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耿精忠的密谋-《康熙正史》

  一旁的陈一炳听到这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虽然这半年来一直忙碌着催促耿精忠搬家,但始终未能如愿。

  现在好了,不用再费这个力气了。

  陈一炳赶忙向耿精忠道贺:“恭喜靖南亲王啊!这汉人亲王,在我们大清,之前可只有吴三桂一人呐……”

  然而,耿精忠却不以为然地打断了他的话,拍着自己的胸口,骄傲地说道:

  “错!汉人亲王,只有我耿精忠一人而已!吴三桂造反了,他不是亲王了,被削除爵位了。”

  站在一旁的范承谟一直板着脸,他从心底里对耿精忠这种张狂的态度感到厌恶和不屑。

  当耿精忠让他称呼自己为“靖南亲王”时,范承谟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照做了。

  接着,范承谟一脸严肃地对耿精忠说:“靖南亲王,如今吴三桂造反,局势动荡不安。咱们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还是应该趁早加强防御才是啊。”

  “你说的不错,总督大人,收缴本王的七千兵马,何时归还?”提到了防御,这耿精忠立刻要兵。

  原来当初耿精忠刚刚上书请求裁撤之时,康熙立刻就答应了。

  随后范承谟便按照圣旨找耿精忠要兵权。

  耿精忠没有办法,只能将七千绿营兵交给了范承谟,交由总督府统管。

  如今康熙的圣旨终于到了,而且明确要求将兵马归还,这对于耿精忠来说,简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啊!

  “靖南亲王,在下回到总督府后,定会立刻将兵符归还回来。”范承谟毕恭毕敬地作揖说道。

  “如此甚好,那就有劳总督大人了!”耿精忠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冷哼一声后,转身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院子。

  他不仅没有丝毫招待二人的意思,甚至连送客的礼节都省了。

  范承谟和陈一炳对视一眼,心中都不禁涌起一股无奈,只能苦笑着摇摇头,然后一同转身离去。

  没过多久,范承谟果然如约派人将兵符送还给了耿精忠。

  而此时的耿精忠,正飘飘然地踱步走进书房。

  只见谋士张乙早已在书房内等候多时,他见耿精忠进来,赶忙起身迎上前去,满脸谄媚地笑着,然后为耿精忠斟了一杯香茗,嘿嘿一笑道:

  “王爷,如今康熙下旨,不让您北迁了,您可知道康熙此举的深意啊?”

  耿精忠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他顺手接过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

  “那是自然!康熙这小老儿,无非就是惧怕本王也跟着吴三桂一同造反,到时候他恐怕就难以招架咯……”

  “哈哈.......”张乙还没有听完,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耿精忠伸出手指,指向张乙:“你这老狗,笑的极其淫贱!”

  张乙对于耿精忠的叫骂,不仅没有丝毫的恼怒,反而嘴角的笑容愈发地灿烂起来。

  他不紧不慢地说道:“王爷,您且听我一言。如今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被王爷您所掌控啊!如此绝佳的时机,若不响应吴三桂的义举,更待何时呢?”

  耿精忠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也泛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缓缓说道:“嗯,你所言极是。本王与你想到一块儿去了……”

  话音未落,耿精忠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小心翼翼地展开,仿佛这封信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

  这封密信,正是吴三桂派人送来的。

  信中言辞恳切,邀请耿精忠一同起兵,共同对抗满清。

  信的末尾,还提到了赶走满清、恢复华夏之后,天下将由他们共同瓜分。

  耿精忠将信看完,脸上的笑容愈发地明显了。

  其实,他早就对满清的统治心生不满,一直都在暗中谋划着造反之事。

  如今吴三桂已然起兵,他的手也早就痒痒了,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哎……”耿精忠突然叹了口气,似乎有些犹豫不决,“此时若本王起兵的话……”

  张乙眼见耿精忠面露难色,连忙插嘴道:“王爷,您莫不是在担心那范承谟吧?”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戏谑,仿佛早已洞悉了耿精忠的心思。

  耿精忠闻言,嘴角微微一抽,心中暗忖:这张乙还真是个机灵鬼!

  他轻咳一声,故作镇定地说道:“不错!范承谟一来是本王的姻亲,二来他也是范文程的儿子,于情于理,本王也要给上三份薄面的。”

  张乙冷笑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王爷!成大事者莫拘束小节,更何况只要拿下范承谟,便可以一统福建,岂不是省了大事了?”

  他的语气冰冷,没有丝毫感情,似乎在他眼中,范承谟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棋子罢了。

  耿精忠听了张乙的话,心中有些动摇。

  他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也罢,若范承谟不肯投降,再拿下他也不迟。”

  张乙见耿精忠终于松口,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说道:“王爷,郑经那边,已经在澎湖等待许久了.....”

  耿精忠听到“郑经”二字,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犹豫。

  他知道,郑经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如果不给他金门厦门,恐怕会引起他的不满,甚至可能导致双方关系破裂。

  “若本王不给他金门厦门.......”耿精忠喃喃自语道,脸上露出了一丝忧虑之色。

  张乙缓缓地摇了摇头,一脸凝重地对王爷说道:

  “王爷啊,这郑氏在福建的根基可是相当深厚啊!而且,如果我们要反清的话,必须得让郑氏参与进来才行啊!不然的话,他们肯定会在我们的后方搞事情,那我们可就别想有安宁的日子过啦……”

  耿精忠听了张乙的话,不禁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要知道,两个多月前,他可是亲口答应过郑经的,只要吴三桂一起兵,他就会把金门和厦门让给郑经,好让郑经在大陆上有个立足之地。

  而郑经也信誓旦旦地答应了,只要他的军队一登陆,就会立刻向南、向西攻打,与耿精忠结成同盟,绝对不会去骚扰耿精忠的后方。

  然而,此时此刻的耿精忠,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他实在是不太想把金门岛和厦门交给郑经了。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部下曾养性走了进来。

  曾养性一听到耿精忠在为这件事烦恼,立刻献上了一条妙计。