行征服,于是他给吴三桂出了一个计策,让吴三桂故意放纵一些小规模的叛乱,以显示自己的剿匪功绩,同时也让朝廷觉得云南局势不稳定,需要吴三桂继续镇守。

  这样一来,吴三桂既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又能让朝廷对他有所依赖。

  康亲王听后,不禁频频点头,感叹道:“真是想不到啊……想不到洪承畴如此有才华,竟然能想出如此妙计!”

  安亲王也附和道:“是啊,如今看来,皇上虽然解除了我们的议政大权,但在处理军国大事时,还是不得不信任我们,不得不依赖我们啊……”

  “呃……安亲王的意思?”康亲王满脸惊愕,双眼瞪得浑圆,仿佛听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话语一般。

  他直直地盯着安亲王,似乎想要从对方的脸上找到一丝玩笑的痕迹。

  然而,安亲王却只是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

  他轻声说道:“没错……只要吴三桂叛乱未平定,我们便依然有用啊……”

  话音未落,安亲王便转身离去,留下康亲王独自一人站在原地,脸上的表情愈发显得困惑和迷茫。

  他的目光紧随着安亲王渐行渐远的背影,仿佛要透过那背影看穿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与此同时,在建宁公主府外,五百名全副武装的侍卫如同一堵密不透风的人墙,将公主府紧紧地包围起来。

  这些侍卫们个个面色冷峻,手持长枪,严阵以待。

  莫洛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他抬手轻轻敲了敲公主府的大门。

  片刻后,门缓缓打开,露出了管家苏爷那张略显惊讶的脸。

  “你们是……”苏爷看着眼前这一大群气势汹汹的侍卫,有些迟疑地问道。

  莫洛面无表情地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高高举起,朗声道:“奉皇上旨意,锁拿吴应熊!”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苏爷见状,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嘴唇微颤,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莫洛见状,也不再多言,他手臂一挥,一百多名侍卫如汹涌的潮水一般,顺着大门鱼贯而入,迅速冲进了公主府内。

  就在这时候,一阵巨大的嘈杂声突然传来,仿佛整个公主府都被震动了一般。

  这阵突如其来的喧闹,让建宁公主、吴应熊和张氏三人都不禁心生警觉。

  他们匆忙走出各自的房间,径直奔向前院,想要一探究竟。

  当他们赶到前院时,一眼便看到了站在那里的莫洛。

  莫洛身着官服,神情严肃,他见到建宁公主后,连忙躬身行礼,口中说道:“奴才刑部尚书莫洛,参见公主。”

  建宁公主见状,脸色一沉,冷哼一声,厉声道:“莫洛,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擅闯我公主府!”

  面对建宁公主的质问,莫洛却显得颇为从容。

  他微微一笑,解释道:“公主息怒,奴才此次前来,乃是奉皇上旨意行事。”

  建宁公主闻言,心中一紧,追问道:“皇上旨意?所为何事?”

  莫洛不紧不慢地回答道:“皇上有旨,要奴才带走驸马吴应熊,以及三位小公子。”

  建宁公主闻言,如遭雷击,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莫洛,又转头看向吴应熊,与他对视一眼。

  吴应熊的脸色同样苍白如纸,他摇了摇头,叹息道:“哎……想必……”

  他的话语戛然而止,但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他最担心的事情,恐怕已经发生了。

  尽管吴应熊对此早有预感,但他显然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而站在一旁的张氏,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心如刀绞。

  她双眼含泪,声音颤抖地问道:“莫洛大人……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啊?”

  莫洛嘴角泛起一抹冷笑,鼻腔中发出一声冷哼,他的声音冰冷而威严,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

  “吴三桂在云南起兵造反,这可是谋逆大罪!皇上有旨,要缉拿他的世子和世孙,你们难道还敢违抗圣旨不成?”

  吴应熊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冷汗涔涔。

  他连忙摆手道:“不不……莫大人,我们远在京城,对父亲造反之事一无所知啊!既然皇上有旨意,我们自然是不敢有丝毫违抗的。”

  建宁公主紧紧抱住吴应熊,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她的哭声凄惨而绝望,让人听了不禁心生怜悯。

  吴应熊的母亲张氏则更是不堪,她的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仿佛全身的力气都在一瞬间被抽走了。

  莫洛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的心中毫无波澜。

  他冷漠地下令道:“来人啊,把这三个小公子给我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